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313

  “知道蒋书记出去和谁见面吗?”摩挲了一会儿棋子,呼延傲博又将棋子放回原位,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不知道,最近顾不上摸清蒋书记的行踪,进取学院的事情,现在还是有点棘手。”郑天则眉头皱了一皱,“陈思清和崔向不太给面子,现在带走了郑令东。”
  “郑令东?”呼延傲博一下没想到郑令东是谁。
  “郑令东是进取学院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就是他逼夏莱跳楼。事后他还和关允带来的几个人打了一架,受了伤,现在才出院,就被崔向提审了,我拦了一下,陈思清说公事公办,我就没拦住。”
  “陈思清的立场很微妙呀。”呼延傲博想了想,“崔向的态度怎么样?”
  “陈思清一向和蒋书记走得近,他的立场在预料之中,就是崔向的态度让人琢磨不透,他说一切以陈思清为主,他服从指挥。”郑天则当然知道崔向的立场取决于崔同的立场,作为崔姓在市公安局最高职务的一人,崔向就是崔姓在市局的一枚钉子。
  在市公安局的几个副局长中,崔向排名并不靠前,不过他分管刑侦,由他牵头调查进取学院事件也合情合理。
  “崔向还在等崔同的最后决定。”呼延傲博心里清楚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心中蓦然一惊,想到了在接关允来市委的安排上,蒋雪松和崔同联手封锁消息,连他都蒙在了鼓里,结果才导致郑天则误伤了王进太,岂不是说明从来不会和蒋雪松步调一致的崔同,只要事情涉及到了关允,就会立场大变而和蒋雪松保持一致了?
  这么一想,呼延傲博忽然意识到他还真是看轻了关允,突然就站了起来:“天则,你立刻打电话给郭晓旭,约个地点,中午一起吃饭。”
  “郭晓旭?”郑天则不是没听清,而是不敢确定为什么呼延傲博突然要拉拢郭晓旭了。
  郭晓旭是市公安局排名第一的副局长,也就是常说的常务副局长,但郭晓旭的来历很复杂,他不是黄梁市人,而是燕市人,他是直接从省公安厅调来黄梁市公安局担任了副局长,据说他是公安厅厅长大力培养的对象,来黄梁就是镀金来了。
  所以郭晓旭虽然是常务副,但在市局一向低调,不怎么管事,属于中间派力量,既不偏向蒋雪松,也不倒向呼延傲博。
  “你去安排一下,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呼延傲博拿定了主意,没接郑天则的话,没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问题不必回答,他已经决定了,“你说得对,关允一来,形势就有了变化,是该调整策略了。”
  关允尽管也清楚他一入黄梁,必定可以引发黄梁局势的失衡,却没想到,黄梁局势的失衡之快,不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也让蒋雪松大吃一惊。
第212章
各方云动
  关允才来黄梁半天,黄梁局势,已经暗中开始了新一轮动荡,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间,再次剑拔弩张!
