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313

  经历过黄梁一战的关允,又有过八里屯生死夜的洗礼,他可不是如一般一受到威胁就惊惶失措的官员,他一贪污二不腐败,更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恶事,所以面对威胁时,他呵呵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刘文超,你为了自己的私心,连亲妹妹都不放过,要送给洪氏父子当玩物,你是人吗?”
  “我的事情不用你管。”刘文超恼羞成怒。
  “是不用我管,我也懒得去教一个畜生怎么懂人事,我只需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押错宝了,洪家父子的日子不长了。你要是聪明的话,现在就准备好后路吧。”说完,关允直接挂断了电话,才懒得和刘文超多说。
  现在形势正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代家的方向推进,以关允的估计,最早今年最晚明年,代家就会出事儿。而代家在出事之前,临死反扑,肯定也会拉几个人垫背,在没有出现洪天阔和代家较量的事态之前,代家说不定会拉他垫背,但由于黄汉的推动,再加上楚朝晖的因势利导,现在代家已经被仇恨燃烧了理智,他眼中唯一的仇人就是洪曦。
  洪曦作为三大帮的幕后后台,他不倒,燕市不宁。代家作为燕省的搅屎棍,他不倒,燕省不兴。所以,在关允的计划中,不会只让洪曦扳倒代家,也会让代家临死反扑再拉洪曦下马,让坏人同归于尽才是战略运用的最高境界。
  关允在市委组织部办完手续,正要离开的时候——别看他即将到直全走马上任担任县长,但他在市委的人脉还真是不广,这也是他日后必须弥补的一个短板——在门口和于繁然不期而遇。
  “于书记。”关允让到一边,冲于繁然点头问好,态度恭敬而认真。
  “你好。”于繁然正在想什么事情,没有留意关允,只是匆一点头就和关允擦肩而过。
  关允也未多想,于繁然身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日理万机,一时想不起来他是谁也正常,他推门出去,一只脚刚迈到门外,就听到身后又传来于繁然的声音。
  “关允?”
  关允忙回身答道:“是我,于书记。”
  “刚才没注意到是你,你来我办公室一趟。”于繁然点点头,又转身走了,他的秘书郑秦声留了下来。
  于书记找他何事?关允怀着疑问,和郑秦声一前一后朝书记办公室走去。
  郑秦声30岁出头,作为燕市的市委一秘,年纪比关允大了不少。他话不多,干练而沉默地领关允穿过楼道和走廊,来到了于繁然的办公室。
  关允来市委组织部办理交接手续的话,还没人注意到他谁,也是,在严肃而寂静的市委办公楼,谁会注意一个24岁的年轻人是何许人也,尤其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市委,非处级以上领导很难入了众人之眼。
  等关允办理完手续之后,许多人才意识到眼前的年轻人竟然是在市委引起不小轰动的燕市,不,整个燕省最年轻的县长,顿时引发了众人强烈的兴趣。如果不是久在市委养成了冷静旁观的作风,早就一哄而上将关允团团包围了。
  现在关允去而复返,许多没有亲眼见过关允的市委大大小小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闻风而动,纷纷站在办公室门口,都想亲见关允到底长什么样子。
  关允跟在郑秦声身后,对每一个好奇的围观者抱以淡淡的微笑,始终保持了谦逊而低调的姿态,再加上他的阳光灿烂和帅气,一路走来,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当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嫉妒。
  到了于繁然办公室,郑秦声要为关允倒水——秘书是否为来宾倒水也是考验秘书是不是有眼力的一件工作——重量级领导来向于繁然汇报工作,必然要倒水,哪怕不喝也要倒,是礼节。但普通领导来汇报工作,倒或不倒,全在来人在于繁然心目中的分量如何。
  或者说,要看于书记是不是想听对方长篇大论。
  郑秦声很有眼色,虽然关允是第一次来书记办公室,虽然关允年轻并且只是一个县长,但在市委常委会上讨论关允的任命时,他亲眼见到于书记是怎样力挺关允,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关允在于书记的心目中,分量不一般。
  而且今天又是于书记亲自叫住关允,让关允来办公室,就更加非同寻常了。
  关允忙要自己倒水,开玩笑,他不可能让郑秦声为他服务,一是郑秦声和他级别相当,二是郑秦声比他年纪大,三是郑秦声是于繁然的跟前红人,虽然和他一样同是市委一秘,但不要忘了,于繁然可是省委常委,比副省级高官。
  郑秦声却按住了关允的手,不容置疑地说道:“你是客人,坐下别动,我的工作我负责。”
  关允只好放手了,笑道:“麻烦郑秘书了,下次去直全,我给你倒水。”
  “呵呵,好,一言为定。”郑秦声出于于繁然对关允的厚爱,他对关允也有莫名的好感,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一股朝气。
  倒水之后,郑秦声就退了出去,还悄然掩上了房门,随后又将打往于繁然办公室的电话做了技术性处理,他知道,于书记估计要和关允深谈。
  “关允,去直全上任,对直全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想法?”于繁然坐下之后,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沙发上的关允,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工作。
  “直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关允先背书一样陈述了直全的优势,随后话题一转,“不过历史悠久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可以撑门面,缺点是过于悠久的历史,可以是荣耀,也可能是包袱。”
  “说得好,继续。”于繁然微微点头,饶有兴趣地微微一笑,“既不能用现在的成绩否定历史,又不能用历史的辉煌否定现在,不错嘛,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得很纯熟。”
  “我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关允如实说道。
  “哦……”于繁然兴趣更浓了,“怎么说,你是不相信唯物主义?”
