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313

  说完,宋策转身走了,临走时,还有意无意回头看了一眼端坐在座位上不动的关允,也不知道关书记和王天风的第一次会面,会不会很不愉快。
  “关书记……”王天风也是40来岁,和宋策是同龄人,不过面相显得比宋策年轻,或许是瘦长脸不显老的缘故,再加上他白净又戴金丝眼镜,就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文质彬彬。
  “天风同志,来,坐。”关允点点头,欠了欠身子,并没有站起来,“听说你很关心我办公室装修风格,说说你的想法。”
  “……”王天风神情一滞,没想到关县长上来就是单刀直入,好嘛,到底是年轻人,有魄力,他只好讪讪一笑说道,“我是怕他们办不好事情,入不了关书记的眼。”
  “入不入得了我的眼,得由我说了算,天风同志的意思是,你跟我很熟了?”关允得理不饶人,再次逼近一步。
  王天风被呛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就僵硬了:“关书记,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政府班子的事务,政府办说了不算,也得由你这个县委办主任一肩挑了?”关允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个八度,“谁给你随便插手政府事务的权力?”
  这一声近乎断喝,吓得王天风一哆嗦,他正好站在沙发旁边,腿一软就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心里敲锣打鼓响成了一片,关允欺人太甚,才来不到半个小时就想拿他立威,他又没有得罪他!
  不就是一个装修的小事,沈书记当时的指示精神是等关允上任后由关允指点,又不是不给装修,至于发火嘛?是,从关允新官上任的角度考虑,谁也不想原封不动地启用上一任落马县长的办公室,但沈书记想给关允添堵,他只是执行者,关书记拿他出气就太小家子气了。
  王天风不服气归不服气,却又有苦说不出,他既然担当了沈学良吹鼓手的角色,就应该做好夹在中间受气的心理准备,就又站了起来:“对不起关书记,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
  关允挥了挥手:“行了,先不说办公室的小事了,秘书人选名单,给我看一下。”
  王天风递上手中的资料:“我来,就是向关书记提交秘书人选名单的……”
  关允接了过来,也不打开看看,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天风一眼:“天风同志,你先重点推荐一个。”
  王天风心里嘀咕,关书记刚才气势凌人,现在又平易近人,还让他推荐人选,是何用意?明明关书记已经不信任他了,难道还会相信他推荐的人选?
  这么一想,他脑子一转,瞬间改变了要推荐王闲的主意,改为推荐俞翼然了:“我个人比较推荐俞翼然同志。”
  “哦,俞翼然的情况说一说。”关允摆出饶有兴趣的样子。
  王天风的推荐名单上一共两个人,一个是王闲,另一个是俞翼然,王闲和俞翼然都是县委办秘书科的通讯员,只不过王闲已经提了副科,而俞翼然还没有入流。
  王闲是王天风的远房亲戚,只不过在县委大部分人只知道王闲和王天风同姓,对二人隐藏至深的关系知道者很少,原因在于王天风和王闲不是来自一地,王天风是燕市人,而王闲是畿辅市人。
  王闲今年26岁,比关允还大两岁,毕业于燕省大学,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了直全县委工作,从履历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俞翼然今年25岁,毕业于京城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直全一中任教,刚到一中报道,就被借调到了直全县委工作,结果借调了一年多,既没有提他为副科,又不放他回一中,就悬在了半空,他到底是谁的人,又是谁把他借调到了县委,就成了一个谜。
  不过县委是最没有耐心的地方,既然俞翼然闲置了,谁也不会关心他的来历和背景了,只有平步青云的人都会引起必要的关注。
  王天风推荐俞翼然,其实是为了衬托王闲,好让王闲脱颖而出,但在他发现关允不好相与并且情绪不对时,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先推荐俞翼然上去,想必关书记在盛怒之下,肯定对他重点推荐的人选没有好印象。那么,王闲还会笑到最后。
  不料让王天风大吃一惊的是,关允一听他的推荐,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道:“好,就俞翼然了,让他来我办公室一趟。”
  “啊……”王天风惊呆了。
第541章
时机不成熟
  用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脚来形容王天风现在的心情,再恰当不过。
  关允关书记,真是一个奇葩,如果他去参加脑筋急转弯,肯定可以得第一名,王天风心中愤愤不平,关允,初来乍到就想耍威风,直全是什么地方?不是谁想撒欢就能撒欢的地方,小心点,别一不小心闪了腰。
  不过无意中让俞翼然进入了关允的视线,实在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想他在直全县委一直有赛诸葛的美称,不想一个照面就被关允打败了,完全就是对他智商的侮辱。
  关允上任之后和王天风一见面就较量了一次并且大获全胜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直全县委。
  听到消息后,沈学良正在办公室喝茶——是别人特意从湖北恩施捎来的恩施富硒绿茶,据说富硒绿茶有防癌的功效——他放下手中的纯银水杯,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天风一眼:“怎么,在关允面前吃亏了?”
