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隋乱(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02

"嗯!"李旭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弘基兄,我尽量努力!"
"不是尽量,你必须做到!"刘弘基站起了身,"如果事实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你这次升迁,恐怕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对你未必完全是福.官场上的东西,往往比两军交战还来得凶险!"
"所以我想请弘基兄多多指点,你知道的,对于这些东西,我没什么见识!"李旭耸耸肩,说道.
"跟我一起去拜谢唐公吧,如果他不在乎你自立门户,肯定会帮你拿主意.他经历的事情多,眼界也比你我长远!"刘弘基走到帐门口,吩咐亲兵去替他准备战马.
"我也正想当面向唐公致谢!"李旭站起身,轻轻地放下茶盏.水已经凉了,褐色的液体中,仍旧有几片茶末,不甘心地翻滚挣扎.
此刻,唐公李渊家也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大隋皇帝陛下有旨,因李渊为国举贤有功,所以特地赐给唐公次子李世民一个千牛备身的官位.虽然这是一个世家子弟中常见的虚职,但有了这个身份,李世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父亲麾下听差,也可以被李渊举荐到其他知交好友的门下行走,以便寻找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注1)得知两个后起之秀登门拜访,李渊带着建成、世民亲自迎出了前门.刘弘基和李旭以晚辈之礼拜见,李渊拱手回了,然后大笑着邀请二人到院中絮话.
"老夫正准备摆家宴庆贺世民得了功名,你们两个来了,不妨一并庆贺,免得老夫还得分头为你们准备,枉费了很多钱财!"李渊装做非常吝啬的样子,皱着眉头提议.
"世伯倒会省钱!"刘弘基和李旭异口同声地回答,心中的疑虑瞬间减轻了许多.
唐公是个有气度的人,这一点刘、李二人不得不承认.对于李旭的脱离,酒席间他非但一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流露出来,反而主动给李旭铺好了释嫌的台阶.
"弘基与仲坚拼了性命换回来的功劳,谁人能够抹杀得了?自从你们二人平安回来的那一天,老夫就知道你们两人要出去经历些风雨了.与其死乞白赖留你们在老夫这里耽误前程,不如看着你们封妻荫子!"
"多谢世伯举荐之恩!"李旭和刘弘基感动地站起身,再度施礼.
"谢什么,这是实打实的功劳,举荐你们的人不只是老夫一个.老夫本以为你们两个都会被调入行军,随同陛下征辽.却没想到一个仍然留在了老夫麾下,另一个么,居然这么年青就独领一营兵马!"李渊抿了口酒,感慨地说道."你们二人需要小心了,做多大的官儿,就要担当多大的责任.弘基不能给父辈抹黑,旭子也肩负着家族崛起的重担!"
"谢唐公教诲!"刘弘基躬身,施礼.
"无论在哪一军中,晚辈依然是您的世侄!"李旭肃立,抱拳.刹那间,他感觉到心中的冰块在一点点在融化.
"坐下,坐下,家宴么,不说见外话!"李渊举着酒杯,命令两个晚辈不要客气,"老夫已经老了,能看到后生晚辈有出息,比看到自己升官都开心.今后弘基和仲坚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帮忙老夫未必帮得上,但帮你拿拿主意,肯定还不会太差!"
"多谢世伯,小侄感激不尽!"李旭又想往起站,看看唐公高举的酒杯,笑着坐直了身体,将杯中酒一滴不落地倒入了口中.
"不用谢,你们两个都不是因人成事的废物.阅历虽然不多,学得却比谁都快!"李渊的将手中酒杯倾翻于口,笑容里充满了鼓励.
酒很浓,烧得旭子小脸通红.热气顺着血脉流经四肢百骇,一点点温暖着他的躯体.我是不是误会了唐公?是不是过于凉薄?是不是不该太早地追逐功名?是不是该听刘大哥的,依靠着李家,与他们共损共荣?此刻,旭子心中无数个疑问,每个疑问,都令他头脑发昏.他找不到答案,只好一杯杯地将酒水灌进肚子.
"你们两个,从今往后也算步入了高官行列,做事么,就得多想想,多看看!往往你们无意间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别人一生!无意间做的一件事情,就会让人一辈子嫉恨.所以呢,小心,小心,再小心,总是没错的!"李渊一边喝酒,一边介绍着为官心得.
李旭和刘弘基连连点头,拼命把这些经验之谈写进自己心里.
