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04

  美国飞行员的生命是生命,难道中国士兵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吗?难道中国军人的生命要比美国军人的生命廉价吗?
  侯兵想了很多,面对这个难题侯兵感到自己十分无奈,他这个工业热机专业的留学生在谢绝了美国企业老板的高薪挽留,和许诺帮忙让其家人赴美定居的诱惑后,依然回国投军,作为大时代的青年,侯兵的思想受到了美国自由开放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中国的主流思维方式来说,侯兵那种尊重人权、民主自由的思路似乎让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
  身为军人,侯兵自然懂得什么是军人的天职,蹲在临时挖掘的野战单兵防御内的中国士兵与不顾一切冲上来的日军石原联队展开了激烈的近距离交火,在激烈的交火中双方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火力向对方投射,美制迫击炮的爆炸声中夹杂着日式掷弹筒沉闷的发射声。
  日军步兵所谓的步兵中队火力支援利器,装备数量最多的九二式重机枪在与美式0.50英寸口径M1重机枪的较量下可谓惨败,两个在火力、口径、射程、射速上都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相互的较量让日军损失惨重!
  M1重机枪在经验丰富的中国射手操作下,往往几个短点射,可以降日军的机枪阵地掀翻,12.7毫米全金属备甲弹的巨大威力和准确度让日军惊目结舌?尤其当破坏力巨大的12.7毫米口径弹药直接命中人体,带来的那种血肉横飞,身体躯干四分五裂的爆炸效果,更加深深的震撼了日军士兵那已经开始变得脆弱的神经了。
  但是日军依然顽强的以小队为单位向聚集在运输机残骸附近的中国军队包围而来,日军无视己方的伤亡的同时,不断将小部队汇集到运输机五十公尺内,因为在这个距离内,日军的重型掷弹筒可以发挥最大功效。
  运输机周边一百公尺内的日军部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日军大部隐蔽待战或是以火力进行牵制,当侯兵意识到这个不同寻常的情况的时候,汇集在运输机附近的近千名日军突然不顾一切的以十分精确的掷弹筒作为压制火力,首先集中火力轰击处于侯营防御圈外围的一连。
  日军以猛烈急促的掷弹筒抵近连射,连续摧毁了一连两个火力支撑点和十几个散兵坑,在一连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近百公尺的突破口。
  “土杀给!”一名日军少尉单手挥动着一面军旗,另一手的指挥刀猛地向前一挥!
  仿佛从地下冒出来的日军士兵们端着上有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嘴里声嘶力竭的嘶喊着“板载”!如同一群野兽一般冲向侯营的中国守军官兵。
  侯兵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营已经陷入日军的包围,但是他并未流露出丝毫的紧张或是担忧。
  第三步兵师是外人眼中第一机械化军中所谓的弱势存在,其师长梁超是在昆明战役后才加入宋雨航阵营的,但是在宋雨航麾下却始终是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在军械补给方面从来都是一视同仁,虽然第三步兵师只装备了少量了105毫米美式榴弹炮和75毫米野炮,但是作为一支为了应对热带地域丛林山岳作战所组建的步兵师,第三步兵师的自动武器、迫击炮等步兵支援配属火力却是超编制配给的。
  侯兵所指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步兵连均属于甲种加强连,而且每连还单独配属了一个火力支援排,全营按照美军教官指导的“弧形”防御阵型进行部署,以第一、第二、第四连为弧形交叉部署形成了一个直径三百公尺的半圆状阵线,第三连、营部与各连火力支援排位于阵线中央,作为中央预备队。
  这种配置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与日军几经战斗总结出来的,半弧形防御阵地更适合美军发挥其自动武器的火力优势,便于火力互补与相互支援。
  在侯兵看来,日军使用毫无掩护的步兵对由四个加强连防御的半弧形防御阵地进行突击无异于是在自寻死路。
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线救援(五)
  进攻侯兵的日军石原联队已经将单兵、分队进攻战术运用到了极致的地步,在中国守军火力打击与远程炮火覆盖下,依然能够将近千名士兵集中到中国守军炮火的死角区域,并对运输机迫降区实施突然袭击。
  侯兵信心十足要给予日军重创,而气势汹汹的石原敏岗则要一击而成解决运输机附近的中国军队,让那些不可一世的支那人见识一下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厉害。
  野战单兵掩体内的中国士兵在互相鼓励,那些身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士兵就好像训练时的靶子一样,而那些穿着淡绿色翻领军装,挥舞着指挥刀的军官则是他们需要重点关照的目标。
  中国士兵瞄准具内的日军士兵越来越近,但是处于半弧中央位置的一连官兵还在等待连长的射击命令,因为事前连长早已布置各排排长,我带领的重机枪射击就是全连齐射信号!
