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593

  不等夏想有所表示,她转身上车,发动之后,带起一阵雪花飞舞,飞驰而去。
  夏想愣在当场,直到路虎车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内,直到一阵冷风吹来,他才惊醒过来。回到办公室,粗略翻看了一下资料,他才知道确实错怪了连若菡。
  原来她联系了一家京城的实力雄厚的投资商,说服了对方来坝县投资旅游度假村,但前提条件是,山路必须具备通车条件。连若菡也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竟然亲自驾车从京城开到坝县,就是为了亲身测试,可以说,她完全是为了他才以身试险。
  替你做事还落你埋怨,以连若菡的脾气,不生气才怪?夏想心中既感动又内疚,虽然他当时也是出于关心,不过语气确实重了一些。
  她自由自在惯了,又一向不服人,女人嘛,还是要靠哄的,况且本来也是他理亏,他就拿出手机,拨打连若菡的手机。
  结果是拒听。
  没办法,夏想只好摇头笑笑,就又发了一个短信:“连妹妹,不生气了,好不?”
  很快回了:“我没有哥哥!”
  有戏,赶紧再发:“刚才是我说话太重了,其实你个好人。”
  “我又任性又傲慢,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不劳夏书记关心。”
  “好吧,我承认是我误会你了,这样吧,我请你吃饭,向你当面陪罪,好不好?”
  “不好,我不想再出现在某人面前,被他当面说烦人。”
  夏想无奈,男人有时向女人低一下头也没有什么,确实是他有错在先,主要是他担心连若菡开着车乱跑,毕竟雪大路滑,就一咬牙又发了一条信息:“对不起,连妹妹,是我的错,你给我一个当面赔罪的机会,好不好?”
  半天没有回音。
  夏想坐立不安,一会儿听听外面是不是传来汽车的响声,一会儿又看看手机是不是没电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也不知过了多久,手机才终于又响了起来,却是一句略带伤感的话:“我估计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出来了,家里人要给我订亲,我不喜欢,又没有办法,也许会逃到天涯海角,也许会……有缘再见!”
  夏想急忙拨过电话,却已经关机。他呆坐半天不语,怅然若失。
  冬天尽管漫长而严寒,但总有春暖花开的一天。1999年的春节,夏想也没有回燕市,打电话给父母报了平安,又给曹殊黧和曹家拜了年,还和肖佳互致问候,他和李丁山就在坝县的县委大院过年。县委书记留下过年,拜年的人自然少不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也收了不少礼。李丁山的原则是,土特产可以收,钱和贵重礼品,一律不要。
  坝县至少要到四月份才算进入春天,不过一解冻,旭光食品厂就开始全力在滚龙沟开垦荒地,为以后的人工种植打下基础。夏想的关于蔬菜大棚的可行性报告,本来先交给书记和乡长过目,也在上面署上了他们的名字,不过最后由蒋扬提交到常委会上之后,却变成了夏想一个人的想法。
  蒋扬还真是上路,会做人,李丁山当然也不会亏待他,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就由蒋扬具体负责此事。不过在夏想的履历上,已经浓重地记上了这一笔。
  转眼到了四月,春暖花开,坝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京城的投资商前来洽谈投资,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坝县境内的20公里的山路已经修通,投资商实地考察后当即表示,第一笔资金到位后,将会首先用来加固加宽山路。
  夏想见对方爽快,决心挺大,也就免费奉送了一个广告创意,就是在从京城到坝县全程120多公里的山路上,每隔20公里竖立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用层层递进的广告语来引导游客前来坝县草原。比如说一出京城就先在路边,画一片蓝天白云的美景,在上面打出大字:幸福从这里启程,下一站,20公里之外,是山清水秀……
  第二个广告牌上面画的就是山清水秀的美景,又有一行大字:下一站,20公里之外,是心旷神怡……
  第三个广告牌上面画的是草原的美景,风吹草低见牛羊,上面的广告语是:下一站,20公里之外,是心灵的故乡……
  第四个广告牌上面画的是一家人欢声笑语地牵手在草原上散步,广告语是:下一站,幸福……
  投资商一听之下,当即大声叫好,立刻电话指示公司制作广告牌,他对夏想的创意赞不绝口,连连称赞如果他投身到京城广告界,不出一年一定会是领军人物。
  五月,坝县的大棚蔬菜已经初见规模,蒋扬每天都下乡亲自监工,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夏想点头称赞,觉得以后交给他也很放心。草原旅游度假村的投资已经到位,坝县境内的20多公里山路也加固完成,比以前宽阔漂亮了许多。旭光食品厂也进来了食品加工设备,第一批袋装的口蘑和蕨菜已经生产出来,首先发往燕市的佳家超市,市场反应良好。
  坝县,正在飞快地改变着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惜的是,夏想已经没有机会再亲眼看到坝县一点一滴的变化了,因为他的调令已下,不日就要返回燕市。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夏想望着即将离开的坝县,心中感慨万千。
  夏想只是一个副科级的乡副书记,为他送行的时候,以李丁山为首的坝县全体常委除了一名副县长之外,全部到齐,场面盛大,好象欢送市委领导一样。
  李丁山倒没有多少感慨,他知道他也早晚会返回燕市,所以和夏想也就没有多说。石堡垒握了握夏想的手,语气沉重地说道:“夏书记,李书记和你来到坝县,是我当官十几年来,最值得庆幸的一件大事。以后可要记得再来坝县作客,别忘了坝县的老朋友们!”
