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13


第400章
出乎意外
  如果说王向东转身就走的举动已经够让人吃惊了,那么他说出的一句话,就更是让关允和黄汉一齐震惊莫名。
  “关于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事情,我也掌握了部分证据,黄局长回头可以私下找我。”
  话一说完,王向东便匆匆离去,似乎唯恐多留一步就有危险一样。
  王向东是什么意思?
  关允一时不解,王向东前后反差过大,让他摸不清头脑,到底王向东是虚晃一枪,还是真要过河拆桥,知道奥迪汽车专卖店大势已去,要及时和奥迪汽车专卖店划清界限,也好摘清自己?
  和进取学院于郑姓而言无比重要一样,奥迪汽车专卖于王姓而言,也是王姓影响力的标志,相当于是一面高扬在黄梁上空的旗帜,而且旗帜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颇有山高我为峰的气势,但王向东刚才一句话分明是接下了黄汉的话,并且默认了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事实,就让关允大为迷惑,来时凶凶去时匆匆的王向东,真的会忍痛割爱,不但同意让他和黄汉关了奥迪汽车专卖店,还要彻底毁了奥迪汽车专卖店不成?
  如果坐实了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事实,绝对是继进取学院的大火之后的另一场大火,黄梁可就真成了风火连城,先烧郑姓后烧王姓,在黄梁威风八面的三大宗姓,接连两大宗姓相继出事,黄梁真的要面临一场大变了。
  以王向东在官场浮沉多年的智慧,他肯定清楚奥迪汽车专卖店对王姓的重要性,否则他也不会急巴巴第一时间亲自赶来现场,还抬出呼延傲博来压人,但他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还要彻底和奥迪汽车专卖店划清界限,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刚才黄汉的话触动了他的痛处。
  果然,关允正望着王向东离去的背景发呆时,黄汉说话了:“关大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关允见黄汉一脸真诚,想起刚才他和黄汉一致对外的联手,不由笑道:“黄局长尽管说。”
  “奥迪汽车专卖店的案子,后面就没你什么事情了,你跟我到局里作个笔录,以后不管发生什么,就不要再管了。”黄汉点头说道,语气很诚恳。
  “出了什么事情,黄局?”关允心中闪过一个不安的念头。
  “不瞒你说……”黄汉压低了声音,拉着关允到旁边的无人处,又说,“郑局长失踪之前,就是正准备彻查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问题,他刚想动手了,人就不见了。”
  果然,果然如此!关允心中说不出来是震惊还是无奈,郑天则早就知道了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事情,应该也掌握了不少确切的证据,作为郑姓牵制或是制衡王姓的必要手段之一,以郑天则的为人,他不会将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的慈悲或是大度上,他必须要手中掌握足够的筹码。
  再深入一想,关允就更明白了,肯定是进取学院大火燃起之后,郑天则绝望之余,希望王姓帮他周旋,希望呼延傲博为他保全,但显然他失望了,于是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铤而走险,想要点燃奥迪汽车专卖店的大火来逼呼延傲博和王向东就范。
  不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他刚刚有所异动想要采取措施时,他就意外失踪了,可见有人是先下手为强了,也说明有人对他一直不太放心,在他身边也安插了人手,以便随时可以将他拿下。
  郑天则也真是可怜,为他人做了多年的鹰犬,还是黄梁三大宗姓之一的代表人物,却被人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而且还是无声无息,传了出去,也会被人笑掉大牙,笑他徒有虚名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郑天则在如日中天时,相信谁也动不了他一根汗毛。他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场,还是在关允和黄汉的联合夹击下,被一一铲除了身边的党羽,才最终落了一个任人摆布的结局。
