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575

  “对,名声!”贾诩沉声道,“这八千百姓经历了城破之夜,并州将士血洗冀城、屠尽满城士族门阀的真相岂能瞒过所有人?如果不尽杀之以绝后患,为兄的苦心就将付诸东流,主公血屠士族的真相就将大白于天下,到时候还有谁愿意投归主公麾下?”
  贾明道:“可八千无辜百姓凭空消失,汉阳各城的士族门阀便不会起疑心?”
  “二弟多虑了。”贾诩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洞察人性的深邃,淡淡地说道,“危急关头,这些士族门阀从来只关心自己家族的利益,又岂会顾及贫苦百姓的生死存亡?而且两军交战,百姓多有伤亡,古来如此。”
  贾明默然。
  贾诩又道:“只要能让他们相信为兄的安排,相信主公并没有屠尽冀城士族,而只是将首恶姜冏缢死,城中士族悉数发配河套充为庶民,这些士族门阀发现还有机会保全性命,甚至是保全家族利益,便会纷纷来投,如此一来,主公的名声也就能够保全了。”
  “至于冀城那八千无辜百姓是去了三十六羌,还是去了河套,却再不会有人关心了。”
  贾明道:“可就算处死了城中所有无辜百姓,难道亲自参与屠戮的并州将士便不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吗?这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兄长三思,三思啊!”
  贾诩道:“现在凉州战事正紧,并州将士除了上战场就是呆在营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凉州士族,等凉州战事一结束,先不说这六千并州将士还能剩下多少人,就算能幸存下来,他们也永远不会再来凉州了。”
  “啊?”贾明失声道,“莫非兄长连这六千并州将士都要~~”
  “不。”贾诩摇头道,“事情并非你想的这样,为兄再狠也不会对自己人下手,这六千并州将士的幸存者将在辽阔的万里大漠度过他们的余生(马跃已经答应过六千并州将士,平定凉州后,封他们为百户)。”
  贾明蹙眉道:“可这事主公知道吗?”
  “主公并不知情,这都是为兄自己的主意。”贾诩阴声道,“主公身为主君,总有一些事情身不由己,不能放手施为,这时候,就是用到我们这些臣下的时候了!总之,只要是为了主公的雄图大业,为兄无所不为,纵然背负千秋骂名又有何妨?”
  “兄长~~”
  贾明喃喃低语一声,眼角已然湿润,却不是为贾诩的苦心所感动,还是替冀城八千无辜百姓而流泪。
  贾诩神色转缓,和声道:“二弟。”
  贾明拱手作揖道:“在。”
  “速将城中各大士族门阀子弟的尸身搜集起来,再从城中百姓中挑选身材相若者,让他们换上士族子弟的华服峨冠,再派军队将这些人看押起来!”贾诩说此一顿,目露阴狠之色,接着说道,“还有,速唤句突将军前来。”
  “遵命。”
  贾明弯腰一揖,转身离去。
  贾诩喟然长叹一声,转身翘首仰望长空,眸子里隐隐掠过一丝湿意,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做这大干天和之事?不过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不是马跃的赏识,贾诩只怕到现在还是一名藉藉无名的告病小吏。
  丈夫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狠狠、该断断,又岂能效那妇人之仁、扭捏作态?
  不及片刻功夫,身后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贾诩闻身回头,只见句突已经昂然直上城头,望着句突粗犷的相貌以及雄壮的身材,还有佩于腰间的锋利弯刀,贾诩嘴角不由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冷笑,由句突和三千乌桓将士来充当这刽子手,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句突铿然抱拳,疾声道:“末将参见军师。”
  “嗯。”贾诩点了点头,淡然道,“句突将军,可有百姓趁夜出城?”
  句突道:“绝对没有。”
  “可有外人入城?”
  “也没有。”
  “好。”贾诩道,“传令士兵小心把守四门,多派巡逻兵在城楼上巡视,城外再多派游骑斥侯警戒,在明日天明之前,严禁任何人等出入城池,也不准任何活物靠近冀城五里之内,但有错漏,提头来见。”
  句突抱拳大声道:“末将绝不辱命。”
  ……
  黎明,破晓。
  汜水关前苍茫一片,借着淡淡的曙光,袁绍、田丰、许攸在颜良、文丑、鞠义、淳于琼诸将以及数百铁卫的护卫下登上了关前一座险峻的山头,从这座山头往下看,只见汜水关内灯火通明、士卒往来调度,纷纷嚷嚷却又井然有序。
  田丰窥视半晌,才喟然道:“樊稠深得守关之要,西凉兵虽少却骁勇善战,联军若欲从正面撼关而入,必死伤惨重。”
  袁绍隐隐听出了田丰的言外之意,不由急切地问道:“元皓可有破关良策?”
  田丰捋了捋颔下柳须,环顾颜良、文丑诸将及袁绍道:“主公及诸位将军可留心观察汜水关的山形地势,可有所悟?”
  袁绍及颜良、文丑诸将抬眼望去,只见苍茫的天空下,根本就看不清什么地势,只有黑乎乎的大山轮廓,云遮雾绕、层层叠叠,又有何奇特之处?众人看了半晌终是无所得,只有许攸眸子里有精芒一闪,似有所悟。
  田丰微笑道:“主公及诸位将军难道没有发现,汜水关地势偏低?”
  “嗯?”
