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593


第67章
好一手生财之道
  草原游可以游玩的项目有很多,但也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才慢慢涌现出来的,比如说在草原中建造一处巨大的跑马场,里面既可以跑马,又可以射箭、烧烤以及篝火晚会,等等,再有许多蒙古包可以住宿,体验一下草原生活。
  再以后,在跑马场周围就可以建造一些农家小院,提供农家乐美食,接待各地游客,逐渐地发展成好玩、好吃、好乐以及放松心情的度假村性质的草原游。不过现阶段最现实的还是以草原美景为由头,大力鼓吹走近草原、亲近自然的生态游为好,其他的后续项目,会随着游客的增多,慢慢地自行发展起来,要是一步到位,就有可能带来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
  李丁山的心情有点迫切呀,真要在坝县做出一番成绩,没有两三年是不可能见到成效的,夏想心中有些感慨,李丁山的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遇事容易急躁,凡事爱操之过急。就像当初在公司的第一笔生意失败之后,本来也有许多不错的小项目,虽然利润不高,但以他的人脉和关系可以稳赚不赔,不但可以正常维持公司的运营,一年下来也能赚个几十万元。不过李丁山总觉得第一笔生意失败得太窝囊,总想一举扭转局面,还想一鸣惊人,就千方百计要上液晶大屏幕项目,如果是在正常的时空里,他后来被液晶大屏幕项目彻底拖垮,从此一蹶不振。
  “李书记,草原太大了,不一定所有的景色都能收入眼底,要想一日赏尽草原美景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是走马观花,但游客来了,不是人人都敢骑马,大部分人来草原游玩,还是图个新奇,图个热闹,所以我觉得一开始就先建一个草原度假村,等以后游客多了起来,名气响了起来,其他商人见有利可图,不用我们主动去找投资,投资也会主动上门。”
  夏想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开始时,把有限的精力和资金用到一处,先树立一个样板,只要见了效益,以后再发展新的度假村就事半功倍,远胜过在困难时期找投资。
  李丁山点点头,没说话,心里却赞叹不已,夏想真不简单,看问题比他还要长远一些,而且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急不躁,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前面是一处山坡,骑上山坡,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犹如一大片五颜六色的地毯掩饰在山坳之间,入眼之处,是鲜花和绿草的海洋。无数不知名的小花迎风怒放,夹杂在绿草之中,草绿花艳,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好一片美不胜收的如画风景。
  李丁山高兴地说道:“这么好的地方不开发成旅游胜地,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小夏,我们今天算是来对了,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呀,哈哈。”
  夏想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憾,睁大了眼睛,半晌才说:“真美,真漂亮,言语无法形容。可惜这么漂亮的风景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不但是坝县人民的遗憾,也是全国旅游爱好者的一大损失呀。”
  黄海听出了点味道,脸上露出胆怯的神情:“你们是县里的官儿?”
  “不是,我们是记者,想写一篇关于草原风景的报道。”夏想随口编了个谎话,不过他看出黄海神色不对,又问,“怎么了,难道县里的官儿还常来乡里?”
  “不常来,要是常来就坏了,非得让他们折腾死不可。”黄海愤愤不平地说道,忽然又一脸紧张地问,“你们真是记者?可不要报道我说的话,要不我就没好日子过了。”
  “怎么回事,说来听听,我们替你保密。”李丁山动了心思。
  黄海还故作神秘地四下张望几下,夏想扔给他一支烟,几个人都下了马,站在花草之中。
  “行了,别装了,这里就我们四个人,你看什么看?”夏想取笑黄海,在他肩膀上打了一拳。
  黄海还就吃这一套,一脸谄笑地点上烟,点头哈腰地说道:“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是说了别人什么坏话,传到了人家耳朵中,我哪里还有活路我?小心行得万年船,是不是……”
  听他还要故弄玄虚,夏想伸手去抢他的烟:“不想抽烟了吧?再罗嗦,一会儿没烟给你了。”
  黄海立马老实了:“嘿嘿,别呀,我说,我现在就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官儿常来我们这里,是官儿的儿子常来,他一般一个星期来上一次,一来就要我们给他干活……”
  “是谁?让你们干什么活儿?”李丁山一脸不解。
  黄海又犯了老毛病,支吾着不说,夏想知道和他这样的人打交道,就得连哄带吓,就眼睛一瞪:“利索点,给你两盒烟,再不说,一盒也没有了。”
  黄海嘿嘿笑了:“刘县长的儿子刘河,他每次过来都要我们给他到草原上打兔子吃,当然也不白打,给只烟抽抽什么的。这是小事,农闲的时候大家都自己打兔子吃,都有多余的。刘河——我们都叫他刘总,就是让我们跑山沟里帮他挖口蘑和蕨菜比较烦人,那东西都长在不好找的地方,东西又小,又不好挖,可累人了。”
  口蘑和蕨菜可是好东西,在京城和燕市,都是高档菜,价格不菲,尤其是野生白口蘑其营养价值达到“野生食品的顶峰”,被外国专家推荐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而蕨菜又称长寿菜,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口感一流。
  又是刘河?夏想心中一动。
  “他让你们替他挖口蘑和蕨菜,给钱不?”夏想猜到了刘河的用心。
  “给什么钱?人家可是副县长的儿子,而且还是最高的副县长,听人说,说话比正县长还管用,全县没人敢不听刘县长的话,大家都说,不管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都不是坝县最大的官,坝县最大的官其实是刘世轩。”黄海得了可得两盒烟的保证,肆无忌惮地说了起来。
  李丁山脸色不太好看,换谁作为县里的一把手,听到下面的老百姓说县里最大的官是一名副县长,心里多少也会有点不舒服。他可是县委书记,是名正言顺的全县最大的官。
  夏想想的却不是名义上的谁大谁小之争,而是另一个发展经济的思路:“你们这里口蘑和蕨菜的产量多不多?”