  而就在呼延傲博和郑天则对话的同时,市委大楼三楼的一间风格文雅而庄重的办公室内,一人坐在沙发上,坐姿十分端正,态度恭敬中不失敬畏,说道:“关允总算来了。”
  “是呀,来了好。”另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头微微后扬靠在椅背了,微露疲惫之态,“最近事情太多了,简直忙成了一团。星雅,你来了也是好事,要挑起担子。”
  “请崔书记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柳星雅在崔同面前,拘谨而小心,他不是假装,而是从内心深处敬畏崔同的为人。崔同不比他大多少,履历却比他耀眼多了。虽然他刚提了正处,似乎和崔同的副厅只有一步之差,但他知道,他和崔同之间的真正距离,差之千里。
  很少有人知道柳星雅和崔同之间联接的纽带是柳星雅的媳妇崔若雨,崔若雨是崔同的远房亲戚,究竟有多远,谁也说不清,但既然能攀上关系就证明崔同认可了柳星雅。
  崔同眼界很高,轻易不会认可一个人。
  “蒋书记领关允去见几个人,如果关允能把握好机会结交了这几个人,他在黄梁的第一步才算真正迈开。”崔同大多时候都保持一脸平静,他的平静和冷枫的冷峻大不相同,冷枫的冷峻是不近人情,失之于严厉,而他的平静是心平气和,如高山般深沉如大海般博大。
  “崔书记,也许我不该问,您……对关允怎么也高看一眼?”柳星雅心中的疑问闷了很久了,见崔同高兴,就问出了口。
  “呵呵……”崔同轻轻地笑了,“以后你就知道了,我和关允,也许还有许多故事。”
  许多故事?柳星雅实在想不通八杆子打不着的崔书记和关允会有什么故事,但崔书记又不像是随口一说,而且听他的口气,对关允还透露出长辈对晚辈的喜爱,他就不由后悔多嘴了。不问还好,一问,反倒更让他多了疑惑。
  关于关允,一时成为市委大院最热门的话题,不但市委几乎人人谈论新上任的市委一秘,就连政府班子,关允的名气之大风头之盛,也是一时无两。
  四楼的副市长办公室,郭伟全和陈思清相对而坐。
  和蒋雪松的办公室文人气息、呼延傲博的办公室奢华舒适、以及崔同的办公室儒雅格调三者都不同的是,陈思清的办公室简洁实用,装修并不奢华,但用料考究,办公家具也是以实用为主,够用就好,房间的布局清爽,绝不臃肿,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品味。
  陈思清的办公室也有花草,不过不是盆景,而是君子兰。
  “陈市长,关允一来就陪蒋书记出去了,蒋书记对关允真是器重啊。”郭伟全轻手轻脚地为陈思清倒了一杯茶,“市委的局势,是不是就要破局了?”
  “破局?”陈思清微微一笑,他身材修长,脸型很瘦,“要看你怎么理解破局的含义了,要是单指进取学院的破局,有可能短期内会有一个结果出来,但如果你理解的破局是说黄梁的局势,要我说,一年半载也未必会有一个明朗的局面。”
  “要这么久?”郭伟全微有失落。
  郭伟全的表情落在陈思清眼中,他心下一笑,猜到了郭伟全想在市委更进一步的迫切心情,也是,柳星雅来到市委一步提了正处,郭伟全却还是副处,他肯定有想法,当然,蒋书记安排郭伟全来政府班子,也不是只为了让郭伟全担任一个政府副秘书长,而是下了一步长远之棋。
  郭伟全以为他一来市委,很快就可以解决正处,他的上进心可以理解,但还需要先沉静下来,蒋书记对郭伟全的安排思路,陈思清心里清楚,但清楚也不能挑明,有些事情还需要自己领悟才行,他就含蓄地说道:“伟全,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事缓则圆,你和柳星雅资历相当,知道为什么他一步就解决了正处,而你却要晚上一步?”
  郭伟全立刻坐直了身子,陈思清虽然只是政府一个副市长,连常委班子都没进,但陈思清在政府班子威望很高,常务副市长曾伟宪因为有他的配合,才稍微制约了呼延傲博三分。以前在陈思清没有倒向蒋雪松之前,曾伟宪就已经和蒋雪松走得很近了,但任凭曾伟宪如何努力,却还是在政府班子很难打破呼延傲博的只手遮天。
  但在陈思清倒向蒋雪松之后,形势陡然为之一变,一直被呼延傲博经营滴水不漏的政府班子,才终于有了一丝缝隙,由此可见陈思清的为人和手腕,确实有高明之处。
  郭伟全也一直很敬重陈思清。
  “你的优点是凡事考虑周全,但有时因为过于谨慎而放不开手脚,所以蒋书记有意让你先在市委熟习几个月,到底是两三个月还是半年,我说了不算,蒋书记说了也不算,你自己说了才算。”
  郭伟全明白了陈思清的暗示,他什么时候由副处转为正处,全在他在政府班子什么时候打开局面。蒋书记在黄梁再被人称为弱势书记,他也是堂堂的一把手,人事大权在握,提拔一个正处对市委书记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这么说,什么时候等关允打开了局面,关允也就解决正科了?”郭伟全现在对关允的一举一动都密切关注,不仅是因为他和关允同来自孔县,还因为他和关允在孔县虽然曾经阵营不同,但到了市委之后形势为之一变,他和关允成了同一派系,想起关允在孔县的所作所为,不由他不跃跃欲试,要和关允联手在市委打出一片天地。
  “关允的正科……”陈思清笑了笑,摆手说道,“就不是我们要操心的问题了,相信蒋书记会有安排。关允想要打开局面,现在就有一个大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郭伟全好奇地问道。
  “蒋书记让关允陪同去见几个人,对关允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这对关允不公平,才来半天就有重大考验,总要有一个缓冲期才行。”郭伟全替关允叫屈。
  陈思清笑了:“时不我待,再说,关允恐怕也是迫不及待要迎接考验了。重大考验,也是重大机遇。”
  如果陈思清的话传到关允耳中,关允肯定也会赞同,不过当他跟随蒋雪松和冷岳来到山海天大酒店时,进了包间,发现包间内空无一人,不由心中大为不解,蒋书记要见的是什么重要人物,这么托大,比蒋书记晚到,难道说比蒋书记级别还高?