  “我也不是唯心主义者。”第一次和于繁然见面,机会宝贵,关允不想只谈工作,他想多谈论一些有利于促进交流的话题,“我既是唯心主义者,又是唯物主义者。”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对立的两方,你倒好,两者都信,难道不觉得唯心和唯物之间有鸿沟?”
  “不觉得。”关允礼貌地一笑,“于书记,人的思想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同样,身体没有了思想也就成了行尸走肉,有时候思想高于身体,有时候身体或说身份又决定思想的高度,所以,两者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单纯的唯物主义者,片面而固执,只相信物质的存在,却不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心灵的高度。单纯的唯心主义者,过于强调我思故我在,却不知道,思想必须落到实处才会成为思想,比如思想只有形成语言、文字、音像才具有了传播性,否则,我思故我在只是一种假定的存在。”
  “没想到,你也对哲学感兴趣。”于繁然点头说道,“你的说法也代表了一种思潮,但从我的观点出发,知行合一才是最高境界。”
  开玩笑,关允对哲学、佛学和儒学一直就很感兴趣,而且还有过深入的研究,受老容头的影响,他多年来早就养成了善于思索的习惯。
  当然,关允更不是有意在于繁然面前卖弄,卖弄是为官者大忌,尤其是在上级面前。关允是何许人也?他肯定不会打无把握之仗,之所以和于繁然第一次见面就将话题引到哲学上面,是因为之前他早就系统地研究过于繁然的为人,也从齐昂洋之处得知了于繁然的最大爱好就是闲暇时阅读哲学书籍。
  可以说,于繁然是官员中为数不多的通晓古今的学者型高官。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在1508年即明武宗正德三年,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行合一通俗点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又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于繁然推崇知行合一,关允早就知道了,他点头说道:“大部分人是先有行动后有理论,还有一部分人是先思考后行动,能思索和行动同时进行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芸芸众生,大多忙忙碌碌地生活,很少有时间沉静下来想一想,人生没有思索,最终只会空过。”
  “这么说,你去直全,也要以知行合一为出发点了?”于繁然对关允愈加喜爱了几分,这个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深刻的领悟力,确实不一般。
  “不。”关允知道该向于繁然交底了,他想要在直全推行的执政方针,如果没有于繁然的支持,断然没有成功的可能,“我想先大刀阔斧地推动政策,然后再从成功或失败中思索得与失。”
  “哦?”于繁然微微动容。
第538章
新征程
  “你想拿直全当实验田?”于繁然不明白关允到底在想些什么,直全离燕市那么近,一举一动都在市委的眼皮底下,如果是章程的一个贫困偏远县拿去当试点还行,成功了,大功一件,失败了,本来就穷得叮当响,再败也败不到哪里去。
  直全是个富县,关允去直全,哪怕就是熬上几年资历,30岁前升县委书记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如果他去直全折腾一番,成功了,是政绩,但一半要被县委书记沈学良拿走,失败了,是政治污点,全由关允一个人扛……风险大收益低,值吗?
  况且关允又是全省最年轻的县长,他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引发许多关注和争议,关允去直全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埋头五年,老老实实配合沈学良的工作,打好基层工作的基础,不出头不惹事,躲在光环的背后,蓄势待发。
  “我是想为直全百姓做一些实事,希望我的想法能得到于书记的支持。”关允诚恳地说道,“我也想过了,我年轻,资历浅,这是不足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年轻,才有朝气,才有拼搏的勇气。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直全和燕市只隔了一条清宁河,虽然河水很浅,但一河之隔就是两重天。直全距离市区才12公里,12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桥东和桥西区的距离都超过了12公里,但就是因为直全是县而不是区,市里许多优惠政策都落到直全身上。”
  “我想在我的任上,充分利用是燕市最近县的优势,努力将直全县打造成燕市的一个区,让清宁河不再成为市区和直全之间的隔断,而是成为桥梁和纽带。我的想法是,我还年轻,如果失败了,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直全人民等不起五年了,五年后,就跨入了新世纪,所以,我愿意用我五年的时间赌直全的未来,如果成功了,是市委市政府和沈书记的功劳,如果失败了,后果我一个人背!”
