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313

  李梦涵不高兴了:“齐昂洋,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如关允了?”
  “从人生经历和思想高度两方面来说,你确实不如关允。”在维护关允的时候,齐昂洋表现得可圈可点,丝毫没有因为他喜欢李梦涵而迁就李梦涵的任性,“境界上的差距,有时就是天壤之别。对一些境界高深的人来说,说一句真话,别人听来就像是刁钻和刻薄,其实不是,境界高深的人看问题看的是本质,一般人只看表象。”
  “说得好像真的一样,不过是泛泛而谈罢了。”李梦涵不服气地瞪了齐昂洋一眼,“什么境界高深,人和人相比,能差多少?”
  “差得太多了,人和人的差距不在长相,不在财富,而在思想,人和人的思想境界上的差距,就如夏虫不可语与冰一样,是跨越不了的鸿沟。”齐昂洋继续侃侃而谈,最近他读了不少书,有感而发,“你无论如何和一个生命只有一个夏天的虫子说不清楚结冰是怎么一回事儿。当年释伽牟尼佛带领弟子们修行,要求弟子们喝水的时候,用纱布过滤一遍,弟子们不解其意,问是怎么一回事儿,佛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当时许多弟子境界不到,但佛说了,就要照做。科技发展到现在,科学证明了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当时别人不知道,佛却知道,这就是境界上的差距。”
  “说得好,昂洋最近读了不少有益的书籍呀。”关允呵呵一笑,接过了话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三种情形,现量、比量和圣教量,现量是不用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比如人的手碰到水火,立刻就知道水火的存在。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肯定有人。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言教才知道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水平有限,而在境界上高出我们许多的圣人教导我们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我们就要认真执行,不要怀疑,等境界到了,自然就知道圣人的正确了。”
  “现在许多人既不研经,又不读史,且不信圣言量,只知道一味怀疑排斥,还自高自大,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温琳见众人讨论得热闹,也加入了进来,“许多人不读书还沾沾自喜,认为不读书一样可以赚钱,人的一生,活得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而是感受。感受是什么?就是思想,就是对人生的思索,人不是动物,来人间一趟不是吃吃喝喝就一死了之,一定要思索人什么要生,为什么要死,既然生下来必死,为什么还要来人间走一遭?如果万事转头空,那么人生的奋斗和努力不是毫无意义了?”
  温琳的话,让讨论的气氛凝重了许多,一时都沉默不语了。正好服务员上了菜,八大碗一次性全部上齐,包括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久负盛名的八大碗芳香四溢,色香味俱佳,顿时让人胃口大开。
  “不讨论形而上的论题了,先解决最现实的温饱问题。”关允哈哈一笑,“所谓贫穷布施难,富贵修道难,其实贫穷修道也难,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天天为温饱奔波忙碌,哪里有空闲时间思索形而上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人真富贵了,却放下富贵去修道,才是让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好吃,好吃。”李梦涵哪里还听得进去关允的话,夹了一块肉丸子,也不嫌烫,吃得直咧嘴,“味道一绝,到底是传统做法,真不错。”
  关允哈哈大笑,暂时将郑天则的事情抛到了一边,也埋头大吃起来。
  饭后,几人回到了酒店,重新拿出画研究了一番,关允心思一动,用手一扣“云中世界,静里乾坤”的题字,果然,一捅就破,露出了里面的一个小纸条。
  众人都惊讶地“咦”了一声,关允拿过纸条一看,上面只有歪歪扭扭几个字:“关允,救我。”字迹如小学生所写,而且笔划极不连贯,显然是仓促之下匆忙写就,应该是时间紧急,不允许多写。
  只不过没有落款,而关允也没有见过郑天则的笔迹,也就无从判断是不是郑天则的亲笔。
  “黄梁附近哪里有山?”温琳提供了一个思路和突破口。
  “黄梁周围山很多。”关允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不好确定在哪一座山上,这是一个难题。”
  “那怎么办?”齐昂洋问,“到底救不救郑天则?”
