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13

  想想为了今天的一战,蒋雪松付出了怎样的牺牲,等待了多么漫长的时间,但如果让关允类比的话,关允会说,为了今天,一切都值了!
  “为了今天,一切都值了!”关允坚定地说道。
  “是呀,一切都值了!”蒋雪松也微微叹息一声,目光悠远地望向了窗外,一瞬间,神思恍惚了许多,也不知道想起了谁。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夏天的脚步,已经很近了。
  一周后,盛夏的黄梁恢复了全面平静,尽管天气愈加炎热,但黄梁的局势,似乎完全波澜不惊了。
  呼延傲博在群体事件之后,大病一场,足足请了一周的病假。在他病休期间,石君衣不解带在床前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反倒赢得了呼延傲博的好感。
  进取学院的善后事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当时当场解决了五十人的补偿金,并现场办公签定了五十名进取学院学生的就业协议,同时,现场抓获三十多名借机生事的打砸抢分子。随后,市委召开紧急会议,将事件定性为黑社会犯罪团伙有组织有预谋的冲击政府机关的打砸抢行为,群体事件就上升成了政治事件。
  在群体事件的第二天,燕省日报在重要版面刊登了崔磊教授的署名文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打黑除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社会安全团结和经济发展面前,安定团结放在第一位。
  文章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似乎和黄梁刚刚定性的黑社会团伙犯罪事件呼应一样,文章刊发的时机太敏感了,也太及时了,就如前奏才响,大戏就登场了。
  大戏,确实如期登场了,黄梁最后的时刻,伴随着夏天的炎热,轰轰烈烈地来临了。
第451章
将欲取之
  进取学院在被查封一个月后,又重新开学,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几乎全部换了新人。物是人非的进取学院,虽然不再是郑姓的人才培育场所,也不再是郑天则的生财基地,但还是黄梁百姓心目中的圣地——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要将进取学院打造成黄梁一流的民营大学,凡是进取学院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优先安排在开发区工作。
  之所以许以如此重诺,当然是建立在开发区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际上,开发区的开展已经正式提上了日程,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几年内,开发区将会是黄梁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不过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内情是,重新组建的进取学院的管理层中,副校长是崔姓嫡系之一。
  在黑社会犯罪分子冲击市委大院事件过后,黄梁发生了两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足以载入黄梁史册。
  第一件大事是,蒋雪松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崔磊教授的文章,同时就黑社会犯罪分子冲击市委大院一事,指出黄梁存在黑社会犯罪团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出重拳打击,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发展经济的选择面前,必须分清轻重,正如崔磊教授所说,在社会安全团结和经济发展面前,安定团结放在第一位。
  在蒋雪松的慷慨陈词中,冷枫现身说法,露出后背上的伤痕让在座常委过目,每个看过冷枫被砸了一砖的后背的常委,都沉默无语,本来精心准备反对蒋雪松要拿打黑除恶大做文章的说辞,直接就咽了回去,谁也不再反驳一句。
  谁还敢再说黄梁没有黑社会?没有黑社会,谁敢冲击市委大院?没有黑社会,谁敢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后背上砸上一砖?
  冷枫初来黄梁上任,后背的一砖,当真是威力无比,让无数人顿时哑口无言。当然,如果让在座常委知道当年老容头对冷枫的一背是帝王之相的判语,他们会惊呼老容头为天人。
  蒋雪松的慷慨激昂再加上冷枫后背之上残酷伤痕的事实,让蒋雪松的提议得以顺利落实,一举在常委会上讨论并通过决议,决定在现阶段要把维护黄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要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打黑除恶的行动。
  会议还决定,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由崔同和白沙共同负责,由市公安局局长崔向和副局长黄汉具体落实,务必打出威风打出士气,打出黄梁一片明净的蓝天。
  第二件大事是,在定下今后一段时间黄梁以打黑除恶为主要目标的会议之后,有关开发区的最终发展方向之争,也尘埃落定。在常委会召开之后一周,呼延傲博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做出了三点指示,第一,开发区的发展思路不能局限于一个方向,开发区成立的初衷就是试点,试点的意思就是尝试,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就不妨多摸几块,看看哪一块最称手。
  第二,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思路,根据蒋书记的指示精神,再结合黄梁实际,市政府决定以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新城区的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议,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虽然呼延傲博将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议相提并论,但将文化建设放在前面,显然是做出了明显的让步。