  放眼整个黄梁,没有谁值得蒋雪松亲自等候,不过蒋雪松和冷岳都不解释,他身为秘书自然不能多嘴,就等蒋雪松和冷岳落座后,陪在了下首。
  山海天大酒店是黄梁最高档的酒店,也是市委定点酒店,和黄梁宾馆遥遥相望。本来黄梁宾馆是市委市政府的定点酒店,蒋雪松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去黄梁宾馆吃饭,席间说了几句话,第二天就在市委传开了,蒋雪松勃然大怒,当即叫来王进太批评了一通。王进太是市委负责接待的副秘书长,接待口哪里出了纰漏都是他的责任。
  随后不久,王进太就敲定了山海天大酒店为市委定点酒店,只要是市委承办的接待,全部安排在山海天大酒店,此举导致黄梁宾馆损失惨重。好在时任政府副秘书长的王向东决定市政府的定点酒店不变,还是黄梁宾馆,才让黄梁宾馆没有因此而倒闭。
  背后到底涉及到了哪一层的斗争,又是谁在暗中算计蒋雪松,就不得而知了,事情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正是有了这一次插曲,蒋雪松在黄梁吃饭,从来不去别的酒店,只来山海天。倒是王进太和王向东因为在山海天大酒店和黄梁宾馆分属市委和市政府定点酒店的安排上,都落了人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坐下刚等了片刻,关允才为蒋雪松和冷岳倒了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杂而不乱的脚步声。所谓杂而不乱,就是一听就知道是好几个人,但每个人的脚步声又各不相同,只一听,关允就清楚,来的几个人都很有个性。
  再一看,蒋雪松竟然站了起来,什么厉害人物值得蒋雪松耐心等候不说,还要起身相迎,莫非是什么省委高官?
  门一响,当前进来一人,年纪二十三四,气宇轩昂,龙行虎步,一表人才,圆脸,大眼,浓眉,西装革履,只当前一站,就知来历不凡。
  来人身后还有一名女子,和他年纪相仿,淡然而立,鹅蛋脸,尖下巴,尤其是她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晨星,只是她神情漠然而疏远,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不易接近的清冷。
  女子身后还有一人,年约三十四五,穿一身警服,方脸,目光坚毅。
  三人年纪都不大,显然不是什么省委高官,关允心中正不解时,冷岳呵呵一笑迎上前去:“昂洋来了,来,过来坐。”
  齐昂洋?关允心中大惊,竟然是齐昂洋!
第213章
燕省第一公子
  齐昂洋名气之大,关允如雷贯耳。虽然未曾谋面,但齐昂洋在他的心目之中,是英雄一般的人物。英雄的不是他的出身,也不是他华清大学高材生的身份,而是他的传奇事迹!
