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校对)第10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233


第2005章
租车私访
  司机位置上坐着的人赫然了柳擎宇,副驾驶位置上坐着的自然是江深。
  一边行驶着,江深一边自嘲地说道:“柳书记,我估计我可能是古往今来第一不称职的秘书,哪里有书记开车,秘书乘车的规矩啊?”
  柳擎宇笑着说道:“江深啊,咱俩在一起也有段时间了,我的脾气你还不了解吗?只要你把工作干好了,我从来不会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事,在工作上,咱俩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但私下里,咱们两年龄也差不多,咱们之间就是哥们兄弟的关系。谁开车不都是一样的嘛。
  更何况,根据我的估计,虽然我用了一招狸猫换太子之计把郑磊推出去让他顶在第一线去进行调研,但是,胡瑞麟未必就不会猜到我们极有可能会微服私访前去调研,所以,他肯定会安排人随时留意我们的。
  那么如果他安排人留意我们的话,肯定会重点去观察坐在后座上的人,因为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坐在那个位置,现在我来开车,你坐副驾驶,那么对方就你很难想到了。”
  江深不由得苦笑道:“柳书记,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吧,如果您真的想要了解实际情况,跟踪大部队一起调研不也是一样吧,只是到时候让他们按照您的要求去调研不就行了吗?”
  柳擎宇摇摇头说道:“江深啊,这官场上的事情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跟着大部队去调研的话,即便是我随机抽取地方去调研,那么有那么多的领导在场,那些农民即便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满也是不敢说真话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调研的地方也好,回答领导问话的农民也好,往往是当地政府早就安排好的,想要听真话,还是要亲力亲为啊。这是我进入官场这么多年来亲身经验的总结。”
  江深闻言,使劲地点点头,他深深的把柳擎宇所说的话记在了心里。
  过了一会儿,江深又问道:“柳书记,我还有一点不明白,那就是为什么您刚刚上任,就要对玉堂县的农业进行调研呢?干嘛不从工业领域着手呢?”
  柳擎宇笑着说道:“民以食为天嘛,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这三农永远是我柳擎宇在任何地方做官都最为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多必须要高度重视。
  江深,你仔细的想一想,在我们华夏的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朝代的更替其主要推动力是什么?其推动的主力是谁?”
  江深对于历史还是很有研究的,没有丝毫犹豫就回答道:“农民。”
  柳擎宇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农民,从陈胜吴广到朱元璋李自成再到我们新华夏的成立,历朝历代,如果不能让农民吃饱穿暖,那么社会就会产生动荡,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宁和发展,所以,解决好农民的问题,这个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基石,这也是为什么我党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对天都省而言,天都省也是农业大省,而天都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都名列前茅,随着国家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的种植将会对我们天都市今后农业领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玉堂县又是天都市马铃薯种植的模范县,你说,我能不把第一站调研放在玉堂县吗?”
  江深闻言,这才明白了柳擎宇此次调研的真实目的。看来,柳书记做任何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啊。只不过,由于柳书记十分擅长发散思维,他所想到的很多时候恰恰是别人意想不到的。看来,这种思维模式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柳擎宇所开的汽车是一辆普通的长城哈弗H6,这车比较皮实耐用,是江深昨天直接从租车行租来的。
  汽车从玉堂县出口下了高速后不久,便进入了302国道,此刻,国道两侧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放眼看去,靠近路边的很多土地上全都覆盖着白花花的地膜。
  江深指着那些地膜说道:“柳书记,你看,现在正值农民种植马铃薯进行覆膜的关键时期,从附近的土地覆膜情况来看,这玉堂县不愧是马铃薯示范县啊,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
  柳擎宇也是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嗯,的确不错。”
  前面,大巴车缓缓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停了下来,车门缓缓打开,郑磊在市委秘书长胡瑞麟以及众人的陪同下走下汽车,此刻,在路边不远处的地方,正有十几个农民正在一起忙着覆盖地膜。
  看到前面大巴车停了下来,柳擎宇在距离大巴车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也远远的把车停了下来,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望远镜,默默的观察着前方的情况。
  郑磊下了大巴车之后,胡瑞麟笑着说道:“郑书记,您看,那边有些农民正在忙碌着,我让人把他们叫过来,咱们跟他们实际的了解一下情况?”
  郑磊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好。”
  很快的,胡瑞麟派了两个人过去,喊来了三个农民,站在最前面的农民衣服穿得还不错,个子挺高的,一直都是站在地头负责指挥其他农民做事的。
  胡瑞麟笑着对高个农民说道:“老乡啊,这位是我们天都市市委副书记郑磊同志,郑书记这次下来主要是对咱们玉堂县马铃薯种植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一会郑书记问你什么问题,你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那个高个农民似乎十分健谈,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说话还是比较利索的:“领导,有什么问题您就尽管问吧,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刻,旁边天都市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准备好摄像机,开始进行现场拍摄了。
  在车上的时候,胡瑞麟曾经给了郑磊一份调研问题汇总,主要是关于这次调研需要问那些问题的,主要是为了方便郑磊问问题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
  郑磊也看了几眼那份问题汇总,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轮到郑磊问的时候,他便直接按照上面的问题问了起来:“老乡啊,你们家有多少亩地?今年有什么打算?”
