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313

  关允多少留了几分情面,毕竟孔县不大,说不定七拐八拐还是认识的人,要是在黄梁或是燕市,他刚才一脚下去,对方估计就得摔出几米开外,半天起不来。
  关允一动手,对方剩下的三个人不干了,纷纷亮出了家伙——弹簧刀——冲关允比划,嘴里还骂骂咧咧:“妈的,哪里来的野小子,敢打主任,不想活了?”
  “主任,你要紧不要紧?要不,哥儿几个废了他?”
  黄毛肯定不是什么主任级别的干部,主任应该是他的外号,他蹲在地上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打、打、打残废了。”
  关允哭笑不得,在燕市被黑社会欺负也就算了,回到孔县还有流氓混混敢口出狂言,说要打残废了他,想当年他在孔县和刘宝家三人耀武扬威的时候,眼前的黄毛怕是还在穿开裆裤玩尿。
  小妹抱住关允的胳膊,毫无惧色,沉静地说道:“哥,别客气,好好收拾他们,他们缠了我很久了,烦死人了。”
  关允本来就已经怒火高涨了,一听小妹的话,更是怒不可遏,一步向前,手中电棍一挥,就落在一个刚刚举起刀子的小混混身上。
  一阵电光火花闪过之后,小混混浑身颤抖,随后口吐白沫瘫软在地,直如死了一样。
  孔县的小混混小流氓,平常在县里耀武扬威还行,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更没有见识过关允手中国安专用电棍的威力,是以关允一出手,顿时吓得剩下两个人一动不动,双腿颤抖,差点尿了裤子。
  关允笑了:“还想不想废了我?”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明显是带头的长头发混混,勉强站稳了身形,上下打量了关允一眼,战战兢兢地问道:“请问你是?”
  “我是关允。”
  “你真是关爷?”长头发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孔县第一太爷关允?”
  关允哭笑不得:“什么孔县第一太爷?胡说八道,我就是关允,不是什么孔县第一太爷。”
  “关爷!”关允话一说完,长头发混混一把扔到手中的弹簧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关爷在上,请受小强一拜!”
  关允愣住了,这唱的是哪一出?正愣神时,被称为主任的黄毛小青年也爬了起来,和长发男一样,连磕三个响头:“关爷,收下我们吧,我们以后跟你混了。”
  关允彻底糊涂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小强一拱手,很江湖气地说道:“关允,我叫马小强,他叫牛主仁,他叫杨小二,他叫申大张,我们四个人仰慕关爷和刘爷、雷爷、李爷的英雄事迹,一心想投靠到关爷门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就想了一个馊主意,借调戏小妹来惹怒关爷,好让关爷对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允无语了,这也行?不过也别说,几个混混的手法还真是奏效了,四个人确实给他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又一想,什么时候他和刘宝家几人在孔县的流氓混混中有这么大的名气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好吧,你们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你们可以走了。”关允摆摆手,不想和几个人再闹下去。
  “关爷,你不答应收我们当小弟,我们就不起来。”马小强耍起了赖皮,“不信关爷你不答应。”
  好嘛,还要胁他了?关允想了一想,让几个人一直跪下去也不是事儿,他点头说道:“这样好了,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去找李理,就说我说了,让李理多帮带你们。”
  关允此话一出,几人立刻喜形于色,马小强又要磕头,关允脸一沉:“再胡闹,你们就立马滚蛋!”
  “是,是,不敢了。”马小强见关允真生气了,立刻起身,扶起另外一人,几人冲关允点头哈腰,奉若神明。
  关允懒得再和几人纠缠不清,让他们去找李理的本意,也是想让他们能在李理的引导下,走向正途,别再成天晃来晃去不务正业了,当混混,没什么前途,就算混到郑天则的地步,早晚也会被人黑了,黑社会之路在目前国内的政治气候下,是死路一条。
  关允转身就走,先让小妹上车,然后他拉开了车门,正要上车时,马小强又凑了过来,结结巴巴地说道:“关、关爷……”
  关允一皱眉,关爷这个称呼怎么这么别扭,他摆手说道:“还有事儿?”
  “没事儿,没事儿,就是有件不是事儿的小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和关爷说一声。”马小强欲言又止。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罗嗦。”关允骂了一句,又一拳打在马小强的肩膀上,“拿出男人样。”
  这一骂,让马小强立刻精神百倍,他的腰又弯了几分,小声而神秘地说道:“关爷,县里不少混混都在传,说是王车军没死,还有人说,前一段时间还在孔县见到了王车军……”
  “!”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关允顿时睁大了眼睛,“传了有多久了?”
