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9

  说着,李虎就走到了红娘子跟前,一层层解开手里的红凌,里面是两只翡翠玉镯。
  李虎以一种不加掩饰的眼神望着红娘子,柔声问道:“嫂子,喜欢吗?”
  红娘子那两弯漂亮的秀眉再次蹙紧了,她脑子里忽然响起了王朴的声音:经常对你无事献殷勤的人,就是给我通风报信的人,也是陷害李岩的那个人。
  红娘子的右手悄然搭上了佩剑的剑柄,两道凌厉的眼神已经锁住了李虎。
  李虎如遭雷噬,还以为自己的求爱激怒了红娘子,当下再不敢正视红娘子的美目,有些讪讪地收起了那对玉镯,转身落荒而逃。红娘子正要有所行动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从库房外响起,身影一闪,张和尚健硕的身影已经出现在门外。
  看到张和尚,李虎闷哼一声绕过张和尚身边扬长而去。
  红娘子握紧剑柄的小手悄然松开了,究竟是不是李虎出卖了李岩现在还只是推测,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就贸然杀了李虎是不明智的,轻轻地舒了口气,红娘子问道:“张将军,有什么事吗?”
  张和尚环顾左右无人,压低声音说道:“夫人,侯爷来信了。”
  “真的?”红娘子美目里霎时浮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喜悦,急道,“信在哪里?”
  “是飞鸽传书。”张和尚摊了摊手,说道,“按白莲教的规矩,收到飞鸽传书之后就烧掉了信笺,所以只有口讯。”
  红娘子失望地哦了一声,懒洋洋地问道:“什么口讯?”
  张和尚道:“侯爷让你率军北出彰德进攻北京,还说声势造得越大越好。”
  “唉。”红娘子叹了口气,蹙眉道,“我也正为了这事犯愁呢,两万大军已经在开封集结待命,明天就能开拔,可大军所需的粮草却还没有着落呢,府库里剩下的钱粮我刚刚已经盘点过了,最多只够维持半个月的军粮。”
  山西太原,平西王府。
  天寒地冻,万物萧条,吴三桂正在暖阁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几个心腹闲聊,最近太原正在风传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说是大明五省总督王朴已在聊城大败建奴,以不足五万军队打得三十万建奴损兵折将,毫无还手之力,还扬言覆灭建奴只是早晚之事。这消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搅得吴三桂心神不定,他派人调查过,却没有查出个所以然,只好把手下几大心腹召集起来,闲聊了半天,大伙都认为这是谣言,都认为王朴的军队再牛,也不可能仅凭五万人打败三十万建奴!
  关宁军在关外和建奴打了几十年,建奴有多少斤量他们是最清楚了,虽然王朴曾经在盛京和大同创造过奇迹,可那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而这次聊城之战建奴却倾尽了全力,关宁军的将领们不认为王朴还能以少胜多。
  但吴三桂想得比几个心腹将领多些,看得也更远些。
  在吴三桂看来,这消息就算是谣言,也将对建奴在关内的统治造成极大的伤害。
  建奴毕竟进关不久,在关内的根基还远远说不上稳固,就算是吴三桂,又何尝不想着脱立建奴自立呢?如果不是顾忌自己是引建奴进关的罪魁祸首,害怕脱离了建奴之后会立刻遭到各路汉人大军的联合围剿,吴三桂早就宣布脱离建奴了。
  就在吴三桂患得患失的时候,家奴忽然进来禀道:“王爷,大同副总兵姜瑄来了。”
  “什么?姜瑄!?”
  吴三桂闻言脸色微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吴三桂正在替建奴的统治担心呢,大同总兵姜瓖就派他的三弟,大同副总兵姜瑄到太原来了,姜瑄的来意吴三桂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肯定是来联络吴三桂起兵反清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暗流
  见吴三桂沉吟不语,家奴问道:“王爷,这个姜瑄见还是不见?”
  “不见。”吴三桂沉声道,“就说本王偶染小恙,不便见客。”
  “是。”
  家奴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一名心腹将领问道:“王爷,姜瑄到太原干吗来了?”
  “是啊。”另一名心腹也附和道,“我们关宁军和姜家向来就没什么交情,今儿怎么突然想起跟我们攀交情来了?”
  “攀交情?”吴三桂冷笑道,“姜瓖是想利用我们关宁军给他当马前卒。”
  两名心腹凝声道:“王爷,难道姜瓖要造反?”
  “没错,姜瓖肯定是要造反。”吴三桂点了点头,不无遗憾地说道,“他姜瓖可以造反,可我们不能造反啊,毕竟建奴是本王放进关来的,满天下的汉人都会把这笔帐记到本王头上,本王要是再和建奴翻了脸,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两名心腹默然。
  吴三桂想了想,大声道:“来人。”
  有家将应声入内,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吴三桂道:“马上派出快马,以八百里加急向京师送急递,就说大同总兵姜瓖要造反。”
  “是。”
  家将答应一声领命去了。
  大同,总兵行辕。
  姜瑄气喘吁吁地进了暖阁,对姜瓖说道:“二哥,吴三桂这厮不识好歹,居然不肯相见。”
  姜瓖目冷意,沉声道:“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一边坐着的姜让说道:“二弟,起兵反清的事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姜瓖不以为然道:“为什么?”
