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13

  如果不是关允的意外介入,也不知道郑天则在黄梁顺水顺风的日子,还要逍遥多久!
  但也不得不说,正式公布对进取学院的查封,在黄梁引发的动荡比关允想象中还要激烈,在消息公布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先后有三四拨人来市委市政府门前聚众抗议,如果不是柳星雅和郭伟全出面及时化解了危机,说不定还真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不止市委市政府门前有百姓闹事,在进取学院门口,也聚集了几十人。好在黄汉出面摆平了聚众闹事者,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相比查封进取学院和奥迪汽车专卖店两件大事引发的动荡,第三件事情,并没有在市民中间引发什么议论,主要也是对于不明真相的市民来说,一个秘书被提名为铁县的县长,并不算什么大事,也没有人会猜到提名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对黄梁的局势又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市民只知道的是,进取学院被查封的话,他们的孩子将无处上学,他们的投资将会血本无归。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不管进取学院是不是查封,他们的投资都会血本无归。
  和市民的关注点不同的是,市委不少人在听到刘洋被市委组织部提名为铁县县委副书记并提名为县长人选时,许多人初听之下,并没有太多的表示,以刘洋的级别,外放出去就算直接提名为县委书记也不足为奇,现在只提名为一个贫困县的县长,也不算什么太轰动的新闻。
  铁县是黄梁西部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虽然面积很大,也是革命老区,但县里大部分是山区,是黄梁排名第一的贫困县,堂堂的市长秘书外放到这样的一个穷县,不知是算发落了,还是算高就了。
  不过微一深思之后,不少人又怵然而惊,没听说刘洋要外放,呼延市长连新秘书人选还没有物色好,怎么就突然把现任秘书外放了?不对呀,哪里出了差错不成?
  知情人士更是大吃一惊,几乎惊呼出声,不好,呼延市长被人挖了墙角!在他没有暗示点头的前提之下,他的秘书被组织部提名外放了,等于是市委有一股联合力量要给呼延市长一个切切实实的下马威,是要让呼延市长在市委威风扫地!
  是呀,不用想就知道,趁市长不在市委之际,在市长没有将秘书外放的想法之下,市长秘书被提名为铁县县委副书记,是多大的一记耳光打在了脸上,别说呼延傲博会很疼,就连他的几个关系密切的市委常委听到消息后,也是感觉脸上火辣辣地发烫。
  这一手太阴了,欺人太甚。
  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呼延傲博现在是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境界,如果他不同意刘洋外放,等于是亲手堵死了刘洋的升迁之路,刘洋再留在呼延傲博身边担任秘书,能和呼延傲博一心才怪。
  而呼延傲博如果亲手堵死了自己秘书的升迁之路,会寒了许多亲信的心。亲信跟随领导,所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以后的升迁。如果呼延市长是用人在先不用人在后的人,谁还会死心塌地地追随他?
  但如果呼延傲博抬手放行了刘洋的升迁,等于是他默认被人打了一个耳光而不还手,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刘洋外放不但是对手对他的一记重拳出击,也是刘洋对他的背叛,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秘书的背叛而不能还击,会让他的威信一路下降多少个百分点。
  够狠、够阴、够歹毒,这一手,真是釜底抽薪的毒计!
  听说是叶林提名了刘洋?好嘛,叶部长亲自上阵向呼延傲博宣战了,也不知呼延市长回来后,会怎么面对眼下纷乱的局面。谁都知道,几件事情的相继发生,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其实不管是进取学院事件,还是奥迪汽车专卖事件,抑或是刘洋外放提名事件,三件事件殊途同归,三箭齐发,直指呼延傲博的咽喉,意图一剑封喉!