  “多得很,漫山遍野都是。”黄海用手向东方一指,远处除了草还是草,看不出任何不同之处,“一直向东,走上十多里路,就有一个山沟,里面的口蘑和蕨菜有很多,挖不完。不过就是地儿太远,又不好挖,没人愿意干。这东西吧是不难吃,不过就是一个菜,又不能当饭吃,没什么人当一回事儿,也不知道刘总是图个啥?有人问他是不是卖钱,他还说不是,说他就好这一口。净瞎掰,他一个星期能收两三百斤,别说他一个人,他一家人撑死也吃不完。”
  黄海说得唾沫横飞,显然没少被刘河指使干过这差事,说话时的语气带有明显的不屑和不满。
  几百斤口蘑和蕨菜,又是纯天然的,即使卖到章程市每斤也要10到15元,要卖到京城就得20元以上,刘河没有成本,至少就能获利几千元,每周几千元,一个月下来就有上万元,好一手空手套白狼的生财之道!
第6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又利用村民对权力的畏惧,仗着他老子是副县长,刘河干的竟然是无本卖买,只可惜苦了这些连烟都几乎抽不起的贫困百姓,还要被刘河压榨,充当他的免费劳动力。
  夏想想起村中的小女孩枯黄的面容和无助的眼神,又想起老农得到一盒烟之后如获至宝的模样,心中不免有些愤怒。刘河也是坝县人,他吃肉,好歹也分一些汤给父老乡亲喝,却吃独食,为富不仁到了连父老乡亲都不放过的地步,让他无比愤恨刘河的贪婪。
  上一次县委大院的事情过后,刘河倒也主动找过他一次,说是请他吃饭,被他委婉拒绝了。当时他也确实有事,并非刻意推脱。再之后刘河也就没有出现过,估计也是没有把他这个小小的秘书放在眼里,认为他出面请他一次,不管他去不去,就已经给了他足够的面子。
  至于张信颖,夏想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也懒得去问杜双林。在他看来,张信颖幼稚得如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娇纵得好像她就是公主一样,也不想想要是她姑姑张淑英在坝县真有足够的影响力,为什么不将她调离宣传部,甚至直接将她调到章程市多好?既然连从宣传部调到县里其他部门都没有,其中的原因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不过说起来还真要感谢刘河的眼光,因为他的原因,夏想立刻想到一个可以短时间为老百姓带来好处的短平快项目,他假装漫不经心地说道:“口蘑和蕨菜对我们城里人来说,很少见,也想弄一些尝尝,我给你10块钱,你能帮我挖多少?”
  “真给我10块钱?”黄海双眼放光,好像狼见了兔子一样,“不带骗人的,10块钱可是大数,先拿出来看看。”
  夏想不忍再取笑他,连10块钱也当成大钱的人,怪不得会为了一盒烟而带上四匹马来陪人,他拿出10元钱一把塞到黄海手中:“先给你钱。”
  黄海看了看手中的钱真是10元,摸了又摸,急忙装起来放好,唯恐夏想反悔:“你想要多少我给你挖多少!”
