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1593

  言外之意是,邱绪峰说不定会受到市委的责备。
  邱绪峰点点头:“谈判进行了一年多,也没有太多的进展。此次前来前景也不太乐观,就听夏处长一次,或许改变一下思路和方式,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常青松没再说话,只是点点头,神色之间还是有些不太情愿。
  下午一行三人就依夏想所说,先和柯达的人见面之后,对对方提出即刻谈判的要求予以回绝,说是旅途劳累,身体还不适应,要休息两天,随便游览一下景色。对方也不勉强,还派出专人当导游陪同几人游玩。
  一连玩了两天,夏想和邱绪峰玩得不错,心情放松,常青松却是天天眉头紧锁,为谈判的事情担忧。他对夏想和邱绪峰的表现非常不满,心想果然政府官员,哪里是谈判来了,简直就是游玩来了。他们二人比别的官员稍好一点的是,没有用公款消费,没有乱买东西。
  即使如此,常青松对夏想和邱绪峰的好感降到了最低,尤其是对夏想,认为他就是一个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之人,因为两天以来,他除了玩就是玩,根本没有再多说一句关于如何谈判的事情。
  第四天,美方再次提出谈判,夏想再次拒绝,说是玩累了,身体有点不舒服,再休息两天再说。美方被激怒了,说是不想谈判可以不谈。
  常青松想要上前解释,被邱绪峰拦住。夏想的英文水平虽然一般,但一般对话还能应付得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道:“也好,既然贵方开了口,也没有诚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就打道回府算了。不过买卖不成交情在,就麻烦你帮我们订返程机票,好不好?”
  美方就礼貌答应了夏想的要求。
  美方一走,常青松的怒气再也无法压制,发作出来:“夏处长,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返回?你不经和我们商量就提出返程,虽然你也是领导小组的处长,但对宝市和达富只有指导权,没有管辖权!我希望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我会向省里真实地反应情况。”
  夏想也不生气,面对常青松的指责,笑了:“常总,不要发火,更不要冲动。在谈判之中,发火和冲动都有可能导致失败。美方既然邀请我们前来谈判,也不是玩过家家游戏,他们也想合作。但他们吃准我们想要引进外资的迫切心情,认为会把我们吃得死死的,他们自以为掌握了我们的底线,现在就是和他们坐在谈判桌前,还是一样的争论不休,谁也不会退让一步。我们提出回国,他们如果真的订了飞机票,就是证明他们已经真的不耐烦了,既然他们不耐烦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和他们进行接触了。但如果不订,就证明我们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夏想的解释也有道理,虽然做法有些冒险,但也不是无理取闹,常青松消了消气,还是说道:“万一美方真给我们订了机票,难道我们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
  “不会,美方想要合作的迫切的心情,一点也不比我们少。我们只需要稳坐钓鱼台就可以了……”
  出乎夏想意料的是,美方下午就送来了机票,是第二天中午的飞机。
  常青松傻了眼,拿着机票原地打转:“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就这样回去,我还不被杨总给骂死?等于完全堵上了和柯达合作的大门,夏处长,你倒是说说怎么办才好?”
  “不怎么办,该吃吃,该睡睡,明天一早收拾行李,早早去机场就是了。”夏想还是面不改色,竟然舒服地躺在床上,眯起了眼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时候,比的就是耐心。常总,稍安勿躁。”
  常青松气得摔门而去。
  邱绪峰也有些担心:“小夏,真要这么回去了,老常没法跟集团交待,我也没法跟曹书记交待呀。”
  “我也没法跟宋省长交待!”夏想没好气地说,“跟老外打交道,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露出迫不及待的表现,让他们觉得我们非和他们合作不可,就被他们吃定了。以后的经验教训太多了,15亿美元算什么?我们付出的学费何止1500亿美金!”