  “开火!”阵地遭到突破的一连连长吴长水用变了腔调的声音大吼一声,抱起一挺勃朗宁重管步枪站了起来向日军开始扫射,没打几枪,吴长水身中十余弹倒跌回了机枪掩体内。
  “连长!”机枪班的八名火力手纷纷使用步枪、冲锋枪向日军射击!
  “打啊!”一排长那沙哑的声音回荡在阵地上,一瞬间一连官兵都明白了,原来连长带领的那挺二四式马克辛重机枪出了故障,紧急关头连长牺牲自己为全连下达战斗命令。
  一时间暴风骤雨般的弹雨飞向日军,日军士兵顿时人仰马翻纷纷中弹倒地,日军整齐有序的进攻队伍的阵型顿时为之一滞,但是后续的日军很快利用中国守军的火力死角和间隙在次迅速压了上来。
  半弧形防御阵地虽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扬自动武器的优势,但是其适用在坚固的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防御工事体系,或丛林密布难分敌我的热带雨林中,在这种平坦地域的野战中,这种防御阵型一旦遭到日军突破,守军势必将卷入空前惨烈的厮杀而无法撤退。
  站在第三步兵师指挥部内的宋雨航,对于第三步兵师前出部队的战斗基本还算满意,第一机械化军虽然大部为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但是经过几次临战补充,其新兵比例也达到了50%,宋雨航最担忧的就是自己的部队过分的依赖美式武器,迷信美式武器、美式战术、战略方式。
  宋雨航需要的是一支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作为纯粹的军人,宋雨航希望能够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最好用铺天盖地的炮火一直将所有的日本人都轰入地狱,但是这显然是宋雨航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
  宋雨航深知他的第一机械化军屡战屡胜并不是他的战术指挥有多么高超,也不是第一机械化军有多么强悍无敌,是因为日军不了解第一机械化军这支美式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的特点。
  第一机械化军强大的战斗力是靠着强有力的后勤补给在支撑,一旦日军掌握了这些特点,扬长避短,那么第一机械化军的优势将丧失殆尽,宋雨航记得在五十年代初那场中国军人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抗击联合国军铺天盖地的火海战术,硬是将赢得了二战最终胜利,显得无比强大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逼和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
  所以过度迷信火力优势,计算火力投射比例对于一支尚在依靠援助战斗的军队来说是十分的危险。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军队必须依靠自己,即使失去美国人的援助,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无论付出多么高昂巨大的牺牲,也要坚持到终有一天战胜日本!亲手将日本所谓的自信、狂妄、骄傲彻彻底底踩在军靴下,让日本四岛在中国军人脚下颤抖,抹杀掉日本人那仅剩的一点可怜的自尊,在这个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的世界内!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在短暂的而惨烈的厮杀后,拼死抵抗的中国士兵很快被日军潮水般的攻击波次淹没,营部电台传来了一个急切的声音:“我是一连代理连副,请求火力覆盖我连阵地!快啊!”
