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359

  “你哄谁呢?”王朴让吕六把两只锦盒放到了桌上,没好气道,“这是最后两颗了,你可别又拿去送人,你自己不心疼,我还心疼你那把老骨头呢,你要真死了,儿子就是拿再多的山参也换不回你来了。”
  “臭小子,见面就没好话。”孙传庭佯怒道,“你咒老夫呢?”
  说罢,孙传庭和王朴相对大笑起来。两人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孙传庭已经完全把王朴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王朴也完全把孙传庭当成了自己的老子,甚至还想着把第二个儿子过继给孙传庭当孙子,延续孙家香火。
  “爹。”王朴冲孙传庭竖起大拇指,赞道,“高杰三人你处理得真漂亮。”
  “别提了。”孙传庭没好气道,“这种事情,老夫还真不愿意做。”
  “这就是政治。”王朴道,“政治是黑暗的,血腥的,肮脏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要能打击到政敌,栽脏陷害又如何?”
  孙传庭道:“话虽如此,可这么做毕竟还是有违良心啊。”
  “良心?”王朴肃然道,“造福百姓才是天良,中兴大明才是真心!有件事我必须跟你说说,既然左良玉造反案已经让瞿式耜做成了铁证,那不妨把高弘图、史可法和马士英也牵扯进去,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所有潜在的政敌统统收拾了,免得以后再在关键的时候跳出来坏我们的大事。”
  孙传庭蹙眉不语。
  王朴道:“爹,你想想隆庆朝的高拱和张居正吧,两人可谓国士,不也斗得死去活来?为了扳倒政敌,高拱,张居正不也使出了栽脏陷害的阴招,指使御史言官给高拱罗列了大量子乌虚有的罪名?可你能因为这个否定张居正对大明朝的贡献吗?”
  孙传庭还是沉默。
  王朴接着说道:“张居正栽脏陷害是为了扳倒高拱,扳倒高拱是为了入主内阁,入主内阁是为了推行新政,推行新政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天下百姓才是真正的良心,这就是政治,这才是天大的良心——天良!”
  孙传庭终于轻轻点了点头,显然又被王朴说服了。
  王朴又道:“政治场上从来就没有对与错,而只有成与败!也从来没有无辜和冤枉,只有得意与失意。你成功了你就是对的,你失败了你就是错的,无辜和冤枉只不过是失败者为自己的无能寻找的推词而已。”
  “唉。”孙传庭叹了口气,说道,“小子,老夫虽然比你多活了几十年,却没有看得透彻啊,没错,政治就是这样的,只有成败,没有是非。”
  王朴微笑道:“这下不用内疚,也不用煎熬了吧?”
  “臭小子。”
  孙传庭笑指王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温馨却从孙传庭的心头渐渐升起。不管王朴的心计有多深,不管他对别人有多狠,可至少对他孙传庭,王朴却是真诚的,所说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
  “哦,对了。”孙传庭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来,说道,“有件好事,你想不想听?”
  “好事?”王朴欣然道,“什么好事?”
  孙传庭微笑不语,只是唤过亲信家将孙茂成吩咐了几句,孙茂成领命去了。
  王朴不高兴道:“搞什么呢?神秘兮兮的。”
  孙传庭微笑道:“马上你就知道了。”
  过了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孙茂成就回来了,后面还跟来个身材高大、金发蓝眸的红毛鬼子。王朴看清了这人的样貌之后不由大喜道:“约翰!?”
  “哦,亲爱的将军阁下,很高兴能再次看到你。”
  那老外兴奋地抢上前来与王朴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王朴以英语迫不及待地问道:“交待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将军阁下,遵照您的旨意,我替您招募了三十六名异教徒,事实上,还有更多的异教徒愿意远涉重洋,来到遥远的东方帝国寻求皇帝陛下的庇护……”约翰说此一顿,搓了搓右手食中二指,接着说道,“不过很遗憾,我无法替所有的异教徒提供足够的盘缠,所以只能挑选了其中的三十六人。”
第二百四十三章
阳明大学
  “哦,亲爱的约翰。”王朴迫不及待地问道,“都有些什么样的人?”
