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313

  “李玉欢,要是我是你,早就灰溜溜走人了,还站着不走,是不是被骂得不够?”齐昂洋不无冷嘲热讽地说道,“走吧,辱人者,人恒辱之。”
  齐昂洋一开口,围观的众人中有不少是年轻人,都被关允的话打动,鄙夷李玉欢的浅薄,就开始起哄了。
  “走吧,辱人者,人恒辱之!”
  “走吧,辱人者,人恒辱之!”
  一开始是一个人起头,随后几个人一起喊,再后十几个人同时出声,声势浩大,直冲云霄,李玉欢脸皮再厚,也支撑不住了,一甩身,悲愤而走。
  李凝欢摇了摇头,想说什么,终究没有开口喊住李玉欢,也没有让人送她,也不知是失望还是无奈,她微微定了定神,对关允说道:“关允,你来提亲,我不反对,不过家里的大事都是一佳爸爸说了算,他就在正屋里,你去向他说吧。”
  金一佳大喜:“妈,你同意了?”
第302章
初会金全道
  李凝欢摇头一笑,半是嗔怪半是玩笑地说道:“你性子比夏莱还烈,为了关允,夏莱能跑美国去,你为了他,说不定都跑月亮上去了。”
  “妈……”金一佳喜滋滋地抱住了李凝欢的胳膊,喜上眉梢,“还是妈妈通情达理。”
  李凝欢叹息一声,又看向了关允:“关允,你一个人让夏家和金家的女儿都不得安生,你罪过大了,以后不管走到哪一步,记住一点,善待身边人。”
  “是,伯母,我记下了。”关允恭谨地说道。
  “好了,你去吧。”李凝欢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喜爱之意,“你这孩子有点慧根,只可惜,情债太重了。一佳爸爸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推崇佛学。”
  关允闻声知意,心中大喜,知道李凝欢不但接纳了他,还在向他暗示如何和金全道对话更得其心,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他和金全道没有共同语言,要想过金全道的一关就难了。
  过不了金全道一关,他和金一佳之间依然是千山万水。
  李玉欢说完,转身就走了,她依然保持瘦削的背影在关允的眼中有一丝生动和宽容,人和人的面相或许可以相同,但心境不同,层次就差了太多。
  深吸一口气,关允知道最大的考验就要来临了,他回身看了一眼齐昂洋:“走?”
  “走!”关允提亲,齐昂洋必须出面作陪,打仗亲兄弟,他不力挺关允他就不是齐昂洋了。
  “走!”金一佳也是视死如归的表情,又悄声对关允说道,“不怕,大不了我跟你私奔。”
  “走。”苏墨虞也想争取自己的幸福,她也希望关允和金一佳成了好事,齐昂洋就会回到她的身边。
  “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声响起,清脆而果断,关允回头一看,竟是李梦涵。
  李梦涵从世纪会所和金一立一起现身,再到容千行和金一立打架时带走容千行,其后再到她和容千行一起在金家出现,而容千行一走,她却又留下,真是一个像雾像云又像风的女孩,让人捉摸不透。不过随她去,关允却没心思琢磨她想做什么。
  只不过李梦涵一声嘹亮的回应,终于惊动了齐昂洋,终于,齐昂洋向李梦涵投去了关注的目光。
  只一眼,齐昂洋就惊呆了,呆立当场,再也移不动脚步了,数人从他身边擦身而过,他都恍然不觉,目光直直盯着李梦涵的一颦一笑,片刻不肯移开,直到李梦涵走到了他的身边,他才如梦方醒,伸手向李梦涵说道:“在下齐昂洋,未请教芳名?”
  “再见是为了永远不见,笨蛋齐昂洋!”李梦涵嫣然一笑,见齐昂洋不如关允一眼就认出是她,不由玩心大起,“你自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再来问我叫什么。”
  “我……”齐昂洋遇到过当面拒绝当面接受或是受惊一样跑开的形形色色的女孩,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李梦涵一样说话含蓄而让人联想丰富的女孩,不由一时呆了,愣了片刻,望着李梦涵美好曼妙的背影,觉得还真有几分眼熟,但究竟在哪里见过,还真是想不起来了。
  这边齐昂洋眼前一亮,终于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女孩时,那边关允已经一步迈入了金家的正堂之中。
  正堂的客厅足有50平米,正中摆了一张圆桌,圆桌两侧还有屏风,围绕圆桌而坐的有四个人,正中一人,方脸、淡眉、宽额,似乎并无威严之相,却周身上下散发一股淡定从容的气魄,不用说,正是金一佳的爸爸、金家的家主金全道。
  金全道的左右各有一人,和金全道长相有五六分相象,只不过一人略黑一人稍白,略黑者个高,按座位排序来看应该是金全道的二弟金全德。稍白者个矮,不用说自然就是金家老三金全经了。
  在末位作陪者正是夏德长。
  正堂的门槛更低,一般人不注意都会踩过,关允却从小恪守母亲教导的过门槛必迈过的家训,一步跨过,施施然来到了几人面前。
  金全道几人坐着不动,也不说话,只有夏德长回身看了关允一眼,勉强一笑:“关允。”
  关允点头回应:“夏部长。”声音淡然而疏远,夏莱一走,他和夏家再无私交,只有公事。
  不过在关允和夏德长一问一答之后,再无人开口说话,气氛一时沉默而凝重。坐在首位的金全道轻轻抬了一下眼皮,似乎是漫不经心地看了关允一眼,又似乎没有看,随后就招呼几人继续喝酒了。
  关允被直接晾到了一边!
