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权(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57

  这一偏便腻着了她的颊边。
  微凉细润的唇从同样细腻如玉的颊边掠过,像犹自青葱的翠叶掠过珠光粼粼的水面,溅起涟漪层层水纹隐隐,无声无息荡漾开去。
  两个人都震了震。
  黑暗里那人似乎定了定,呼吸微促,随即又平静下来,悄然让了开去。
  如午夜的蜻蜓透明的翅膀,载不动黑暗的沉凉。
  凤知微心底,突然起了淡淡的悲怆,像看见十万里江山雄浑壮阔,转瞬间分崩离柝。
  这般旖旎,旖旎至凛冽,长天里下起深雪,雪地中颤颤一只落翅蝶。
  暗室无声,心思流转,直至被一阵杂沓的足音打破。
  “魏兄弟!魏兄弟!”是燕怀石的声音,“你还在吗?”
  凤知微动了动,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身后那人再次轻笑一声,突然就手将她一推,凤知微倾身跌落,有凉而软的衣袂拂过脸颊,带着清浅的香气,她伸出手,那衣袂流泉般从她指间转瞬即逝。
  吱呀一声,木门开启,燕怀石站在阳光里。
  凤知微下意识的回首,幽暗的室内,床榻桌椅沉在浅灰的光雾中,四面倾落着杯盏和沉默的死尸,刚才的一切,仿若一梦。
  第四十二章
驯狼
  天气逐渐热起来,日光如流火,皇城巍巍,都似被那般酷热凝在了静止的时间里。
  皇宫中一丝风也没有,内侍们举着粘杆,小心的粘着聒噪不休的知了,以免惊扰了本就心情烦躁的陛下。
  御书房的动静隐隐传出,内侍们对望一眼,眼神惊惧。
  “混账!”天盛帝将一封奏简扔下,恶狠狠的砸在一人脸上,“你出的好主意!”
  跪着的人满面惊惶的抬起头来,是五军都督秋尚奇。
  因为“马市”一策失败,大越似乎看出了天盛朝廷无暇他顾,越发变本加厉,边境百姓不堪其扰,纷纷向内地逃窜,大量边民涌入内地城镇,给当地治安也带来无数隐患,大越更集结兵马,有大举入侵之势。
  天盛帝怒火无处发泄,全部怪到了当初建议“马市”的秋尚奇身上。
  秋尚奇暗暗叫苦,却也无处推脱,他抬头看了看天盛帝书案前,面色无波为各地奏章写节略的凤知微,无声叹了口气。
  他很想推卸责任,但是这计策本就是他自己的,当日魏先生来府拜访,在他书房坐了会,翻了几本书便回去,他收拾时在翻开的书上看见了前朝大成对付边境戎族的手段,心中一动,便有了此策。
  如今,能怪得人家什么来?怪人家翻了自己书?
  “臣办砸了差事。”秋尚奇连连磕头,“区区大越,竟敢犯我天盛,请陛下容臣将功赎罪,率我天盛儿郎,让这干狂妄宵小立斩马下,方知我天威不可犯!”
  天盛帝眯起眼睛,不置可否,半晌道:“先退下。”
  秋尚奇小心退出,看看层云翻滚的天际,心想自己一把年纪,难道还要远戍边境,出兵放马吗?
  御书房内,天盛帝久久沉默不语,突然问:“如何?”
  书房内几位阁老面面相觑,随即纷纷道:“陛下,不宜轻启战端……”
  “化外之民,以怀柔威德镇抚为上……”
  “前太子逆案未毕,再兴战事,有伤百姓安定之心……”
  天盛帝脸色越发阴沉,众人渐渐住口,四顾不安。
  御书房首座坐着宁弈,他原本是来回报京畿水利事务的,正遇上议事,便被留下旁听,乌发玉冠的男子神色淡定,含笑倾听。
  凤知微就在他身侧不远的几案上帮天盛帝磨墨,垂目敛容,神情比他还淡静几分。
  自从宁弈跨进御书房,两人谁也没看谁一眼。
  此时天盛帝面色不好,宁弈突然开口笑道:“父皇不妨听听国士先生意见。”
  众人目光唰的一下转向角落里的凤知微,有人面露讥嘲之色——楚王殿下这国士两字,听来实在有些暧昧啊……
  凤知微不动声色,搁下笔站起,静静道:“战,又不战。”
  “何有此说?”天盛帝目光一亮。
  “越国民风桀骜,向来不甘臣服,多年来和中原没有战事,早已忘记当年被我天盛驱逐出中原的狼狈,却只记得这大好世界被天盛皇朝占去,蠢蠢欲动自在其中,不驯者,当以威加之,教训必须要给。”
  “唔,继续。”
  “然越国以游牧民族出身,骑兵甲天下,来去如风,一战胜之不难,要想连根铲除伤其元气,不易。”
  内阁首辅姚英皱眉道:“魏知,你绕来绕去,句句都是空话。”
  凤知微瞄了这位老资格的首辅一眼,这位楚王派系的老臣,本来就因为儿子的事和她有过节,如今一个屋子里办公,更是时时处处针对她,恨不得早早将她一脚踢开。
  “是,老相。”她温柔一笑,态度恭谦,“魏知才薄学浅,不敢在诸位面前卖弄。”
  “才薄学浅才需要历练,继续。”天盛帝皱眉,“姚英,你天朝耄老,首辅大臣,怎么一点耐性气度都没有?”