  关允理顺了思路,心中愈加清楚奥迪汽车专卖店事件的意外点燃,对黄梁局势有着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相信被困在不知何处的郑天则听到奥迪汽车专卖店被他一次买车的意外而引发了大火,说不定也会笑掉大牙,而且还会感谢他。
  也可以说,郑天则的传话之举,也不算劳而无功了,或者说,他目前在黄梁只信任关允一人,算他有眼光。
  这么说,奥迪汽车专卖店黑幕重重,怕是不但牵连到了王向东,连呼延傲博也有可能被拖下水?肯定是了,否则也不会有人狗急跳墙,敢对一名堂堂的公安局长痛下杀手。想通此节,关允向温琳使了个眼色,温琳会意,转身出门,远离了他和黄汉。
  黄汉意味深长地看了温琳的背影一眼,说道:“关大秘陪朋友买车?你朋友的气质适合买宝马,不适合老气横秋的奥迪。”
  关允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并没有接黄汉的话,直接转移了话题:“郑局长因为调查奥迪汽车专卖店洗黑钱的事情失踪了,这说明奥迪汽车专卖店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现在黄局长接手了这件事情,可要注意人身安全。”
  说话的时候,关允直视黄汉的双眼,试图从黄汉眼神的跳跃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他现在还不敢确定绑架或说软禁郑天则的幕后黑手就不是黄汉。
  黄汉坦然地回应关允的眼神,说道:“不管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我都会一查到底,不会让郑局长的心血白费,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
  关允点点头:“郑局长到底是自己失踪了,还是被人控制了?”
  这句话问得很直接,要的就是打黄汉一个措手不及,黄汉却不慌不忙地说道:“现在还真不好下一个结论出来,就我个人认为,倾向于郑局长被失踪了。”
  关允想了想,还是稍微透露了一丝郑天则传话的内情:“我收到了一幅画,画的寓意是有人被困在了一座山上,也不知道传画的人是谁……黄梁周围山很多,我对黄梁不熟,也无从判断画的真假。”
  黄汉的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惊讶,不过一闪而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微一摇头说道:“也许是有人想送礼给关大秘,也许是关大秘理解错误,郑局长失踪这样的大事,可不能凭猜测来断案。还有,郑局长最终是失踪还是别的什么,最终还要由市委决定,我们可不能私下乱说。”
  见黄汉避重就轻,关允不清楚黄汉是不相信他的说法,还是有意避开可以拯救郑天则的话题,既然黄汉对郑天则的死活也不放在心上,他就更没有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就摆手说道:“好吧,下面的事情就麻烦黄局了。”
  黄汉见话题说完,就引领关允上车,陪关允一起到了单水分局,大概记录了笔录之后,就礼送关允回去。
  等处理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了,本来关允还想下午去上班,现在看来也没有必要去了,他就给蒋雪松打了一个电话。
  “蒋书记,发生了一点小意外,下午我可能过不去了。”
  蒋雪松正忙着迎接省委联合调查组的到来,左右办公室也没有什么事情,他就说道:“好吧,下午就放你假了。”
  “还有一件事情要向领导汇报一下。”关允听了出来蒋雪松正在忙碌,本不是汇报的好时机,但事不宜迟,他必须第一时间让蒋雪松知道奥迪汽车专卖店发生的事情,否则如果蒋雪松从别人口中得知了此事,就是他的失职,“在奥迪汽车专卖店买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
  关允简略而不失重点地向蒋雪松汇报了事情经过,当然,黄汉和王向东的相继出现,以及黄汉和王向东在事件中的立场和表现,他也一一描述清楚,要的就是提供最及时最翔实的信息给蒋雪松,以便蒋雪松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这样呀……”蒋雪松耐心地听完之后,沉吟了半晌才说了一句,“回头再说好了,省委联合调查组的同志到了。你下午继续陪温琳买车,再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
  关允放心了,蒋雪松没有对他的做法有任何指示,表明蒋雪松对他处理奥迪汽车专卖店的手法是赞成的态度,就是说,蒋雪松对王向东也是颇有几分意见了?
  好,关允心中大定,蒋雪松如果都不担心进取学院和奥迪专卖的两处大火同时点燃,他还怕什么?