  夏想点头:“一定,一定,石县长多保重。”
  郑谦拍了拍夏想的肩膀:“相处起来才知道,其实夏书记是个有心人,也是一个好心人,我很高兴能和夏书记成为朋友。”
  夏想在临走之前,已经将底片全部还给了郑谦,尽管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作用了,但郑谦还是感触很多。他一直担心夏想会拿底片要胁他什么,没想到别说夏想,就是李丁山也对他十分尊敬,凡事都以商量的口气来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的境界还是相差很多的,刘世轩之流,确实无法和李丁山、夏想相比。
  张健只是和夏想握了握手,没有说话。他来坝县之后,李丁山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他也知道自己的分量,不出头,埋头做事,老实做人,与大家还算相安无事。
  轮到王全有握手时,他十分用力:“小夏呀,回燕市好好干,争取三年后升到处级,到时正好黧丫头毕业,就可以嫁人了,双喜临门。”
  夏想闹个大红脸,嘿嘿笑着,挠挠头。杨帆从后面插队过来,一把把夏想的手从头上拿下来:“别挠头了,显得你跟个小孩一样,让别人看了不重视你。你好歹也是副科级干部,得象个领导样。”
  王全有爱护地说道:“哈哈,老杨,你这就不懂了,这叫示敌以弱,知道不?对手轻视才好,可以出奇不意地给对方致命一击。”
  常务副县长的赵建苏还是话不多,拍了拍夏想的肩膀:“任重而道远,人在官场,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但也要努力做到无愧于心。”
  组织部长安涛热烈地摇动夏想的手:“小夏书记,真舍不得你走,以后记得来坝县看我,还有,我要去了燕市,就去找你,你别装作不认识!”
  夏想就笑:“哪能呢?以后谁到燕市找我,只要是一提坝县,好吃好喝好招待。”
  吴英杰勉强笑了一笑:“我早就知道夏秘书前途无量,果然,这么快就升了,而且还是燕市市长点名要你!燕市可是副省级城市,机会比坝县多多了,起点也高,我就祝夏秘书步步高升!”
  蒋扬笑得很真诚:“和夏书记合作时间不长,不过夏书记勤恳能干,有实干精神,和你共事的这一段时间,让我受益匪浅。”
  夏想对蒋扬的印象很好,就不免多说了几句。
  武装部长郭亮也来送行,他好象已经淡忘了刘世轩一样,很热情地和夏想告别。夏想也不以为然,官场上,最不需要的是记仇,最需要的是选择性遗忘。
  杜双林故意落在最后一个,他的神情不是假装的,有点留恋,有点依依不舍,不过又有些期待:“小夏,虽然不舍得你走,但官场之上就是来来往往,人总要向高处走,尤其是象你这么优秀的人才,坝县太小,留不住你呀。”他可能想起了和夏想一起喝酒一起聊天的时光,又想到夏想帮他解决了许多难题,就有些感慨,“我家小子一直念叨你,我让他以后多跟你学学,你有什么跑腿的活儿需要他出力,尽管说一声,保准他随叫随到。”
  杜双林虽然一开始向李丁山的靠拢不那么彻底,但也算是第一个为李丁山摇旗呐喊的人,而且自始至终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的声音,也算难得。夏想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好了,杜部长,我会和同国成为好朋友的。”
  送夏想回燕市,李丁山特意安排贾合开车回去,也正好给贾合放了几天假,让他有时间回家看看。
  夏想的车刚走,张信颖气喘吁吁地赶到。她看到夏想的汽车绝尘而去,脸上流露出浓浓的失望之色,对杜双林说道:“杜部长,夏想他临走前,有没有特意交待什么?”