  “时间不长,也就这几天,传得有鼻子有眼,说王车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好像还说王车军去了南方,跟了一个厉害的老板,现在不但有钱了,还学了一身本事,要回来报仇了。”
  王车军如果真的没死,他潜回孔县的话,以他的性格,肯定会疯狂报复,关允心中一沉,他不在孔县,但父母和小妹都在孔县,小妹还好,马上就要去京城上大学了,但父母不可能离开孔县,万一传言是真,王车军将一腔怒火都报复在父母身上,将会是关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再好好打听一下消息的真假,有了确切的说法,去县委找李理,听他的安排。”
  “是,关爷。”马小强得了鼓励,屁颠屁颠地一挥手,带领几个人走了。
  望着几人的背影,关允微微摇了摇头,没想到一到孔县就遇到了马小强几个活宝,更没想到,活宝一般的人物,也能给他带来如此震憾的消息。现在他和刘宝家、雷镔力远离了孔县,孔县的风吹草动他很难及时掌握,而李理在县委风生水起,也逐渐远离了地下社会,但有时候往往地下社会的消息最灵通,也最及时,必须要说,马小强几人的瞎打误撞,还真为他带来了必须引起警惕的消息。
  此事也让关允记住了一点,不管是什么人,都会有闪光点。
  一路开车带小妹回家,半路上,关允还是心里不太踏实,就给李理打了一个电话。
  “李理,有件事情你得留意一下……”关允就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关哥,马小强刚才过来找我了,说了这事儿,我又问了几个人,正在等回话,一有确切消息我就会告诉你。另外,咱爸咱妈的安全你放心,孔县有我在,他二老要是出了问题,我就没脸见你了。”
  李理还是以前的那个义勇小胖子,关允放心了。
  回到熟悉的家中,一切依旧,鸡鸭多了几只,黄狗长大了少许,还有院中的果树也粗壮了许多,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不觉一切都在不变中变了许多。
  “爸,妈,我回来了。”关允在大黄摇头摆尾的欢迎下,迈进了房间,一股熟悉的饭香飘来,是烙饼的味道,他的心在一瞬间就沉浸在了浓浓的亲情之中。
  关成仁和母邦芳一前一后迎了出来,二老喜笑颜开。
  “回来了。”
  “快进屋。”
  跟随二老进屋,房间内的摆设依旧,老人们年纪大了,不愿意再添置家具,而且二老又节省,能用就绝对不会换新。关允也深受二老节俭的思想影响,他平常也很少乱花钱。
  进了屋,饭菜已经摆好,上桌后,老妈第一句话就让关允吃了一惊。
  “关允,妈可能要回一趟娘家。”
第474章
往事如烟
  多少年了,打从关允记事起时,他就没有听过老妈提过娘家的事情,时至今日,他都不知道他有几个舅舅几个姨,以及姥爷、姥姥是否还在人世。
  而老爸是单传,爷爷、奶奶又去世早,因此在关允和小妹的童年时期,经常听到别人去叔叔、姑姑和舅舅、姨娘家走亲戚,他和小妹就孤单地走手拉手回家,心中充满了失落,仿佛在人世间比别人孤单了许多一样。
  后来长大了,慢慢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尤其是母亲不为人所知的身世,他就不再有任何怨言,想想其实有没有那么多亲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家人在一起体谅包容并且互相爱护就行。未必亲戚多了就是好事,也未必亲戚少了就不是好事,凡事都要看开一些才好。
  尽管关允也接近知道了老妈身世的真相,但只是接近而已,并不完全知道老妈和家族到底为什么隔阂了这么久,现在乍一听老妈要回娘家,他心中的震惊之意久久难以平息。
  是什么样的仇恨或说误解,能让老妈二十多年来从来不肯回家一次?亲人之间,能有多深的化不开的仇?很难想象老妈一个人在孔县孤单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幸好老爸对她照顾得还算不错。
  这么一想,关允忽然觉得亏欠老妈许多,老妈背井离乡含辛茹苦地拉扯他和小妹长大,期间不知道有多少次午夜梦回,想起飘零的身世而潸然泪下,而如今他和小妹已然长大成人,却并没有对老妈说过一句“妈妈辛苦了”,当年老妈思念亲人时,心里该有多苦多累……
  不过也幸好多了一个小妹,才在他去京城上大学的日子陪在老妈身边,让老妈不至于孤单。只是小妹转眼也要离家远去京城了,以后家中就只剩下老妈老爸,老妈想念家乡的亲人也是人之常情。
  关允俯身向小妹说了几句,小妹听了连连点头,随后关允和小妹一起起立,手拉手朝老爸老妈鞠了一躬:“爸,妈,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辛苦了。以前我们不听话不懂事,让你们操碎了心,以后我们会听话会懂事,做一个好孩子。”
  二人异口同声的话和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老爸老妈同时惊呆了。
  过了许久,老爸才咳嗽一声:“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却一个个都要离开了……”