酒越喝越热闹,一些平素不好提起的麻烦事,也都被大家一一想起.唐公李渊或者自己剖析其中关窍,或者让陈演寿等人参谋,居然把每个问题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此一来,非但提问者大有收获,旁听者也受益非浅.
唐公是个经验丰富的高官,麾下的几个幕僚的见解也很独到.大伙七嘴八舌地,一边祝贺三个年青人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一边把将来可能遇到的某些麻烦在闲谈中罗列了出来,互相提醒着,找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众人越说越开心,比比划划,不觉天黑.
"大战在即,老夫也不玩什么摒烛夜饮的把戏,免得让人落下话柄."李渊见天色已晚,拍拍手,命仆人上前撤走饭菜酒水,换上新茶,"大伙稍等片刻,喝一盏茶解解酒.老夫还有给晚辈的贺礼没取来!"
说罢,他向一个家将吩咐了几句.家将点点头,匆匆地跑进了后堂.
"晚辈怎好让世伯破费!"刘弘基和李旭赶紧谢绝.
"别推辞,如果你们还当我是个长辈!"李渊借着几分酒意,大咧咧地说道."你们两个孩子,一个父辈清廉,没留下积蓄.一个出身寒微,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余财.如今都做郎将了,吃穿用度、与人交往,哪里用不到钱.难道我李渊门下出去的将军,还要被人笑话不成!"
刘弘基和李旭见唐公执意如此,不敢再多说客气话.片刻之后,十几个家丁抬着两个木箱子走了进来.李建成上前指挥众人打开箱盖,把两盘黄澄澄的东西和一个布包托到了李渊面前.
"这点金子,是老夫给你们的贺礼.拿去留做赏赐弟兄,与同僚交往之用.谁也不准推辞,推辞我就打他板子!"李渊瞪着眼睛,跟晚辈们开起了玩笑.
"我也要一份!"李世民跳起来抗议.
"老夫这份家业,全是你们弟兄的,你还不满足!"李渊吹胡子瞪眼,做出一幅生气模样.
众人皆笑,闹着奉劝刘弘基和李旭把金子收下.两个晚辈推脱不过,只好再度起身谢赏,然后将一盘金元宝接到手中.
足色的黄金在油灯下发着淡淡的光芒,照得人脸上暖暖的,心中也无比温暖.
"这个,是一套铠甲.老夫从西域得来,弘基在后方用不到,仲坚却是要不日赶赴辽东的,有一套好铠甲防身,就多一分安全回来的把握!"李渊亲自打开家丁手上的布包,托起一套铠甲.
铠甲通体呈黑色,表面上浮着一层柔兰,水一般在灯下荡漾开去.此甲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所造,看上非常沉重,唐公李渊用双手托着都显得有些吃力.李旭见此,赶紧跑上前,躬身从李渊手中接过礼物,四目相对的瞬间,眼睛不觉有些湿润起来.
"谢谢世伯!"李旭抱着黑色铠甲,躬身施礼.
"小心些,为将啊,可不仅是上阵杀敌那么简单!"李渊看着旭子,慈祥满脸.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二章
虎雏
(一
上)
第二日,李建成举荐了十余名老府兵来帮忙.旭子千恩万谢地收下了,将他们全部暂时委任为队正、队副、录事、参军等低级职位,秘密布置了些任务,让他们自行去雄武骁果营报到.然后,李旭拉着刘弘基,在护粮军中好说歹说劝动了一些有志谋取功名的军官,请他们暂时给自己充当幕僚.临履新前,李旭又从虎翼旅中强拉了五十弓马娴熟,平素与自己关系近的老兵,当作贴身侍卫,集中交给张秀统领.
接下来数日,旭子在新职位上忙了个焦头烂额.那雄武营的情况果然如刘弘基事先所料,里边鱼蛇混杂,非但士卒不像护粮军中的弟兄们那般老实听话,各级将官们也仗着彼此身后的背景,根本不把新来的年青郎将放在眼里.
按照唐公府几个老幕僚在酒席宴前的建议,李旭也不立刻发作.一边将护粮军中带来的军官安插到关键位置,一边抽时间回拜那些曾经向自己示好的大将军.无论到了哪一位将军的营内,不管对方是否曾经做过有利自己的事儿,都拜谢对方举荐之德.然后旭子以晚辈之名,请军中前辈指点治兵方略.几个大将军见后生小辈如此知趣,心中原来纵使有些不满和失望,也只好暂且搁在一旁,亲自口授了他一些众所周知的"秘诀"后,便开始推荐得力麾下到雄武营中"帮衬".
