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13

  李逸风如果知道冷枫刚刚和夏德长见了一面,他就更会震惊莫名了。
  冷枫没有回应李逸风质疑的目光,而是依然威严地逼视李永昌。
  李永昌开始还强硬地回应冷枫的目光,不多时,他的目光躲闪了,将头扭到了一边,不过还是嘴硬地说道:“不怕我进去乱说的话,有人会保我。冷枫,你也别以为一个内参就能打倒我,我能二十年不倒,你以为保我的人,会只有一个?”
  冷枫冷峻的脸庞没有一丝表情:“我敢保证,你进去后,不会再有一个人保你。我也敢再说一句大话,李永昌,你在孔县的势力,三年之内,全部肃清!”
  李永昌猛然站起,片刻之后又颓然坐下:“冷枫,事情不要做得太绝了,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冷枫终于冷笑了:“我以前就是考虑太多,事事都想留一条后路,才落到现在的地步,要是我以前就能和现在一样果断,我还会和你这样层次的人共事?”
  一句话说得李逸风骇然变色!
  诚然,李逸风对冷枫的庞大背景心中有数,虽然并不清楚冷枫是怎样离经叛道不为家族所容,但他对冷枫的经历还是略知一二,冷枫从京城下放到南方当知青,在当知青期间又做出了不为家族所喜的事情,最终导致了被家族抛弃,在返城大潮中,都以为他会因为没有了家族靠山而留在南方终老,不料突然就有一只巨手在背后推动,硬生生将他从南方调到了燕市……
  许多人都猜测,背后推动冷枫回城的巨手肯定是冷枫在南方下乡期间结识的一个贵人,但究竟是谁,却无人得知,而且不少人也不清楚的是,既然背后的巨手能推动冷枫回城,为什么不安排冷枫回京?正当不少人都对冷枫的前景多有猜测,认为冷枫调回燕省是为了下一步进京埋下伏笔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调令,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冷枫被任命为省委办公厅行政处副处长!
  省委办公厅行政处为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省委的各项事务性工作,比不上秘书处等接近主要领导的要害部门,再联想到冷枫30出头的年纪就去行政处赋闲,不少人都对冷枫的前景看淡了,认为所谓他背后有巨手一说,纯属空穴来风,冷枫依然是一个不得志的冷家的边缘人物而已。
  冷枫在行政处一待几年,几乎就快被人遗忘的时候,又有一纸任命,直接将他从省委大院调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平原小县孔县,担任了县长。虽然是升了一步,但不少人在了解到孔县的现状后,都不免暗暗摇头,冷枫这一次迈出省委大院,估计是一步迈出,再无回头路可走了。
  冷枫的最终命运如何,不少官场老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不出意外,冷枫基本上就会在下面各县之间调来调去,由县长到县委书记,然后就一直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打转,顶多再调回燕市担任一个并不重要的市级局的局长,一辈子就卡在正处的级别上,从此成为望厅兴叹的止步于正处级的百万处级干部大军中的一员。
  李逸风自认对冷枫的为人和背景了解不少,但当冷枫第一次正面发出悲壮的怒吼,似乎对过去的某件事情耿耿于怀,也着实让他大吃一惊,不由他多打量了冷枫几眼,难道说冷枫的经历之中,还有什么不为人所知道的内情?