  金一佳想说什么,被金全道严厉的目光制止,只好咽了回去。平常嘻嘻哈哈的齐昂洋,在金全道含而不露的威势的逼迫下,也是不发一言。
  果然是久居上位者的威势势不可挡,更何况金全道是京城第一金的一家之主,他当前一坐,不必刻意板脸假装威严,只是一脸平静,就让人足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威压。
  是的,是几乎让人站立不稳的威压,这种感觉,关允最早在蒋雪松身上体会过,不过威力不大,随后又在面对木果法时感受到木果法的官威如风,但不管是蒋雪松和木果法都远远不能和金全道相比,主要是蒋雪松威压不够厚重,木果法的威压不够内敛,而金全道的威压,不但厚重如山磅礴如海,而且内敛凝重,淡定从容,已达大成之境。
  在这样一位看透世事久经大事的智者面前,关允能保持镇静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一较高下之心?金全道不说话,他也不敢开口,只是谦恭地肃立一旁,静候一个时机的到来。
  关允相信,金全道有意晾他,不会晾他太久,而且他也清楚,既然他过关斩将一步迈入了金家的正堂,金全道不会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有人说,儒家是小学生,道家是中学生,佛家是大学生,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很偏激,其实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样。”金全道扭头冲金全德说道,“你认为呢?”
  金全德点头说道:“不是说释儒道是一家吗?对佛学我研究不多,不过我总觉得相比之下,还是儒家更适合国情,道家太消极,佛家太出世。只有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才是王道。”
  金全经却说:“道家追求的是长生之道,也许从只求长生不问世事的角度考虑,就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了。我们认为道家消极,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出发点,逆向思维一想,也许就可以理解了。”
  “也不全是。”金全德反驳说道,“老子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但现在的世界局势却是大国才能国力强盛,所以说,老子的理论还是不够进取向上。”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借讨论释儒道三家来暗指世事,气氛热烈,旁若无人,只有夏德长一人低头不语,不参预到讨论之中,神色黯然,借酒浇愁。
  “话不能这么说,要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金全道呵呵一笑,忽然眼光一转,落在了关允身上,开口问道,“你就是关允?”
  “是。”关允微微紧张,既然被点名了,就要承受必须承受的一切,就必恭必敬地说道,“请金伯伯赐教。”
  “刚才的话题,你说说你的看法。”金全道淡而无味地扔下了一句话,就不再多看关允一眼,而是拿起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慢条斯理地嚼了起来。
  关允还以为和金全道的第一面,金全道会直接向他提出苛刻和刁难的条件,不想却是另辟蹊径对他进行考验,说实话,这道测验题难度极高,很容易误入歧途,也容易回答得不尽人意,因为这一类的争论,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关允脑中闪过李凝欢的一句提醒,金全道比较尊崇佛学,他对佛学研究不深,也有所涉猎,心中就有了计较,微一沉吟说道:“自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之后,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可以说,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心思想,确实符合天下读书人心中的道德规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更是每一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学子的最高行为准则。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话放到今天,依然闪烁耀眼的光芒,而且还可以指导每一个党员干部,成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关允一开口就是侃侃而谈,大有即兴长篇大论演讲之意,金全道听了却是微一皱眉,似乎面有不悦之色,金一佳暗暗着急,她可是清楚爸爸不喜欢长篇大论夸夸其谈的人,关允再以这样的口吻说下去,恐怕再说三句话,就被哄出去了。
  关允似乎并没有察觉金全道的表情变化一样,继续说道:“但是真要就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下一个结论的话,应该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慧眼观红尘!”
  “哦?”金全道顿时眼前一亮,放下筷子,一脸惊喜地看向了关允,“此话怎讲?”
第303章
金全道其人
  不止金全道一时惊喜,初次听说如此新奇的论点,就连金全德、金全经也是同时吃惊不小,二人对视一眼,微一思忖,眼中立时有惊喜流露。
  好,好一个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慧眼观红尘!