对于将军们推荐的"贤才",李旭一一收了,皆不委职,暂且以普通幕僚身份听用.同时,对捧着各种推荐信、名帖前来投军的壮士,也全部笑纳,以亲卫身份安排在自己左右.
雄武骁果营的刺头们闹腾了几天后,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幕后指示,主动偃旗息鼓.也有少数几个不给颜面,存心想将新来的郎将逼走.李旭先是处处忍让,待"刺头"们闹的实在太厉害了,突然发作,命令自己从护粮军中带来的亲兵将带头闹事的人一鼓擒下.先以"蔑视上司,不服从军令"为名,每人打了八十大棍.然后不论其原来职位高低,统统贬为普通士卒.
有人心存怨恨,半夜带人蒙着脸跑到李旭寝帐里下黑手报复.刚摸进帐篷,就被埋伏在暗处的亲兵围了起来.李旭也不问对方来头,命亲兵们弯弓攒射.将那些蒙面人个个射得像刺猬一般,第二天当作高勾丽奸细挑在旗杆上示众.
雄武骁果营的将士们没想到新来的少年郎将手段居然如此狠辣,风头一下子就被打掉了大半截.李旭这才开始整顿军中秩序,先根据心腹们的观察结果,将一批心存不轨的低级军官贬了,把空出来的职位以各位大人举荐来的壮士填补.然后又根据张秀和亲兵们的密报,将一些不称职的文官也踢出军营,以大将军们举荐的"贤才"来补充他们的位置.至于那些老实肯干,尽职尽责的,则以大把地肉好赏了下去,让他们一个个劳而无怨.
数日后,雄武骁果营终于有了些军营的模样.李旭擂鼓聚将,告诉大伙皇帝陛下即将亲临本营校阅士卒,如果大伙同心协力,本郎将得了皇帝嘉奖,好处自然少不了大伙那一份儿.如果有人存心捣乱,本郎将丢官罢职之前,杀人立威的事情肯定也要做一些的.
众将佐已经明白郎将大人的厉害,凛然听命.李旭参照唐公府幕僚的建议和自己的练兵心得,把短期练兵任务逐一布置了下去.校阅在即,此刻再练什么临敌应战的真本事显然已经来不及.但什么方面最能体现军容军貌,什么方面最能糊弄上司,唐公府的高人们早已替旭子筹划清楚.所以大伙现在虽然是临阵抱佛脚,也不至于摸不到任何头绪.
从此之后,不刮风下雨,雄武骁果营的将士们就成了辽河边的一道风景.只见他们一个个盔甲整齐,兵器闪亮,喊着号子,列队沿着河岸小跑.无论军官士兵,上午列队跑出十里,下午还要列队跑回来.到了晚上,还要挑灯在营中操练队列.
四月庚午
(二十七),其他诸军渡过辽水,前去围攻辽东城.十几个骁果营却因为形不成战斗力,被左路军统帅宇文述统统丢在了辽河西边做预备队.
如是一来,李旭便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练兵.每天从清晨练到半夜,随时准备着在皇帝陛下面前有所表现.
大隋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而府兵以良家子侄为主.商贩、赘婿、罪犯、乞丐等通常不被军中接纳,即便有机会投军,他们获得的军功和奖赏往往也要比好人家出身的士兵少算一半.去年大军东征,把三十万府兵精锐葬送尽了,所以今年朝廷才想起了募骁果入营的主意.皇帝陛下曾亲口在圣旨中答应,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加入骁果,今后全以良家子看待.
因此,雄武骁果营的士卒虽然纪律散漫,体质却比正规军中的士兵好上许多.李旭每日炼兵的强度再大,也不用担心会把人累死.为了不让李旭刚爬上高位就被人搬下来,唐公李渊和鹰扬郎将刘弘基也大开方便之门,军粮、军械、酒水、肉食等诸般补给,都是优先向雄武骁果营供应.李旭则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不让人看笑话,每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只要有时间,跑步、操练时也亲自参加.
