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304

  唐志强的脑袋痛得好像要爆裂开了一样,他知道,一定是坦克遭遇了日军埋设的大炸弹了,否则即便是105毫米榴弹炮直接命中,坦克也不会战损得如此严重。
  唐志强拼尽了力量也无法拽动身下的二歪,无奈下只好丢掉坦克帽,挣扎着爬出炮塔求援,结果唐志强刚刚爬出炮塔,就发现几百名日军竟然趁着爆炸扬起的尘土和硝烟摸了上来,在日军的进攻队伍中竟然还夹杂着二门战车防御炮?
  怒火中烧的唐志强不顾头顶正在流血的伤口,跳出炮塔,随手将位于车长上方的M2五零口径高射机枪拽了过来,他一面吩咐已经爬上坦克的几名医护兵先抢救车内的三人,一边狠狠的扣动了扳机。
  咚咚咚、咚咚,犹如敲闷鼓一般的五零口径高射机枪喷射出了长长的枪口喷焰,快速冲击的日军没料到被炸得浓烟滚滚的坦克竟然复活了?
  措手不及的日军顿时被撂倒了一大片,连续的猛烈的扫射打得日军血肉横飞,尤其是二门跟随前行的战防炮直接被打成了零件状态,面对已经缓缓压上了的中国坦克和装甲车,反击的日军纷纷中弹倒地,幸存者开始向后败退。
  没多大工夫,唐志强亲自操枪的高射机枪已经发出了咔咔的声音,五百发子弹被他宣泄一空,唐志强尽力控制自己那发抖的手臂,显然即使在固定位置以枪架依托的方式连续射击五百发也不是一个射手从体力上所能够承受得了的。
  一名医务兵从冒着浓烟的炮塔中爬了出来,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后,望着唐志强摇了摇头。
  行伍多年,唐志强自问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除了自己以外,整个车组都是小鬼子报销了,简单的包扎了一下的唐志强跳下了坦克的残骸,登上了一辆灰狗指挥车,继续指挥部队进攻。
  108号车立即接替了103号车的位置担任第一突击车,唐志强忽然发现了几名日军的伤员,于是立即将灰狗侧翼的机枪转了过来,哒、哒哒!一阵扫射,将几名日军伤员直接打成了筛子。
  面对南端以装甲部队为主要突击力量的中国远征军咄咄逼人的猛攻,竹内宽深深的感到了自己是多么的束手无策。
  让竹内宽十分不解的是,宋雨航到底用了神秘方法,将他的士兵训练得跟野兽一样的嗜血好战,要知道大日本帝国军人是从小学就开始灌输武士道精神,用忠君爱国,奉献牺牲来强化意志,在经过了至少三到五年的严格的军事训练,又经历了满蒙事变的战火考验,即便如此也绝对无法和他所面对的中国远征军相比。
  在为天皇陛下而献身还是保留残躯继续为帝国奋斗的问题上,田中新一和竹内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继续为帝国皇图而奋斗,田中新一与竹内宽两人可以说是死不起,他们两人如果其中一人不幸捐躯,那么所有一切失利的责任就要由亡者来背负了,这是大本营或者说是陆军的传统习惯。
  如果他们两个都阵亡了,相信身为方面军司令的山下奉文不会为他们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他们谁也不想背负着罪责死去。
  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堵住纳巴山谷两端痛揍日军,而在印度,日军重兵包围加尔各答海扁英印军队。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这场围城之战中好像变成了观众一般?日军非常有选择的将他们故意遗忘了。
  日本人一直在寻求一个英帕尔那样的突破口,加尔各答盟军最高司令官蒙巴顿则在全力避免和防范在此出现英帕尔盟军英印部队倒戈事件。
  渗透与预防相比,渗透更显得无孔不入,防范的手段面对肆无忌惮的渗透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蒙巴顿不敢采用过分过激的方法,如果大量更换印籍高级军官很可能引发的混乱将是毁灭性的!
