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304

  当方林放下望远镜迷惑不解的紧皱眉头,他对于这三波相距不过一公路的印度军队的有恃无恐感到迷惑不解?他完全看不出印度人的用意?说是战术试探?却连最为基本的散兵线都不拉开,难道印度人的命真的便宜到了可以用一个连的部队排成密集队形去试探对方的火力?而且一派就是三波,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最终,方林决定冒险一次,在利用印度步兵连之间的距离和他们进入马帕加迪小镇时的视线中断,无声无息的将他们缴械!
  方林的做法无疑是十分冒险的,他赌得就是印度人没有用生命做代价顽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方林认为他必须要弄清楚印度国民军的动向和兵力,马帕加迪位置处于从加尔各答起飞的美军战机的作战半径边缘,所以美军无法为快速打击纵队提供及时有效的制空权和空中侦察情报。
  当印度步兵连进入马帕加迪小镇之后,两个营的中国士兵宛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印度人的四周,作为连长,刚刚晋升中尉不足一个月的麦伊尔张大的嘴中完全可以塞进一个鹅蛋。
  麦伊尔环顾左右在确认了包围他们的是中国军队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心中将巴斯·莫德耶的祖宗十八代全部问候了一遍,不是说马帕加迪空无一人吗?确实没有一个人,而是有一大群人。
  望着周围那些黑洞洞的枪口,大多数印度士兵的武器还挂在肩膀上,麦伊尔连仅有的二挺重机枪和四挺轻机枪还在四匹骡子的身上,在没得到麦伊尔连长的指示的情况下,印度士兵们非常习惯性的放下了武器,高举着双手耷拉着头蹲在原地,不时的偷看一眼他们身旁的中国士兵,一点没有做俘虏的羞耻感。
  对于印度士兵出奇的配合方林感到无比的惊讶,如此没有放抗精神的部队和军人他是第一次见到,其实方林是忽视了印度军队的来历与构成,作为以维护英国殖民统治为目的组建的英印军队,他们的首要使命就是对内实施镇压,性质类似于警察部队,英国人是利用印度人来镇压印度人。
  包斯印度国民军的核心大都是来自英印军队中的印籍军人,包斯以一支根本没打算担负对外作战任务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印度国民军的战斗力自然可想而知。
  当第二个印度步兵连大摇大摆的走进马帕加迪小镇,在遭遇了中国远征军所部包围后,带队的印度国民军上尉先是恐惧加惊讶,随后变成了满脸堆笑十分积极的配合中国士兵对其所指挥的部队进行缴械。
  先后进入马帕加迪小镇的两个作为先头侦察部队的印度国民军步兵连似乎悄无声息的人间蒸发了?这种诡异的景象让第三个步兵连停住了脚步,一百多名印军官兵百般无聊地站在公路中间,他们在等待连长请示上级。
  印度国民的连一级作战单位是没有无线电的,而打信号联络旗的信号班又归营部直属管辖,所以连长伊莫只好派遣了一名通信兵跑步请示。
  站在城外高地上的巴斯·莫德耶愤怒的放下了望远镜,他不知道为何前两个连都能够忠实的执行命令,偏偏第三个步兵连却停在了小镇外?而且还派遣了一个可笑的通信兵,三公路的距离让这名独自一人走在公路上的通信兵显得十分滑稽,而站在公路上无所作为白痴一样等待的那个步兵连更是让巴斯·莫德耶感到无比的恼火。
  方林离开了炮队镜,他认为印度国民军这样的军队简直是对“军队”一词的侮辱和亵渎,而与这样的对手作战,无论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战绩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很快,侦察兵传来消息,大约在5公里外发现印度国民军主力部队,大约三万五千人规模,后续炮兵、给养正在陆续赶到,而且印军步兵已经摆出了攻击序列。
  介于印度国民军第二军主力已经进入了第一重装师和第二轻装师的炮群有效射程,方林拿起无线线与隐蔽在山谷中待命的常天放取得了联系,拟定在炮击后,第一重装师从印度国民军的左翼包抄,第二轻装师的主力从右翼包抄,如同两把尖刀一样将其肢解包围,续而分割歼灭。
  “开火!”方林那不带一丝感情冰冷低沉的声音仿佛打开了地狱的大门,位于马帕加迪小镇西南凹地树林内等待已久的快速打击纵队炮群发出了雷霆般的怒吼。
