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80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栗欧洲(下)
  议长雷昂的话让维多利亚女皇无言以对,一时间会议陷入了僵局之中,这样的场景是极少见到的,议长与女皇陛下直接爆发言语方面的冲突?
  不过在远征伊始,维多利亚女皇确实大有一言堂的架势,从结盟到选派将领等等,都是独断乾坤,国会即便是想插手也受到了保皇派的诸多肘制,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怀疑这次远征竟然会以惨败告终收场?现在惨败依然成为了事实,那么帝国对东方的政策会不会出现改变,甚至帝国内部会不会出现一些重大的变故?谁都能够看得出来此次惨败对于维多利亚女皇的皇权是一次极大的削弱。
  一直沉默许久的海军上将麦克雷忽然开口道:“我想我们今天齐聚一堂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将矛盾激化,我们共同的敌人在东方,而不在这里,尊敬的女皇陛下,我们需要您带我们走出困境。”
  海军上将麦克雷的话初听还算是公道,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但是听到维多利亚女皇的耳朵里却变了味道,这分明就是在告诫她谁惹出的乱子谁要自己收拾,但是此刻维多利亚女皇是真的有心无力来收拾这副烂摊子。
  海军上将麦克雷见维多利亚女皇不开口,于是缓缓道:“帝国皇家海军在建的舰船共计有三十二艘,大约会在明年的年底完工,在需要至少二个月的装备期,而中华帝国的战舰大致需要六到八个月就能完成修理,重新焕发战斗力,在此之前我们的老式风帆战舰是无法抵御中华帝国的装甲舰队的,包括印度全部暴露在了中华帝国的面前,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打击我们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港口,或者掠夺任意一条航线。”
  海军上将麦克雷的话引起了一阵骚动,与会的议员或者大臣达多数都在海外殖民地有这巨大的利益,如果失去印度,在场的三分之一都会濒临破产,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激动万分?
  维多利亚女皇虽然认为海军上将麦克雷有些危言耸听,但是这也确实是事实,现在她非常后悔就应该当初派战舰去拦截中华帝国从普鲁士归国的战舰,不过维多利亚女皇没有想到,当时如果她去拿风帆战舰去强行拦截中华帝国在普鲁士定制的战舰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下场?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英国皇家海军早一点认识到装甲防护巡洋舰的威力。
  就连维多利亚女皇也知道皇家海军这些年来到底走了多少弯路,原本以大英帝国的国力来说,即便起步较晚,三、四年内也会迎头赶上的,但是战舰被击沉的速度超过了建造速度,这个大英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以皇家海军称霸世界上百年的大英帝国竟然没有军舰可供御敌?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笑话!
  现在的大英帝国需要的是时间,可是偏偏这个时间轴却不握在维多利亚女皇的手中,维多利亚女皇将目光投向了海军上将麦克雷,海军上将麦克雷却神情自若道:“女皇陛下,对于我们大英帝国来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今天的敌人可以变成朋友,而明天的朋友同样会变成敌人,不是吗?在我们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威胁到对方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将其视为大英帝国的敌人,而是应该将其放在朋友的角度,宽宏一些,我们从普鲁士得到的所谓的造船乃至军工方面的机密都是一知半解的,普鲁士人习惯于片段式思考,具我所知这些技术几乎都来自于中华帝国的科研总署,对于这个机构我们至今无法了解核渗透,甚至不清楚到底在哪里!皇家海军需要技术,而中华帝国正处于发展崛起之中,他们需要盟友、贸易和金钱,这些我们都可以慷慨的给予他们!”
  维多利亚女皇皱了皱眉头望着海军上将麦克雷道:“如果让中华帝国崛起,恐怕不符合帝国在远东和东南亚的长久利益,林海疆是一个血腥的独裁者,他早就将帝国视为他的障碍,大英帝国与中华帝国之间除了战争我看不到任何好的解决方式!”
