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304

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国电报会议
  宋雨航放下了战况通报,对于德国人的反攻早就在他意料之内,但是他没有想到隆美尔的反攻竟然如此的犀利,蒙哥马利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坉,看起来这些二战的名将那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全部都是给一丝阳光就能灿烂的主。
  罗斯福想召开第二次开罗会议,可以开罗却被德国人所威胁,虽然此刻德国人距离特米米还尚有距离,但是宋雨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英国人这次绝对无法阻挡德国战车碾压托卜鲁克港,英德两军将会再次在阿拉曼进行殊死的较量。
  宋雨航记得在历史上,此刻的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早就应该已经成为了历史,德军已经在突尼斯被赶下了海,战争就是双方最优秀的人员与技术你死我活的角斗,一丝一毫的微小差失就能引发惊天动地的巨大改变,美军因为日军侦察机在至关重要的“黑色五分钟”前发现了其特混舰队的位置,因而输掉了中途岛海战,看起来只是美国海军的一次战斗的失利而已,但是细究起来,正是因为中途岛大海战的失利,导致日本海军封锁了盟国向苏联输送物资的东太平洋航线,缺少了历史上上百亿美援武器、战略物资支持的苏联只能寻求不断收缩战略防御正面,采取使用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用数量去消耗德军的质量。
  苏德战场德军的压力骤减使得希特勒想起了北非还在指挥着35辆残破的坦克几千残兵,在与英军拼死周旋的隆美尔,于是就有了大批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由东线抽往非洲,实力暴增的隆美尔势必将要一雪前耻,即使得到了增援,德国人的坦克数量仍然未能超过英国人,但是良好的维修和保障常常让德军被击毙的坦克再次复活,沙漠恶劣的天气让英军的装甲部队的完好率降到了60%左右的危险水平,此消彼长之间,优势的天平倒向了隆美尔。
  而这一切在宋雨航看来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仿佛历史的轨迹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一般。
  罗斯福要开会,开罗已经并不安全,但是丘吉尔却死要面子声称开罗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这点丘吉尔确实有点大言不惭了,这次罗斯福出于自身安全的角度并没有对丘吉尔如同以往一般听之任之,而蒋介石也终于发现了反击英国人的机会,在回复罗斯福的电报中声称,印度被日本人进攻,埃及被德国人进攻,就连堂堂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都被德军炸得满目废墟,大英帝国直辖之下还有可称安全之地吗?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美军中亲英派要远远超出亲中的,所以蒋公的言论还没过下午就被丘吉尔得知了,气急败坏的丘吉尔扭动这肥胖的身躯气喘吁吁的发誓要和“光头”势不两立,当然,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私人的事情永远不会和政治发生冲突!这也是西方和东方文化的显著不同所在。
  在宋雨航的建议下,四国首脑会议变成了电报会议,由美国拿出一套应急备用的密电系统,并派员前往苏联、英国、中国,四方通过加密电文以华盛顿为中心进行相互交流,宋雨航的提议正中身体不便不想旅途劳顿的罗斯福的下怀。
  于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第二次盟国高层首脑会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式在1943年12月20日召开了,说是会议,其实不过是作为老牌帝国的英国在新的霸主美国主持下被迫接受中国成为四强之一,对于既得利益英国是从来都不愿意放弃的,即使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英国的固执,更为确切地说,是丘吉尔的固执让罗斯福十分头痛。
  在罗斯福这样一个极为优秀的政治家眼中,支援英国的意义在于不使欧洲全部沦陷,对于纳粹德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牵制,英国与法国相隔的英吉利海峡有近千公里的长度,适合登陆的地点多大十几个之多,出于对一战同盟国历史盟友的承诺,亦为了日后能够有效的反攻法国,美国也不能放弃英伦三岛。
  但是丘吉尔的野心和英军的战斗力恰恰成为了反比,英国需要维持众多的殖民地,还需要保卫英伦三岛,为此美国在拼命的付出各种资源,此刻的英国不要说任何的工业生产能力了,就连吃的面包、喝的咖啡和各种副食都是由美国海运而来。
