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313

  “蒋书记说得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动荡,哪里可以体会到安定团结的好处?”蒋雪松身后之人呵呵一笑,“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关允的善后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蒋雪松又问。
  “估计差不多了,听外面的动静,现在应该正在矛盾的激化阶段……”
  “这么大的事情落在关允的肩上,也真是难为他了,我并不是担心他的能力,而是担心他万一有一个小小的疏漏,导致事情最后不可收场,就真的没有退路了。”蒋雪松回身转头,“你对关允有没有信心?”
  “有!”
  黄汉一脸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
第448章
还差几分火候
  没错,恭敬地站在蒋雪松身后,和蒋雪松一起静候事态发展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市公安局新晋副局长、黄梁公安系统炙手可热的人物——黄汉!
  黄汉此时没有在外面维护秩序,却躲在蒋雪松办公室陪蒋雪松说话,本身就透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气氛,而身为蒋雪松的秘书,值此大事突发之际,关允却又不知所踪,更是耐人寻味。
  “你对关允就这么有信心?”蒋雪松抬手看了看手表,眼中微微流露出一丝焦虑。
  “关允虽然年轻,但办事老练,方方面面都想得周全,他说可以解决闹事纠纷,就一定有了应对的办法。否则,他肯定不会说出口。”黄汉实话实说,在蒋雪松面前毫不掩饰他对关允的欣赏,“如果关允搞砸了,我替他背黑锅。”
  “哦?”蒋雪松意味深长地看了黄汉一眼,“你对关允好像有什么期待?”
  黄汉笑了笑:“不瞒蒋书记,我还真觉得关允以后会很有前景,现在和他成为朋友,比等他以后成了大人物再结识他容易多了,就相当于是一笔有着长远收益的投资吧。”
  蒋雪松也笑了:“好吧,不管对关允的信心是盲目还是有别的原因,我就问你一件事,想要劝说学生家长回头,红口白牙可不行,没有利益,学生家长不会只听口头承诺。”
  “关允肯定有办法,我相信他。”黄汉含糊一答,却不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
  其实黄汉心里明白,蒋雪松多少猜测到了关允为什么对劝说学生家长回头信心十足,是因为关允抓住了学生家长的命门所在。蒋雪松不点明关允手中的底牌是什么,他也不会说出口。而且就算蒋雪松明确指出关允手中到底有什么筹码,他也不会接话。
  当然,蒋雪松是聪明人,不会说出口。有些事情你知我知,但看破不说破。
  明明知道而只字不提,是沉默的高明。知道什么说什么,是多嘴的浅薄。
  郑天则遗留的庞大的资产,从表面上看,都被法院查封了,实际上只是郑天则庞大资产的一小部分,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资产不翼而飞了,从此下落不明,成了一笔糊涂帐。飞哪里去了?毫无疑问,是被人侵吞了。
  被谁?
  除了关允没有别人!
  一开始,黄汉也有意先下手为强,将郑天则的资产装进自己口袋,但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是红颜馨对他并不信任,二是关允介入了资产争夺战,尽管他并不敢肯定关允想要郑天则的资产何用,但他却立刻做出了决定,不再插手郑天则遗留资产的争夺战,只躲在幕后观察关允的一举一动。
  黄汉很冷静,也很冷酷,他只是躲在背后冷眼旁观,就想看看关允到底会走到哪一步,到底是想将郑天则的资产据为己有,还是另有安排。
  以黄汉的为人,他并不去刻意猜测关允的用心,关允是想把郑天则的钱装进自己口袋,还是他要去做别的事情,黄汉并不会因此就对关允的人品做出不同的判断,他只是冷眼旁观,想知道关允到底要做什么。
  关允的为人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还是公允大气,黄汉不管,他只注意结果,不在意手段。如果关允最后的结果合乎他的理念,并且大获成功,他就认可关允的为人。
  随着局势的明朗化,黄汉越来越猜透了关允的心思,明白了关允并非是想将郑天则的资产装进自己口袋,而是为了黄梁最后一战的大局谋定而后动,此时,他对关允的佩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不是佩服关允的人格有多高尚,人品有多完美,以及多为百姓着想,而是佩服关允娴熟的政治手腕运用得如此娴熟,并且眼光如此长远,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人在年轻时,总是浮躁多过思索,而如关允一样,凡事冷静而多思,并且从不慌乱更不会出昏招者,实在太少了。黄汉看重的正是关允的这一点,从关允身上,他看到了极其长远的布局以及审时度势并且步步为营的后手。
  就以他多年的经历,也不得不佩服关允在纷乱的局势中,从来不会走错一步的坚定。而且关允最聪明之处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蒋雪松的大局服务,就是说,蒋雪松的大局走到哪一步,关允提前布局到哪一步,而且不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想到了万一事情有变该怎样善后。
  就连黄汉也不得不承认,得关允之助,蒋雪松在黄梁,至少提前半年全面掌权,至少提前一年赢得全面胜利。换言之,如果没有关允在幕后的事事推动,蒋雪松不会有现在稳坐钓鱼台的淡定。
  当然,黄汉也少不得自夸几句,如果不是他从内部逐步瓦解了郑天则势力集团,关允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功,更不可能收获颇丰,毫不夸张地说,黄梁有今天的局势,有他和关允一大半的功劳。
  外面传来了哄闹声、打骂声和打砸声,从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的事实分析,人群不但冲进了市委办公大楼,还冲到了二楼。
  蒋雪松坐回到了座位上,没有丝毫慌乱之意:“还差几分火候?”