  金家一门三杰,如果放到古代,真有可能是一门三进士,都是非常尊崇传统文化之人,三人国学知识丰富,堪称渊博,和国内许多的国学大师为友。虽然人在官场商场,却始终不忘修身养性,所谓儒家修身治世,道家治身避世,佛家治心出世,三家各有侧重又互有交集,多年来兄弟三人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将三家的道理融会贯通,达到三家合一的境界。
  不成想,一个20多岁出头的年轻人,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就算从启蒙时开始读书,到今天也不过20年的人生阅历,却能一语道破天机,解开了兄弟三人几十年的人生难题,关允难道是天纵之才,怎么会有这么深厚的国学知识?
  关允的声音不大,却如平地起惊雷,一声惊雷过后,万里无云万里天。
  关允见一语震惊在座几人,不由暗道一声惭愧,其实以他的人生阅历和国学知识储备,不足在几位大师级人物面前班门弄斧,只是一来得益于从小母亲对他的言传身教,教他写字、吟诗并且背诵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上大学后兴趣不减,除了和夏莱恋爱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完成了大量的阅读和知识储备。
  大学时代的知识储备非常关键,是伴随一生的财富。
  再后遇到了老容头,老容头学究天人的丰富知识又让关允眼界大开,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加上正坐了冷板凳,在孔县一年间,他又跟老容头学了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始系统地接触到道家和佛家的知识,也在老容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不是关允的独创,也不是老容头的原创,而是老容头在总结了前人和当代一名国学大师的理论精华后,再由关允一时有感而发总结而成。
  “就是,继续说下去呀,关允。”金全德也催促说道。
  就连夏德长也一时忘记了沮丧,支起耳朵倾听关允的进一步解释。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形、养气、养心,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冶世、冶身、冶心,正好对应儒家、道家和佛家。常人都以为三家之中,只有儒家入世冶国,其实不是,道家和佛家都入世,只不过相比儒家的时时入世,道家只在大乱时期才会有重要人物现身。如果仔细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奥秘,每当天下大乱时,必定会有一两个神秘人物出世,拨乱反正之后,就会功成身退,隐姓埋名,从此不再出世。而太平盛世时,就是儒家大兴之时。”
  金全道和金全德、金全经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惊愕,以关允的级别,不足以接触到国家文化研究中最隐蔽的部分,他又是怎么知道中国历史上这一最神秘现象的?高层之中,几乎人人皆知这件事情,在从不公开于世的史书就有此类记载,但一般人——确切地讲,不到政治局委员级别的人,基本上没有可能亲眼见到这份记载——关允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记载,就只能说明一点,他学究天人,从历史的兴衰变迁中参悟出来了最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奥秘!
  史书,除了正史野史之外,还有一种从来不会流传也不会被官方承认的秘史,秘史代代流传,记载的都是历史上的神秘事件。在金家三兄弟亲眼所见的秘史上,记载的就是自三代以来,一直到秦汉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一个时代都这样的一种人物,时代到了危急的时候,他们就会悄然出世,不知从何而来,一旦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就会悄然而退,不知去了哪里,从不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果真是关允自己参悟到了历史真相的话,关允就真是天纵之才!
  夏德长因为不够级别知道秘史,他就理解不了金家三兄弟的震惊,只是对关允深厚的国学知识而震憾,心中愈加后悔不迭当初对关允的打压,同时更加痛恨李玉欢对他的压榨导致他心理失衡,居然错失了关允这样一个优秀的官场天才,再看金一佳一身盛装站在关允身边,和关允的英俊十分般配,心中的悔恨潮水一般汹涌。
  原本,关允爱的是夏莱。原本,关允是他的乘龙快婿。原本,关允可以和他在官场联手,也许可以缔造一段传奇,但现在,却只是黄粱一梦!
  是他亲手将关允送到了金一佳身边!
  金全道刚才在正堂之中已经听到了关允在外面和李玉欢的一番对话,对关允的重情重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关允再重情重义也改变不了他亲自制定的金家择婿标准,他不会只看重一个男人有没有情义,他是一家之主,必须要为金一佳一辈子的大事着想,一个男人除了有情有义之外,有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才是根本。
  关允想突破门户之见成为金家的乘龙快婿,要走的路还很长,金全道早就练就一颗不动如松的平常心,关允如果过不了他的考验关,不管他再有口才,说得再天花乱坠,一样没有向金一佳求婚的资格!
  金家千金,虽不是非世家不嫁,但也是一定要非良才不嫁!
  金全道承认他有门户之见,问题是,天下百姓,谁又没有门户之见?所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天下父母不管是高官还是贩夫走卒,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心思,即使他身为京城第一金也不能免俗。况且女儿从小知书达理,为了培养她成才,付出了巨大的财力不说,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只有这一个女儿,下半生的幸福和希望全寄托在女儿身上,如果女儿最终嫁了一个庸人,岂不是毕生的心血付之东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