  议长雷昂无奈的站起身道:“女皇陛下,我由衷的希望您还保持着冷静,我们与中华帝国的战争如果延续下去,好吧!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印度,或者将印度卷入战乱,陛下,林海疆的人民就几乎全部是军队,他们是全民皆兵的一个整体,他们的军队只要有一双鞋,他们个个都是飞毛腿,无论步枪还是刺刀,他们都能顽强的战斗到最后,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缴获我军的武器物资加以利用,跟这样的一个国家和这样的一支军队血拼,我不认为我们会得到更多?我们在全世界拥有那么多的殖民地,如果因为东方的战争导致帝国的削弱,法国、普鲁士、甚至荷兰人、西班牙人会不会反扑上来?与我们争夺?”
  海军上将麦克雷在旁也进言道:“帝国的核心利益是整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包括王室在内,如果有人执意将帝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话,帝国贵族议会是绝对不能坐视不理的!”
  在一阵纷乱中,几乎所有的大臣和议长都支持海军上将麦克雷与议长雷昂的决定,要知道议长雷昂与海军上将麦克雷是属于不同派系的领导人,本人又可谓是德高望重,如果他们联合在一起说女皇陛下您错了,那么女皇陛下就可能真的错了,几万子弟孤悬于海外命在旦夕,与会的议员和大臣均有家人为了捞取荣誉和财富参加了此次远征,如果按维多利亚女皇的意愿,那么这些人就等于是死定了。
  如果站在女皇的一边就等于谋杀自己的亲人,所以在会场出现了令得维多利亚女皇万分震惊的一边倒的态势。
  意识到自己似乎是在与整个的贵族利益阶层站在对立面后,大感无力的维多利亚女皇犹豫了许久道:“那么如果帝国改变对中华帝国的态度,我们也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让孩子们回家!”
  维多利亚女皇所召开的内阁会议并没有按照她的议员进行,反而让她产生了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维多利亚女皇非常清楚,现在的整个欧洲都因为中华帝国对联军俘虏的大屠杀而深深的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之中,没人知道下一个会是谁,荷兰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都被杀得一干二净,参战各国所担忧的是来自中华帝国的报复!新的一轮军备狂潮因为此番联军作战的失利而拉开了序幕,中华帝国的海军难道真的会是皇家海军称霸世界的终结者吗?维多利亚自己也说不清楚。
  次日,在议长雷昂的庄园内,海军上将麦克雷与议长雷昂正在陪着一位贵宾在聊天闲谈,两人也一改之前在维多利亚女皇面前咄咄逼人的态势,反而带着一丝让人莫名的巴结在奉承对方?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部长和议长需要奉承什么人吗?答案显然是不?
  在远处一辆马车上正在卸下的几个箱子,其中一个被打翻,大量金灿灿的金币满地翻滚,议长雷昂气得脸色铁青的大骂办事不利正跪在地上慌忙收拾金币的管家,麦尔斯则微微一晃手指夹着的雪茄道:“这是米勒先生对两位的一点小小敬意,向两位爱国者表示的敬意,真正的爱国者就应该如同两位一般,不能让国家为了任何人的私欲而受到伤害。”
  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我亲爱的麦尔斯先生!议长雷昂的话让麦尔斯会意的一笑,麦尔斯信誓旦旦道:“请阁下放心,林海疆元首对于西方世界还是抱有极大的善意的,对于之前发生的巴达维亚港惨案以及后续的联军官兵被处决的事情,元首表示这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因为帝国警备部队多为当地招兵,其中难免会有些土著,就如同英印部队一般,这些土著的家人在巴达维亚城遭到了联军的屠杀,所以他们趁联军战俘关押在巴达维亚港之际采取了极端的手段,现在这些土著已经遭到了镇压,帝国宪兵已经接手了战俘管理,如果政治方面需要,帝国方面可以转交这些土著凶手给大英帝国方面。”
  议长雷昂与海军上将麦克雷交换了一下目光,这确实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做法,无论大英帝国还是中华帝国,双方的政府都需要一个台阶,否则都无法向国内民众交代,置于什么土著等等,这样的谎言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
  海军上将麦克雷见麦尔斯一口一个中华帝国,一口一个元首阁下,突然好奇道:“尊敬的麦尔斯先生,我能不能冒昧的问一下您是哪个国家的人?”
  麦尔斯微微一愣,随即道:“祖上是英格兰人,现在准备加入中华帝国,对我来说那里就是天堂!”