  以前,李逸风总认为冷枫冷面冷言,一个冷峻而不平易近人的官员,在官场之上并不吃香。而且冷枫的性格,除了冷峻之外,并无杀伐果断和雷厉风行的过人之处,但现在,终于让他见识到了冷枫勃然一怒时坚毅果断的另一面。
  “咚咚……”响起了敲门声。
  李逸风开门,门口站着白沙和叶林。
  市纪委书记白沙50岁左右,腰不弯头不秃体不胖,体型保持得还算不错,方脸浓眉,目光如电,一进门就说:“逸风同志、冷枫同志,时间到了,接蒋书记指示,市纪委正式对李永昌同志采取双规措施,为了保证调查取证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市纪委决定,将李永昌同志带回黄梁市接受调查。同时,我建议钱爱林非法集资案,也移交到黄梁市公安机关异地审理。”
  将李永昌带回黄梁市调查,符合常态,但突然之间蒋雪松又横插一手,指示白沙要将钱爱林也带回市里审理,就是大有深意了。
第142章
进程
  钱爱林案件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正在调查取证期间,基本上事实清楚证据充足,按照正常的流程,一个月内就能进入司法程度,不出意外,钱爱林要被判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如果提到市公安局受审,最终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超出了李逸风和冷枫的影响力之外,等于是说,钱爱林的非法集资问题最终是只让钱爱林玩火自焚,还是火势蔓延起来并最终烧到别人身上,李逸风和冷枫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其他人事方面的问题,就由叶部长解释一下。”白沙话一说完,就将话题转给了叶林,用意很明显,带走李永昌提走钱爱林的决定是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逸风征求的目光看出了冷枫,冷枫微一点头,二人瞬间就达成了共识,李永昌只能由市纪委立案侦查,谁也没有异议,钱爱林交由市公安局提审,也没什么,反正李永昌倒台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李逸风的想法,李永昌最后的命运如何,他并不关心。钱爱林是判十年还是二十年,他都没意见,而冷枫所说要让李永昌永无翻身的可能,就是冷枫的事情了,和他无关。
  白沙转身出去,有意回避关于孔县人事安排问题的讨论,其实他身为市委常委,孔县班子的调整,他有一票表决权,却有意回避,估计也是不想介入到孔县人事调整的较量之中。
  李永昌一倒,孔县空缺一个县委副书记的宝座,肯定有许多人竞争,而人事问题向来是书记手中的权力体现。蒋雪松肯定会将副书记的人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孔县的局势,将会完全倒向李逸风和冷枫,而呼延傲博未必就让蒋雪松如愿。
  白沙一走,李永昌也被带走了,房间内只剩下了李逸风、冷枫和叶林。
  叶林神情之间微有愠怒,不满地看了李逸风一眼,显然她已经知道了温琳辞职的消息,对李逸风没有向她通报一声就批准了温琳的辞职微有不满。李逸风假装不见,温琳的事情不是他故意隐瞒叶林,而是他觉得辞职是温琳的个人选择,再者以他和叶林的关系,犯不着第一时间向她汇报。
  叶林抬头拢了拢头发,慢条斯理地说道:“逸风同志和冷枫同志,对于副书记的人选问题,有没有什么想法?”
  “暂时没有想法,还是请市委决定吧。”李逸风直接就将难题抛开了,他很清楚,李永昌之后的继任人选,蒋雪松必定要安插自己人,否则孔县将会完全脱离蒋雪松的影响力,与其提名无关紧要的人选,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我倒有一个想法……”李逸风以为冷枫也会顺水推舟不提名人选,毕竟在搬开李永昌的事情上,冷枫也等于得罪了蒋雪松,不想冷枫似乎分不清形势一样,居然提名了人选,“我认为伟全同志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由他担任副书记,可以更有利于孔县的班子团结和经济发展。”
  此话一出,李逸风立刻意味深长地向冷枫投去了一瞥,心中暗惊,好一个冷枫,在冷峻的背后,居然也有精心谋划的政治智慧,他果然不如冷枫审时度势的眼光高明,稍慢了一步。
  提名郭伟全由常务副县长担任县委副书记,是一着妙棋。郭伟全是蒋雪松的人,在政府班子对冷枫带来了极大的制衡,如果郭伟全从政府班子转到县委这块儿,冷枫的卧榻之旁没有了他人鼾睡,压力将会大大减轻,冷枫的权力就会大为提升,而他的身边刚倒一个李永昌,又来一个郭伟全,依然是举步维艰。
  由常务副县长转任县委副书记,表面上是平级,其实还是小升了一步,冷枫的提名,既可以示好蒋雪松,又让郭伟全心里舒坦,一举两得,不管是不是说中了蒋雪松的心意,两边的人情是有了,李逸风一阵懊恼,他怎么就没想到?
  李永昌才倒,后李永昌时代的孔县局势就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暗中较量之中,李逸风心中跳出一个念头,他和冷枫之间政见不和,李永昌作为最大的缓冲地带不复存在之后,他和冷枫又将要上演一场怎样的较量?
  叶林只是微一点头:“好,我会把意见反映到市委。”
  担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多年,叶林早就练就了不动声色的本领,掌管干部官帽的干部,必须要有一张让人看不透真实想法的面孔,俗称扑克脸。何况叶林也清楚,孔县虽小,但现在孔县是一个关键的支点,孔县县委副书记的宝座,说不定会成为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间面和心不和的一个爆发点。
  叶林心中微叹一声,忽然又对温琳的辞职想开了,谁能想到孔县的较量会上升刀光剑影并且愈演愈烈的地步,并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温琳现在离开,也算好事,否则万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找谁说理去?