  在华清大学期间,齐昂洋就名满京城各大校园之内,当时关允初入京城大学,就听到了口耳相传的齐昂洋的事迹,就连夏莱也知道华清有个齐昂洋,她还曾天真地对关允说过,希望关允以齐昂洋为人生榜样。
  说实话,当时关允曾经还真有过一段时间以齐昂洋为人生奋斗目标,初入大学的他,从未想过会有从政的一天,齐昂洋凭借发明专利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真金,美金,而且还是百万美金——极大地鼓舞了京城大学内的所有莘莘学子有关知识就是金钱的梦想,其中也包括关允。
  确实,作为学生,以智慧赚钱是最行之有效的捷径,关允在齐昂洋事迹的激发下,有一段时间也沉迷于发明之中,但很快他才发现,他没有科研方面的天赋,对他来说,做研究不是特长。
  随后不久,齐昂洋再创奇迹——他用发明专利的百万美金投资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在当时的国内,风投还是新兴事物,在许多人只投资实业的时候,齐昂洋再次走到了前面,创立了国内第一家大学生投资的风投公司。
  正当所有人以为齐昂洋做学问搞发明还行,做生意肯定是头脑一热的产物必定失败时,齐昂洋的风投公司却在成立两个月之后就做成了第一笔生意——而且还是大生意——促成了国外一家风投公司对国内一家网站的投资,投资金额高达200万美元。
  齐昂洋身上的光环再次暴涨,一时其名气之大影响之广,在京城所有大学生的心目中,人人尊称他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在关允的整个大学时期,齐昂洋就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近。除了齐昂洋耀眼的光环之外,对于他的出身,关允除了知道他高中时代是在燕市度过之外,其他一无所知。
  直到大学毕业后回到孔县,关允初入官场,对燕省大大小小的官场人物研究一遍时,也并未发现燕省哪个高官和齐昂洋有内在的联系。一直以来,关允也认为齐昂洋是凭借自己的本事闯出了一片天地,并非因为出身的缘故。
  而直到上次黄梁局势动荡,他听金一佳说到省委三号车出现在黄梁市委时,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一直被他忽视的省委重量级人物——齐全!
  对,就是省委三号人物、排名仅位于书记和省长之后的副书记齐全。
  应该说,齐全之所以被关允一直忽视,也不怪关允不够细心,一是他离省委毕竟太远,对省委主要领导关注不着,就算关注,也没有一手资料,二是齐全在省委确实太低调了,低调到几乎不存在一样。
  相比之前,风头正健的胡峻议虽然在省委排名并不靠前,却气势直逼齐全,隐隐有三号之威。
  以前关允在注意到齐全时还纳闷,齐全何许人也,藏在一号二号的阴影之下也就罢了,怎么还任由被胡峻议风头盖过也默不作声,到底是礼让胡峻议三分,还是习惯了低调?或是他大智若愚,运筹帷幄,虽然名声不显,但实权在握,是一个只重实际不图虚名的高人?
  不管关允如何猜想齐全,齐全对关允来说,远在天边,也确实,以他现在的级别,想和省委副书记搭上线,除非有奇迹发生。但在官场之上,奇迹发生的几率之低,可以忽略不计。也正是因此,关允一直没有深入研究齐全的简历,再算他手头的资料也有限,只从官方公开的部分也很难发现其中齐全的真实背景。
  但在望江楼前的一幕,在胡峻议威风八面的现身并且逼退夏德长之后,关允才第一次意识到胡峻议坐三号车前来黄梁的背后,肯定有不为人所知的交易,而一直深藏在背后的齐全,也终于因为他的三号专车的出动,而让关允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政治意图。
  其实就算不管传闻中齐全是李逸风官场领路人的身份是真是假,关允对齐全的好奇之心越来越盛,在处理李逸风和冷枫的事情上,齐全人未至而车露面的手法十分高明,让他敬佩不已,同时也对齐全安坐省委而影响力波及黄梁的惊人之威,也初步有了体会,直到此时关允才真正明白,齐全的低调,是藏拙的低调,是隐藏实力大音无声的低调。
  也不知怎的,关允忽然就由齐全联想到了齐昂洋,他就想知道大学时代的偶像齐昂洋现在是不是还如以前一样意气风发,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齐昂洋大学毕业后既没有出国,也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回到了燕省发展,而且就是……燕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