  杜双林自从上一次刘河事件后,对张信颖的态度大为改观,觉得她也是一个可怜的姑娘,见她眼神中的失落,心想可怜的姑娘又要可怜一次了,摇头说道:“没有,对于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来说,坝县,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张信颖的神色黯淡下去,眼中闪过一抹忧伤,却黯然一笑:“也是,他前途如海,美女在怀,坝县天地那么小,只是他人生之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无名小站罢了……”
  张信颖的感慨夏想自然是听不到了,他一边和贾合说笑,一边思绪已经飞回了燕市。生活,又向他展开了另一幅画卷,是波澜壮阔还是荆棘遍地,谁也说不好!但他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担任副主任,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将会是意想不到的艰难……
卷三
燕市宏图
第168章
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
  燕市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位于市政府三楼,与市政府秘书长高海的办公室相邻。所有人都心里清楚,改造小组虽然由陈市长挂名为组长,两名副市长为副组长,但真正主事的人,却是陈市长的第一心腹高秘书长!
  平常陈市长太忙,自然不会对改造小组事事过问,一般小事就直接由两位具体的负责人——副主任曲雅欣和吴港得说了算,大事就请示高秘书长,但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每周汇总一次,报陈市长亲自过目,由此可见陈市长对改造小组的重视程度。
  改造小组自成立以来,实际上只设了一个部门——改造小组办公室,而且市里一直没有给一个明确说法,并没有规定究竟隶属于哪个部门,是什么行政级别。也就是说,改造小组说起来名头挺响,其实只有一个办事机构,既没有正式级别,也没有相关文件规定改造小组的构成和职责,改造小组类似于一个半官方半团体的机构。
  说起来更象陈市长的个人机构。
  其实也不是陈风有意疏忽,而是市里成立类似的小组太多了,哪里顾得上非要给定个调子?基本上这个小组哪个办公室的,都是临时机构,一般是应付各项活动,时间都不会太久,也许很快就会撤销。
  当初成立城中村改造小组的时候,陈风也是抱了这样的心思,认为也不过是走走过场,他就临时安排两个副市长主抓,他亲自挂帅。陈风认为,城中村改造是好事,又得到了省里的大力支持,应该顺水顺风,估计不出半年就会将燕市30多个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毕。他没有想到的是,城中村改造,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么多的阻力和曲折。
  从陈风开始推行城中村改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30多个城中村,还有一半没有改造,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村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最主要的是,随着高书记的不点名批评之后,市委书记崔向也一改以前大力支持的态度,变为有限支持并且适当回避。陈风腹背受敌,顿时大感压力巨增,才意识到,他过低地估计了城中村改造的难度。
  陈风是一个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人,而且他一向不愿意向困难低头,遇到一点压力就退缩,不是他的性格。他先是力排众议,提拨了高海,又专门从其他部门抽调了能兵干将充实了改造小组,又调来曲雅欣和吴港得任改造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曲雅欣和吴港得上任后,还算做出不少成绩,也得到了陈风的赞赏。
  曲雅欣原来在市妇联工作,在城市工作部任副主任,正科级待遇,她对自己能被陈市长看中,临时抽调到改造小组办公室,非常高兴和期待,也抱了极大的希望。只要做出了成绩,都知道陈市长向来对他相中的人都是大力提拨,扶植起来不遗余力,她在妇联的位置虽然还可以,但也不算太好,有幸被陈市长看中,肯定要好好地大干一场,以报答陈市长的知遇之恩。
  与曲雅欣在原单位过得还算凑和相比,吴港得就混得比较惨了。他虽然是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科长,但一直和主管的副局长王大海不和,被王副局长处处压制。局长说起来和他关系不错,但和副局长关系更好,也只好两不相帮,结果自然他经常被穿小鞋。副局长的心理他也清楚,就是不想让他好过,也不想一棒子把他打死,癞蛤蟆落到脚上,不咬死你也要恶心死你!