  高个农民说道:“我们家有7亩地,不过土地流转了18亩,现在一共有25亩地,我打算把这25亩地全都种上马铃薯。”
  “为什么要种马铃薯呢?”郑磊问道。
  “因为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庄稼,除了盐碱地之外,其他什么地都行,只要能浇水就可以了。尤其是最近国家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我们这些做农民的也要紧跟形势嘛!”高个农民一边说着,一边憨笑起来。
  郑磊闻言也笑了起来,开玩笑地说道:“老乡啊,真没有想到,你还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农民啊。”
  高个农民也跟着笑了起来:“领导,您是不知道,现在我们农民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傻了吧唧的随意种地了,我们也会观察国家大势,也会上网了解各种农作物的行情,甚至有些家庭还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现在,我们农村的生活比以前可是好太多了。”
  郑磊闻言大有深意的看了这个高个农民一眼,突然笑着问道:“老乡啊,去年你们这里马铃薯的行情如何啊?”
  这个问题是郑磊自己想出来的,是胡瑞麟给他的那份名单上没有的。
  高个农民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迟疑了一下,随即看了胡瑞麟,挠了挠头,随即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的笑了笑说道:“去年的行情啊,还行吧。”
  郑磊问出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始至终都紧紧的盯着高个农民脸上的表情,听完高个农民的回答之后,郑磊笑着说道:“走,咱们近距离观察一下这片马铃薯的种植情况。”
  说着,郑磊便迈步向前走去,下了公路,走上田间小道。胡瑞麟紧紧跟随。
  往前走了二三十米的距离之后,胡瑞麟便笑着说道:“郑书记,我看再往前走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了,玉堂县县委县政府那边还等着咱们过去呢,要不咱们下午在重点进行实地调研一番?”
  郑磊的目光向远方看了几眼,轻轻点点头说道:“好,那咱们回去吧。”
  胡瑞麟顿时表情轻松起来,亦步亦趋的跟在郑磊的身后向大巴车的方向走。
  大巴车离开之后不久,那些原本正在忙碌着覆盖地膜的农民们纷纷站起身来,走到路边,开始休息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柳擎宇并没有立刻前行仅仅跟随那辆大巴车,而是把车缓缓停在了这些人前面六七米远的地方,随后走下汽车,向着这些农民走了过去。
  柳擎宇下车的时候,这些农民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在意,依然在自顾自地的聊着。
  直到柳擎宇走进之后,众人这才停止聊天,抬头看向柳擎宇。
  柳擎宇立刻从口袋中拿出一盒全新的中华烟打开,给每个人递了一根,原本这些农民看向柳擎宇的眼神挺冷漠的,不过当众人看到中华烟之后,立刻眼前一亮,那个高个农民还拿过烟卷送到鼻子处闻了闻,随即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嗯,好烟。小兄弟,哪里来的啊?找我们有啥事?”一边说着,高个农民一边把烟卷塞进了嘴里。
  这时,柳擎宇立刻拿出自己的打火机为他点燃,这才点燃了自己手中的烟,笑着说道:“我们从天都市来的,我和我朋友打算今年做马铃薯收购和销售的生意,但是又不了解行情,经过打听知道咱们玉堂县是天都市有名的马铃薯种植示范县,所以想要过来实际了解一下行情。”
第2006章
空地覆膜
  柳擎宇虽然穿着一身休闲装,带着墨镜,但人长得高大挺拔,气质不凡,虽然高个农民挺高的,但和柳擎宇站在一起,依然比柳擎宇要低上两三厘米,再加上柳擎宇开着哈弗H6,又递上了中华烟,一看就很懂事,所以,高个农民和其他农民看柳擎宇的目光都十分顺眼。
  高个农民狠狠的吸了一口烟,呼出之后这才缓缓说道:“我说小兄弟啊,你要是今年想做马铃薯这个生意,我奉劝你一句,还是不要考虑了,否则的话会赔死你的。”
  “赔钱?不会吧?不是说咱们玉堂县是马铃薯示范县吗?有这么多土豆收购,怎么会赔钱呢?”柳擎宇故意装出一副十分不解的样子问道。
  高个农民叹息一声说道:“如果是放在往年马铃薯价格高的时候你来收购,肯定能赚钱,但是今年的话,恐怕就危险了,去年的时候,我们种的马铃薯根本就卖不出去,很多人直接干脆烂在地里不管了,今年,我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不再种植了。”
  柳擎宇用手一指周边那些地膜说道:“不会吧?我看你们这周边这么多地膜,难道种的不是马铃薯吗?”
  高个农民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马铃薯?开什么玩笑!如果这样的地都种上马铃薯的话,我们这些农民都得喝西北风去了。”
  柳擎宇闻言也愣住,脸上充满错愕地说道:“怎么?难道这些土地上种的不是马铃薯吗?”