  三则消息,几乎让整个黄梁和黄梁市委沸腾,市委还好说一些,就算有不满有议论,也会控制在理智的范围之内。但市民的积怨就不同了,虽然被压制了下去,但更大的动荡还在进一步酝酿之中。
  关允并不担心呼延傲博从省城返回后如何面对纷乱的局面,他担心的是蒋雪松。之前蒋雪松一直不敢动郑天则和进取学院,倒不是他没有胆识,而是投鼠忌器,怕的就是有可能引发骚乱。一旦事情闹大,引发了全市范围内的群体事件,就不止是呼延傲博的问题了,也有可能成为蒋雪松的政治污点。
  现在看来,进取学院这个毒瘤,果然碰不得,一碰就流脓,而且不知道要流多少脓水才会愈合,关允坐在办公室内,紧闭房门,对市委此起彼伏的议论之声充耳不闻,只是眉头紧锁,在思索蒋雪松到底还有什么后手应对黄梁即将失控的局面。
  正思忖时,忽然想起蒋雪松临走时交待的一件事情,关允一拍脑袋,不由摇头一笑,差点忘了这件大事,他起身来到蒋雪松的办公室,拉开第三个抽屉,见里面果然有一个档案袋,他取了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才打开。
  里面是厚厚的一叠资料。
  最上面的封皮上是大大的粗体大字——论社会安定团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允只看了一眼,就屏住了呼吸,只觉一个念头在脑中呼之欲出,心中对蒋雪松最后一击的手法终于摸到了门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黄梁目前的局势,正一步步滑向蒋雪松最想要的局面,换言之,三年来,蒋雪松为郑天则和呼延傲博挖了一个大坑,现在,这个大坑已经坑了郑天则,而且,这个大坑正在一步步吞没呼延傲博。
  再翻开里面的内容,关允只扫了几眼,就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和他一直隐隐约约设想的手法如出一辙的是,蒋雪松的最后一击,只差最后一步推动了。
  最后一步,就是郑天则之死!
第408章
造势
  好一个蒋雪松,他的隐忍而含蓄的政治手法,他的藏而不露的政治智慧,以及他不动如松的为人,活生生为关允初入官场上了一堂生动而残酷的政治课!
  蒋雪松的政治智慧,真真正正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云中世界,静里乾坤,虚实结合,在云山雾罩中,让人分不清真假,于沉默中引而不发,于无声处见惊雷。一旦时机成熟时,只要引爆,必定是石破天惊。
  关允花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看完了厚厚的资料,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份资料的汇总,但从资料的翔实程度和众多资料的论点来看,再联想到蒋雪松让他进京的安排,他心中再清楚不过,蒋雪松要为最后一击造势了。
  书记政绩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经济,二是社会稳定,或者说是……打黑!
  三年来蒋雪松在经济发展上建树不多,也不是蒋雪松无能,而是黄梁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而陈旧的庞大国企,船大难调头,比如钢厂,比如煤企,而且黄梁是古城,思想保守,作风守旧,想要转变思路适应时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还有一点,关允也理解蒋雪松的无奈,蒋雪松的性格绵长而坚韧,不是一个追求短平快的政客,他的目光过于长远了,但身为市委书记,目光太长远反倒不适应国内浮躁的政治环境。现在大部分地市片面追求GDP,为了政绩而不惜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土地,不管GDP里面包含了多少鲜血甚至生命,只要GDP的数据好看,只要政绩到手,只要升迁有望,谁管自己走后身后是不是洪水滔天。
  如果在黄梁想要政绩,只有上马短平快的项目。但凡事都是有利必有弊,大凡短平快的项目,必有严重的后遗症或是污染环境,如此,又不符合蒋雪松的为官理念。以上,正是蒋雪松三年来在黄梁并无经济方面作为的主要原因。
  但也不能完全说蒋雪松在经济上面毫无作为,三年来,呼延傲博在经济方面的政绩也是乏善可陈,就是蒋雪松力阻呼延傲博上马染污企业以换取政绩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百姓也和目光短浅的官员一样,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有一个大兴土木的市长还以为是好事,却不知道,许多只片面追求政绩的市长在任期内,似乎是干了许多实事,但真正的内情却是,银行的钱几乎被掏空,甚至市政府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平均到每个人的人头上,有时会高达上万元。
  外债谁来还?当然是要无数市民慢慢用血汗来还了。市长只需要背着耀眼的政绩转身潇洒地走人就行了,所以很多时候,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有时候一个官员是不是真心为百姓办实事,不能看他在任上盖了多少高楼,唱了多少赞歌,而是要等三五年甚至更久之后才会明白,到底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存在银行的钱,有多少已经被人花光了。
  一个残酷但又必须承认的事情是,GDP的数据越喜人,官员的政绩越惊人,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就越不值钱!