  吴港得也不是没想过和王大海缓和一下紧张关系,不过也不知道王大海到底哪根筋不对劲,就是看他不顺眼,对他的示好视而不见,对他上门送礼也是拒之门外。伸手不打笑脸人,他气愤不平,觉得王大海做得太过分了,也就把心一横,爱怎么着怎么着,大不了老子调走。
  气话好说,实事难办,想要调走谈何容易?吴港得没办法,只好苦巴巴地熬日子。没想到突然有一天,陈市长从天而降,相中了他,调到他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他喜出望外!他可是从来都不认识陈市长,也不知道陈市长是如何相中了他这匹千里马,以前听说过陈市长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提拨人才,没想到好事也能落到自己身上!
  到了改造小组办公室之后,吴港得如鱼得水,要权有权,要钱有钱,陈市长只交待给他一句话:“放手去干,放开思路,大胆创新!”
  吴港得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和勇气。在拆迁改造中,他身先士卒,每一次都冲在最前面,不怕和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对峙,不怕和手持铁锨的村民硬碰硬,胳膊上受了几次伤,腿上也缝过几针,硬是啃掉了十几个硬茬,被陈风大加赞赏,夸他是改造小组的急先锋,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谁都知道,陈市长一向爱训人,不爱夸人,而且只要是他看中的人,最后都会委以重任!吴港得被陈风一夸,感觉如同心中憋闷了十几年的恶气一扫而光,不但全身舒畅,而且更加干劲十足,就算面对千军万马,他也敢毫不犹豫地冲杀过去。
  说起来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的两位副主任,曲雅欣和吴港得从一开始时不认识,到成为同事,再由同事成为明争暗斗的竞争者,二人的关系一波三折。刚来小组时,二人都有点忐忑不安,各自管好一摊,客客气气。后来适应了新的工作之后,体会到看似名声不响不起眼的改造小组,实际上权力大得惊人,小到一家一户的搬迁,大到整个村子的改造计划,都要经他二人之手操办。时间一长,二人就由开始时的关系融洽,变得都将各自的权限抓得死死的,不肯让对方插手半分。
  时间越久,二人的竞争意识就越强烈,都想做出更好的成绩给陈市长看,以便等改造小组解散之后,还能留在陈市长身边,进一个好一些的政府部门。市政府借调他们过来,原单位还保留着编制,但人已经不在了,一年半载之后,万一再回去,哪里还有你的位置?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还留在市政府。不过二人也知道,改造小组不占市政府的编制,说解散就可以随时解散,想要留在市政府,必须要进市政府的下属部门,归根到底,还是陈市长对谁高看一眼,一句话谁就可以留下。
  二人动了这方面的心思,一方面想留下,另一方面还想进一个好的部门,就算不提拨一格,能当上一个实职正科也行。但市政府早就人满为患,哪里还有空位等着他们?所以只有千方百计做出成绩,让陈市长记在心上,一旦哪个部门有人要调走,也好让陈市长想起他们。
  曲雅欣和吴港得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二人都以为,就算他们都能留下,估计也只能解决一个实职正科,到底是谁,就看谁表现得更突出了,所以不但表面上竞争激烈,平常见面,也只是点点头,话都懒得多说一句,就急忙投入到工作之中,就是为了让对方看看,自己比对方要努力,要用心!
  正当二人之间竞争得如火如荼,差点就势不两立之时,突然平空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改造小组办公室又要调来一名新的副主任,名叫夏想,不但只有20多岁年纪,还是陈市长点名从坝县要来的!
  20多岁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才刚刚30岁。如果是28岁,也不过差了两岁,也不算小了!曲雅欣对传闻中的夏想年龄不以为然,因为她一向认为她是30岁的正科,虽然升得不算快,也不算慢了,何况还是实职正科!所以她对风传的20多岁的副科夏想,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是28岁,最少也有27岁。按照三年一升的惯例,夏想升到正科时比她还大,因为她28岁就是正科了。
  曲雅欣本来还对一个副科和他们两个正科一起担任副主任,觉得心中别扭。虽然城中村改造小组办公室没有正式编制,但好歹也是实权部门,副科怎么能和正科并列?她不免有些耿耿于怀,不过等她转念一想,虽然他名义上也是副主任,估计是陈市长安排他来给她和吴港得当副手,也就心理平衡了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