  约翰耸了耸肩,谦恭地说道:“遵照将军您的旨意,不是异端学说的支持者,就是因为学术研究而破产的学者。尊敬的将军阁下,他们虽然是异教徒或者破落户,可他们都有显赫的身份,都曾是大学教授或者宫廷供奉。”
  “好,太好了。”王朴喜不自禁道,“到时候我会安排考核,看看他们是否真像你说的那样拥有真才实学。假如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约翰,我很荣幸地通知您,您将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红衣主教。”
  “哦,上帝。”约翰震惊得目瞪口呆,“将军阁下,您的睿智足以照亮整个远东。”
  “好了。”王朴拍了拍约翰的肩膀,微笑道,“现在我还要赶去安庆镇压一场叛乱,考核的事情等回来再说,这段时间约翰你就陪着那些异教徒,带他们熟悉一下我们大明帝国的风俗人情,最好是能让他们学习一下汉语。”
  “没问题。”约翰谦恭地说道,“乐意为您效劳。”
  说完,约翰又向王朴弯腰鞠了一躬,转身屁颠屁颠地去了。约翰已经陷入了狂热的幻想当中,让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庞大帝国皈依天主教,这将是多么震撼的消息?约翰将因此而成为传奇,要知道当时整个欧洲的总人口也不过五千多万。
  等约翰走了,孙传庭才问道:“臭小子,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异教徒?”
  “先不说这个。”王朴摆了摆手,问道,“阳明学院筹备得怎么样了?”
  孙传庭道:“阳明学院的筹备已经进入尾声,几千间房子差不多已经盖好了。”
  “书籍呢?”王外道,“最要紧的还是书籍。”
  “搜集了一百多万种吧,摆满了上百间房子!”孙传庭道,“其中光翻译的西方学术著作就有好几千种,老夫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书籍。古人口中所说的汗牛充栋与这次搜集的海量书籍相比,也不过是苍海一栗罢了。”
  王朴听了也有些吃惊。
  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搜集了一百多万种书籍,由此可见明代的学术水平已经发达到了何等繁华的程度?只可惜后来满清进关,奴酋康熙以每年两次的频率进行“焚书坑儒”。明代浩如繁星的学术著作最终被大量焚毁。
  最后被录入满清四库全书的书籍不足明代以前书籍总量的百分之一,中华文明的传承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现在,王朴绝不会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新上演。
  王朴道:“爹,阳明学院怕是办不成了。”
  “啥?”孙传庭先是愕然,旋即大怒道,“你什么意思?”
  王朴嘿嘿一笑。朗声道:“我们要办阳明大学,一个小小的学院已经不足以满足大明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了。”
  “阳明大学?”孙传庭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太学?”
  王朴解释道:“阳明大学将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大学。里面将包含文学院、外语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军事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等院系设置,实行全新的教育方式。”
  孙传庭傻眼了,讷讷地说道:“你一下子设置了这么多的学科,大学里的学生学得过来吗?真要把你说的这些学识都学精了,那得多长时间?别到时候一个个都跟老夫一般年纪了却还没能毕业。”
  “呵呵,老头你多虑了。”王朴微笑道,“大学里的学科虽然多,可在校的学生却只需要选择其中一门学科进修就可以了,譬如说文学院只培养官员和教师,外语学院只培养驻外人员和翻译人才,军事学院培养军官,医学院培养医生,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师……大明帝国需要的不是通才,而是各有专精的专才!”
  “嗯。”孙传庭欣然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大学建成之后,还要办军事科学院。”王朴已经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战略构想当中,喃喃低语道,“大学里的教授在教授学生之余,还要进行科学研究,要给教授们提供最完善的研究条件,还要定期举行各科学术研讨会,营造出完善的学术氛围,只有这样,大明帝国的科技才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孙传庭听了直翻白眼,已经完全跟不上王朴的思维了。
  王朴又道:“哦对了,还要鼓励民间资本大办实业,放开盐铁专营,鼓励海上贸易,只要国内的纺织业、造纸业、印刷业、制盐、制铁、制茶、织造、造船等等作坊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就会对生产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传统的手工作坊就会逐渐被机械加工工场所替代,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就会在大明帝国全面兴起!”