  关允沉思片刻:“不救,说不定有人故意想让我们去救,然后一箭双雕……”
第391章
开什么玩笑
  关允一生中犯过的错误不多,大错误更是几乎没有,对官场中人而言,一个致命的大错误就是一生的政治污点,成为政治生涯中永远绕不过去的绊脚石。
  其实于普通人而言也一样,人生是单行道,大错误也好,小错误也好,只要犯过,就永远是擦不掉的人生败笔。
  关允一生后悔的事情也不多,但在郑天则的事情上,是他人生之中第一件后悔的事情。
  当然,在此时做出不救郑天则的决定时,关允还不知道他做出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他出手救下郑天则——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关允出手拯救郑天则,也未必能马到成功——或许黄梁局势的最终结局会是另一种结果,但生活没有假设,关允最终还是没有伸出挽救之手。
  其实关允不是见死不救,而是他没有将拯救郑天则当成当务之急,以为还有时间可以从容布局,不想一件意外的发生,打乱了他的部署。
  还有一个原因,想要救下郑天则,必须要先探明郑天则的藏身之处,而且还要派出全部的精兵强将,楚朝晖一人出马肯定不行,还要有戴坚强和屈文林协助。戴坚强和屈文林刚刚投诚过来,关允还做不到对他们百分之百的信任,让他们和楚朝晖一起出手去拯救郑天则……他还不放心。
  在种种顾虑之下,在关允想要谋定而后动的想法下,郑天则阴错阳差错失了一次逃出生天的大好时机。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定数的存在,也许真是郑天则命该如此,总之,在郑天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托人带了一副字画给关允,以为凭借关允的聪明和能力,可以救他逃出困境,结果却是……
  其实郑天则也不能全怪关允,关允不是不想救他逃出生天,只是计划太周详了,晚了一步而已。平心而论,也不算太晚,如果不是一件天大的意外的发生,说不定关允还真能从容救他出来。只不过可惜的是,在大环境风云突变之时,如郑天则一般级别人物的个人命运,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渺小。
  关允说出不救的话后,齐昂洋并未反驳,他微微一想,点头说道:“也是,救郑天则风险太大,而且连幕后黑手是谁都不知道,再说,谁敢说不是郑天则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不上他的当,不陪他玩了,他爱玩完是他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投资大事。”
  齐昂洋一开口,就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郑天则的事情就被暂时抛到了脑后,几人坐在房间中,边喝茶边继续商议投资大事。虽说历史文化城和成语文化宫的投资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政治目的之外,经济利益必须计算得失。
  几人坐在苏墨虞的房间之中——苏墨虞和李梦涵要了一个套间,齐昂洋单独一间——向来追求精致生活的苏墨虞只要出行,不但要随身携带大量的衣服和化妆品,还会自备茶具和茶叶,苏墨虞就素手烹茶侍君侧,亲自动手煮了一壶白茶,让关允几人品尝。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向来为茶中珍品,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关允轻抿一口,不由赞道:“好茶,味道纯正,虽淡而不乏味,回味无穷。”
  “不仅是茶好,墨虞泡茶的水平也高。”温琳赞叹地说道,“我要向墨虞学习泡茶。”
  “墨虞泡茶是爱好,是因为她从小生长在茶乡,你泡茶是为了什么?”李梦涵打趣温琳,“女为悦己者容,温琳,你是想为悦己者泡茶,对吧?”