  不过想到了关允,她又隐隐有一丝担心,关允在孔县的大火中已经陷得太深了,别说想从中渔利了,最后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也不知何故,她现在对关允总有超出常情的关心,尤其是当她听说关允和蒋雪松题字论诗时的一句“今生只有两行泪,半为江山半美人”,心中的一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想起当年年轻的蒋雪松也曾和关允一样,对她情深义重地说过同样的话,她几乎不可抑制地对关允就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如果关允能和温琳走在一起,该有多好。人在官场还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事情,往事不可追,但她和蒋雪松之间的往事是人生之中最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温琳既然辞职,叶林对孔县的局势就不再过多关注了,虽然很想提一提关允,又觉得不太合适,最终只是说了一句:“希望孔县尽快安定下来。”
  随后,叶林和白沙也没有再过多停留,动身启程。来的时候是两辆专车,走的时候是四辆,多出的两辆专车里面分别坐着李永昌和钱爱林。
  李逸风、冷枫以及主要县委领导送出县委大门,白沙有意在县委大门的残垣断壁中停留了片刻,微微感慨地说道:“破而后立,孔县的县委大院太破旧了,也该修整一番了。”
  关允跟在送行人群的背后,目送白沙和叶林的专车消失在街道的尽头,直到连尾灯都看不到的时候,他才恍然惊醒,想起不久前李永昌被紧急召往黄梁市开会,是何等的风光,现在再去黄梁市,身份却有了天壤之别,相信李永昌也会有人事沧桑的无奈。
  开创一个时代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结束一个时代,或许有时只是一件小事而引发的契机。
  和关允的感慨一样,李逸风和冷枫站在县委大门的碎砖断瓦之中,等白沙和叶林的专车消失了半天,还久久没有移动脚步,或许等李永昌倒台的一天等得太久了,也或许在想后李永昌时代的孔县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局面,二人都久久无语,都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相反,各自一脸凝重。
  一阵秋风吹过,在残垣断壁中打了转,让人蓦然之间心生凄凉之感。
  无数的半截砖头和破碎的瓷砖,以及满地枯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惊心动魄的景象,孔县的秋天,已经进入了一半是丰收一半是衰败的深秋。
  三天时间,李永昌落马、王车军玩完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孔县。
  消息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先是由县城开始蔓延,随后迅速就传遍了全县。
  最初流传的版本是李永昌带头冲撞县委大院,一脚踹坏县委大门的铁门,踢飞警车,气势汹汹冲进了县委大院,吓得崔玉强抱头鼠窜,吓得李逸风避而不见,结果眼见李永昌就要夺权之时,关允横空出世,一拳将李永昌打倒在地,又骂走达邵打走陈大头逼走陈茉莉,最终三战定乾坤,将李永昌打得一败涂地。
  后来传来传去就变了味儿,由关允横空出世变成了关允神机妙算,活捉了王车军激怒了李永昌,让李永昌阵脚大乱,最后李永昌恼羞成怒之下,乱了章法胡乱出手,被关允引蛇出洞,然后来了一手瓮中捉鳖,让李永昌这只千年王八万年龟终于活到了头……
  不管是哪一种版本,反正民间从来不缺少说书天分的闲人,就有人将这一段故事编成了评书,在故事里,关允的形象正面而高大,李永昌则被描述成了跳梁小丑,而关允舌战、智取和力斗的三段故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孔县传颂一时,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
  一周后,不但县委大门重新修整一新,县委大院的青砖地面也重新铺了一遍,个别多年没有清理的死角,也全部清理到了,县委大院焕然一新。
  和县委大院的修整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平丘山的旅游开发正式破土动工。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的轰鸣声,几千年来不被世人所知不被孔县人重视的平丘山也一夜之间旧貌换新颜……孔县,终于揭开了全新的一页,由此,迎来了新的开端。
  而李永昌的命运和他空缺之后的副书记位置,也将会最终尘埃落定。
第143章
分界线
  和流沙河大坝的上马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不同的是,平丘山的旅游开发几乎是悄无声息就动工了,等被人发现时,昔日可以随意上下的平丘山已经被全部封闭。
  平丘山旅游开发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温琳,注册地点是黄梁市,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温琳在征求了关允的意见后,决定在黄梁市注册成立公司,孔县的格局太小,一座平丘山不可能吃一辈子。