第二百三十二章
北洋第十镇
  海军上将麦克雷与议长雷昂目目相虚,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沦为被人抛弃的国家了?大英帝国!高昂的英格兰血统,现在难道都变得不值一提了吗?什么叫祖先是英格兰人?现在准备加入中华帝国?海军上将麦克雷有种想把自己厚厚的皮鞋底印在麦尔斯脸上的冲动,但是一想起自己可怜的儿子,老婆每日哭天抹泪让人心烦的折腾,海军上将麦克雷忍住了,作为一名皇家海军将领的麦克雷深知什么是荣誉的光芒,上帝是平等的,昨天他享受了荣誉,今天他就该忍受耻辱。
  麦尔斯则在没心没肺的细细品味着红茶,望着一边骑马的女孩飞扬起的裙角,眼前的这些可以说是几年前麦尔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与帝国的议长雷昂和海军上将麦克雷坐在一起喝下午茶?
  当年自己逃离伦敦的时候身上还不足一磅,靠着在货船上洗甲板熬到了东方,虽然坑蒙拐骗都干了个便,但是幸运却始终远离他麦尔斯,最后是林海疆伸出了那神奇之手,现在他可以与议长和海军部长在一起喝下午茶了,麦尔斯很想知道当年因为十磅欠款动用警察查封自己房子的那个约翰在干什么?当年通缉自己的通缉令是否还在?
  不过眼前麦尔斯已经无暇关注那些陈年往事了,他要做的就是返回林海疆身边,带去大英帝国的友谊,他要保证活着的英军官兵能够等到他们的亲人将他们赎回来,其中包括议长雷昂的二个侄子和海军上将麦克雷的儿子。
  1862年6月2日,林海疆视察了正在重建的巴达维亚港,繁华的市区基本全部被焚毁,不仅仅是中华帝国公民,就连本地土著也遭到了联军大规模的屠杀和抢掠,土著的死伤林海疆丝毫不在乎,但是帝国公民的死伤就不能无视而过了。
  帝国军事实力的弱小与帝国磅礴崛起的势头不成正比,所以才会有了意图瓜分东方的八国联军,林海疆坚信只有建立起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才能捍卫住自己的胜利成果,全部的联军战俘被驱赶在巴达维亚城及港口的重建工地,皮鞭就是他们的美味佳肴,玩不成当天任务的战俘队还要跳出自愿者接受倒吊、烙铁等刑法,对于林海疆来说,无论对这些从西方不远千里来到东方施放兽性的强盗来说,什么样的刑罚都不过分。
  占领了南京之后的俄军主力与北洋新军主力已经在杭州、苏州一线与中华帝国第一军团的防御部队交火,完备的永备工事与密布的战壕铁丝网让俄军与北洋新军的进攻纷纷受挫。
  可以说俄国军与北洋新军进攻受到的伤亡越大,阻力越大,对他们来说就是证明上海的价值越大,1862年5月29日起,俄军与北洋新军竟然开始从所未有的协同作战,这也是林海疆返回的主要原因,全歼俄军主力与北洋新军主力,这块蛋糕对林海疆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此时此刻,在南京城外的曾国藩刚刚恭迎了圣旨,太子太傅、内阁大学士、晋一等忠勇公、赏三眼花翎,二子蒙荫赐贡士出身入宫伴君陪读,可以说此番光复南京朝廷能赐的都赐给了曾国藩,仅仅金玉如意就十六对之多!
  但是回到大营的曾国藩脸色却毫无笑容,身旁众人也不敢造次询问,过了好一会曾国藩才长长叹了口气道:“朝廷真是恩重如山啊!这仗还没打我这就已经位极人臣了,日后再剿灭了林逆,朝廷就只能赐死于我了!”
  一旁的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等人都纷纷目瞪口呆,曾国荃则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道:“朝廷是用人之切,大清朝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又不只是大哥你一个,怕什么?”
  曾国藩瞪了一眼曾国荃道:“糊度啊你!你看看那些位极人臣的除了张廷玉有几个落了好下场?雍正爷的年羹尧?乾隆爷的和珅?都想想吧!现在底下我这里出去的官都叫什么?你们真当我眼花耳聋了吗?曾选啊!这是好话吗?当年平西王吴三桂的就叫西选,这是好事?枪打出头鸟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都不懂,藏拙会不会?”