  高个农民立刻嘿嘿笑着说道:“当然不是,这些地大部分都是空置的。”
  “空置的?为什么啊?”
  “当然是因为去年行情太差了,我们农民都赔惨了,县政府就知道让我们种地,说是种了马铃薯给补偿!结果呢,马铃薯我们是种了,补偿呢,也给了,但是每亩地100块钱的补偿款还不够化肥钱呢。种的越多,赔的越多。所以啊,我们今年大部分都不打算种了。”
  “既然不种了,为什么这些地上都覆盖上了薄膜呢?不是只有在种地的时候才会覆膜呢吗?”此时此刻,柳擎宇心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猜测,然而,他心中依然不敢置信。
  高个农民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之色说道:“覆膜?这样的事情很新鲜吗?”说到这里,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没有什么比较陌生的人之后,这才稍微压低了声音说道:“我跟你说啊,你别看这么一大片地上全都覆上了薄膜,其实啊,这些薄膜都是我们村干部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雇佣我们这些农民在没有翻耕甚至已经翻耕的空地上直接覆膜,但实际上,地里并没有种上马铃薯。”
  这时,旁边一位衣服上还带着泥点的农民带着几分怨气说道:“哼,还不是那些当官的为了搞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才这么做的。如果这些当官的要数能够把这次应付检查覆膜的钱用来对我们这些农民进行补贴的话,我们的日子也就不会这样难过了。”
  “你还说补贴呢?简直是痴心妄想,钱不钱的其实也无所谓,如果这些当官的能够像人家隔壁城市的领导那样,在马铃薯滞销的时候积极帮忙联系出路,帮助我们把马铃薯卖出去,哪怕是价钱低点也无所谓,至少我们不会让马铃薯全都烂在地里啊。
  我们都组团去县里找领导要求帮忙了,但是县领导怎么说啊,人家说今年全省行情都不好,马铃薯大量丰收,国内市场饱和,国际市场价钱比我们国内的还低,出口无望,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处理。
  哎,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总是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了。不管啥时候,最苦最累的还是我们这些农民啊!啥时候能够遇到一位真正能够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父母官啊。”
  随后,其他几个农民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起来,虽然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但是,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去年玉堂县马铃薯大丰收,但是最终却让很多农民赔惨了,马铃薯销售不出去,当地政府根本就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农民的问题,这让农民今年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受到大幅度挫败。对玉堂县县政府的信任降到了低点。而老百姓们虽然受到了雇佣去覆膜赚到了一些钱,但实际上,他们心中对于当地政府搞得这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十分不满。
  这时,其中一个农民突然说道:“其实啊,这次空地覆膜事件并不是咱们村主任让搞得,他是我表亲,他也挺冤枉的,我听他说啊,这次的事情是县里搞出来的,说是要应付市里来的一个新上任姓柳领导前来调研,还说这个姓柳的领导脾气比较暴躁,为人比较苛刻,所以必须要小心应付,不能出现一点的马脚。
  照我说啊,如果要不是这个姓柳的领导非得要下来调个狗屁的研,他们也未必会搞这种面子工程。反正啊,这些当官的就知道折腾我们老百姓。”
  听到这个农民这么一说,柳擎宇表情稍微凝滞了一下,这一瞬间,他似乎感悟到了什么,抓到了什么,但一时之间却又说不清楚,但是,这个农民所说的这番话他却深深的烙印在了脑海中。
  同时,一个念头也在柳擎宇的脑海中缓缓升腾而起:“当官者,绝对不能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或者面子,就动不动的去搞调研,那样只会劳民伤财。但是呢,调研有些时候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组织好调研形式,如何才能保住调研真真正正的取得实际效果,确实当官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否则就会像这位农民所说的那样,调研的最终结果是折腾了当地官员,折腾了老百姓,弄得怨声载道。”  乘车离开的时候,柳擎宇直接把自己剩下的那盒中华烟全都送给了这几个农民,临走的时候,柳擎宇笑着说道:“老乡,你们放心吧,今年,和去年不会一样的。”
  说完,柳擎宇潇洒的转身离去,背后,那些农民看着柳擎宇的背影脸上露出了几丝疑惑,从柳擎宇最后这句话中,高个农民似乎感觉到,这个年轻的老板其实并不像是老板,反而更像是一个当官的。
  只是一个当官的又怎么会和他们这些农民称兄道弟的?又怎么会主动给他们递烟点烟?
  再次上车之后,柳擎宇直接开车一路向着玉堂县县城而去。
  另外一边,市委副书记郑磊等人已经乘坐大巴车来到了玉堂县县委大院内,在县委会议室内,玉堂县县委书记陶志明和县长姜国海向郑磊等一行人汇报了一下近两年玉堂县在农业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尤其是重点介绍了玉堂县身为天都市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点,在马铃薯种植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尤其是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年产量等一系列数字上更是做足了功夫,在两位县委领导的嘴里,玉堂县俨然就是天都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甚至在整个天都省都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还信誓旦旦的表示,最近这几年,县里很多农民通过种植马铃薯发家致富了。
  一开始的时候,郑磊一直默默的听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2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