  在固守加尔各答的盟军中,除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外,十六万英印军队中仅仅只有不足五万人为英军,其中还包括一万一千余人的英属澳大利亚步兵,如何去控制这些人,掌握他们,就成为了蒙巴顿的难心事。
  英印第20步兵师少将师长默利·扎,出生在孟买贫民窟的默利·扎跟随其母亲都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默利·扎放弃了求学的机会参军入伍,由于其人聪明伶俐,又能讲一口标准的英语,便被亨利·威廉准将推举英国留学进修,在早年同期留学英国的众多印度留学生中,默利·扎可谓是名列前茅。
  包斯的代言人葛姆找到了正在为前途和家人担忧的默利·扎,葛姆给默利·扎开出的条件可谓是优厚之际,让原本毫无杂念的默利·扎也有些摇摆不定了,尤其是得知家人在那边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并且包斯还承诺会将他的家人送往德国转中立国瑞士,远离战火,默利·扎则担任未来的印度民主主义国家的国防部的副次长,陆军上将军衔。
  默利·扎内心挣扎了许久也无法做出决定,毕竟事关家人生死与个人荣辱,默利·扎不得不谨慎决定,英国人、日本人在默利·扎看来都是外国人,而且对印度都是极度的不怀好意,他知道包斯此举无疑与是在引狼入室,包斯本人也是在玩火,借力发力确实可为,但是日本人似乎比英国人更加凶残。
  受制于人的默利·扎最终选择了妥协,他还并不知道,英印第十七旅、二十二旅、二十三旅这三支完全由印度人组成,只有少量英国军官的军队,都已经向包斯进行了效忠,不过重头戏还在默利·扎的英印第20步兵师身上。
  默利·扎的英印第20步兵师控制着加尔各答城西的核心阵地的防御,日军第15师团二次夜袭强攻均未得手,反而被默利·扎指挥的英印第20步兵师以核心阵地火力阻断,两翼的英军第4集团军的部队从侧翼进行火力打击,三面受袭的日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二次进攻日军伤亡了二千余人,可以说连对方阵地的边都没摸着。
  山下奉文一气之下接连撤换了两名联队长,第三次进攻由山下奉文亲自组织,结果进攻的日军大茂联队一头撞进了对方的雷区,又遭对手炮火袭击,山下奉文本人也被搞了个灰头土脸,这也使得日军开始正视英印部队中的印度军队了。
  山下奉文对于加尔各答一直采取围而不攻,时而猛攻一点的高明战术其实所谓的诡异全在山下奉文的过度随心所欲,自从马来西亚得胜之后,山下奉文在不知不觉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
  马来西亚他赢得实在太轻松了,面对已经丧失了斗志的英军,他的大胆穿插分割让自己名噪一时,相比之下山下奉文更喜欢与欧洲人做对手,在很多时候英美两国军人会很识时务,只要他们发觉自己身陷绝境之后,士气会骤然降低,大规模的投降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但是面对支那人就大大不同了,山下奉文记得以前很大家都将中国称为支那,这是一种带有歧视色彩的称呼,随着时境过迁,越来越多的将领们似乎在不经意间将原来的支那说成了中国,这种现象在缅甸方面军中格外的严重。
  山下奉文不可否认中国军队确实越战越强了,尤其在缅甸战场,他们越来越不愿意缴械投降了,很多时候中国军队的抵抗远远要强于盟军,这是令山下奉文十分头痛的一件事。
  加尔各答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可以说是山下奉文的心腹大患,如果硬行突破歼灭固守加尔各答的中国远征军所部,其巨大的伤亡将是山下奉文所无法承受的,所以山下奉文将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包斯身上,希望他能够再次实现英帕尔式的奇迹。
  果然,包斯没有让山下奉文失望,这位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已经彻彻底底的为权利而腐化和疯狂了,借着民族独立国家自主这面大旗的召唤,加之包斯许以的重诺,可谓是无往而不利。
  葛姆来来回回的往返于包斯与默利·扎等人之间,为其传递消息,默利·扎最后确定在16日晚23时,解除加尔各答城西中央防御阵地的警戒,部队让出一条通道来,供日军突击部队通过。
  而部署在二线的英印第十七旅、二十二旅、二十三旅等部队也纷纷让出自己的防区,使得日军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分割包围城内的盟军部队,让山下奉文唯一感觉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中国远征军的防御体系实在过于健全了,就连与友军相邻的位置都部署有防御工事,显然他们对于自己的侧翼邻居印度兵的战斗能力抱怀疑态度。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危机重重
  日军自本月十五日以来的反常部署让郑洞国顿时心生警惕,郑洞国与孙立人、廖耀湘、常天放等人研究之后全部认为日,军在城东部署的部队显然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牵制?日本人向要牵制些什么?显然日本人,尤其是以山下奉文来说,其必定不会做白用功,对此郑洞国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郑洞国完全可以确定,日军在近几日内一定会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军事行动,但是日军将其的意图掩饰的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日本人越是如此毫无破绽,郑洞国就越是心疑不已?山下奉文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其在战术层面上有着一定程度的造诣,是个不容轻视的对手。