  侯兵见第一连阵地遭到日军突破,立即命令道:“二连与二、三火力排固守运输机,集中迫击炮轰击日军突破地段,四连从右翼配合三连反击夺回一连阵地。”
  临时加强给侯兵的二炮连的连长先是一愣,随即指着突破口方向道:“侯营长,哪里还有你的部队啊!”
  侯兵冷声道:“曲连长执行命令!”
  一旁的通信员焦急的拽了拽侯兵的袖子道:“营长,哪里可是一连二排啊!”
  “一连二排?”侯兵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的跳动了几下!他才明白那个熟悉的声音为什么只报职务而不提姓名了。
  “开炮!”侯兵面目狰狞的再次下达了命令,二炮连的曲连长刚想辩驳,营部通讯员急切道:“营长,你弟弟就在突破口上!”
  侯兵冷声道:“我没有弟弟,我有无数个弟弟!全营都是我的兄弟!”
  侯兵巡视众人后厉声道:“国难当头,他身为军人早已准备好了随时为国尽忠,战死沙场是你我军人最好的选择!”
  “执行吧!曲连长!”侯兵拍了拍曲连长的肩膀,曲连长的嘴角动了几下,最终,曲连长非常郑重的向侯兵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手持冲锋枪的侯兵被身后的三连长刘勇一把拉住,刘勇毫不客气的大声道:“你是营长,你的指挥位置在营部!”
  侯勇一把甩开了刘勇,肃声道:“将军尚且马革裹尸还,我一个小小的营长算个屁?黄埔军人宁死勿退!”
  侯兵挥舞了一下手中的冲锋枪,跟随着反击部队向日军进攻部队迎面而去。
  一阵密集而准确的迫击炮急速射,将正在迅速通过突破口准备向纵深实施突入的日军炸得横尸遍地。
  几分钟后炮击停止后,随着爆炸烟尘的消散,石原敏岗发现突破口处一片寂静,而四面激烈的交火声相比,这种死一般的寂静让人毛骨悚然,刚刚中国军队的迫击炮急袭将整整两个小队的日军全部送回了天照的怀抱。
  石原敏岗为此气得浑身乱颤,最后十分失态的将望远镜摔在了地面上。
  身处战线另一边的宋雨航,则在望远镜中望着反击部队与日军进攻部队激烈的碰撞在一起。
  M1A1汤姆逊冲锋枪、M1卡宾枪、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M1911半自动手枪,中国士兵装备的武器显然比日军更加适合白刃战。
  一向狂傲的日军显然也将拼刺刀退子弹这一步兵操典条例给忘到了它姥姥家去了!
  在一阵近距离的抵近对射后,数百名中国士兵几乎倒下了三分之一,而日军则倒下了几乎一大半,在自动武器凶猛的扫射点射下,企图近身拼斗的日军死伤惨重,中国士兵手中的自动武器在十分有效地收割着日本人的生命。
  双方士兵混杂在一起,刺刀对冲锋枪?结果自然是十分可悲的,即使面对同样上有刺刀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日军士兵依然占不到一丝便宜。
  使用固定八发容量弹卡的M1伽兰德步枪固然是一款极其成功的半自动步枪,其使用的八发固定弹卡在射击出最后一粒枪弹前无法进行填装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在近距离巷战中很容易受到弹匣容量大,射速快的冲锋枪的火力压制。
  但是面对日军所装备的三八式旋后拉枪机友坂步枪,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实在太充足和强大了,往往在二支伽兰德步枪的有效掩护下,汤姆逊冲锋枪可以从容的发挥火力优势,即使面对几十名蜂拥而上的日军也可以将其击溃。
  “各班保持间距!维持火力攻击前进!”侯兵高声呐喊后,率先冲向日军,表率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士兵见军官们纷纷冲锋在前,于是各个奋勇争先。
  中日两军密集的人流相撞的一瞬间,双方不约而同的叩响的扳机,一阵宛如爆豆般的枪声后,中日两军互有几十人中弹倒地,随后大多数日军士兵不是嚎叫着挺着刺刀扑向中国士兵,就在站在原地飞快的拉动枪机完成退壳上弹。
  在残酷的战场上,往往几分钟就能够决定生死胜负,中国士兵则利用手中自动武器的火力优势向日军持续射击。