  下午,关允陪温琳看中了一款宝马。温琳本来对宝马提倡的驾驶者之车的理念并不十分感冒,毕竟她是女人,不是狂热的汽车爱好者,但还是听从了关允的意见,买了一辆宝马。
  新车到手,自然难免一时心盛,温琳就开车上了高速,让关允陪她兜风。开了几圈后,温琳就喜欢上了宝马的驾驶感,连夸关允有眼光,到底是有底蕴的宝马,确实比奥迪不温不火的驾驶风格来得直接而爽快。
  正当关允和温琳在高速公路上疾驶时,收音机中突然传出播音员沉痛的声音,一个伟人去世的消息,突如其来,震惊了整个中国……
第401章
重大变故
  春节刚过,还没有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三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由于新车的缘故,温琳没敢放开开,但宝马直列六缸3.0排量发动机的实力确实不俗,轻点油门,感觉汽车就如轻盈的蝴蝶一般,直欲腾空飞起。
  宝马汽车一贯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之道,经典之作就是直列六缸发动机,一直是业内的翘楚。汽车的精髓在于发动机,没有掌握发动机技术的汽车厂家只能说是组装厂,不能称为真正的汽车厂家。
  直列六缸发动机因为体积太长,占据了过多的发动机舱空间,逐渐被V6发动机取代。但宝马却一直坚持直列六缸的排列,正是因宝马的特立独行和对驾驶感孜孜以求的追求,才让宝马成为汽车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汽车品牌,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正是对宝马汽车追求极致的驾驶感的盛赞。
  温琳并没有驾驶过众多品牌汽车的经验,但也陆续开过一些汽车,再加上她天生就喜好运动,骨子里有一定的运动基因,而且她又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一上手就喜欢上了宝马的操控,几脚油门下去,就将速度提升到了120公里。
  如果不是新车的缘故,温琳说不定还敢一口气开到时速180公里,她天性好动,从小到大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小时候还有假小子的称呼,所以她长大以后才健美如一株阳光明媚的向日葵。
  坚持了一段时间时速120公里,她还是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脚下加劲,不多时时速就提到了150公里,关允吓坏了,他不是不相信温琳的技术,而是心疼新车,忙说:“慢点,慢点开,新车没出磨合期,别这么折腾。”
  “国产车以前因为技术不过关,加工精度差,所以新车需要磨合,先进国家的汽车出厂前就研磨好了,根本不需要磨合。原装进口的宝马还要有磨合期?别开玩笑了。”温琳咯咯一笑,“你是不是不相信我的开车技术?”
  关允无奈一笑:“反正是你的新车,你不心疼就算了,我才懒得操心。至于你的开车技术,根据我的观察,还算合格,但算不上优秀。”
  “要不你试试?”温琳将车停到了路边,“看样子你是手痒了,想开车就明说。”
  “其实,我更想驾驶你。”关允嘿嘿一笑,“比起汽车,你好驾驭多了。”
  “去死,色狼。”温琳下车,拧了关允的大腿一下,“才老实多大会儿,就又想入非非了?你们男人是不是天天都在想不正经的事情?”