  蒋雪松竭力阻止呼延傲博上马遗害黄梁的项目,现今他和呼延傲博的任期过半,最后两年内,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才算在黄梁的一任没有空过,否则在省委组织部的考评中,就有可能获得低分,从而影响下一步的升迁。
  但蒋雪松既不会引进短平快的污染企业来提升带血的GDP,又大力推广需要三五年之后才会见到效益的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项目,难道说蒋雪松真是官场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活雷锋?
  当然不是!
  那么蒋雪松想要在任期最后两年有一笔沉甸甸的政绩到手,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或说是另辟蹊径,真抓实干。之前关允就一直在想,蒋雪松想在黄梁建功立业,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了,书记的政绩只在两方面体现,一个经济,一是社会稳定,经济方面显然不可能再有建树了,那么就只能在社会稳定上面大做文章了。
  但问题是,黄梁的局面至少从表面上看,很稳定,虽然有进取学院的隐患,有三大宗姓的制衡,但都是不能见光不能摆到台面的问题,不可能拿出来当成黄梁的不安定因素予以打击。正是因此,蒋雪松才隐忍了三年也布局了三年,直到今天,先是进取学院由夏莱跳楼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导致关允介入进取学院事件,而现在奥迪汽车专卖店也随之事发,再加上郑天则被一步步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郑姓从内部开始瓦解,呼延傲博被逼得没有还手之力,三年的隐忍和布局,终于可以全面引爆最后一击了。
  黄梁越乱,就越是彰显蒋雪松的英明和高瞻远瞩,并且有利于他最后的致命一击。
  关允总算完全理顺了蒋雪松的思路,心中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初入官场,能跟在一个深谋远虑并且不动如山的官场高手身边,是他的幸运。蒋雪松的布局和耐心为他上了一堂最真实最有用的官场一课,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官场上的较量是一场漫长并且比拼耐心和毅力的战争,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和一次的胜负,要站在大局的高度看待问题,笑到最后的一个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关允又用心将资料通读了一遍,想起了蒋雪松的吩咐,就拿起电话打给了在省里的蒋雪松。
  “蒋书记,资料我看完了。”
  蒋雪松应该在会议室,周边的声音很嘈杂,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领导不会多说话,但他似乎兴致颇高,说道:“有什么感想?”
  “感想很多,对未来更充满了信心。”关允心中对蒋雪松又多了一丝敬畏,“也对下一步的京城之行,充满了期待。”
  蒋雪松听了出来关允已经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心情就更舒展了几分:“你就再多读几遍手头的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料。”
  心中有料的说法很含蓄,关允明白,蒋雪松的最后一击,还需要他的精心配合才能完成,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蒋雪松对黄梁的布局和下一步的安排,到目前为止,恐怕就只有蒋雪松和他完全清楚,其他人,包括冷岳,也都是雾里看花,不甚明了。
  “我明白了。”关允听到话筒中传来电话挂断的声音,才收起了电话。放下电话,他二话不说又将资料通读了三遍,基本上做到了无一遗漏,只要有人提到资料中的任何一处论点,他都可以张口接下并且阐述一二。
  身为秘书,就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过人的记忆力。
  关允不但做到了对资料心中有料,对黄梁的局势,也有了更明确的判断。不管郑天则被谁所困,蒋雪松也好,黄汉也好,哪怕是呼延傲博也罢,都不希望郑天则安全脱困,甚至省里也有人希望郑天则早些玩完。现在郑天则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他一死,黄梁的局势就大开了。
  可怜郑天则,一辈子作威作福,在黄梁横行霸道多年,到最后,却落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人的一生,有多少事情可以自己掌控?恐怕没有多少。许多人在得意忘形时总是以为权力和金钱可以江山永固,却不知道,世事轮回变迁,爬得越高,终究摔得越狠。
  历史证明,怎么得来的江山,就会怎么失去。抢来骗来的财富,早晚也会被别人骗走抢走。
  此时想通了所有环节,关允就知道他更不能救郑天则出来了,他救出郑天则并不难,难的是,郑天则出来之后,黄梁的局势会怎么大变?