  英国这个负担让美国感觉到相当沉重,即便如此英国还在试图将英美联军的指挥权如一战那样仅仅的握在手中,罗斯福决定通过这次不见面的会谈,也为丘吉尔敲敲边钟,提醒他美国不仅仅只有英国一个盟友。
  而对于中国,虽然蒋介石大总统也经常向自己所要物资、武器、贷款,但是无疑中国人需要的数量远非英国人需要的那么庞大,撒克逊那近乎贪婪的所要让罗斯福有些压抑,之前自己,包括国会对于中国的贷款、物资租借等等都是抱着谨慎的目的,毕竟中国在同盟国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实在太微弱了。
  现在不同了,中国那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能武装出的部队让罗斯福无比震惊,尤其是当这些部队以美制武器武装起来后,所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已经超过了美军,如果将支援给英国的物资调整一部分给中国,那么中国很可能独立的对日军发起几次大的战役,吸引消灭更多的日军,在减轻美军太平洋战场地面战斗的压力的同时,从数量庞大的中国军队中抽调2-3个军的精锐部队投入太平洋战场代替美军作战,罗斯福相信这个建议身为聪明人的蒋大总统肯定会明白的。
  罗斯福的暗示蒋介石读懂了,按中国的话将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罗斯福暗示蒋要在近期内全力打通印缅、滇缅的公路,这样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的大量美援物资才有可能顺利大量、快捷的沿公路被运抵中国。
  丘吉尔对于这次所谓的会议兴趣不大,甚至还有些抵触情绪,试问别人从自己的口袋中往外掏钱谁会好受得了,丘吉尔的尺度就在于罗斯福到底要掏多少,可惜罗斯福只是含糊其辞,这一下反到让丘吉尔一下掉入了云中雾中,连抽了几支雪茄后,丘吉尔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庸人自扰,运往中国的各种美援物资必须要经过印度,印度是什么?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啊!到了印度之后还不是英国人说了算?
  于是丘吉尔并没有与罗斯福讨价还价,只是提出要求中国增加驻印军的数量,对于这点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三人简直是不谋而合,丘吉尔是为了保卫印度,罗斯福与蒋介石是为了消灭盘踞在缅甸的日军,争取早日打通印缅、滇缅公路。
  作为四国首脑之一的斯大林对于中英关于美援物资的分赃丝毫不感兴趣,在美军未能在太平洋上击败日军之前,美援物资对于苏联来说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斯大林唯一的请求就是要求盟军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总体来说苏军已经与德军进入了相持阶段,不经过几次数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是难以分出胜负的,为此苏军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他们急需盟军切实有效的配合。
  对于能够在作战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作战室内,带着自己的部属徐图安和卢龙参加这次“电报会议”宋雨航有点欣欣然了,放眼整个会议室内,除了秘书、机要员、美方密电员、翻译外,就是何应钦、陈诚和寥寥几名高参了,就连何应钦、陈诚都是孤家寡人前来参加这次首脑“电报会议”,因为他们要充当蒋委员长的参谋,说白了就是中国军政大事的参与决策,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参与建议权,但是最终决定权在蒋介石哪里,仅仅就是这个参与建议权就已经羡煞旁人了。
  美国人递出的橄榄枝早已在宋雨航的预料之中,龙陵和松山之战可谓是打出了中国军人之气魄,日军被迫退避三舍,这是抗战多年来很少发生的。
  美国人注重实际利益,他们与墨守成规的英国人不同,作为一个新型的霸权主义者的雏形,他们敢于去打破一切固有的体制和分配格局,宋雨航相信,假如在战争初期,德国能够秘密的承诺给予美国足够的令其动心的好处,那么美国就很可能在战争重保持一种中立的姿态,兵不血刃的接受与笑纳。
  1943年12月20日,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节日,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在这次电报会议中全部得到了,作为陪衬的丘吉尔和斯大林也明白罗斯福的用意,这是真真正正的将中国纳入四强体系的前奏,世人很可能在战后会见证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的再次辉煌崛起。
  当然,为此中国可能将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望沉浸在喜悦中的蒋介石,宋雨航出奇地保持着冷静,打通印缅、滇缅公路,接收大量美援装备?看似很诱人的前景,但是放在缅甸的那二十多万日军难道是假的不成?