  回到贾寨乡的时候,时候还早,李丁山就想在村中四处转转,等黄海回来。黄海一个人快马加鞭去挖野菜,夏想也没有过多解释,李丁山还真以为他一时嘴馋,想要尝鲜,也没多想其他。他心中气愤的是,刘世轩竟然纵容刘河为害乡里,让老百姓给他当免费劳力。
  只不过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刘河真要一口咬定他和乡亲们关系好,是人情来往,乡亲们是自愿帮他挖野菜,到时他再买通几个村民统一口径,李丁山也拿他没有办法,这就是本地派官员的最大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和本地乡亲的熟悉关系。
  李丁山没有想到的是,夏想已经想好了整治刘河的计策。
  对于整个坝县的形势,李丁山在和夏想几次商议之后,他也算看得比较透彻,先不提强势的本地派代表刘世轩如何躲在背后,准备随时出手,就是态度不明的石堡垒就已经足够让他头疼了,更不提只求自保的中间派,即使是力求上进的外地派,也是对坝县的现状束手无策,拿不出一个可行的可以改变贫穷面貌的好办法。可以说,坝县是一盘散沙,表面上的和谐掩饰不了内部四分五裂的真相,而且让人担忧的是,真要是推行旅游发展大计,他根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
  只是当他在村中转了几转,发现除了沿路两侧可见砖房之外,村里到处是低矮的土坯房后,李丁山背着手,眉头紧锁,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能改变这里的贫穷和落后,哪怕他行一些非常手段也在所不惜。
  夏想并不知道李丁山的急躁性格竟然让他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要是他知道之后,肯定会劝李丁山改变主意。官场之上也好,商场也好,最要不得的就是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背水一战,尤其是对想做出一番作为的人来说,有时候必须选择一种表面的妥协,采取迂回之计,看似退让,其实以退为进,而不是硬碰硬最后落个两败俱伤。
  夏想三人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也没有等来黄海,眼见天近正午,就到贾寨乡唯一的一家乡村饭店吃饭。饭店虽然简陋,不过收拾还算干净,几个人要了一锅炖兔子肉,一盘山野菜,一碟蚕豆,因为下午还要上班,三个人也没有要酒喝。
  饭菜品相不好,不过土法用柴火炖出来的肉,比城里用燃气炖的肉味道截然不同,更香更嫩,山野菜和蚕豆也味道不错,让夏想几个人吃个大呼过瘾,贾合一个人就吃掉多半只兔子,后来又要了一只才算够吃。李丁山也是胃口大开,也得津津有味。
  炖肉之中就放着口蘑,李丁山吃了几口,赞道:“味道是不错,比起燕市的好吃了许多。这东西不便宜,原来是因为不好采摘。”
  夏想没有将他的下一步想法告诉李丁山,是因为不想让他分心,让他安心先做好旅游度假村的事情,其他事情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来,贪多反而误事。他见李丁山脸上不快,以为他还在担心刘河的事情,说说道:“其实像刘河这种人,什么地方都有,只不过在坝县表现得更过分一些罢了。因为这里民风纯朴,他软硬兼施,骗老百姓为他免费出力确实有些不地道,这事倒也不必非要和他计较,只要度假村的事情成功之后,附近的百姓慢慢眼界高了,知道了干活能赚钱之后,他再想随便压榨就不可能了……李书记,最近燕市有什么消息没有?”
  有了新号码之后,夏想也给冯旭光打过一次电话,知道他的超市大体上已经竣工,正在紧张地装修之中,差不多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正式开张营业,除此之外,一切正常。夏想心中纳闷,高建远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佳家超市的商业价值,然后插进一脚的?难道是超市开张半年之后最红火之时,真要等到那个时候他才有机会接触到高建远的话,会让他的计划落空。
  在他的设想之中,高建远要是能在三个月之内浮出水面,才能让他顺利地进行下一步计划,要是不在预定时间内出现,以前所有精心设计的策略恐怕会付诸东流。不但不能帮助曹永国,恐怕高海还会因为陈风和高成松之间的矛盾激化受到牵连,前途未卜。
  高海为人具体如何夏想还不敢轻易下结论,不过从他两次帮他的细节来看,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之人,而且他既然和李丁山关系交好,自然有他的可交之处,值得一帮。至于陈风,夏想则是出于纯粹的好感,认为他为燕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应该被高成松陷害而锒铛入狱,能暗中帮他一把自然也是好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建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夏想一直在等他现身,心中时刻关注燕市的动态。
第69章
杜村事件和南方一建
  “目前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高海还在全力协助陈风推行城中村的改造,呵,他现在深得陈风的重用,陈市长许多事情都找他商议,问他意见,不过好像城中村改造遇到了难题……对了,高海还问起你,说要是你回燕市,一定要见他一面。”
  夏想有高海电话,来坝县之前也给他打过电话,对他的照顾表示了感谢,也将设计图纸的事情告诉了李丁山,李丁山是乐观其成的态度,心里也没有什么想法,他也知道高海为什么要对夏想高看一眼,就是因为上一次夏想在酒桌上的“酒后戏言”。
  城中村的改造遇到了难题,难道是“杜村事件”提前暴发?