  一番话让于繁然怦然心惊。
  于繁然为官多年,尤其是在燕市市委书记的任上,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区县一级的书记和县长,向来下面区县的一二把手到市里汇报工作,总是先摆困难,然后再找一堆理由开脱不足的地方,一旦出了事故或问题,就会让副手或下级担责,正职从来都是成绩自己要过错别人背。
  关允却完全不同,他首先提出要承担失败的后果,在全民信仰缺失的今天,在一个年轻人身上见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确实让于繁然感到震惊的同时,又无比欣慰。
  “关允,说说你的想法。”于繁然克制内心微微激动的情绪,身为市委书记,不允许他在下属面前流露出过多的个人情感。
  “于书记,我是这么想的……”关允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于繁然初步认同了他的提议,等于是说,最艰难的第一步,打开了。
  就在关允向于繁然详细汇报他在直全任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时,有两张大网正在加速形成,以势不可挡之势为代家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
  先是洪曦。
  洪曦一路狂奔,两个多小时后就到了京城,在和熟人碰面后,他在熟人的带领下直接杀向了中央纪委。
  由于洪曦身份的特殊性,中央纪委对他的实名举报非常重视,由一名副书记亲自出面接待了洪曦。由此,代家在中央纪委早就堆积如山的问题,因洪曦的实名举报,点燃了最后一把火焰。
  而接到章程卷烟厂材料的木果法,一夜未睡,仔仔细细将材料连看了三遍,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没有放过,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他长舒了一口浊气,仰天哈哈一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开弓没有回头箭,代家,你的时候到了。”
  天一亮,木果法就携带卷烟厂的材料,一口气走访了十几个原省委的离退休高干,一天过后,章程卷烟厂的材料上,已经密密麻麻签满了十几名副省级以上离休高干的签名!
  木果法心中大定,当即通过了特定渠道将联合实名举报的材料上报到了中央。
  两天后,三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同时发生,震惊了燕市和燕省。
  一是关允正式到直全走马上任。
  以关允的级别到直全上任,基本由市委组织部干部处一名副处长陪同就不错了,但让人惊讶的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段信念亲自陪同上任,不由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开什么国际玩笑,一般市长或是市委书记上任,有时部长吴仲谋有事脱不开身,通常就由段信念亲自出面,什么时候堂堂的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出面陪同小小的县长上任了,到底是有什么说法还是因为关允来头太大?
  也没听说关允有什么来头,难道仅仅是因为关允是燕省最年轻的县长的原因?
  众人议论纷纷,既震惊关允的高规格待遇,又为关允捏了一把汗,本来就是最年轻的县长,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现在倒好,又由常务副部长出面陪同,他也不怕被捧杀了?
  比起关允高规格待遇的新闻,代家和洪曦之间重燃点火的风声,才更引人注目。
  都以为代家和洪曦之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代家意外出了车祸,出了车祸也就算了,洪曦还第一时间跑向了京城,本来谁也没有想到代家的车祸和洪曦有什么关系,但洪曦到京城向中央纪委实名举报代家的事情不知怎么就走漏了风声,是谁制造了代家的车祸,就不言而喻了,于是,代家和洪曦的矛盾终于由人民的内部矛盾上升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
  就在洪曦人还在京城的时候,洪天阔闯红灯并殴打交警一事,再次成为热点事件,正在家中埋头睡大觉的洪天阔在睡梦中被人抓走,直接投进了一处秘密据点。
  事态,迅速升温了。
  与前面两件事情相比,第三件发生的远在章程的小事,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了——章程市卷烟厂厂长代中远突然以年纪偏大为由提出了离休,而章程市委迅速批准了他离休申请。
  代中远确实年龄到点了,他的离休也属于正常的人事更换,不明就里的人自然不会注意到什么,但有心人却想起了以前关于章系峰向代中远承诺的传闻——只要他在位,代中远就不存在退下的问题——如今章书记不但在位,还如日中天,代中远怎么就突然退下了?
  更有深知个中原因的省委部分领导心如明镜,木果法联合十几名离休省部级高官的实名举报,震惊了中央,据传,中央纪委暗中组成了调查组,准备彻查代中远贪污受贿的事实,事先得到了消息的代中远在征得了章系峰的同意后,以退为进,决定退位以换取一个安度晚年的机会。
  也是章系峰被迫之下,向木果法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妥协,希望木果法不要再无事生非,非要抓住代中远的一点小问题不放。
  木果法却没有丝毫让步的迹象,继续大力推动对代中远案件的立案,从章系峰或明或暗的暗示,一概置之不理,表现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