  以缅甸的战略纵深,没有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没有十万人的伤亡,想消灭盘踞在缅甸的日军简直就是白日做梦,缅甸的日军远比历史上的要多出数个师团及旅团,他们的目标在于印度,去消灭他们?无疑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恶仗。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整编计划
  1943年12月25日,圣诞节前的平安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重庆街头显得十分冷清,清清飞扬的雪花让返回重庆请命的宋雨航驻足观看,他小有兴趣的摘下手套,任凭雪花落在手上融化。
  因为更换新密码通讯系统的缘故,这次宋雨航没有带苏娜回重庆,沈洁仪去探望父母未归,让他的心有点空空的感觉,隔着玻璃看着餐厅年就餐的男女脸上洋溢的笑容,宋雨航有一丝的失落,越在这个时候他就越要控制自己不要去想起那个她来,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宋雨航独自喃喃了几句,随即不由自主的苦笑着摇了摇头。
  此行,宋雨航是因为第一机械化军的整编问题而来的,美国承诺的400辆灰狗轮式装甲车已经开启陆续运抵昆明了,而且还有大量了八轮福特二吨小卡车,这种越野性能极佳的小卡车正是美军标准机械化轻装步兵师的标准配备,M8灰狗轮式装甲车在龙陵一战中可谓是被推崇备至,从第一战区和第九战区,阎锡山、白崇禧、薛岳、顾祝同、李宗仁等等一系列大佬,还不包括军政部的何应钦和陈诚,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这批装备上,有了武器仗自然就好打了,打了胜仗荣誉、补充来得就更快了,这显然是一个大家都意识到的良性循环。
  宋雨航知道自己想吃独食恐怕很难,他实在想不通,装甲兵是一个多专业组成的技术性兵种,那些恐怕连找人将车开走都是问题大佬们到底在争抢个什么劲?
  唯一让宋雨航感到高兴的,是位于昆明郊区美军第二装配厂外的昆明卫戍警备区装甲兵培训基地的新生招收的火爆场面,第一机械化军扬名海内外,无数的爱国知识青年纷纷齐聚昆明,如果说以前是投考军校是风尚的话,那么现在加入第一机械化军则是时尚。
  尤其罗家祥刻意安排训练车队环城一周,轰鸣的坦克和装甲车如同滚滚钢铁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升座驾驶的驾驶员,挺身于指挥塔上的车长,在那无数惊叹、羡慕的目光中,尤其在女学们的品头论足,一瞬间,坦克兵为之付出的一切艰辛全部都有了回报。
  驼峰航向空运而来的这批重要物资和装备,对于宋雨航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早就想对第一机械化军内部的编制做出调整的他,总算是等到了机会,于是宋雨航带着他的整编方案找到了蒋介石,只有得到了委员长的首肯,这个整编方案才能顺利的通过军政部。
  蒋介石对于宋雨航的突然出现略微有些惊讶,他清楚宋雨航可是个不则不扣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对于宋雨航的到来,他是即感到惊讶又觉得正常。
  宋雨航的要求让蒋介石犹豫了片刻,第一机械化军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嫡系中的嫡系,全部用美制武器装备起来了,现在盟国对于中国的态度的扭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机械化军的几次大胜仗,美国人看到了他们租借提供的武器和物资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于是更多的美援物资才从印度源源不断地运往昆明。
  无疑,蒋介石亦知晓驼峰航线的艰辛与危险,宋美龄所管辖的中运航空公司自43年投入驼峰航线后,至今以损失了87个机组,这对于仅仅有不足60架飞机的中运航空公司来说简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和严重的损失,飞机没了美国人给补充,但是那些由归国华裔所组成的飞行机组却不那么好补充,蒋介石一直非常担心美国借口驼峰航线损失巨大而减少运量,现在看来是有点多余了,尽快打通印缅、滇缅公路却是他的首要任务和耽误之急。
  蒋介石还期望这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在反攻缅甸的时候给自己增光添彩那,对于宋雨航的整编请求自然欣然同意。
  宋雨航在对日军的多次作战中发现,第一机械化军庞大的编制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很多时候存在火力与兵力上的重叠浪费,而且师指挥员无法做到细微调控,四营制或五营制的团不如旅级建制更加便于协调,所以宋雨航准备将团级建制全部取消,将团级建制升为旅级,更加便于他训练部队方便其按建制接收美制武器装备。
  宋雨航讲的一系列团变旅的优点给蒋介石听,蒋介石也在不断地微微点着头,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宋雨航没说,而看起来频频点头同意的蒋介石却也心知肚明,那就是团变旅后要着实的提升一大票人,打了这么多的胜仗,身为军长不升衔也就罢了,但是宋雨航知道他手下还有一大票弟兄们那,虽然口中说是为国为民,但是能当将军谁还想挂上校啊?对于这点蒋介石十分理解,天下哪里有既想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的好事!