士卒们起初本来有些怨言,被挂在高杆上的尸体吓住了,才不得不用心练习.后来见郎将大人与自己一同吃苦,本部人马的铠甲、器械、伙食待遇也好像比其他各骁果营略高,心中的不满渐渐小了下去.待李旭又以重金赏赐了训练出色的几个旅,并及时举荐了几个非嫡系出身的旅率为校尉后,众人对他更是心服.如是又过了半个月,三千临时征募来的骁果居然表现出些精锐风貌来.
此时,辽河对岸已经打了个热火朝天,皇上的御辇也开到了辽东城下督战.因为这次征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准许各路将军放开了手脚打,所以战事进行得颇为顺利.五月初,王仁恭率军进攻新城
(今辽宁抚顺北),以千骑大破敌军三万,进而围城,一举克之.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等上次打了败仗的宿将们四处攻掠,均有建树.到了五月中旬,除了辽东城久攻不下外,盖牟、新城、建安、扶余等辽河附近的小城都落入了隋军之手.
至于校阅新兵的事情,皇帝陛下本人早就忘记了,李旭不懂得使钱,朝中大佬们自然也不会给他创造在御前卖弄的时机.雄武骁果营的骁果们练完了队列炼阵型,练完阵型练配合,最后连实战需要的弓箭覆盖,轻骑迂回等科目都开始着手训练,依然没等到任何表现机会.
众骁果们眼红别人功绩,纷纷向李旭请战.李旭见士气可用,亲笔写了请战书送上去,却犹如石沉大海.为了安稳军心,他不得不想些别的办法来分散将士们精力.先是做一些小范围的竞技、角力游戏,用赏金转移大伙的主意力.到了后来,竞技,角力游戏玩得无聊了,他干脆把万余士卒分成两部分,在辽河西岸玩起攻防演练来.,在杨夫子赠给的笔记中,有很多关于战阵配合的详细论述.李旭当年只是为了讨好夫子,死记硬背,没做任何深入理解.此刻对照着雄武骁果营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在苏啜部的观摩和在护粮军中的经验,重头审视这份笔记,很多原来不明白的地方居然霍然开朗.参透了练兵方法后,旭子再依次回忆笔记中论述的运筹、谋划、迂回、阵战、伏击、强突等,对用兵的理解力不觉又提高了一层.
每有所悟,他便偷偷地在自己的营中实践一下.反正骁果们闲得发慌,郎将大人玩的新鲜花样越多,他们越好打发时间.慢慢地,李旭对于一些野战阵型和临阵机变也有了些心得,每当辽河东岸的战报传回,他都能跟亲信们头头是道地分析出一番利害得失来.
等待出征的日子简单而忙碌.李建成依旧是经常来他营中转转,拉着刘弘基和旭子找没人注意的场所喝酒聊天.李世民也像先前一样隔三差五跑来请教武艺,偶有所得,必欢喜异常.李婉儿却很少再露面了,即便偶然出现在旭子面前一次,也是低着头说几句话就匆匆走开,不再像原来一样任性胡闹.她匆匆变冷的态度让李旭感到有些郁闷,转念一想彼此之间的身份差距,少年人心里很快又释然.
"毕竟她是唐公之女,我高攀不上的!"一次次,旭子望着婉儿的身影,微笑着想.他感觉到嘴巴里有些淡淡的苦味,同时也一次次被这份酸苦点燃心中出人投地的渴望.
五月底,左路东征大军再度迫近马砦水.右路大军在皇帝的亲自指挥下,造布囊百万,在辽东城外堆成阔三十步,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同时,大隋皇帝陛下给辽东守军下了最后通谍,‘如不投降,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辽东守军回书,"唯愿一战!".大隋皇帝陛下震怒,调集六十万大军准备踏平此城.双方在城墙上厮杀了一日夜,难分胜负.士卒疲敝之机,有人突然发现大隋在辽河西岸还有一支生力军.
"陛下,臣闻诸骁果营在怀远练兵,近日已成规模!"黄门侍郎裴矩俯身在杨广耳边,低声提醒.
"对啊,非爱卿提醒,朕几欲忘之!"杨广大喜,立刻拔出了令箭.
六月初一,帝令十二万骁果渡辽,雄武营位列诸营之首.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二章
虎雏
(一
下)
唐公李渊带着建成、世民和一干亲卫,目送十万骁果渡过辽河.没经过良好训练的骁果们秩序很混乱,不停地有人从浮桥上被挤下水里.每当这时,桥上的人总是发出哄堂大笑,一边互相"问候"着彼此的父母亲人,一边扔下救命的绳索.水里的人拉住绳子的一端,哭叫着回骂,南腔北调的声音不绝于耳.