  “工业革命?”孙传庭纳闷道,“什么工业革命?”
  “呃,扯远了。”王朴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言归正传道,“我们继续讨论阳明大学。第一任校长肯定得老头子你来当,别人我不放心。这军事学院的院长得我亲自担当,军事学院培养的军官生可是将来大明帝国陆军、海军的中坚力量,绝不能让这些高材生成为别人的门生。”
  孙传庭道:“这倒是。”
  王朴又道:“至于文学院的院长我看钱谦益挺合适,医学院的院长非李老爹莫属,工程学院的院长就是宋应星了,方以智虽然年轻却见多识广,各学科都有广泛涉猎,可以兼任物理学院、化学院、数学院的院长。”
  孙传庭道:“都挺合适。”
  王朴又道:“这最后就是生源问题了,大学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最起码必须得识字,所以只能从适龄的理学儒生中选拔,可老头子你也知道,程朱理学流毒至今,绝不会有儒生愿意上大学的,所以生源只能落在复社头上。”
  孙传庭道:“只要答应大学毕业后可以外放知府以下地方官员,老夫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复社儒生愿意进大学的。”
  王朴冷笑道:“他们上得上,不上也得上。别忘了东林复社还有把柄落在我们手里。”
  商量完了阳明大学的事情,孙传庭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去安庆?”
  王朴道:“今天晚上就走。”
  “这么急?”孙传庭不无担忧地说道,“左良玉来势汹汹,看来一场恶战是免不了啦。”
  “老头你不用担心。”王朴冷然道,“别看左良玉兵多,其实也就是吓唬吓唬老百姓,真要见了中央军就焉了。”
  孙传庭道:“那老子就祝你旗开得胜了。”
  王朴这次回南京时间很紧,只来得及和孙传庭见了一面,商量了几件大事,然后只跟陈圆圆、董小宛见了一面。有道是小别胜新婚,可王朴却连亲热的时间都欠奉。当天晚上,王朴就秘密离开了南京,星夜奔赴安庆。
  此时的安庆已经成了血腥的战场了,金声坦的八千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进至安庆后却遭到了唐胜的迎头痛击。金声坦猛攻了三天,安庆城始终稳如磐石,不得已,金声坦只好暂缓进攻,等后续大军到了再说。
  十天后,卢光祖、徐勇、李国勇等人先后率领大军赶到,聚集在安庆城外的叛军逐渐增加到了八万人。好在赵信率领的两万中央军也赶到了安庆,再加上黄得功的水师,勉强挡住了叛军的进攻。
  此次叛乱,左良玉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到现在为止,左良玉的叛军在名义上都还是大明朝的军队,可左军的做派却和建奴毫无二致,都把进军路上的大明百姓当成了掳掠对象,其手段甚至比建奴还要狠毒、残忍。
  左军沿途所过,所有的城池都遭受了灭顶之灾,偌大一座九江城,十几万百姓几乎被叛军杀了一半,城中所有的年轻妇女都被掳到了军中,有许多年轻妇女站在船头望着岸上的亲人默默流泪,立刻就被野蛮的叛军砍下了脑袋。
  蕲州,左良玉行辕。
  看到左军行动缓慢,起兵一个多月了主力大军才从武昌进至蕲州,近十万前锋大军也才打到安庆,范文程实在是坐不住了,连夜来到了左良玉的行辕。范文程到来的时候,左良玉正在听他的麻脸师爷说书。
  说起来,这个麻脸师爷也是个名人。在南京,只要一提起柳麻子,就没有人不知道!柳麻子原名柳敬亭,是个说书艺人,左良玉酷爱听书,就专门派人把柳麻子请到了武昌,听了几段书之后引为知己,就让柳敬亭留在身边当了师爷。
  “侯爷。”范文程长揖到地,朗声道,“在下有要事相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