  姚英碰了一鼻子灰,悻悻住口,暗骂这小子走好了韶宁公主的门路,哄得陛下另眼相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野草烧尽明春又生。”凤知微道,“兵马可以再征,武器可以再造,几场战役不能令彪悍的大越心死,不如……弱其民!毁其器!控其国!”
  天盛帝眉心一动,急速道:“讲!”
  “与其死死防守,不如大开边境。”凤知微道,“秋都督马市的建议,其实方向没错,只是时机不对,大越近年来骄纵怠慢,开马市只会让越国以为我朝示弱,更涨骄横之心,应先战!以重兵压阵,一战而夺其志,然后,再互市。”
  “越说越荒唐!”姚英怫然不悦,斥道,“既然战了,还互市什么!不趁胜追击,岂不贻误大好战机。”
  “姚老,陛下刚才说了,广开言路,让年轻人历练历练嘛。”一旁山羊胡子的次辅胡圣山,笑眯眯接了一句。
  凤知微含笑称谢——老家伙就是当日青溟书院政论课的胡夫子,虽然也是楚王派系,却很少难为她。
  “要互市。”她笑眯眯气死人不偿命的道,“一旦大越臣服,咱们还要用力的互市,丝绸、瓷器,药品,粮食,举凡大越没有的,除了武器,咱们都毫不吝惜提供,同时将内地罪民北迁,允许与越国通婚。”
  “胡说!”这回众人纷纷斥责,“我天盛子民血统高贵,怎能和化外野民混淆!”
  “大越多年来因为生活于贫瘠土地,与天相斗与贫穷相斗与侵扰不休的草原部族相斗,养成桀骜不驯勇猛好斗品性,而这些自称为大鹏神后代的汉子们,一旦娶了娇柔的中原女子,领略了汉民的安定富足,学会了农耕和经商,拥有了自己的财产,吃惯了丰富的中原食物,依赖惯了各色的药品……他们是否还能拥有当初的血性和耐力?是否还能做到在战场上,死而后已,不惜此身?”
  室内一片静默,众人都在沉思,天盛吸取当年大成末年乱雄并起乱国的教训,多年来致力于隔绝大越势力渗透,如今这一着,可谓将天盛帝多年国策全盘更改,这个魏知,敢想,也敢说!
  纵观大成六百年对付蛮夷的国策,在场的都是当朝能臣,自然明白凤知微所提出的文明传播,战和策略,经济交流,是镇抚草原之族的三大手段,然而每种手段都有其局限性,草原的威胁始终都笼罩着中原,强悍而又长年争夺地盘的蛮族就像草原上的野草一般,烧不尽,吹又生,征服和同化一个民族和势力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更为凶残野蛮的蛮族又会在草原上兴起,此起彼伏,难以根治。
  而一旦贸然兴兵,接下来的便有可能是连绵长久的战争,并冒着打压一个政权后,再次面对另一个更凶猛政权的后果,为政者是否真的下了这样的决心?而在天盛西南,还有一个盐业商业发达的富饶海疆之国西凉,一旦战事胶着,是否会被西凉趁火打劫?
  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计策虽好,却无人敢于支援。
  “你有没有想过,游牧之国一旦受到中原文明教化,学我技术,学我法治,学我国策,也很有可能更加兴盛?”半晌,胡圣山悠悠问。
  “通婚互市,固然是长久才见成效,效仿我中原文化,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凤知微噙一抹笑意,“何况,僻处大越胡伦草原一隅的铁勒、骨阿、朵术三大部族,多年来也从不安分,一战退大越之后,适当扶持,必要牵制,十年之内,大越必然无法越过胡伦关。”
  “何况。”凤知微一笑,一瞬间温存尽去,灵动光华自生,“微臣还有两样好东西,可保大越从此被我朝钳制,化狼为犬!”
  “哦?”天盛帝神色已转为兴致勃勃,一旁的宁弈,却突然眯起了眼睛。
  凤知微目光一转,突然走到宁弈身边,轻轻一躬。
  “殿下,介意借样东西给我吗?”
  第四十三章
你的就是我的
  宁弈抬起眼,看着凤知微,戴了面具的少女,眸子云遮雾罩,看不清眼底神情。
  两人目光相遇,各自调开,宁弈的目光垂在自己衣袖,随即淡淡道:“好。”
  他不问是什么东西,似乎已经猜出。
  凤知微抿唇一笑,笑意是凉的。
  其余人不知这两人打的什么哑谜,都急不可耐张望,凤知微指指宁弈手腕,笑盈盈道:“借王爷佛珠一用。”
  宁弈穿的是月白底镶金边生丝袍,衣袖宽大,寥寥绣几叶淡绿五瓣梅,清逸秀雅风姿夺目,众人都看不见他腕上戴了佛珠,天盛帝笑道:“老六,从来也没听说你是在家居士,怎么突然信佛了?”
  “前些日子七弟邀兄弟们过府宴饮。”宁弈笑道,“席间一人赠了一串,说是浔罗国贡品,夏天戴着不生暑汗,护心明目,儿臣最怕热了才戴着,倒不是做了居士。”
  说着便捋袖,腕上戴着一串黑色佛珠,色泽古雅,沉香淡淡,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被精致如玉的腕骨一衬,明明是那般庄肃的佛门之物,竟也鲜明里生出几分诱惑。
  他伸着手,并不自己取下佛珠,而是抬眼笑吟吟看着凤知微,浓密长睫下眼神流光溢彩。
  凤知微看着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