  中国远征军所装备的M7牧师自行榴弹炮是1943年后的改进型,是以M4A3中型坦克为底盘,称为M7B1自行榴弹炮。其战斗全重近23吨,乘员7人,主要武器是1门M2型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约11千米,辅助武器是1挺0.50英寸M2A4机枪。
  说实话最初宋雨航对于M7自行榴弹炮并不满意,因为M7自行榴弹炮为顶部敞开式结构,顶部的防护性差,如果遭遇敌军迫击炮类武器的抵近攻击的话,战斗员将会伤亡惨重。
  但是,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M7自行榴弹炮,宋雨航还是非常珍惜,因为美方提供给中国远征军的自行火炮本来就少之又少,中国远征军的绝大部分火炮均为牵引式,这些由车辆牵引的火炮很难跟随机械化部队一同运动。
  相比M7牧师自行榴弹炮,宋雨航更加倾向于火力更强,射程更远,防护更好的M40“远程汤姆”155毫米自行火炮,无奈的是无论是罗斯福还是马歇尔,都拒绝将这种用于大战役兵团的远征自行火炮提供给中国远征军,宋雨航竭尽全力最终也无济于事。
  不过在方林和常天放眼中,用105毫米榴弹炮打印度人实在是种严重的浪费,因为这些印度国民军根本无法称之为军队。
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俘营内
  雅利尔少将所指挥的印度国民军第二军第四步兵师在短短的十几分钟的猛烈炮击后已经不复存在了,在遍布二公里的公路沿线上,到处都是密集的弹坑,作为自行火炮群所担负打击的范围不过长度为二公里多,纵深不足三百公尺的狭窄范围内,如同冰雹一样纷纷落下的弹雨让毫无准备的印军官兵措手不及。
  一阵阵猛烈而密集的爆炸,一个接着一个腾起的烟柱和弥漫的硝烟伴随着印军官兵飞起的残肢断臂,散落得到处都是的内脏,鲜血瞬间染红了大地,肆意横飞的弹片席卷一切,数不清的印军官兵抱着自己的断肢在拼命的哀嚎惨叫,但是很快他们就因为失血过多而闭上了嘴。
  无论是常天放还是方林,他们都无法想象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再驱使指挥者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部队以行军状态列于公路上长达数个小时之久,这样的部队如果不全军覆没的话,可谓是实在太没有天理了。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第一重装师的坦克、装甲车部队纷纷开始发动车辆,按预定的出击时机,第二轻装师要比担任主攻击穿敌军完成战役分割的第一重装师晚十五分钟,给印度人一种假象,当遭遇攻击的印军仓惶撤退的时候发觉自己竟然已经被团团包围,相信他们会崩溃得更快。
  对于主力部队第四步兵师的巨大损失,身为印度国民军第二军军长的巴斯·莫德耶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是目瞪口呆,之前那铺天盖地的炮火急袭已经让巴斯·莫德耶吓破了胆,一支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的军队就不能在称之为军队了。
  第一重装师的钢铁洪流在进攻的伊始就击破了其第五步兵师和第六步兵师的行军连接部,眼看敌人的装甲部队已经完成了己方的初步分割,巴斯·莫德耶立即下令部队向西撤退,印度国民军第五步兵师的第十步兵旅上校旅长默辛德·法斯敏锐的注意到,相对比中国军队自正东方向的攻击发起位置和过于安静的西面,他断定西面一定有中国军队的伏兵,于是默辛德·法斯建议军长巴斯·莫德耶将第五步兵师以及军部现存的部队集中组织起来,立即对马帕加迪小镇发起进攻,因为那里很可能是中国远征军包围圈的弱点。
  非常可惜的是巴斯·莫德耶不但没有听从默辛德·法斯的建议,反而狠狠的训斥了默辛德·法斯的自作主张,威胁要将其撤职。
  憋了一肚子火的默辛德·法斯最后决定关闭电台,带自己的旅独自进攻马帕加迪小镇,寻找突破口进行突围。
  默辛德·法斯的判断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整个马帕加迪小镇中只有方林部署的一个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失的第四机步团,但是仅仅以一个以如惊弓之鸟的步兵旅去进攻一支士气高昂以逸待劳的机械化部队的话,能够成功的几率实在过于渺茫了,如果巴斯·莫德耶在遭到第一重装师分割包围之初就是用他尚所能够指挥的第五步兵师的两个步兵旅和军直属部队投入对马帕加迪小镇的进攻,数量有限的中国守军肯定会顾此失彼,第五步兵师和第二军军部直属部队的大部分部队还是有很大机会能够突破包围的。