  “杜村事件”是陈风城中村改造之中以强硬对抗强硬的著名事件,之所以说是著名,是因为此事轰动一时,也一举造就了陈风强势市长的威名,杜村事件之后,城中村改造势如破竹,再也没有人敢暴力抵抗拆迁。
  当时杜村之中有20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持菜刀、铁锨,站成人墙,就是不让推土机过去。陈风带领上百名警察,身着便衣,假装成围观的群众,他以市长之尊只身来到人墙面前,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面对明晃晃的菜刀和铁锨,没有表现出一点畏惧和退缩,镇静自若地和领头人谈判,结果对方就是死不让步,非要在原有的补偿基础上加上三倍,否则宁死不让。
  陈风一连和对方谈了两个小时,对方就是不改口,没有退让的余地。陈风最后拍拍对方的肩膀说道:“小伙子,我对你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接下来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在和对方谈判的过程中,100多警察已经完成了对他们的包围,陈风转身一走,就一哄而上,将20多人全部控制住,直接带走。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要推倒的房屋中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头,大声嚷嚷说是谁推倒他的房屋,谁就是杀人凶手,他就是死也要死在老屋里,绝对不迈出门口一步。陈风大步走进屋里,先聊了一些家常让老人放松了警惕,然后对他说:“我是市长,老人家,你说说看,要是这片房子不推倒,该怎么样保留才好?”
  老人信以为真,以为陈风身为市长,一言九鼎,真的改变了主意要保留老宅,他正有一肚子话要说,就跟随陈风来到院中,对周围的一片房屋指指点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陈风一边听一边煞有介事地拿出本子记录,他陪老人越走越远,等离开房屋几百米远后,冲身后一挥手:“拆!”
  老人又气又急,大骂陈风身为市长也说话像放屁,陈风始终骂不还口,还伸出手让老人打:“老人家,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部分人做出牺牲,也必须有人出来当罪人,被人指着后背骂祖宗十八代!如果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能为燕市的发展做出一点事情,就算被人骂被人打也值了,就算当一些人眼中的罪人,我也认了。”
  ……
  这件事情在燕市流传甚广,不但没人指责陈风霸道蛮横,反而显得他真实可爱,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形象,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拉近了他和普通市民之间的距离。几乎所有的人提起陈风的名字时,都不由自主地伸出拇指赞道:“咱们陈市长真是好样的,是个爷们!”
  不过夏想也知道杜村事件是个隐患,后来也被政敌攻击他是野蛮市长,暴力市长,骗子市长,等等,总之将他批驳得一无是处。其实燕市人民都清楚,城中村问题是老大难,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城中村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之间,却设施陈旧,有些甚至排水和排污都没有,一下雨就臭气冲天,严重影响燕市的形象,而且还造成许多丁字路、断头路,甚至有些城中村私自在穿村而过的道路上设立收费点,建立城中村的王国,城中村的存在弊端太多,必须改造,否则还会有严重的治安问题。
  夏想还记得,就在陈风入狱之后,遗留了一处城中村没有改造,后任市长也视城中村改造为雷区,不敢再碰。结果几年后该村发展了一股黑势力,约有上百人成立了斧头帮,为非作歹好几年才被一网打尽。后来斧头帮连同首恶在内的十几人被判了死刑,为首者交待,斧头帮中有不少人就是当年手拿菜刀阻挡陈风的人,虽然不是一个村,但他们都过来投奔了斧头帮。而且他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还交待了一件陈年旧事,就是当时20多个年轻人之所以气势汹汹地敢和市长公开叫板,是有人幕后指使,指使者就是南方一建。
  南方一建是省委书记高成松的老婆景晓影的御用建筑公司。
  提起南方一建,燕市乃至燕省所有的建筑公司,不管大小,都是咬牙切齿,对其恨之入骨。
  南方一建开始时本来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建筑公司,因为没有实力,在南方当地混不下去,后来不知道托了谁的关系,认识了景晓影,结果得了好处的景晓影就利用手中的权利,几乎将燕市所有的政府投资的工程全部交给南方一建施工。后来又发展到整个燕省,最后导致燕省大小百余家建筑公司倒闭破产,或者被收购,就是夏想最初分配到的省三建也被南方一建挤垮。而且正是因为南方一建手伸得太长,插手的地方太多,导致了曹永国的调离和陈风的入狱,都是因为在和南方一建的对抗之中,许多人没有料到霸道书记的强悍作风,会如此明目张胆地维护南方一建的利益,甚至公开为南方一建撑腰。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中,南方一建是燕省许多人的噩梦,夏想双手按住太阳穴,不免头疼,他就算知道南方一建的恶劣行径,只是对方背后站着的是省委书记,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他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止噩梦的发生。
  除非……除非高建远能在他的计划之内,如期现身,或许还有一丝改变的机会。
  “什么难题?”夏想想了一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