  “哦?”
  袁绍及颜良、文丑诸将再次留心观察,果然发现汜水关地势偏低,只是夹在两座险峻的大山之间。从关东通往京畿洛阳的唯一一条官道便从山谷中间蜿蜒而过,汜水关便座落在山谷中,死死地卡住了十八路关东联军杀奔洛阳之路。
  不过袁绍及众将还是不解,汜水关地势偏低与破关有何关联?头脑简单的文丑更是瓮声问道:“军师的话好不蹊跷,汜水关地势低便低了,可这和破关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老天爷还会下场雨,积水浸塌关墙不成?”
  “天雨积水自然是浸不塌汜水关的关城,不过~~”田丰说此一顿,忽然又手指汜水关的正北方,微笑道,“主公及诸位将军再往北看,那是什么?”
  “嗯?”
  “河水(黄河古称)!”
  “末将明白了!”鞠义恍然大悟,奋然道,“莫非军师欲引河水倒灌汜水而破关乎?”
  “啪!”
  袁绍狠狠击节,大声道:“妙,此计甚妙!”
  ……
第201章
水淹汜水关
  田丰道:“眼下正值六月,河水已经进入汛期,如果主公能在河水南堤上掘一道缺口,引水倒灌汜水关,关城内外就会成为一片泽国,雄关天险将再不复存在,十八路关东联军可以乘船过关,不过~~”
  袁绍道:“不过什么?”
  田丰道:“不过河水之堤一旦开掘,洪水势必泛滥成灾,到时候不但汜水关被淹,只怕方圆数百里也将化为一片泽国,居住在附近的百姓将遭受池鱼之殃,所以,在掘堤之前,丰以为应当事先开掘引流水渠,在山口险隘处修筑阻水堤,以控制洪水的泛滥。”
  “哎,元皓多虑了。”袁绍不以为然道,“既然是打仗又哪能不死人?就算河水泛滥,汜水关方圆数百里内也不过几万百姓,死了便死了,又有何足惜?现在最要紧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破汜水关、虎牢关,大军逼洛阳,解天子之危,至于别的,却是顾不了许多了。”
  田丰还欲再劝,袁绍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元皓不必多言。”
  许攸不失时机地恭维了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主公英明。”
  田丰默然,半晌不曾说话。
  ……
  冀城。
  句突两眼通红、满头大汗地来到了贾诩面前,瓮声瓮气地说道:“军师,末将幸不辱命。”
  贾诩闻言一颤,眸子里掠过一丝恻然,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幽幽地说道:“将所有尸体集中起来,多加干柴白草,即刻火化,然后拆毁城墙、火焚全城,就算有人侥幸躲过一劫,也不能让他们逃出生天。”
  句突瓮声应道:“遵命。”
  “嗯。”贾诩点了点头,又道,“再派十骑快马前来听调。”
  句突答应一声,领命去了,不及片刻功夫,十骑乌桓快马疾驰而至,贾诩以事先准备好的十筒书简分别交给十骑快马,然后逐一交待这些快马分别送往显亲、豫道、平襄、西县、成纪、阿阳等汉阳各县。
  平襄县。
  县令净祖是本地士族,净姓也是平襄大姓。
  接到贾诩书简之后,净祖急召县尉、县丞前来议事,县尉、县丞也皆为本地士族,颇有家业,行礼毕,县令净祖向县尉和县丞道:“两位大人,刚刚马凉州的首席军师贾诩先生派人送来书信一封,两位请过目。”
  “哦?”
  县尉顺手接过书简浏览起来,县丞却问道:“不知书简上都说了些什么?”
  净祖说道:“书简上说,汉阳太守姜冏因为不遵刺史大人号令,却甘愿为国贼董卓爪牙,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实属罪无可恕!不过马凉州并未加害姜冏族人,冀城士族虽然曾经助姜冏守城,杀了马凉州不少士卒,可马凉州也并未因此大肆屠城,只是将满城士族迁往河套,悉数贬为庶民。”
  县尉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意料中的事,真要说起来,马凉州只杀了姜冏一人,而将冀城满城士族贬往河套为庶民,已经算是仁慈了,换了别人,不但姜家满门老小难以保全,满城士族只怕也要被屠戮殆尽。”
  净祖叹了口气,又道:“书简上还说,限我等三日之内献城,否则,马凉州就要率领大军来攻了!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此时县丞已经浏览完了书简,闻言反问道:“现在董贼女婿牛辅已死,所部精兵非死即降,凉州各郡已经群龙无首,而马凉州却是兵强马壮、兵锋正盛,县令大人以为竖子董璜有可能击退马凉州、挽回凉州局势吗?”
  净祖道:“断无可能。”
  县尉道:“此时就下断言为免言之过早,如果董卓能从司隶调派大军回援凉州,再加上金城、陇西、北地、安定、张掖诸郡的守军,董璜未必没有一博之力。依下官看,是不是再拖上十天半个月,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决定,如何?”
  净祖道:“本官也想拖上十天半个月,可贾诩先生只给了三日期限,如之奈何?”
  县丞凝思半晌,咬牙道:“依下官看,干脆献城算了!如果不献城,三日之内便有灭门之祸,而如果献城,至少可以保全城池,保全满城百姓,真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住家小财产才是最要紧的呀,两位大人以为呢?”
  县尉喟然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