  所以宋雨航可谓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第一机械化军整编后编制为第一机械化重装师,第二机械化轻装师,第三机械化轻装师,军直属重炮旅,军山地步兵旅,军直属特殊战斗旅,军直属工兵旅,军直属防空旅,野战医院等十个二级单位。
  至于机械化师所需要的装备,宋雨航只能是有多少先装备多少,以训练锻炼人员为主要目的,先把三个机械化师的架子支起来,对于自己所有的坦克、装甲车、汽车都加起来也不足一个美式轻装备师的标准建制一事,宋雨航亦十分无奈,他非常清楚,打缅甸主要依靠得还是步兵,装甲部队现在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增加实战经验和储备人才,为日后的征战做长期的准备。
  何应钦部长的小胳膊最终没能拧过委员长的大腿,第一机械化军的整编得到了通过。
  一时间,第一机械化军的整编让下面的团长们的嘴都笑开了花,这些挂这少将肩牌的旅座们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总是频繁前往师部,往同为少将的师长大人身边一立,美其名曰是汇报工作,其实是为自己找所谓的“感觉!”一场铺天盖地的升官雨之后,第一机械化军的训练热情可谓是空前的高涨。
  宋雨航在拉弓提剑的时候,日本人也没有闲着,关于缅甸方面军龙陵战役失败的主要问题追究一事被大本营御令叫停,磨刀霍霍的日本人这次终于认清了他们的对手的强悍,作为一支机械化部队,中国的第一机械化军防御的时候甚至比其进攻更具杀伤力。
  日本人在磨刀,但是这次磨刀的对象却有所改变,目标变成了印度的英国人,太平洋上的硝烟滚滚让日本人意识到了其本土生命线的太平洋航线并不安全,日本需要另外一条贯穿大陆,安全稳定的运输线作为保障。
  英帕尔战役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日英军队在科希马周边频频发生交火,不甘心失败的日军不顾其巨大的后勤压力孤注一掷压,其中国派遣军试图准备集结大量的机动部队,与其缅甸方面军统一联合行动,务必使中国军队前后不能兼顾。
  重庆作为中国政府的陪都正面临着1937年11月迁都以来最大的压力,1943年11月,鄂西会战以及龙陵、松山战役后,日军大本营根据国际局势及太平洋战场的实际情况,为了配合印度战场,务必不使中国军队抽调军力进入缅甸,续而打通大陆交通线,日军大本营草拟了一个战略佯动,这次佯动是为了掩护后续的“一号作战”为目的。
  在此期间,一个让日本人十分难受的消息得到了证实,1943年12月,为了牵制日本部署在太平洋上的海军航空兵的战力,美国军方决定将美国波音公司最新设计生产出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B-29超级空中堡垒在中国战区进行部署,代替现在担负轰炸日本本土任务的B-25轰炸机。
  部署最为先进的B-29空中堡垒轰炸机,美国国防部以及空军战略参谋总部经过缜密研究,决定以印度作为B-29的后方基地,使用中国西南部的前进机场,直接对日本本土展开轰炸,打击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迫使日军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用于本土防御。
  由于此时中国沿海的港口已被日本占领,中国至印度的陆路尚未打通。B-29轰炸机群的一切物资补充只能以极为高昂的代价,经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来进行运输。
  宋雨航记得历史上首批B-29轰炸机好像是在1944年4月前后抵达印度的,并于4月底飞越驼峰,抵达中国四川成都专为B-29而建的机场,但是此时B-29机群竟然提前了4个月,而且数量也要比历史上的多。
  从这点不难看出,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得并不顺利,夸夸其谈的麦克阿瑟的指挥本领显然比不上他在言语上的成就,无论麦克阿瑟其人狂妄自大,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但是有一点是宋雨航所需要的,就是麦克阿瑟本人是狂热的先亚后欧策略的坚定支持者,早在1942年,麦克阿瑟在澳大利亚就直接上书给罗斯福称:就在美国为了他的远方邻居家中被窃感到苦恼的时候,他自己的亲生女儿正在后院被歹徒强奸!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固然是至理名言,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辩证的国际关系!