  在注册旅游开发公司的同时,温琳又同时注册了一家天公农业开发公司,就下一步孔县的高效农业的开发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伴随着李永昌的轰然倒塌和黯然落马,再随着平丘山开发的正式上马以及温琳名下两家公司的成立,关允的布局初露端倪,显示出了着眼于长远落脚于实际的两步走的规划。
  金一佳在孔县事件的第二天就代表投资商和温琳草签了投资意向书,并报县政府备案。之后,她先回了京城一趟。几天后,等她再来孔县时,不但资金已经到位了,大型机械设备也同时从黄梁市出发并且抵达了孔县。
  金一佳办事干脆利落,事事考虑周全的风格,再一次让关允暗暗叹服,毕竟说起来金一佳才是一个23岁的女孩,她和夏莱中性格的固执和顽强有相似之处,但和夏莱的慢性子又不同的是,她敢作敢为,想到做到,绝不拖泥带水。也就是说,如果说金一佳和夏莱一样认准一件事情执著而不会轻易放弃的话,那么夏莱比她有韧性,她比夏莱有冲劲。
  转眼过了国庆节,10月底,平丘山的旅游开发进展了大半,而流沙河大坝项目,已经接近了尾声,孔县在李永昌倒台之后,在平稳有序中度过了第一阶段,仿佛一切风平浪静,李永昌的轰然倒塌,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而李永昌遗留在孔县庞大的政治班底,也没有一人有任何不安分的动作。
  同时,关于谁会接任李永昌担任孔县县委副书记,也没有一丝消息传来,而钱爱林被提审到市公安局之后,也是如泥牛入海,没有了下文,仿佛一场风暴就此归于平静,孔县又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外界是没有传闻,关允也不清楚被双规之后的李永昌到底交待了多少事情,只是他在国家青年报看到钱爱林非法集资案的新闻后,又和夏莱通了一个电话,直觉告诉他,钱爱林怕是性命不保了。但以他的级别还不清楚市里在处置李永昌的问题上到底卡在哪个环节,不过根据他对市里局势的分析,还是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在李永昌最终命运何去何从之上,意见没有统一。
  李永昌的死活已经无关孔县大局了,孔县在没有李永昌的情形下平稳进入新的时期,也算好事,更好的事情是万家四雄在被县公安局转交到检察院后,被检察院以情节特别恶劣、性质十分严重、社会影响和民愤极大为由提起死刑公诉。
  基本上可以肯定,在严打的形势下,万家四熊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而王车军住了一个月医院,出院后,被开除了公职和党籍,不过在其后被公安机关的审问中,万家四熊一口咬定不是受王车军指使,王车军只是被他们叫来帮忙,或许是李永昌余威还在,又或许是不想将事情做绝,还有可能也确实是证据不足,最后王车军没有被提起公诉。
  王车军虽然免除了牢狱之灾,但在孔县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他被双开,李永昌一倒,他也没有脸面和根基再留在孔县,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悄然离开了孔县,不知所踪。
  有人说他去了京城,也有人说他去了南方,还有人说他含恨自杀,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出国了,究竟是哪一种说法正确,无从考证。
  反正短短时间内,从初秋到深秋,孔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如果李永昌的倒台作为分界线的话,那么王车军的离去,就宣告了李永昌时代最后的落幕。
  随着温琳的辞职和王车军的离去,秘书科又补充了两个新人,一个是李理,关允的同学兼死党,一个是冷舒,新毕业的女大学生,梳着一根又粗又黑的马尾辫,就如一首歌里唱的一样——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冷舒长得和温琳有几分相象,一样的山野风情,一样的细腰圆臀,不过她的性格没温琳直爽,说话慢声细气,走路轻手轻脚。她总是喜欢找关允问东问西,关允现在却不比从前了,不但是秘书科科长,也是县委办副主任,而且他对应负责的部门比以前多了,除了完成必须的冷枫交待的工作之外,还有一摊子事情要忙,他可没有时间手把手教冷舒。
  教导冷舒的光荣任务,就落到了李理的肩上。李理求之不得,冷舒正是他喜欢的类型,就天天以教导新人为由,迅速接近了冷舒。冷舒刚毕业,以为李理的热情就是纯正的同事之间的热情,也就没有防备之意……
  关允现在虽然名义上还是冷枫的通讯员,实际上他已经步入了县委领导后备人选的序列,不出意外的话,不用多久,他就会不再担任冷枫的通讯员,而是以县委办副主任的身份,逐渐加大在县委之中的分量。身为孔县第一红人,既深得冷枫的器重,又深受李逸风的信任,不少人都在猜想,李永昌用了二十年才成为孔县不倒的平丘山,现在倒了,关允迅速崛起,相信用不了十年,他就会超越李永昌曾经达到的高度。
  关允却没有将超越李永昌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李永昌再是孔县的平丘山,也仅限于孔县,他目光早就越过了孔县,落到了黄梁市的局势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