  作为中央系资深的黄埔生,郑洞国也是深得蒋介石的喜欢和信任,频频委以重任,尤其是此次将他置身余宋雨航之下,很多人都替他打抱不平,甚至还有人意图鼓动挑唆他,但是郑洞国自己却不这么看,郑洞国将蒋委员长的这种安排看做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宋雨航是何许人也郑洞国心中自然有数,没上过战场与小鬼子真刀真枪,面对面刺刀白刃拼杀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日本人的厉害。
  要是说同古大战宋雨航的功绩有夸大的嫌疑郑洞国相信,国军又有那支部队不这么干那?但是随后的千里转进,血战昆明,大战龙陵等等可都是实打实的战功赫赫啊!要说宋雨航没点真才实学,打死郑洞国他也不相信,郑洞国之所以移开始就同意给宋雨航当副手,一半是顾及委员长多年以来的栽培,一半就是他对宋雨航这个异军突起的国军新秀将领充满了好奇。
  身为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郑洞国当然知道在教学指挥中,军事上是不存在可能、也许这样字眼的,但是在实际的战场上,很可能指挥官的一个直觉,或者是某种疑义之中的判断就能影响甚至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不过郑洞国更加清楚,这种情况只能是上级对待下级时可以运用,而作为下级时绝对不能将自己的猜疑当作情报参考提供给长官的。
  总不能将自己毫无根据的猜测呈报上去吧?万一有误将会贻笑大方,这是郑洞国所无法接受的。
  最终郑洞国决意等一等在看一看,万一是自己草木皆兵了那?为了使自己安心,郑洞国命令常天放派出五十辆坦克加强位于城东的弹药、油料、物资储存仓库的巡逻和警戒,介于英军有经常大玩大变活人搞失踪的经历,在与英印部队相邻的防御区域内,即便是城区之内,郑洞国也命令部署在城内的新38师孙立人部加强戒备增加工事。
  按照郑洞国的话来说就是有备无患小心无大错!
  与郑洞国的忐忑担忧相比,宋雨航此刻简直就可以形容为寝食不安,纳巴山谷攻坚的难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计,包围了日军但是无法一口吃下,时间和战况又不允许细嚼慢咽,表面上看中国远征军尽占优势无往不利,实际上宋雨航已经快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了。
  整个中国远征军只有宋雨航和萧国栋知道后勤供给的真实情况,包括重庆的委员长和陈纳德将军在内仅此四人而已,显然,战前所有各方面对于日军能够攻破英帕尔续而进逼加尔各答准备不足,日军也尚未意识到他们此举已经达到了切断中国国际补给线的最终目的了。
  自日军第一次进攻英帕尔未得手奇袭科希马后,加尔各答就取代了英帕尔的囤积物资集散地的重要地位,加尔各答附近的十几座机场都成为了日军的囊中之物,驼峰航线的中断对于消耗巨大的中国远征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歼灭缅甸之敌,或是动摇印度日军围攻加尔各答之决心,如无法实现,那么只能不惜一切代价驱兵入印与日军血拼到底,印度这条中国军民赖以生存的最后一条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实在太重要了,这条运输线已经关乎到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分一丝一毫的懈怠。
  宋雨航已经连续72个小时没有睡觉了,雪茄就没离过手,徐图安等人十分奇怪,明明战局对我军十分有利,为什么副司令长官会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而且还一味的催促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猛攻?
  “我不要你的伤亡,我只要战果,明天拂晓之前必须具备发起总攻击的条件,完成对日军的压缩,务必抱有成仁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宋雨航放下电话,喝了一口冰凉的茶水。
  他的那句务必抱有成仁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吓得指挥部内一片肃静,这句话宋雨航在同古说过,在昆明城下决死反击的时候说过,在龙陵固守困守也说过,今天副司令长官为什么又旧事重提了?
  所有的人可谓都是一头雾水,这时只有远征军少将高参陈志深和王崇现看得最透彻,恐怕战况并没有眼前那么乐观。
  陈志深和王崇现都是一等一的高级参谋人才,他们都清楚,缅甸战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战场体系,国内战场、缅甸战场、印度战场与之关联的一切可谓是息息相关,三个战场之间相互存在着一根看不到的连接线。
  陈志深望了一眼王崇现,又看了看眉头紧皱的徐图安等人,确实没有人见过宋雨航如此的焦躁不安,即便在同古困守宪兵司令部核心阵地的时候,面对随时到来的死亡,宋雨航依然能够谈笑风生。
  副司令长官是怎么了?所有人的心底不由得生出了疑问?
  王崇现思量一一下后,踱步来到宋雨航身边,注视了一会焦虑的宋雨航道:“副司令长官,这么多弟兄都是与你风风雨雨患难与共过来的,有什么难处就说出来吧!大家一起扛着,毕竟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我就不相信凭着那边一堆臭皮匠不能顶你我这样半个诸葛亮。”
  王崇现说话的声音不大,站得稍微远点的陈志深和徐图安等人都没听清,不过站得较近的罗家祥道是听得一清二楚。
  宋雨航将注意力转移到来了王崇现身上,显然王崇现这种嬉皮笑脸的模样是他此刻最不待见的,宋雨航狠狠地瞪了王崇现一眼,拿出一支雪茄道:“你告诉我,天都塌了怎么扛?”