  “也不能说是吃亏,只能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王天风嘴硬,“虽然没有成功地推荐王闲上去,但关允点名俞翼然,也未必就不是好事,俞翼然可是县委的另类。”
  “你别忘了,关允更是另类。”沈学良又拿起了他的纯银水杯,仔细欣赏了片刻,说道,“一个另类加上另一个另类,说不定还真能为直全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沈书记在直全地位牢固,关允来了,不过是辅助您的角色,他又这么年轻,还不得处处听您的话?”王天风不无奉承地说道。
  “那可不一定,关允是年轻,可是有主见得很。”沈学良微微一皱眉头,“对了,如果关允真定了俞翼然当他的秘书,你就提王闲当政府办副主任,让他跟在关县长身边,多学一些政府事务,为以后打好基础。”
  王天风心中一阵暗喜,沈书记的意思明显是在暗示等时机成熟时,让王闲接任宋策政府办主任的位子,以便更好地制约关允。
  “好,我马上安排。”
  从沈学良办公室出来后,王天风才安步当车地来到秘书科,通知了俞翼然去关允的办公室一趟。
  秘书科一共有四五名通讯员,都正在或看报纸或看材料,一听俞翼然被叫往新任县长的办公室,顿时所有人都眼大了眼睛,无比羡慕加嫉妒地看着俞翼然。
  俞翼然正在笔走龙蛇写一份材料,几乎趴在了桌子上,他瘦瘦弱弱的样子,乍一看就如营养不良一直吃不饱饭一样,一听王天风的话,猛然抬起头来:“去关书记办公室?有什么事吗?”
  其余几人心中一阵悲哀和无奈,悲哀的是,俞翼然白瞎了,在县委多年,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新任县长传唤,必然是有意用他当秘书,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砸在了这个书呆子头上?无奈的是,人比人气死人,谁都比俞翼然会活动,也比他灵活,怎么关县长偏偏就点头了他?
  不公平呀,绝对不公平!
  “让你去你就赶紧去,啰嗦什么?”王天风也是心中好不麻烦,关允一见俞翼然的呆样,必然不会喜欢俞翼然,再把不满发泄到他的身上,他岂不是成了倒霉蛋?
  怪就怪当初太精明了,却被关允反手一制,弄得他现在不上不下呆在半空,太难受了,成了,关允不会念他的好,关允直接点明俞翼然,说明猜到了他的如意算盘。败了,关允会把过失全推到他的头上,早晚会给他小鞋穿。
  “哦。”俞翼然答应了一声,却并不立刻起身,而是慢条斯理地又写起了文章。
  王天风真怒了,啪的一拍桌子:“俞翼然,你多大的事儿,还想让关书记等你,是不是?”
  “不是。”俞翼然站了起来,摇晃了两下,将材料拿在手中,“我赶的这份材料,就是写给关书记的,刚才正好在写最后一个字。”
  王天风睁大了眼睛:“你就知道你写的东西关书记一定会看到?”
  “我当王闲的陪衬,王闲上不了,就一定是我上,所以我就知道,我的材料一定有机会面呈关书记请他亲自过目。”俞翼然笑了笑,绕过王天风,径直走出了秘书科。
  王天风愣在当场,过半响才清醒过来,恼羞成怒,一把打掉俞翼然桌子上的文件夹,骂道:“什么东西,还成精了?”