  战争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第四机步的官兵们依托坦克、装甲车组成的游动火力支撑点,将默辛德·法斯死死的阻击在了马帕加迪小镇之外,伤亡惨重的默辛德·法斯旅眼见攻击突破无望,主力部队旋即遭到中国军队毁灭性打击之后,原本万众一心决死突破的印度国民军第十步兵旅彻底的崩溃了,官兵们丢弃武器跑得漫山遍野都是,草丛里,石缝中,水塘内,凡是印度人认为安全的地方,他们就会以脑袋扎进去。
  眼看自己正确的判断和功败垂成的攻势一败涂地,默辛德·法斯热泪盈眶,在被俘虏之前默辛德·法斯拔枪自尽,成为第一个自战败而为包斯政府尽忠的印度国民军将军,当然这个将军是其死后晋升的,默辛德·法斯本人以及他的家人在其生前都没能享受这一殊荣,在默辛德·法斯自尽之后,其家人得到了二十万新卢比的抚恤金,在卢比、新卢比、代金券、军票、百代军票等包斯政府和日本派遣军发行的多种货币的干扰和掠夺下,印度的经济实际已经完全彻底的崩溃了,二十万新卢比看似一笔不菲的数目,但是实际上在物价飞涨的印度连一顿体面的晚餐都吃不到,默辛德·法斯的家人捧着这二十万新卢比痛哭流涕,包斯政府的薄幸也让默辛德·法斯这第一位为独立民主政府牺牲捐躯的将军同时也成为了最后一位。
  巴斯·莫德耶所指挥的第二军的覆没,让后续的第三、第四、第五军立即来了一个大逆转,其撤退的速度较进攻的行军速度顿时提升了几倍,速度快到了即便是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第一重装师想追赶也望尘莫及的地步,常天放与方林之前制定的将来援的印军部队逐一消灭的计划落空了。
  为了弥补战俘人数的严重不足,常天放与方林在未请示宋雨航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个胆大妄为的决定,他们计划在印控与日控地区进行一番劫掠,针对粮食、军用物资、贵重金属、人口等等,介于日军在国内华东、华北地区曾经发动的“三光式清剿”,常天放与方林决定给予印控和日控地区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清剿,以满足远征军所有效控制地域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在两名中国将军在秘密策划劫掠印度的时候,两名印度将军也在中国远征军的战俘营中见了面,默利·扎和巴斯·莫德耶两人的见面显得十分尴尬,但是很快这对难兄难弟由之前的仇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兄弟。
  中国远征军的战俘营让两人大开了眼界,中国远征军对于被俘的印军官兵都被按级别区别对待,大量的盟国记者在其中穿梭,来回的随意采访被俘的官兵,中国远征军的医务人员在尽力为印军伤员治疗,被俘的军官们都能够得到他们阶衔相应的待遇,他们的随身物品也没有被没收,不过这种待遇是要付出代价的,战俘营内令郎满目的商品都是需要付钱的,但是负责即便没有现钱用等值的物品亦可,再者可以证明自己的家庭或家族有丰厚的财产,也可以打下欠条。
  许多印度官兵搂着那些没有武装的中国士兵在亲密的合影!记者们在这里几乎耗光了自己的底片。
  美国记者妮曼基斯在她的报道中描述道:很难有人相信这里是战俘营,战俘们可以得到最好的医疗,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物品,单独得房间,干净的食物和充足的饮水等等,战俘们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当然离开这里是不行的,因为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宋雨航上将说过,战争还未结束,在这里就连很多在美国都受到控制的奢侈品这里也能看到,我已经怀疑这里并不是战俘营,而是天堂了,我们十分质疑的是宋雨航将军之前对日本人和印度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两种极端的态度?这实在令人深思!如果这种待遇条件得到坚持的话,相信更多的印度军队在与中国远征军作战的时候一定会奋勇争先,争着抢着进入中国人的战俘营。
  美国记者妮曼基斯在评论写实的最后用了一句玩笑话作为了结束!