  姜让道:“我总觉的最近在大同风传的消息像是谣言,王朴的中央军厉害不假,可他毕竟只有四万人枪,而建奴却有三十万大军哪,兵力相差这么悬殊,而且建奴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那是真正的百战精锐哪,哪有这么容易收拾的?”
  姜瓖奸笑道:“大哥,这消息原本就是王朴派人散布的谣言。”
  “啥?”姜让愕然道,“二弟既然明知道这是谣言,为什么还要执意反清?”
  “是啊。”姜瑄也道,“就凭我们姜家,恐怕不是建奴和吴三桂的对手。”
  “大哥,三弟。”姜瓖微笑道,“你们得把目光放长远些,为了姜家的利益,我们可以投靠流贼,可以投靠建奴,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起兵反清呢?你们有没有想过,王朴为什么要在大同散布谣言呢?”
  姜让、姜瑄同声问道:“为什么?”
  “高招,高招哪!”姜瓖遥向南方竖起了大拇指,朗声道,“王朴这一招高哇,实话告诉你们吧,建奴怕是在劫难逃了。”
  姜瑄不解道:“什么意思?”
  姜瓖解释道:“王朴派人散布的消息固然是谣言,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央军和建奴已经在聊城陷入了僵持,短时间内,建奴奈何不了中央军,中央军恐怕也奈何不了建奴了!”
  姜瑄道:“可僵局总有打破的一天,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
  姜瓖道:“三弟你想想吧,王朴手下不过四五万人,孙传庭还有无数援军可援,而且背靠江南富庶之地粮饷充足,而建奴呢?建奴已经是倾巢而动了,据细作传回的消息,现在留守北京的建奴最多不会超过两万人,更重要的是建奴根基薄弱、粮饷匮乏,这样一比,你们就该知道这一战最后谁能胜出了。”
  姜让道:“现在就说王朴能赢得聊城之战,怕是有些言之过早了吧?多尔衮可不是善茬。”
  “王朴更不是个善茬!”姜瓖道,“虽然不服气,可我们不能不承认,单就用兵来说,还真没人能比得上王朴。”
  姜让道:“建奴打不过中央军还可以退兵啊。”
  “退兵?”姜瓖微笑道,“退到哪里去,北京还是关外?建奴要是在聊城和王朴死扛事情也许还有一线转机,可他们要是敢退兵,那就真的完了,到时候不要说守住北直、山西两省了,就连能不能活着逃回关外都不好说了。”
  姜让点头道:“这么说起来,还真得起兵反清了。”
  “大哥,这恐怕是最后的机会了。”姜瓖叹息道,“如果不能趁着现在起兵反清,等王朴打下北京恢复中原,那就没我们姜家什么事了,再过几年等王朴扫平了建奴和流贼,回过头来就该收拾我们姜家了。”
  姜让苦笑道:“就算是现在起兵反清,事后王朴只怕也不会放过我们姜家。”
  “大哥,你小瞧王朴了。”姜瓖摇了摇头,对姜瑄道,“三弟,你去把赵副总兵请来。”
  “赵六斤?”姜瑄愕然道,“请他来做什么?”
  “呵呵。”姜瓖微笑道,“赵六斤是王朴旧部,有些话我们不方便说,让赵六斤去和王朴说那是最方便不过了。”
  转眼之间,大明中央军已经在聊城和建奴对峙半个多月了。
  这半个多月来,建奴和明军就像是约好了似的,谁也不肯踏出大营半步,双方都在暗地里悄悄使劲,都想从别的地方打开缺口把对方瓦解掉。
  多尔衮派铁杆汉奸范文程去了南京,试图利用南明朝廷的党争瓦解王朴的中央军,王朴则派人去大同、宣府等地散布谣言,引诱姜瓖、王承胤、唐通等人起兵反清,不过王朴真正的杀手锏是红娘子的河南军。
  王朴正对着沙盘发呆时,帐外忽然响起了细碎的脚步声。
  帐帘掀处,披着狐皮大氅的柳轻烟已经施施然走了进来,王朴望着柳轻烟冻得红扑扑的小脸,问道:“怎么样,凤阳府那边有消息了没有?”
  “瞧把你急得。”柳轻烟妩媚地斜了王朴一眼,嗔道,“就不能让奴家先喘口气?”
  王朴摇头苦笑道:“行,你喘吧,可劲地喘。”
  “讨厌。”柳轻烟白了王朴一眼,用小手搓着冻得通红的粉脸说道,“新任凤阳知府张煌言已经从亳州官仓里紧急调拔了一万石粮食,张和尚带着五千义军兄弟已经把这批粮食解回河南了,你的红美人也来信说,三天之后就能出兵北上了。”
  王朴点了点头,又问道:“南京那边有什么异常没有?”
  柳轻烟道:“南京没有异常,大同到是有消息。”
  “哦?”王朴心头一动,问道,“大同有什么消息?”
  柳轻烟道:“姜瓖已经知道赵六斤是你留在大同的内应,他让赵六斤转告你,只要你能答应让他继续当大同总兵,他就起兵反清,姜瓖还说他有把握说服王承胤和唐通,对北京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让姜瓖继续当大同总兵?”王朴奸笑道,“嘿嘿,那还不简单,烟姐,你马上以飞鸽传书告诉赵六斤,让他转告姜瓖,只要姜瓖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再助纣为虐,以往的劣迹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他还继续当他的大同总兵!”
  “侯爷。”柳轻烟眨了眨美目,吃声问道,“你不打算向孙阁老请示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