  呼延傲博在讲话时,虽然和平常并无两样,但与会的副市长和市直机关主要头头都看得分明,呼延市长比前苍老了许多,不但神色黯然,双目无神,而且说话时也不如以前一般中气十足,不少人暗暗叹息,呼延市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呼延傲博再三强调,黄梁市虽然有黑社会犯罪性质的团伙存在——在陈述这个事实时,他明显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卡壳或是大脑短路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黄梁市整体上还是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要求市政府主要领导团结一心,不要乱了心思,要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发展的路线。
  最后一点,呼延傲博虽然再次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但不管是从他的语气还是措辞来看,都是强弩之末了,经历过最后一战的较量,呼延傲博招势施尽,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
  五月的月末,骄阳如火,黄梁市经济开发区,有两处投资上亿的大工程几乎同时开工,一处是冷子天等人投资的黄梁乃至燕省第一高楼,一处是齐昂洋投资的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两处号称黄梁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在相隔不到三天的时间内相继动工,个中针锋相对一较高下的意味,不言而喻。
  站在机器轰鸣的工地的外围,关允戴了安全帽,假模假样地对着工地蓝图指指点点,指点了一会儿,自己绷不住了,笑了起来:“行了,不装了,我不懂技术,就不装工程师了。”
  “要装就得装到底。”齐昂洋接过关允扔过来的安全帽,又替他戴在头上,“从现在起,你就是关工。”
  “关工?你干脆叫我关公算了。”关允哈哈大笑,扶了扶头上的红色安全帽,系紧了绳子,“你非让我冒充工程师做什么?真是闲得慌。”
  “难得清闲几天,让你体会一下工程师的重要性。”齐昂洋一脸神秘,“你只有戴了工程师的帽子,才可以和工人打成一片,只有和工人熟悉了,才有可能打听出来北城一建的一些内幕。”
  没错,由齐昂洋和苏墨虞投资的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的工程项目,基建部分的承建商依然是在燕省无往而不利的北城一建!
  早在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确定立项之初,章羡太就找到齐昂洋,替北城一建出面,提出要承接工程建设,当时被齐昂洋一口拒绝。
  放眼整个燕省,别人或许会敬畏章羡太三分,但在齐昂洋眼中,章羡太不算什么,他也没当这个真正的燕省第一公子是什么不可得罪的重要人物,也是他在燕省纵横惯了,并非是完全不将章羡太放在眼里,而是觉得他没有必要给章羡太这个面子。
  章羡太被齐昂洋拒绝后,也没说什么,笑了笑就走了。走了之后,既没有给齐昂洋穿小鞋,也没有再找人说情,似乎真的放弃了齐昂洋的项目。
  但在项目确定上马并且资金到位之后,在齐昂洋准备公开招标承建商时,关允却说,与其让别家来承建,还不如交给北城一建。齐昂洋不解其意,关允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茅塞顿开,并且欣然应允。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黄梁的局势是差不多破了,但据说章系峰还要力保呼延傲博——没错,呼延傲博在燕省的最大后台就是堂堂的省委一号章系峰——想调呼延傲博到秦唐市担任书记。
  初听这个消息,关允先是哭笑不得,继而是压抑不住的愤怒,以呼延傲博的为人和无耻,在黄梁遭遇了重大失利,还能一步升任到燕省第二经济强市秦唐担任书记,这也太扯了,任人唯亲也要顾忌悠悠众人之口才行,难道说,章系峰真能在燕省一手遮天?真的如此为所欲为?
  关允并不会真的认为他有资本可以和章系峰一较高下,但既然他选择了和齐昂洋为友,选择站在蒋雪松的阵营之中,他必然和章系峰不是同一阵营,况且以章系峰到燕省上任之后的所作所为判断,他的为人关允不敢苟同。
  那么让章系峰的北城一建——章系峰号称燕省最大的包工头,北城一建其实就和章系峰的私人建筑公司没有区别,不管是章系峰批条子还是由章大公子章羡太直接出面,反正燕省所有重大工程项目,必须有二章之一出面——承包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倒不是畏惧章系峰的权势,而是想借机了解北城一建的运转模式。
  官商勾结不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有,只不过和国外的官商勾结在明处并且在法律规避的范围之内相比,国内的官商勾结就是真正的勾肩搭背,就是权钱交易,既然章系峰是燕省最大的包工头,那么深入接触北城一建,通过了解北城一建的人员组成,就可以逐步接触到章系峰的核心秘密。
  木果法想调关允到省委,再跳到国税局,是想让他近距离接近代家,从代家身上打开突破口,好破了章系峰的局,但破局未必非要去省里才行,也不一定非要从代家身上打开缺口,北城一建也是一个极好的靶子。
  所以关允才大力促成了北城一建承接了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工程。
  当然,既然是他一手推动,齐昂洋就当仁不让让他假扮工程师和工人们打成一片,不要小看工人们,虽然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但口耳相传的一些小道消息,也许是可以对高高在上的人物造成致命伤害的真相。
  “好吧,我去和工人兄弟聊一聊。”关允又戴上了安全帽,准备以关工的身份进入施工现场。
  电话,就突兀地响了。
  关允接听了电话,只听了一句话就呆立当场:“什么,木秘书长被免职了?”