  “也不是天天想,就是当美女在身边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一想。”关允一边一下车,一边老实地回答,说实话,当温琳专注开车的时候,她几分紧张、微咬嘴唇的模样,确实性感,“刚才你开车时专注的神情,很迷人。”
  “算你嘴甜。”温琳甜甜地笑了,关允平常不怎么会说甜言蜜语,就算偶而冒出两句,也似乎言不由衷,就让她时常感叹果然世上没有完美的男人,就和没有完美的女人是一样的道理,关允什么都好,就不够油嘴滑舌。不过她后来也想通了,如果关允天生一张甜言蜜语的嘴巴,反倒不是好事,能对她经常说出肉麻的情话,一转身,也能对别的女人说。
  所以说女人不要以为有一个甜言蜜语的男人是好事,其实不然,越是油嘴滑舌的男人,转身去哄别的女人开心的可能性就越大。
  关允坐上了驾驶位,开动汽车之后,缓缓加油,等时速提到120公里后,就再也不肯多踩半点油门,温琳嫌慢,催促关允开快一些,关允不肯,温琳就恼了,伸手拧了关允的耳朵。关允却依然老老实实地保持在时速120公里,不肯超速哪怕5公里。
  “你真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温琳嘲笑关允,“新车还没有上牌照,就算超速也没事。”
  “许多人不习惯系安全带,怕罚款才系,多么可笑的逻辑——怕罚款一百元却不怕丢命,证明他的命连一百元都不值。”关允摇头笑道,“我不超速,是守法,是敬畏生命,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但要做到不触犯一丝一毫的法律,也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循日常行为规范的公民。如果百姓人人遵纪守法,如果官员人人敬畏法律和良心,世界就大同了。”
  “你的话听上去好像是推崇道德至上的论调……”温琳白了关允一眼,“你是有神论者?你认为虚无飘渺的道德可以规范人类的行为?”
  “抬头三尺有神明,日升日落,月盈月亏,万物生长,春夏秋冬,以及天地运行的规则,都是无形的神明,就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形的神明。敬畏神明,敬畏自然,敬畏天地良心,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且和动物得以区分的关键。”关允一边稳稳地开车,一边说道,“法律虽然可以制裁犯罪,但不能杜绝犯罪。当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严格时,就是和谐社会,就是大同世界。当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时,人类就会有灾难,战争横行,犯罪滋生,所以说,人人遵守内心的道德规范,才是世界和平的前提。中国的法律既杜绝不了犯罪,也制裁不了美国的罪犯,由此可见……”
  话未说完,收音机中正在播放的音乐突然中断,一个沉痛而悲壮的声音响起:“现在插播一条新闻……”
  关允心头一紧,他刚才一番关于道德和法律的论点,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才高谈阔论,而是有感而发,或许是心有灵犀的缘故,老容头一直滞留京城未归,他就知道京城中的那位老人可能要不好了,作为开国元勋中仅存的几个硕果之一,那位老人是关允最敬重的伟人。他对老人的为人和人生经历,敬佩如滔滔江水,就他认为,正是由于老人的存在,中国才不至于滑向独裁和闭关自守的深渊。
  国内的政治生活中,通常不会插播新闻,一旦插播,绝对是轰动全国的大事。再加上播音员悲痛的声音并且伴以庄严肃穆的哀乐,关允一听之下,心中一凛,立刻一脚急刹车就停到了路边。
  收音机中,播音员沉痛的声音在继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因病医治无效,在京城逝世,享年93岁……”
  肃穆、庄严的哀乐在车内回荡,播音员沉痛的声音在心头回响,关允没有想到,一代伟人逝世的消息,他会在是高速路上,在一辆宝马车内得知。
  温琳也惊呆了,默然无语,一行清泪无声地滑落。
  关允也流泪了,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全国人民心目的领袖,不需要红歌吹捧,也不需要忠字舞表忠心,只从他离世时有多少人为他悲伤为他落泪就可以知道,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一眼望去,高速公路十分空旷,目光所及之处,空无一车。道路两旁是冬天的农田,荒凉而落寞,正在等待春风吹拂大地之时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只是一个老人再也见不到祖国的春天了,带着他终生没有踏上香港的遗憾,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此时,山河同悲,万民同哀!北风呼啸,仿佛是天地的挽歌。
  关允尽管从未见过老人一面,但他出于对老人的敬重,以及老容头和老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他悲痛万分,推门下车,任由野外的凉风吹拂脸庞,带走他真切的悲伤。
  一世风云,赫赫雄威震。八斗文韬,天下齐敬仰。
  三番劫难,铮铮浩气横。五车武略,沧海任奔流。
  正当关允悲痛难抑之时,电话突兀地响了。他拿过手机一看,是京城来电,忙接听了电话,电话里传来了老容头悲怆的声音。
  “小关子,我明天回黄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