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费心机
  1943年的年末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庆祝的,全国的抗战局势已经发生了好转,越来越多的胜仗振奋了民心、军心!之前那些某某城市沦陷了、某某部队转进了之类的负面消息已经不再那么频繁了,这对于艰苦卓绝抗战中的中国军民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宋雨航自然知道,战场的暂时性平静往往就预示着更大的波澜将起,而在国际战场上,苏德两军都在积蓄力量试图给予对方最后致命的一击,美日两军则在太平洋上相互纠缠,家里本钱不足的日本人虽然说手上很富裕,但是却始终不和家里、手里都十分阔绰的美国大老板拼消耗,轴心国唯一的亮点是在北非以由防御转为进攻的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同盟国一方则是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所赢得的龙陵与松山战役。
  日军的情报系统在这一年来备受指责,先是昆明的暗杀行动失败,导致西南情报机关实力受损,而后在针对第一机械化军的情报工作苦无进展,第一机械化军严格的政审和各种保密制度让日军情报机关不敢轻易尝试。
  日军派驻上海的“花机关”与“兽机关”的配合也并非他们宣称的那么出色和卓有成效,就花机关的上田樱子和中山美穗两人来说,在针对宋雨航策划的暗杀计划,十个计划有八个出自作为中国派遣军特务机关“兽机关”长的西田谷寿夫之手,对西田谷寿夫来说,“花机关”简直成为了一种摆设,但是一心想取而代之的“兽机关”却又唯恐实力不行!
  非常可惜的是,西田谷寿夫全部的计划还都停留在纸上,大本营情报总部对于西田谷寿夫这位陆军大佐空前高涨的热情给予肯定的同时,却并不采纳西田谷寿夫的任何计划,因为情报部门并没有陆海军那种一喊口号就热血沸腾,把全部家当都拿出去拼光掉的光荣传统。
  总体来说,西田谷寿夫一时半会还无法对上田樱子和中山美穗构成实质性威胁,所以上田樱子和中山美穗也十分乐意落得清闲,毕竟“花机关”的主要任务在于欧美,配合南方面和针对中国第一机械化军以及指挥官宋雨航的渗透和刺杀只不过是所谓的副业,按中山美穗的话来说,机会是需要等待的。
  因为部队整编经常来往于重庆的宋雨航这段时间几乎成了黄山官邸的常客,一方面被整编各种事宜,联系补充人员,调整武器装备等等忙得焦头烂额的宋雨航还要抽出时间应付各种宣传造势活动,对此宋雨航是恨得牙根发痒却又无可奈何。
  而今晚位于百乐门的歌手大赛更是让宋雨航头痛,原本受邀请的宋美龄临时要处理中航的一些事宜,总统夫人忙,蒋大总统哪?