  曾国藩一发火,就没人敢在言语了,原本大喜的一见事情,现在只能我看你,你看看我,都等着下文!
  过了好一会,曾国藩才道:“让徐光远也来,你们几个别走,多看看地图,第九镇和第八镇在杭州撞得头破血流,俄国人在苏州也是尸横遍野,越是这样这个上海我们就越是要打!”
  过了一会工夫,一脸迷惑表情的徐光远进入了曾国藩的大帐,徐光远知道因为朝廷方面没有阻拦俄国人在南京犯下的兽性,相反的还一味的纵容,使得曾国藩原本想从第九镇与第八镇抽出几个破城之后带头为非作歹的好好惩治一下,意图杀鸡儆猴的打算彻底落空了,曾国藩私下称自己此生不进南京城,所以就将大帐扎在了城外。
  不过徐光远有点不明白曾帅今天唱的是那一出?在场的全部都是曾家的人,甚至连一个部将都没有,以往那些经常在曾帅身边出入的人连影子都看不见?偏偏招自己前来?难不成是自己的第十镇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想换掉自己这个人轻言微的统制?
  徐光远转念一想似乎并不用那么费事,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曾国荃不满道:“小子,别胡思乱想了,今天能进这个地方的就都是自己人,李鸿章、左宗棠那些人哪个不想?算你小子命好!”
  曾国藩一入大帐,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三人立即起立毕恭毕敬,徐光远自然比不了他们三人,迅速起身利落的打了个千道:“卑职参加大帅,不知大帅招卑职前来有何吩咐?”
  曾国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南京破城,第八镇与第九镇都抢了个遍,先不论他们是否发了大财?但是伤天害理之事却没少为之,奸淫抢夺纵火无所不为,致使我北洋新军的军纪荡然无存,你的第十镇我非常满意,中流砥柱不为过,前番老夫请旨两宫皇太后业已批复,来人啊!”
  曾国藩一声招呼,几名亲兵端着几个大木托盘走了出来,曾国藩微微一笑道:“着晋升你为正三品轻骑校尉,实领提督衔,督军左翼兼第十镇统制,赏双眼花翎!”
  徐光远一时间可谓是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原本第八镇与第九镇的封赏都早就下来了,自己这边迟迟没有消息,最后一合计可能是因为自己人轻言微又没背景,在南京一事上不肯与人同流合污,坏了所谓湘军传统?现在看来这份恩赏确实有些受宠若惊。
  徐光远普通一声跪倒在地道:“谢大帅恩典,我徐光远总是粉身碎骨也要竭力报答大帅知遇之恩!”
  曾国藩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因为徐光远从头到尾都是感谢自己,一句朝廷也没提,虽然心底十分高兴,但是却也感觉到了少许不妥,这些留洋回来的青年才俊的眼中朝廷的分量已经轻得不能在轻了!
  曾国藩还是假意的对徐光远道:“这不光是咱们北洋一家之事,也是朝廷的恩典,这话如果被外人或者别有用心之人听去,你我都少不了麻烦!可要记得!”
  徐光远急忙点头称是,曾国藩又从一旁拿起一叠银票道:“这是八十万两即对的龙头号票,一两能拆兑一块半林逆的双枪光洋,足量的!你拿着!”
  徐光远见状急忙跪倒推辞道:“谢大帅,但是卑职真的有愧,无功不受禄,卑职不敢,再说咱们北洋也刚刚遭了大难,被林逆匪军洗劫之后也是惨淡,银子留在大帅手中比给我更顶用。”
  曾国藩微微一笑道:“你是带兵的,我也是带兵的,这银子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第十镇的兄弟们的,你们给我北洋做了脸,我就不能亏着你们,咱们放兵打仗打死打生,为的就是这白花花的俗物!你不要也得分给下面人,否则下一次就没人听你的了!”
  一旁看着眼热的曾国荃提醒道:“大帅在教你如何带兵,还不谢过大帅?”