  王崇现啪的一声点燃火机凑过去,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道:“那还能让我们这些小喽啰扛吗?您这二颗金星的起码也顶在前面了,要是连您都捐躯了,我这没家没落的,破锅冷灶老狗一条的主还惜什么命?烂命一条我怕谁啊我?”
  宋雨航深深的吸了一口烟,没搭理油嘴滑舌的王崇现,他感觉时间也差不多了,是应该把真相公开的时候了。
  宋雨航对通讯参谋道:“立即请崔军长以及所有师以上军官指挥部集合,有重要情报要通报。”
  通讯参谋转身离开后,宋雨航对徐图安等人招了招手道:“你们这些臭皮匠都过来吧!看看你们能不能顶半个诸葛亮。”
  宋雨航此言一出,众人大都莫名其妙,自己如何成了臭皮匠了?只有王崇现做贼心虚悄悄往边闪,罗家祥自然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好机会,连打眼色加用手指,总算把王崇现又一次成功的出卖了。
  王崇现望着怒火中烧众人,重重的咽了一口吐沫,这已经是他第数不清多少次犯了众怒了,对此他似乎也有些乐此不疲的架势,对于祸从口出这四个字恐怕远征军内没有人会比他印象更加深刻了。
  由于山谷南端的战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次强行推进均受阻,突击分队指挥官唐志强在坦克被炸毁后,依然指挥部队冲锋在前,所乘坐的灰狗指挥车被日军75野炮击中,唐志强身负重伤。
  身为指挥官的崔志钧因亲赴一线督战不能到会,第二机械化军参谋长卢龙在谷北一线督战也未能到会。
  徐图安看了看手表建议是否在等一等,宋雨航摆了摆手道:“先开会,会后由保密处派人向未到会者传达!”
  宋雨航环顾与会的众人,可以说以多半的高级军官各个都是满脸硝烟征尘,通红的眼睛,不经修整的面容,从衡阳转战突入滇西南的龙陵,挺进缅甸兵指密支那,奔袭曼德勒兵困纳巴山谷,几乎是小半年的时间,人都已经乏得不能在乏了,累得不能在累了。
  为了民族和国家,这些军人抛家舍业每天在生死线上打滚,宋雨航真想好好放他们一段时间的假,让大家都呼吸一下没有硝烟味道的空气,但是这个一厢情愿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奢望。
  即便是自己与近在咫尺的苏娜,宋雨航都忘记了他自己多长时间没和苏娜说句知心话了?他知道苏娜怕影响自己的决断而在刻意的回避,战争本身是无情残酷的,容不得一丝半点的柔情蜜意和懈怠。
第三百一十三章
伞降英帕尔
  宋雨航清楚,如果与那些生活在日军铁蹄之下,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民众来说,自己的这点痛苦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与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相比,能够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但是他同样知道,活着的人必须要肩负起牺牲的人尚未完成的任务,将小日本打回老家去。
  宋雨航平复了一下略微激动的心情,沉声郑重开口道:“日军进军围攻加尔各答一事大家都清楚,由于之前英帕尔遭到了日军的猛烈进攻差点失守,所以英国人将接受的援华物资转运站安排到了加尔各答,也就意味着如果加尔各答一天不解除包围,驼峰航线就没有物资可供输送,已经连续一周了,我们没能从驼峰航线得到一粒子弹和任何补给,远征军的庞大消耗完全依靠的是我们之前的储备和陈纳德将军的盟军紧急储备。”
  宋雨航的一番话可谓是语惊四座,会议室内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王崇现微微的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肃静,随后王崇现谨慎的询问道:“宋副司令长官,我们的弹药给养还能保证多久?”
  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了过来,这个问题是众人最为关注的,宋雨航环顾四周轻声道:“月底之前!”
  我的天啊!众人几乎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谁也没想到形势竟然严峻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一旦失去了补给,那么所谓的机械化优势将立即转化为负担和劣势,42年的大惨败很可能将重新上演,届时不但远征军要陷入覆灭之地,就连国内战场也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
  对于此刻最基本的七九步枪用的毛瑟弹,都要依靠美国人在内达华州制造后空运来华,中国军队将陷入无弹可用、无械御敌的可悲境地,为了避免日军切断中国唯一一条,也是最后一条国际补给线,中国远征军才三番二次出征缅甸浴血鏖战。
  所有的人都在眉头紧锁,事关重大,没有人敢轻易发表意见,每个人都在反复思酿,自己方案的可行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