  默利·扎和巴斯·莫德耶两人作为级别最高的俘虏,他们没有美国记者妮曼基斯的幽默感,也幽默不起来,默利·扎用他的金币和金怀表换了几瓶包装简陋的中国酒,而巴斯·莫德耶则用身上带有了十几枚金卢比购买了一些罐头。
  回到属于他们的帐篷内,默利·扎和巴斯·莫德耶在准备打开罐头的时候忽然愣住了,这些带有日文的罐头上有清晰的印度文的标注:第一军军部配用,第二军军部配用等等字样,很显然他们两个就是这些罐头之前的主人,无奈的苦笑之后,默利·扎和巴斯·莫德耶打开了罐头,端着辛辣的白酒对饮。
  通过此次的失败,他们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国民军与中国远征军的真正差距并不全部在于武器装备方面,其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部队根本没有战斗意识,他们的士兵完全是一群农民,而中国远征军的士兵则是一群有着极强荣誉感为国而战的军人。
  一群羊遇到了一群狼,对于自己的失败默利·扎和巴斯·莫德耶现在已经能够十分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而且中国远征军的残暴与嗜杀似乎只是针对日本人而已,即便是现在战败被俘的他们,日子似乎比之前还要舒服许多。
  没有了争名夺利,没有了可供男人之间竞争的东西,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似乎变得纯洁了许多。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上帝遗弃之地
  六月二十三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大地之上的时候,位于马帕加迪小镇的第一重装师与第二轻装师所部在补充了油料和弹药后,逆向行军,出其不意的迂回向了德里的另外一个门户勒克缅。
  并于深夜越过了这个堪称德里的门户重镇勒克缅,续而沿卡巴尔、巴霍姆一线对包斯印度国民军所控制的人口较为稠密的恒河流域进行了地毯式的清剿。
  为了欲盖弥彰,常天放将大约五百名左右的步兵换上了之前缴获的日军军服,每到一处都由这些“皇军”开路,一阵烧杀抢掠,随后正义的中国远征军及时赶到,将所有能够“抢救”的物资、古董、青壮男女等等一切他们认为需要搬迁抢救的东西全部装上卡车,在中国远征军的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保护下徐徐撤退。
  甚至几座历史悠久的庙宇中的佛像都被方林恶意的进行了拆迁,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方家的先辈,方家明清两朝数代为官,最为辉煌时在康熙年间还出过父子二进士,其中方林的曾祖父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时在永定河殉难,方林的父亲方海志一直致力于教育子女,方林从小就痛恨八国联军,宋雨航经常给英国人添堵让他十分高兴,对于庚子年跟着列强火烧圆明园的强盗中的大量印度人,方林更是恨之入骨。
  正所谓恨之深,但是表面上方林作为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高级军官,其对于广大印度人民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他深知自己绝对不能给中国军人光辉的形象抹黑,而且作为司令长官的宋雨航也经常教导他,下黑手要微笑着背后下,要领是稳、准、狠!要有一击必杀的效果,然后在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方林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机会的出现,可以说他和常天放是属于两种性格完全截然不同的人,常天放经常性的口出狂言,但是却往往没敢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按中国人的老话讲,方林是蔫坏!
  在方林的指使下,参加此次任务的中国远征军官兵将精神贯彻到底,为了保护印度人民的历史文化古迹不受战火的破坏,中国远征军官兵不辞辛苦,不怕劳累,顶着当地印度人民和僧侣的不理解和误会,将两座超过了九百多年,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古庙宇内的一切可以装车运走的都进行了拆迁,然后随军记者对庙宇进行了大量的拍照后就地实施爆破。
  在一阵地动山摇尘土飞扬的爆破声中,在当地人方言中代表了太阳升起之意的安息维拉古庙成为了一堆瓦砾,带着一脸非常邪恶微笑的方林此刻心中无比痛快,他知道以后印度人的后代在想看他们的古董或文物就只能去中国了!这无疑是对印度人最彻底的报复。
  常天放对于方林的执着有些不解,在他看来用已经非常吃紧的运力去运输这些根本没有用的东西简直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浪费。
  无奈的是他还欠着方林一个大人情,所以对于方林的执着只能不惜余力的进行支持。
  中国远征军破坏性的掠夺让包斯真正的坐不住了,如果任此发展下去,恐怕不出几次,他的支持者们就会变成了反对者,他所统治的印度就会被中国远征军劫掠成一片不毛之地,他很难想象,这些如同蝗虫一样的中国军队为何要如此?劫掠难道中国人特别痛恨那些古代遗迹?
  当得知中国远征的劫掠范围又有扩大迹象的时候,包斯立即向山下奉文提出了请求,请求山下奉文派遣日军精锐部队驱逐这支深入其腹地的中国机械化部队。
  对于中国远征军所谓黑虎掏心战术始终无法理喻的山下奉文此刻正巴不得中国人替他好好教育教育不听话的包斯,让他清楚的认识到,德国人距离印度还太远,而且德国海军还被英国人赌在家里,驰骋在太平洋和进入印度洋的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一直在保卫印度的也是大日本帝国陆军,只有依靠日本才是印度未来的出路。
  山下奉文知道宋雨航必定不会做无谓之举,其此举必定有极深的目的隐藏在其中,让中国远征军最为精锐的第一重装师和第二轻装师深入敌方腹地?这算是什么战术?诱饵?