第452章
结怨
  日前,因工作需要,省委部分领导工作作出如下调整,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木果法同志不但担任省委秘书长职务,调任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协助省委副书记、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齐全抓农业和农村工作。
  电话,是夏德长打来的。
  夏德长的声音微有几分失落:“京城的大风,确实影响到了省里的局势,谁也没有想到形势变化会这么快,木秘书长……真是可惜了。”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虽说看似没有多少实权,但毕竟是承上启下的省委大管家角色,好歹也是人人仰视的存在,但转任了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而且还是协助省委副书记、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齐全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哪里还有半点儿实权?
  木果法坐上的不止是冷板凳,而是相当于他正在冉冉上升的势头,被人一刀腰斩了!
  章系峰这是要阻止木果法前进的脚步,是让木果法的政治生命蓦然转了一个大弯!
  诚然,身为省委书记,章系峰没有权力免去木果法的省委常委职务,实际上,他也没有调整木果法工作的权力,表面上看,省委秘书长是服务于燕省省委的职务,由谁担任省委秘书长是燕省的内部事务,但国内的官场常态是,省委主要领导的职务都必须由中央决定。
  确切地讲,是由中央组织部来任命。
  那么木果法被免去省委秘书长一职,就说明章系峰做通了中央的工作,是中央有人点头了。由此也间接证明,京城中的那位老人的离世,对章系峰而言地位反倒更加稳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等于是章系峰后台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尽管说来木果法是协助齐全抓农业和农村工作,以齐全的为人倒不至于为难木果法,但木果法还是相当于摔了一个大跟头。
  一个天大的有可能断送政治前途的跟头!
  章系峰真是霸道、强势独断、说一不二,从他上任燕省之后接连调整了数个不听话的市委书记,并且冷落了好几个省级厅局的一把手可以得出结论,章系峰此人的为人原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形势变化真快呀。”关允感叹地说道,“木秘书长现在情绪怎么样?”
  了解一个人失势之后的表现,有助于对他的承受能力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但凡成就大事者,不管遇到多大的逆境和困境,总能坦然面对,就算达不到生死成败一任自然的境界,也要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洒脱。
  “若无其事,一笑置之。”夏德长的笑声中透露出几分无奈,“还能怎样?只能是接受事实了。”
  “着眼现在,放眼长远,符合木秘书长的性格。”关允的心情渐渐平复了许多,虽说事发突然,但之前早就有过了风声,而且木果法的表现让他十分赞赏,“有起有落才是人生,官场本来就和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有急流有湍流,也有水平如镜的时候。”
  “你倒是看得开,呵呵。”夏德长笑道,“从国内政治格局上来看,木秘书长估计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蛰伏了,除非他调出燕省,否则,很难再出头了。”
  “久伏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蛰伏未必不是好事,我倒觉得,这件事情对木秘书长来说,是一件难得的沉下心来好好思索的好事,不是说木秘书长喜欢写诗?现在有时间了,可以多写几首好诗,说不定还会留下传世之作。”
  “呵呵,你说得轻松,遇到这么大的事情,谁还能静下心来?”夏德长又说,“不过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这么一来,木秘书长就不会再想调你来省委了,你可以在黄梁安稳一段时间,然后走你自己想走的官场之路。”
  对于夏德长的判断,关允不置可否,转移了话题:“夏莱有消息吗?”
  “没有。”提及夏莱,夏德长的声音又失落了几分,“这个丫头,真是倔,别看她平常柔弱,其实心里有主意,而且认死理。”
  “相信她总有回心转意的一天……还是等她主动联系吧。”关允心情也是微有失落,夏莱和金一佳有过几次联系,但后来突然又断了,就连金一佳也联系不上了,真不知道夏莱在美国一个人是怎样度日。
  “对了,木秘书长为什么被调整到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你有没有听到传言?”夏德长要挂断电话时,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了一句。
  “多少听到一点儿风声,但不敢相信。”关允只知道章系峰对木果法不是十分满意,要调整木果法是题中应有之意,省委书记不会容忍省委大管家和他二心,就如不会任用一个不称手的秘书一样,秘书和秘书长,是每个书记必须牢牢掌控在手的贴身二人。
  “你听到的风声是什么?”夏德长又谈兴大起,似乎有意向关允卖弄一番,“说来听听,让我判断一下。”
  想要考考他的政治智慧,关允又笑了,想了一想说道:“传言说是章系峰对木果法不满,是其一,其二,木果法和代家不和,也是导火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