"儿戏,他们把战争当成了儿戏!"李渊忧心忡忡地想.他不认为十余万地痞无赖们到了辽东城下,就足以突破辽东城墙.六十万大军没完成的任务,增加十万人于事无补.攻不下辽东城的原因并非是兵力不足,而是因为如今的百万大军中几乎尽是新丁.有经验的老府兵都在去年的那场糊涂仗中葬送尽了,新兵们以前连血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攻下一座坚城?
大隋朝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衰败了下去,如果说第一次征辽失败是由于皇帝陛下任性胡闹,朝中文官迂腐误事的话,第二次久攻辽东城不下,正是对大隋此时军力的真实写照.每当想到这一点,李渊心里总是觉得很失落.在他年青时代的大隋可不是今天这个模样.当年的大隋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抵挡住突厥人二十万大军的狂攻,然后将那些来自草原的劫掠们杀得望风而逃.当年的大隋只用了四十几万人,就彻底扫平了南陈,金陵、岳州这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无不席卷而下.但现在,这头老虎却失去了当年的牙齿和利爪,除了模样还是头老虎外,武力已经不足以拍死一头野鹿.
大隋朝老了,他也老了.李渊的目光投向远方,注视着最先过河,此时正在整理队伍的一营人马.队伍中那袭黑色的铠甲是他年青时从西域得来的,当年李渊曾穿着它追随大将军杨素北定大漠.如今,这身铠甲对于发了福的身体而言已经太沉重,穿上它后,用不了多久脸上汗就会像雨一样滚落下来.
河对岸,身穿黑色铠甲,骑着黑色战马的旭子看起来非常扎眼.即便隔着一条辽河,李渊也能清楚地将他从人群中分辩出来.这个被唐公李渊白拣回来的同族晚辈像及了李渊当年的模样.谦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不甘、孤傲."他还是一头没被人驯服的老虎!"李渊微笑着想,"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这世界不像他想得那样简单!"
"仲坚的兵练得不错!"唐公府第一谋士陈演寿凑上前来说道.虽然同样是训练不足,在乱糟糟的人流中,雄武骁果营那一万多士兵却依旧显得鹤立鸡群.专门为了应付皇帝校阅的针对性训练很好地维系了他们军容,与同样是由骁果组成的其他各营相比,雄武营更像正规军,而其他各营的表现就像山贼流寇.
"如果再给他一年时间,说不定仲坚能训练出一支真正可战的精锐来!"李渊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望着对岸.谁会第一个出手驯服这头年幼的老虎,或成为幼虎爪下的牺牲呢,他不想知道.他有充足的把握保证,那些看不见的牢笼和枷锁足够让旭子撞个头破血流.哪一天旭子撞累了,倦了,自然会想起李家的温暖来.那时候他再回头,就会成为李家最得力的干将.
"唐公的意思是说,骁果诸营的力量尚不足一战?"陈演寿笑了笑,追问.
"六十万大军都不能攻下的城市,你以为去了一伙流寇就能解决么?"李渊摇了摇头,反问,拨转马头缓缓向西.河畔上其他看热闹的李家亲信见状,赶紧策动战马跟了过来.
"不是说陛下已经垒土与城头齐平了么?"迷惑的问话出自李建成之口,他刚才将父亲和陈夫子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朵.虽然旭子已经脱离李家,建成还是希望他能够做到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也许是为了面子,也许在内心深处,此刻他已经把旭子真正当成了朋友.
"如果破城指日可待,兵部就不会调骁果上前.第一个入城的将军升三级,封万户,是万岁亲口许诺的.如果这果子很容易摘到,你会拿来给别人分么?"李渊回头看了看儿子,淡淡地回答.
"他那人忘恩负义,又言而无信,轮到谁立功也轮不到他!"李婉儿的话听起来异常尖刻,自从李旭被任命为郎将那一天起,提到旭子,她就是这幅咬牙切齿的模样.
"的确轮不到他,却不是因为他的人品不好.这十营骁果,除了仲坚一个,其他哪个为首的郎将不是出于高门大户之家?封妻荫子的机会他们不可能让给别人,不过,这样也好,仲坚不用冲上城墙去送死!"李渊瞪了一眼女儿,低声解释道.
"爹认为辽东城短时间内很难被攻下?"李世民也赶了过来,追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