  老妈的眼睛温润了,她擦了擦眼,欣慰地说道:“好孩子,都坐下,听妈妈说……”
  关允和小妹又重新落座,二人心中充满了亲情和感动,关允悄悄拉了拉小妹的手,小妹回应他一个浅浅的微笑,仿佛一瞬间昔日重现,他和小妹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关允,你姥爷病了,我要回去看看他,这两天就走,可能正好和小妹上大学的时间重合了,我和你爸就没法送小妹去京城了,送小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关允点头:“妈,你放心,我早说好了要送小妹去京城的。”
  “你爸和我一起去看你姥爷,二十多年了,他这个女婿总要上门一次。”老妈笑了,笑容中是说不出来的沧桑和无奈,“等我们回来后,再告诉你们妈妈的身世……”
  以前,关允确实很想知道关于妈妈的一切,现在他看开了许多,如果说老容头是在动乱年代身不由己离开了京城,从此再也不肯踏进京城一步,个人的命运和悲欢在历史的洪流中,确实微不足道,那么老妈当年背井离乡,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而被家族所不容,她所追求的一切,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后,再回头想想,值吗?
  老妈似乎猜到了关允心中的所想一样,回答了他的疑问。
  “说实话,关允、小妹,妈有你们这两个成器的孩子,就算死,也值了。人这一辈子,总会在一个阶段自以为是,总是相信一切美好的事件,爱情、理想、事业、未来,其实不管是多少美好的幻想,如果不扎根到现实的土壤里,终究就是一场梦罢了。妈当年为了一个人离家出走,最终让自己众叛亲离,现在想想,当时实在太傻了。”
  老爸低头不说话,只是若无其事地摆弄几粒花生米。
  在年轻的时候,以为爱情就是一切,在中年的时候,才知道家人才是一切,而到了晚年,健康和知足常乐才是一切。关允有点欣赏老爸了,一个人不是事事聪明才好,有时候太聪明了,反倒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绝不聪明。
  人生有小聪明也可以,但要记住,小聪明终究难成大智慧。智慧人生,才是人生的极致。
  这么说来,老妈后悔当年的冲动了?或许老妈骨子里还是受所谓的五四思潮的影响,当年的五四运动,要打倒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结果呢?结果五四文化运动之后,确实出来一批优秀的文人,但后来的历史只记载了他们的文章,却选择性无视了他们的人品,有多少人抛妻别子,在所谓的新思潮的影响下毫无羞愧之心地另寻新欢?又有多少人在外面左拥右抱,而他的结发妻子在家中替他尽孝,侍侯他的父母一辈子!
  什么伟大的文学家,什么伟大的思想家,不过是历史的文字游戏罢了,许多这个家那个家看似光鲜伟大,但只从最简单的做人上来说,身为男人远不如一个忍辱负重的女人伟大!
  有多少只有名份却一无所有的女性,恪守女人的妇德,从一而终,宁死不嫁二夫,即使明明知道她伟大光鲜的丈夫在外面鲜花和掌声围绕,金钱和美女丰收,却从不回家,也不孝敬公婆,她却依然无怨无悔,尽心尽孝,在沉默和世俗的冷眼中,度过落寞而凄凉的一生。
  所谓的解放思想,其实是为放纵寻找理由罢了。爱情不是一切,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最终伤害最深的还是自己。自由也不是一切,任何自由都会被限制在规则之内,没有规则的自由就是杀人放火。
  关允一时感触良深,当年的思潮还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行事准则,无组织无纪律,不守规则自由散漫,正是因此,正是失去了内心的道德信仰,一切以个人自由和喜欢为最高原则,最终只能是社会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信仰滑坡,金钱至上,如果中国的信仰危机再持续下来,他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
  “这些年和你爸在一起,虽然他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也不会夸夸其谈,但他为人踏实,活得真实,活得坦然,我从他身上也学了许多,放下了以前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活得心安的道理,你爸是历史老师,也是我人生的老师。”
  老妈这番话一说,老爸忽然就咳嗽了起来,脸涨得通红,也不知是吃花生米呛着了,还是激动了,他忙喝了一口茶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和你过了二十多年了,你还是第一次夸我,稀罕,真稀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