  中国士兵射击得十分精确而且从容不迫,日军士兵如同靶子一样被他们尽情的猎杀,他们以五人战斗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射击,其中三人配备了M1伽兰德步枪、二人配备了汤姆逊冲锋枪,如果换弹空隙遇到零星的日军迫近,就使用手枪或三支伽兰德步枪为战斗小组,以三对一的模式与日军拼杀。
  发觉己方火力远远处于劣势的日军士兵,双手各持一枚手榴弹怪叫着迎向中国士兵组成的战斗小组。
  零星落下的炮火,肆意横飞的枪弹,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命在逝去,鲜血在战火中泼洒!在给予日军重大杀伤的同时中国军队亦伤亡严重,这种近距离的突击战斗往往都是最为残酷的。
第一百八十五章
火线救援(六)
  战至中午时分,经过了四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抢救,美国飞行员终于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虽然病情尚不稳定,但是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前沿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抢救,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已经精疲力竭伤亡惨重的日军也终于停止了进攻,作为守军却一直在试图进攻的侯营也同样满身伤痕,一个上午的激战,在宋雨航的坐镇指挥下,四个加强连的部队被补充给了侯兵,对面的日军更是分批次投入了大约两个多大队的兵力。
  在双方的炮火封锁下,援军为了抵达双方交火地带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单就增援部队通过炮火封锁的伤亡来说,日军第四十九师团要远远超过第三步兵师,为了营救被困的运输机机组成员,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仅仅一个上午就出动了七十余架次的战斗机、轰炸机为候营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龙陵的天空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天下,对此日军官兵无不义愤填膺,除了大骂陆军、海军航空兵废物以外,包括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在内都一筹莫展,只能静待本土调集的增援。
  随着中日两军投入的部队规模不断增大,战斗的中心也由运输机迫降点转移到了两翼的小高地上,说是小高地,其实不过是几十公尺高的纵向土丘而已。
  日军曾经数次夺取了高地的控制权,但是都在中国军队凌厉的反击下被打了下去,中日两军在炮火纷飞中亦弃尸累累。
  一个上午的激战,围绕着小小的龙陵城南城郊的高地附近,中日两军共投入了近万人,惨烈的激战让日军损失了至少四成的兵力,伤亡人数更是超过于此,在两翼高地争夺战中,中国军队也牺牲了近千人。
  日军第四十九师团第168步兵联队被宋雨航的第三步兵师给打残了!
  竹原三郎面无表情地望着第二次试图自杀被部下拦阻的石原敏岗,第168步兵联队今天可以说将第四十九师团的颜面丢了个一干二净。
  整整一个联队仅剩下不足千余人的伤员,野战医院可谓是哀鸿遍野,很多日军伤员等不到救治就一命呜呼。
  竹原三郎冷静的对于上午的整个战斗过程简单的回顾了一下,轻轻的摆了摆手,劝解道:“石原君,请冷静下来,今天的战斗你并没有严重的失误,你的部下十分英勇!请记住你们的敌人是中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劲的第一机械化军!”
  日军损失惨重,中国守军也遭遇了重大伤亡,仅仅一个上午,第三步兵师在城南投入的一个团,在激战中就伤亡了一千五百余人,部队减员三成之多,如此惨烈的激战,是第一机械化军自组建后第一次遭遇,部队的伤亡速度已经超出了第三步兵师团长们的承受能力!
  “如此打下去,一天就要打光一个团?”六团团长钱国华刚刚嘟囔了一句。
  梁超把脸一沉训斥道:“叫唤个屁!贯彻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