  李梦涵取笑温琳也就算了,偏偏眼睛还看向了关允,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影射了。
  关允我自巍然不动,不理会李梦涵,温琳也是落落大方地说道:“我学会泡茶,是想多一门手艺,女人嘛,何必总是想着取悦别人?还是先取悦自己才最舒心。”
  “说得对。”李梦涵大喜,一把拉住了温琳的手,“知音呀,温琳,你的话我爱听。”
  关允和齐昂洋对视一笑,一脸无奈,李梦涵就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女孩,她的快乐毫不掩饰,也正是因此,她才让人感受到生活还有纯真的一面。
  针对黄梁的历史文化的投资,虽然金一佳报出了10亿的天价,但投资方案还是要齐昂洋和苏墨虞先拿出草案,然后金一佳再最后拍板,实际上按照投资比例,金一佳是最大股东,不过金一佳由于在孔县有事,并且出于对关允的信任,全权交与关允处理了。
  也就是说,现在关允代表的不是黄梁市的利益,而是投资商的利益。
  对于投资前景,齐昂洋很有信心,关允也相信,齐全对齐昂洋在黄梁的投资肯定是默许并且支持的态度,而且毫无疑问,齐全在黄梁有政治诉求。但齐全为人太深不可测,他在黄梁的政治利益的落脚点在哪里,关允现在丝毫不知,而且也看不透黄梁市委常委中,到底谁是齐全的亲信。
  齐昂洋也是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关允相信,尽管齐昂洋口口声声说他在政治上很迟钝,许多政治问题看不透,但他的投资的背后肯定有齐全的指示在内,只不过他不明说罢了。关允也尊重齐昂洋的做法,他和齐昂洋私人关系是不错,但还没有不错到在政治利益上可以携手共进的地步。
  也说明了一点,以他现在的级别,还入不了齐全之眼,否则,齐全就会有暗示让齐昂洋转达了。不过让关允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黄梁局势如此动荡不安,省委一号二号不明确表态也就算了,身为省委的三号人物,齐全似乎始终游离在黄梁的局势之外,对黄梁的局势一直表现出的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又和齐昂洋商讨了半天投资事宜,基本上明确了投资方向,齐昂洋事先做足了功课,由黄梁辐射到豫省以及整个中原地区的大文化战略,让关允暗暗赞叹并且钦佩,在政治问题上齐昂洋确实缺少独到的眼光,但在投资和经济大计方面,他不愧为商业天才之称。
  如果齐昂洋的商业大计得以实现,黄梁的经济腾飞指日可待,不出三五年,黄梁必将厚积薄发,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告别齐昂洋,关允和温琳回到家中。临走的时候,苏墨虞假装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温琳要不晚上住在宾馆?反正这里房间够大。”
  “不用了,我还要回我姨那里。”温琳委婉地拒绝了苏墨虞的挽留,“晚上要是不回去,我姨非得审讯我不可。”
  苏墨虞笑笑没有说话,目光却深深地落在了关允的脸上。关允泰然自若,并不回应苏墨虞的意味深长的眼神。
  到了家中,温琳脱了外套,灿然一笑:“苏墨虞对你有意思了。”
  关允笑道:“别瞎说,她现在是感情的空白期,急需要一个人填补感情的空白,正好我是她视线范围内唯一的男人,所以,我是替补,你说,我会当别人的替补吗?”
  “当然不会,你只会让别人当替补。”温琳脱了外套,露出里面的紧身毛衣,现在的她身材愈加丰腴了几分,虽丰腴但不显丰满,更不显胖,而是恰到好处的肉感。
  女人的性感全从肉感而来,此时的温琳比金一佳和夏莱都更有女人味,也是,一个男人从青涩到成熟,是经历了女人之后才有了魅力,同样,一个女人的女人味,也是来自男人的熏染。
  关允轻轻抱了抱温琳,充满了柔情,他轻轻说道:“你肯定有话要对我说。”
  一个晚上,温琳虽然表现得还算正常,但她的微小的情绪变化逃不过关允的眼睛,关允就知道,温琳有事要和他商量。
  “还不是我姨的事情……”温琳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她坐到了沙发上,双手捧着水杯,无助地说道,“有人想让我姨调往省城,我姨不同意,那个人就发了火。”
  那个人是谁,关允当然清楚,他蓦然想起上次蒋雪松冲叶林发火的一幕,原来问题的症结在这里,就问:“调往省城什么单位?”