  肯定会乱上加乱。
  还不如静观其变,看看郑天则最后会以一个结局收场。
  想了想,关允拿起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宝家,你和镔力最近多留意红颜馨的行踪,暗中保护她,别让她出事。”
  “没问题,关哥。”刘宝家问道,“谁会对红颜馨不利?”
  “这个就不好了,也许是黄梁的人,也许是省里的人,反正不管是谁,只要有人想对红颜馨不利,你必须阻止。”
  “好,必要时,是不是可以暴力解决?”刘宝家嘿嘿一笑,当了一段时间刑警,他不怕惹事就怕没事的性格还是没变。
  “你看着办好了,别出大事就行。”关允摇头一笑,挂断了刘宝家的电话。
  实际上,现在的黄梁反倒暂时进入了平静期,不过只是表面上平静,暗中却在酝酿一波更大的浪潮,谁也不知道引爆最后一战的节点在哪里,那么只能是各自等候最后时机了。
  蒋雪松电话中也没有透露什么时候返回黄梁,据关允估计,市委一二把手同时到省里开会,也不会逗留太久,顶多三两天。三两天后,蒋雪松和呼延傲博回来之日,就应该是他前往京城之时。
  下午无事,快下班时接到了温琳的电话。
  “我正在和红颜馨见面,现在躲在洗手间给你打电话,我刚刚和她说了那一串数字,你猜她是什么反应?”
第409章
成败之间
  关允还真没有心思去猜红颜馨的反应,他呵呵一笑:“琳丫头,你就别出难题了,快说吧。”
  “真没劲,一点儿也不好玩。”温琳气恼地说了一句,又呵呵笑了,“她愣了半天,然后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一串数字的,我想骗她说我就是知道,结果她不等我说话就又说,看来还真是天意,问我是不是你说的,我就说了实话,她连连点头说,她就该将郑天则的资产交给你。”
  温琳说话语速很快,声音又小,好像是地下工作者一样:“我不和你说了,在洗手间打电话,总觉得怪怪的。她说了,晚上要和你见面,她有重要事情要当面和你说个清楚。”
  “呼……”放下温琳电话,关允长出了一口气,还好,幸好,真好,红颜馨比想像中更快地交枪投诚,让他大呼侥幸。如果红颜馨固执己见,非要等郑天则出现才肯交出手中的巨额财产,那么结果可能只有一个——红颜馨命丧黄梁,郑天则的巨额财产下落不明,无数百姓的集资款就此血本无归。
  最后不管肥水流了何人田,只要钱不落到关允手中,黄梁无数辛辛苦苦积攒一辈子积蓄的集资百姓,就会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还有一个让关允必须将郑天则的巨额财产掌管到自己手中的重要原因是,只要他接管了郑天则的巨额财产,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可以从容应对黄梁瞬息万变的局势。因为关允清楚,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变故或说重大矛盾冲突,不外乎两个字——利益,利益不均时,就是矛盾激化时。
  一旦利益均沾,矛盾冲突的症结化解了,天大的矛盾也会握手言和。所以,掌握了郑天则的巨额财产,就等于掌握了黄梁局势的一半命脉。
  另一半命脉,就是政治手腕了,换言之,是掌握在了黄梁的第一号人物蒋雪松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