  傍晚,去给蒋介石汇报整编近况的宋雨航就成了不二的代替者,对于这类活动头痛不已的蒋某人自然十分乐意将宋雨航推到前台,自己落得个悠闲清净。
  这家当年从上海迁来重庆的百乐门大舞厅,秉承了上海奢华一时的风格,可以说是重庆达官贵人们消费的最好场所,老板杜常鹤原来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手下的二账,曾经号称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的主,此人在重庆也是上至国民政府的大员、党务、军务要员,下至贩夫走卒都结交一二的人,对此宋雨航还是有些耳闻,但是这些都并不足以让他出席一个所谓挂羊头卖狗肉的歌手大赛,重点在于龙陵大捷后,杜常鹤给第一机械化军捐了五十根足色的大黄鱼(金条)!用来抚恤阵亡将士,着实的帮了宋雨航一个大忙,这个人情宋雨航必须要还,面子亦然得给。
  没有苏娜、沈洁仪的陪伴,孤家寡人的宋雨航显得十分行单影孤的下了车子,这两委员长专用的黑色特制雪佛莱轿车原本就吸引了诸多目光,附近的车子都很自觉的放慢了速度靠向了路的两边,和委员长抢路?长了几个脑袋?尤其是宋雨航缓步下车,更让来观礼的要员们为之瞩目。
  宋雨航才到百乐门大门口,还未踏上台阶,杜常鹤便笑脸相迎,左一个民族英雄,又一个青年将领夸得脸皮已经久经考验的宋雨航有点微微脸红,对于杜常鹤的过分热情,宋雨航不自觉的对此人提高了一丝警惕。
  独自一人的宋雨航很快成为了贵妇与小姐们所谈论的话题,二楼他所座的包厢门口总是有成群的女孩路过或进错包厢,搞得门口的四名警卫紧张兮兮的。
  很快大赛便正式拉开了序幕,主持人着重的介绍了一番嘉宾,其中陈布雷和宋雨航这一文一武的代表成为了焦点。
  音乐响起,一个身着天蓝色短旗袍的女孩和着后世通俗歌曲的拍子轻轻起舞,一首节奏欢快的爱情歌曲结束后,宋雨航已经浑然石化。
  这是民国版的“超级女生”?宋雨航有点吃惊,在他的记忆中,那种轻歌曼舞,黏黏让人发麻的声音唱出的时代之曲才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一想到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记忆都是来自后世的影视作品,而当时的革命者们相比很少有在这个圈子内生活的经历,那些影视作品中酒醉金迷的情景恐怕也是后世导演杜撰出来的。
  一旁的杜常鹤见宋雨航对“快歌”有所不解的样子,想起宋雨航经常忙于军务,对时下流行可能不甚了解,于是急忙解释道:“宋将军恐怕不常来我这百乐门,这种唱法在32年上海就已经出现过了,是为了配合快步华尔兹或快三步所用,一般少数年轻人会喜欢这种节奏鲜明的歌曲!”
  “哦!”宋雨航点了点头,表示受教了,在他听来,这种所谓的快歌已经很接近后世的通俗唱法了。
  音乐、灯光、女孩青春的气息,伴舞女郎雪白的大腿,在场的人们很快被这种刻意营造的气氛所感染,在场的军人们也开始有点忘乎所以了,甚至有过分者还打了一个口哨。
  此情此景宋雨航微微叹了口气,纵观国际形势,德军与苏军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则是美军与中国军队的持续打击下,已经显露出了疲态,光复已经成为了国民政府媒体宣传的主要声音,无论是政客高官,军人百姓,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无一不是战争结束后的安排。
  这一切在宋雨航看来可谓是可笑至极,日军此刻乃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部署在中国境内的近百个师团以及精锐的关东军依然实力仍在,而且在历史上,并不是中国战胜了日本,而是因为美军的连续轰炸以及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虽然中国战场形势一片大好,国军各部不断光复国土,但是一切都是在日军刻意的战略退却为前提下!日军的有生力量并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身为军人的宋雨航一直到暗暗提醒自己,越在越胜利之际越要谨慎,这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五十年的国运,作为中华民族毅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宋雨航为了这一天一直在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