  黄汉拿起对讲机:“报告一下情况。”
  对讲机中传来了声音:“报告黄局,布置完毕,等候进一步指示。”
  “听我命令。在没有我的命令之前,不许轻举妄动,听到没有?”
  “是!”
  蒋雪松坐不住了:“关允怎么还没有消息?”
  “估计他还差最后火候,毕竟,他要做的事情是大事。”黄汉听到外面越来越响的脚步声,也微微紧张了几分,“再等等,应该快了。”
  嘴上说得淡定,但心里也隐隐没底,万一关允准备不足或说晚了一步,让外面的人冲进了市委书记办公室,可就是谁也负不起责任的大事了,关允,在关键时刻真能靠得住吗?
  别看黄汉对关允很有信心,但现在毕竟是生死攸关之际,命运交在别人手中的感觉,实在不是很好,他的右手不由自主放在了腰间。
  腰间,是一把手枪。
  蒋雪松注意到了黄汉的紧张,摆了摆手:“你对关允还是信心不足。”
  “蒋书记,我……”黄汉话说一半,门外的脚步声已经逼近了门口,他顿时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将耳朵贴在了门口倾听,突然,一声巨响传来,吓得他猛然后退一步,一伸手就拨出了手枪。
  和宫加动在于繁然面前拨出手枪大不相同的是,黄汉也在市委书记面前拨出手枪,不过同样是拨枪,一个是无意的莽撞,一个是有心的保护。
  声音之大,也着实吓了蒋雪松一跳,他一下站了起来:“赶紧联系一下关允……”
  话未说完,门口响起了砰砰的踢门声,是的,是踢门,不是敲门,而且是一脚猛过一脚的狠踢,如果不是蒋雪松办公室的门强化过隔音措施,并且特别加固过,说不定早就被踢开了。
  一瞬间,蒋雪松的脸色也白了,他也没有经历过被人踢到门口的窘境,情急之下,正要拿起电话打给关允,电话就及时地响了。
  蒋雪松从未如现在一样迫切地想要听到关允的声音。
  “蒋书记,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关允的声音还如往常一样镇静,但于蒋雪松而言,却如天籁之声。
  “知道了。”蒋雪松努力平息了心情,淡淡地说了三个字,放下电话,冲黄汉沉默的一点头。
  “动手!”黄汉冷漠地对对讲机下达了命令。
  片刻之后,外面的踢门声不见了,传来几人大呼小叫的声音。
  “放开我!”
  “我要找蒋雪松算账!”
  “蒋雪松,你出来,别当缩头乌龟!”
  “狗警察……”
  喊叫声渐远,蒋雪松和黄汉对视一眼,神情大为轻松。
  电话,又急促地响起。
  “蒋书记,开始收网了。”是冷枫,“伟全和关允汇合了。”
  “好,全面收网,控制局面,避免局面的进一步失控。严惩首恶,区别对待,避免伤及无辜。”
  “是!”
  放下电话,蒋雪松对黄汉说道:“黄汉,接下来的攻坚战,就由你来指挥了。”
  “保证完成任务。”黄汉向蒋雪松敬了一个礼,转身大踏步出去,毅然决然,一往无前。
  望着黄汉的背影,蒋雪松欣慰地笑了。
  市委办公大楼,现在一片狼籍,到处是散乱的文件资料和桌椅,就如同经历了一场地震。而纷乱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收拢,几十名防暴警察如同平空冒出来一样,围成人墙,步步逼退狂暴的人群。
  人群的狂躁气焰并没有因为防暴警察的突然出现而收敛几分,仍有几十名主力上蹿下跳,卖力地鼓动人群发动新一轮攻势,但奈何防暴警察结成的围困阵势太专业,牢不可破,怎么办?
  人群之中有一个光着膀子的青壮汉子名叫李大孬,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见事态迅速被控制,心里窝火,又见防暴警察全副武装,躲在盾牌的背后,打也打不着,不由更加恼火,蓦然间他心生一计,伸手拿出一把弹簧刀,发了一个狠心,今天,非要制造流血冲突的恶性事件不可!
第449章
两条路
  李大孬主意既定,当下持刀在手,一弯腰,一低头,如兔子一样向前蹿去,越过身前的几个人,迅速逼近了防暴警察。
  众人见李大孬身形敏捷,不由大声叫好,在叫好声中,李大孬信心大增,有意卖弄一下他的矫健身姿——用力一跃,跳到了半空,手中弹簧刀高高举起,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如饿虎扑食一样,朝防暴警察凌空扑去!
  “好!”
  人群猛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李大孬满面红光,目露凶光,恶狠狠地举起了手中的刀,要朝防暴警察当胸刺去,如果此时慢镜头回放的话,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凶残和得意,也许他一辈子从来没有如现在一样引人注目。
  “砰”的一声响声,就如谁平空扔到人群中一个鞭炮一样,声音在闹哄哄的人声鼎沸之中并不格外响亮,甚至有不少人压根就没有听到,但声音一响,半空中的李大孬就如被人施了定身法一样,身子猛然一滞,仿佛半空中有一堵无形的墙壁,而他一头正撞在墙壁之下,前进之势顿消,就如飞鸟从空中坠落一般,直直落地!
  “扑通”一声,李大孬重重地摔倒在地,生命的迹象在他身上迅速消失,再仔细一看,他的额头正中有一个手指大小的洞口,正汩汩不停地向前涌出温热的鲜血。
  “啊……”
  人群吓得四散飞逃,如鸟兽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