  徐光远接过银票,一个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曾国藩不满的瞪了曾国荃一眼,意思你多话了!曾国荃也不敢造次,急忙站到一旁闭嘴静待。
  曾国藩深深的吸了口气回到抬案前的地图旁,对曾国荃、徐光远等人招了招手道:“今天招你们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议,季高人不在这里,徐光远你就代替他,我不光要听老将的,更要听听你们这些留学西洋归来的学子的参议,那林海疆也是留学英吉利国的,你们也是,虽然陆海不同校,但是多少也算是知彼知己吧!我们要在谋略轻视林逆匪军,但是排兵布阵两军阵前,我们却要特别的警惕重视起来,林逆此人很不简单,短短些许年的工夫,偌大的一个架子就支起来了,陆海全才,文武双全了不得的人啊!”
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洋之刃(上)
  曾国荃听得曾国藩如此夸赞林海疆,不由自主的鼻子一哼道:“全他娘的是狗屎运,换个人就行,有什么了不起的?给我那么多铁甲舰和精兵枪炮,老子也能纵横宇内平定四方。”
  曾国藩眼睛一瞪道:“又在说什么胡话?论文话武你未必低林逆许多,但是这单单一个嫉妒之心就能毁了你,嫉妒会让你难辨真伪,你要扫六合纵横宇内?你还准备干什么?是不是逼我砍了你的头?”
  意识到喝了几杯有点失态的曾国荃急忙拱手告罪,曾国藩冷哼一声也不理他,转身对徐光远道:“你来说说!看看这林逆如何?我军与其对阵有几分把握?”
  徐光远环顾曾国荃、曾纪泽、曾国葆等人,有看了看曾国藩,来到偌大的地图前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大帅,与您之前所言相同,在总体战略上我们应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应当重视敌人!”
  “嗯!”曾国藩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几句话很精练,精辟啊!精辟!不错!非常不错!”
  徐光远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并不是卑职所言,而是林逆所言,其的很多言语已被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当做教导学员的座右铭了!卑职也是受教颇深,卑职虽然不在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就读,但是英人一提起林逆几乎都是又恨又怕,还有崇敬之情,不可谓言表。”
  曾国藩听了徐光远所言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如你所言,林逆岂非逆天之完人?”
  徐光远无奈道:“西洋科技以英吉利国和法兰西国为龙头,二国实力在联手击败俄国于克里米亚之后大增,但是实际二国之间亦为竞争关系,法兰西一直是欧洲的陆军大国,击败俄国之后变堂而皇之的成为欧洲的第一陆军大国,而后法兰西人的目标是成为海军大国,结果与英吉利人发生了潜在的竞争,所以当林逆在中南半岛大打法兰西人的时候,英吉利人在看热闹也实属正常。”
  徐光远停顿了一下看了看眉头紧锁的曾国藩与曾国荃,于是继续道:“普鲁士本为一城邦结合之体,从林逆之处所得科技为其造船大赚一笔,后双方合作又大肆生产军火,看似普鲁士在帮林逆,实则是林逆帮了普鲁士,现在听闻军中俄国教官言,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完败法国,法国要赔款折合咱们银子十亿两,还要割让土地,现在普鲁士要成立什么德意志帝国,准备与中华帝国正式结盟,而林逆的军火已然卖到了欧洲、美洲世界,世界各国都是在其帝国一型步枪的基础上仿造,战舰、舰炮更是如此,至于那戴氏一型和二型轻机枪,尚无国家仿制成功!此番联军看似来势汹汹,但是毕竟是七国之兵,被击败也是情理之中,在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据说无一人敢于林海疆对阵推演的,由此可见其却有独到之处。”
  曾国荃听了徐光远所言,犹豫了一下对曾国藩道:“林逆此子还是尽早除掉为好了,假以时日我们谁人能是其的对手?大清危已啊!若明的不行我们用暗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就不信他防得了一日还防得了千日?”