  “省教育出版社担任社长。”温琳怔怔地看向关允,“我不太懂这些,你说到省教育出版社当社长,是不是比她现在的职务要高?”
  省教育出版社社长是正处,叶林现在的级别是副处,等于是前进了一步。但从权力上来讲,教育社的社长显然没有一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位置显赫,不过从叶林眼下的处境和今后的发展前景综合判断,她当上市委组织部长的可能性极低,所以转变一下思路,风物长宜放眼量,去教育社也未尝不是一步好棋。
  “职务是要高一些,就是以后的发展空间就窄了。”关允简单地解释了一句,又问,“你姨为什么不想去?”
  温琳的回答,险些让关允震惊得跳脚。
  “我姨不想离开那个人,他说那个人的婚姻也很不幸,可能也要离婚了,她想嫁给他!”
  关允睁大了眼睛——叶林想嫁给蒋雪松?开什么玩笑!
第392章
事关重大
  女人就是女人,不管身份多显赫,位置多高,一旦涉及到了感情问题,有时简单幼稚得让人难以置信!
  以蒋雪松现在的地位,他不能离婚,尤其是在现在的节骨眼上,他一旦离婚,就会前途尽毁。
  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作为一个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市委书记,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政治对手在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一次婚变,绝对会被政治对手利用,并且将蒋雪松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政治人物的婚姻问题,可大可小,全看地位和处境了。到了省级,如果出现婚姻问题,或许可以秘而不宣,毕竟省级的政治斗争涉及到了中央的层次,省级干部,通常不会倒在婚姻问题上面。
  但市级干部倒在婚姻问题或说女人问题上面的,数不胜数。
  况且蒋雪松现在正和呼延傲博进行最后的决战,正值无比紧要的关头,呼延傲博正愁抓不住蒋雪松的把柄,如果蒋雪松此时离婚,等于是授人以柄,呼延傲博不拿此事大做文章他就白在官场混了十几年!
  退一万步讲,就算蒋雪松和原配离婚,也不会再娶了叶林。如果叶林不在黄梁市委工作还好,她不但在黄梁市委组织部工作,还是组织部副部长,又和蒋雪松有过过往,如果蒋雪松离婚之后和她结婚,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知道会传出什么样乱七八糟的传闻。
  蒋雪松除非脑子短路了,否则以他的政治智慧,现在离婚再娶叶林,绝对是自寻死路的晕招!
  “你姨……怎么这么冲动?”关允本来想说怎么这么幼稚,话到嘴边又改成了冲动,也是为了给温琳留几分面子,虽然他心里很想骂叶林几句。
  “什么冲动?”温琳一下没跟上关允的思路,“那个人离婚,又不是因为我姨的原因,是他自身的原因。”
  “我是说,不管蒋书记是不是离婚,你姨都不可能嫁给他,至少在蒋雪松担任黄梁市委书记期间不可能!”关允强调说道,摇了摇头,“你姨好歹也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怎么就这么没有政治头脑?”
  “这么说,你也觉得我姨傻了?”温琳喝了一口水,目光有些茫然,“我也觉得她有点傻,到了那个人的层次,还能有什么爱情可言?她却还对他一往情深,又是何必呢?人的一生,最美好最纯真的爱情也就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要我说吧,30岁以后的感情,就掺杂了太多的社会因素,顾及了太多感情以外的事情,什么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双方家庭,等等,感情就不纯了。”
  温琳的想法还是落在感情上,关允考虑的却是这件事情对蒋雪松的个人声誉、前途以及对整个黄梁局势的影响,他坐在了沙发上,一言不发,低头想了半天,忽然抱住了温琳的肩膀。
  “琳丫头,你相不相信我的为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