  通过空袭和不间断的空中侦查,山下奉文清楚深入腹地的这支中国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装备,小泽的第二十九陆军航空轰炸联队在轰炸马帕加迪小镇的时候损失了七架陆轰一,而后侦查过程中又有二架燕子被击落,可以说这支已经实现了全部机械化的中国军队根本就是一只刺猬,而且还是钢筋铁骨的刺猬,毫不客气地说是谁碰谁受伤。
  山下奉文也不认为自己那点可怜的摩托化部队能够完成对敌军的战役包围,即便完成了战役包围,山下奉文更为担忧的是中国远征军的杀手锏,强行突围!他对于宋雨航每一次突围均从部署兵力火力最强的地方杀出感到十分迷惑?难道这个姓宋的中国人喜欢挑战?
  山下奉文正式的安抚了包斯,承诺要狠狠地打击胆大妄为的中国人!结果一转身,山下奉文就在他的司令部内狠狠地打击了包斯给他送来的印度美女!打击力度空前绝后,长达2分钟的凶猛火力令人叹为观止,人高马大的山下奉文将小巧玲珑的印度美女压得嗷嗷直叫。
  让宋雨航无比郁闷的是报道中国远征军在印度的所作所为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英国人,在一些亲英人士的刻意宣传下,蒙巴顿授意记者要提醒提醒黄猴子,印度始终都是英国的印度,虽然暂时性的被日本人还叛乱者占领,但是日本人的失败已经成为了必然,如果让中国人在印度是无忌惮的劫掠的化,惟恐战争结束的时候,印度将会成为一个被遗弃之地。
  英国记者的悲情渲染宋雨航自然做不住了,事关中国军人的国际形象,可谓是半点也马虎不得,一向放权蒋委员长也从重庆方面发来电报询问,对此宋雨航询问了方林。
  方林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士兵对待印度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他们是来帮助印度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丧心病狂的侵略的,虽然在此期间极少数一群亲日的印度暴徒受到了日本人的迷惑和欺骗,一度对中国军人表现十分不友好,但是中国士兵都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帮助,在此期间手持利刃的一些亲日分子与刚刚装备了M44突击步枪的中国士兵发生了冲突,最后在中国士兵的劝说下这些亲日分子痛哭流涕痛改前非。
  方林的解释让宋雨航知道了原委,宋雨航的指示就是你们大胆的放手去干,出了事我给你们撑腰。
  对于印度这个后世异常叫嚣的阿三国家,宋雨航在清楚不过了,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结构主要以语言、宗教以及种姓来划分,印地语是全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但不同的州和地区还有其他16种不同的半官方语言,包括了:达罗毗荼语系5种语言: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孔卡尼语。印度-雅利安语支10种语言: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信德语、尼泊尔语、梵文汉藏语系一种语言,曼尼普尔语。
  另外登记的还有超过1600种语言,英语依然广泛使用于法律和政府机关。虽然83%的人口是印度教教徒,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回教国家。其他的宗教团体包括了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参见印度宗教。
  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了印度的宗教继承观念,传统上,印度一共由4个主要的阶层(vara)。虽然印度经历了经济的现代化以及有关禁止歧视以及结束阶级结构的法律的制订,种姓制度在印度依然十分重要。
  总体来说印度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为了减少后世的一系列麻烦,宋雨航打算利用印度多宗教、多政治团体、多区域性这些点,在大量尽情掠夺印度资源的同时,让印度陷入空前的混乱。
  宋雨航有决心让印度成为一个超过巴尔干之后的世界又一个火药桶,无休无止的分裂和战争才是宋雨航最想看到了,战争是一切发展的根源和原动力所在。
  历史上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不过是美国人、英国人指挥下的得力金牌打手,而今天,在蝴蝶作用的推动下,历史的微澜让中国远征军有机会入主印度,当然,宋雨航非常清醒,中国的印度这恐怕只能是一场永远美丽的梦,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他们不会希望看到一个独立富强飞速发展的强大中国的,他们不会希望看到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的萌动和中国的成功对外扩张。
  以宋雨航的角度去看,他一定要让印度变成一个英国人一看就发蒙的乱摊子,让英国人即便倾尽全力耗费大半个世纪时间也无法稳定的印度,让印度成为英国复兴的拖累!宋雨航不要印度,而是无法真正的将印度占领,他的设想无论从那种意义上都无法实施,最为理想的就是让印度成为一个内战不止的上帝遗弃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