  曾国藩摆了摆手道:“你可知林逆那边是个什么情况?都剪了辫子,其下之民皆为行伍之兵,每月、每季、每年定期操练,户户联保、人人担责,我们的坐探几乎都被清理干净,剩下的都是蛇鼠两端之人,所提供的情报让我们南辕北辙东奔西跑而已,再说那林逆的情报总部,王法仁岂能是个好对付的角色,上次王辅仁奉了恭亲王的命派了二十个杀手分六路潜入意图在广州刺杀林海疆,结果人刚离开京畿就被伏击了,二十个好手死于非命,王辅仁全家六十三口当夜被斩尽杀绝,就连恭亲王都挨了黑枪,死伤了五十几个侍卫,如果不是那夜用了替身,恭亲王也都要翘辫子啦!之后恭亲王小半年没怎么出府,对外称养病,他养的什么病?是心里怕!”
  曾国荃一搓手无奈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坐以待毙吗?”
  曾国藩摆了摆手道:“眼下左宗棠的七镇大军在武汉外围,原本是想东西两路进击的布置,但是南京之役后,俄国人抢上了瘾,盯住了上海,林逆从天津夺我北洋与其自购的机器等等全部都在上海,他能运得走金银,还能运得走堆积如山的物资不成?咱们的探子亲眼所见,真的是堆积如山啊!不能都被俄国人这帮饿狼夺取,话说回来,这林逆的家底也确厚实啊!想我大清立国二百余年,竟然不如其一个叛逆之人几年的营生?”
  徐光远在旁无奈道:“林逆的军火买卖顶得上咱们大清几年的赋税了,其在美洲大战之前就开始预谋囤积军火枪炮,这笔横财发得真是生财有道,而且其之前与欧洲诸国还有大量贸易,又能从日本国、东南亚、中南半岛源源不断的掠夺黄金、白银等物,这些我大清怎能与其相比?”
  曾国藩无奈的叹了一声道:“不能比也得比,不能眼见我大清的大厦将倾,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事!林逆既然在上海外围布下了严密的防线,俄国人与第八、第九两镇都吃了大亏,林逆的资本大多在海上,陆上他的兵力一定是捉襟见肘,所以我招你们过来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将林逆的防线捅穿,让俄国人闻到血腥味?”
  徐光远一脸凝重表情来到地图之前犹豫了一下道:“根据现有情报以知林逆的第一军团张正所部位于杭州,其下属的四个师呈品字排列,依靠坚固的城防,我军很难硬撼!第三军团军徐大伟所部位于江阴,第四军团军郑智鹏所部逼近咸宁,对武汉可谓是犹如两把巨钳,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利,只有其第二军团军刘泉思所部第九师徐仁达部在上海,第十师李江所部位于江阴,第十一师王道敦所部位于苏州,而第十二师黄胜志所部则位于常熟,我们的机会也就在这第二军团军身上,正如林逆常常所谓,打击其一点震撼其全线。”
  曾国荃围着地图看了好一会道:“林逆下属还有一个第一山地步兵军团和统帅部军团在什么位置?即便我们消灭了他的第二军团,其第三军团扼守杭州,依然关死了大门,而且其第三军团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消灭第二军团无动于衷?要知道中华帝国的那帮狼崽子可不是咱们大清这边见死不救的混蛋,你咬了其中任何一个一口,四面八方围上来群殴死你啊!”
  曾国藩也点了点头道:“上次大战长沙,林逆新组建的什么第五军团、第六军团、第七军团、第八军团,山地步兵第二军团,现在我们只清楚个番号,连其驻扎地在哪里?谁是军团长都没搞清楚,仅仅林逆配备在一线的这些部队就够我们热闹的了,我们打第一枪,然后让俄国人去血拼死拼,俄国人现在是否增兵的问题还在犹豫,毕竟联军败兵如山倒,如果俄国人被林逆打狠了,他们还会增兵的,最后我们大清不过出些钱粮,死的是俄国人,这也是消弱俄国人的好机会,免得他们总惦记着咱们大清的兴龙之地,只要咱们北洋新军主力在,俄国人又能怎么样?养虎为患我看是未必,朝中的军机、王爷以及两宫皇太后看得清楚那!”
  徐大伟望着地图过了好一会,从自己随身的牛皮文件包内拽出了一份同样的地图放到了抬案之上,曾国藩扫了一眼之后,目光就被紧紧的锁定在了上面,因为这份地图与自己之前所用的相比实在细致太多了!甚至连村镇的小路的标的一清二楚,非常遗憾的是这份地图只有九江附近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