  其他人噤若寒蝉,都不约而同地想,关允关县长真厉害,才来不到两个小时,就让王主任跳脚了,要知道,王主任可是沈书记跟前第一红人。
  俞翼然迈着四方步,不慌不忙地来到了关允的办公室。
  “进来。”关允听到敲门声,就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门一响,进来一人,头发有些乱,人很瘦,黑眼圈,眼睛倒是不小,不过由于睁得过大的缘故,乍一看,有几分吓人,关允哑然失笑,俞翼然这形象,怎么像是经常熬夜伏案工作的文字工作者?
  关允还真说对了,俞翼然平常没事的时候,经常熬夜,而且有时还会一连三四天熬夜工作,就为了赶一篇稿子,他在秘书科本来坐的就是冷板凳,上班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他就通读每天的从中央到市级的报纸,再不停地研究直全的历史,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写出了长达三万字的直全报告。
  直全报告从直全的历史风情说起,一直写到直全如今的现状,还展望了直全的未来,从直全的困境和前景,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书记,我是俞翼然。”俞翼然恭敬地微一弯腰。
  “小俞来了,坐。”关允坐着没动,先是打量了俞翼然几眼,微微一笑,“天风同志推荐你担任我的秘书,你是什么想法?”
  “能担任关书记的秘书,是我的荣幸。”俞翼然说道,“我个人服从组织的安排。”
  关允微微一笑,态度还不错,不卑不亢,就是形象稍差了一些,就又问道:“你对直全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没有?”
  “有!”换了别人,或许会谦虚几句,俞翼然却不,很直接地向前一步,递上了手中的材料,“这是我来直全之后看到听到想到的一些想法,有对直全过去的总结,有对未来的展望。”
  “好啊,我看看。”关允笑着接过俞翼然的材料,并没有直接打开就看,而是先放到了一边,问道,“你大学上的是师范大学,本来在直全一中任教,怎么就调到县委了?”
  俞翼然的履历就放在关允的案头,他只看了几眼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关键点,从一中任教到转调县委,中间的转折过于突兀,别看这个小小的调动,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跨越。
  这就说明,俞翼然的背后有人。
  但以俞翼然现在的落魄,分明背后没人管他。
  关允系统地分析了一下俞翼然目前的处境,比他当年在孔县的处境好不了多少,不过好在俞翼然虽然没有靠山,但至少也没人打压,日子倒也过得自在。
  换了别人,或许会在岁月中消磨了斗志,从此一蹶不振,就此沉沦,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了。但俞翼然却还能自发地为直全的发展出谋划策,也不简单,说明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自暴自弃。
  机关特别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曾经的梦想和理想,都会在机关日复一日琐碎而无聊的工作中消失殆尽,从而由一名热血青年变成机关油子。关允对此深有体会,每一个在官场上最终胜出的佼佼者,都会一颗大毅力的恒心。
  “当时就是一个巧合。”俞翼然微微低下了头,“马县长到一中视察工作,问到一个问题,都没有答上来,我答了上来,马县长就把我调到了县委。”
  马大盛看中了俞翼然?倒是奇怪,关允并没有深思,又问:“什么问题?”
  “范仲淹是哪里人?”
  范仲淹历史记载是苏州人,其实不然,范仲淹出生于直全,出生后百日随父母南迁至吴县,死后也没有葬在吴县。
  范仲淹的典故,关允早有耳闻,也听老容头讲过一些轶事,他呵呵一笑:“范公是直全人。”
  “是的,我就是这么回答了马县长,马县长又问,有没有什么凭证证明范公是直全人,我就列举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范公曾在给兄信中说过一句话——我本北人,北人淳厚——可见,范公确实不是吴县也就是苏州人,马县长对我的回答很满意,连夸我对直全的了解比较全面。”
  马大盛在直全任上,无功无过,但后来意外落马,确实出人意料,外界有传言说马大盛是替人受过,具体内幕如何,关允不敢胡乱猜测,但从俞翼然的遭遇来说,马大盛还是一个惜才的领导。
  想了一想,关允挥了挥手:“好,就先这样吧。”
  俞翼然也不多问,低头退了回去。
  关允一个人想了一会儿事情,随后处理了一些公务,眼见就到了下班时间,宋策就又及时出现了。
  “关书记,沈书记安排了饭局,为您接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