  “你说什么?什么1500亿?”邱绪峰大惊失色。
  夏想一时冲动,想起后世不少地方政府被外商耍得团团转,结果陪了夫人又折兵,外资没引来,反而被外商席卷了贷款骗走了技术,损失惨重,就不免有些激动。也是常青松急不可耐的样子让他也有点火气,谈判谈判,连这点镇静从容都没有,还谈什么谈?本来就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情,又不是非求着柯达来投资。柯达觉得有利可图,对他们有利,自然会主动前来。对他们没利,你就是求破天,他们也不会施舍一美分。
  国人有时候太急功近利了,也是许多时候,上级领导将引进外资当成指标和政绩,非要引进多少才算完成任务。为了任务,别说出让公司的利益了,许多时候国家的利益也可以置之不理,只要自己能够升职就行。
  “没事,随口说说,呵呵。”夏想忙解释一句,“绪峰,相信我,该成功的事情,跑不了。不该成功的谈判,勉强不来。”
  邱绪峰将信将疑,但本着对夏想盲目信任的心理,暂时也就强行压下了心中的疑问。
  第二天一早,夏想就招呼邱绪峰和常青松,收拾行李,叫了一辆车就前往机场。常青松不解又不满地说道:“美方说好要送我们去机场,为什么不等他们?不辞而别太不礼貌了。”
  “我们不远万里来谈判,他们没有诚心也就算了,我们要走,他们连挽留的话都没有,又有什么礼貌了?商业是商业,和美国人不要讲什么人情,况且他们根本也不会和我们讲人情,他们只会讲利益。你和他们讲人情,你就露出底线了。”
  常青松不认同夏想的理论,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沉着脸跟随夏想和邱绪峰来到机场,心里已经将夏想腹诽了无数遍,指责他不学无术,只会耍横,和美国人打交道,应该低声下气才是,毕竟人家是投资方。再说美国泱泱大国,随便一个人来到国内,就得受人尊敬三分。
  夏想倒好,和美国人置气拿架子,凭什么?中国人什么时候在美国人面前硬气过?软就软点,有投资就行。现在倒好,腰杆硬了,腰包软了,真是不会算帐。
  常青松正气呼呼一个人坐在一旁,不再理会夏想和邱绪峰。昨天晚上他连夜请示了杨总,杨总又请示了曹书记,最后又回复他说,一切听从夏想安排,不论结果,都不记他的过错。尽管如此,他还是对夏想的硬气想不通,美国人要来投资,有钱就是大爷,为什么夏想的表现好象他是大爷一样?
  夏想就是看多了后世的官员在外商面前当孙子,结果还被骗得灰头土脸,打碎了牙齿向肚里咽。他倒也不是故意要装什么高姿态,在投资面前,不能有意气之争,他要的就是测试美方的诚意,赌的就是柯达的迫切心情,以及他们现在急于突破眼前困境的紧迫感。
  离飞机起飞还是两个小时,常青松百无聊赖地站起来,想随便转一转,手机响了,接听之后是美方负责接待的人员,急切地问他为什么他们不在宾馆。常青松回答说已经人在机场了,正准备登机,对方急了,忙说了无数个“SORRY”,然后再三交待让他们千万不要登机,柯达副总即刻前往机场与他们会面。
  放下电话,常青松见夏想一脸惬意地坐在座位,冲他微笑,他还是不解,纳闷地问道:“柯达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来接我们回去,证明我们想要离开,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给我们买机票,是试探我们。我们一来机场,他们就以为我们真的要走,自然就紧张得不行。说明了一点,美方对于合资一事,也是势在必行。”夏想一脸自得的笑容,微微感慨地说道。
  常青松听出了一点什么,惊讶地问:“啊?夏处长,我们不是真的要回去?”
  “真做假时假亦真,真走假走,谁能说得准?”夏想扔下一脸愕然的常青松,转身出候机大厅。
  柯达的执行副总谢尔顿亲自出面,先是就招待人员误解了夏想等人要回国的请求表示道歉,其实柯达是真心实意想要和达富合作,只不过在接待过程中有点小误会,希望大家不要在意……
  常青松一见谢尔顿态度诚恳,一口一个“SORRY”就有点犯迷糊,就想说软话,夏想却抢先说道:“尊敬的谢尔顿先生,其实我们急着回去,也不完全是贵方没有诚意的原因,而是我们总部已经和日本富士初步接触,有了合作意向。说实话,富士不论技术力量还是实力,都比贵方强了不少,而且富士比贵方更有远大的目光……”
  谢尔顿一脸愕然,不解地看了常青松一眼,常青松正要弯腰做些解释,却被邱绪峰抢先一步拦在身前,邱绪峰顺着夏想的话说道:“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又同是黄色人种,共同语言又多,我估计,说不定总部会很快就和富士签定合作意向书。”
  谢尔顿半信半疑,又不敢掉以轻心,请三人回宾馆再继续深谈。路上,夏想对常青松说道:“常总,不要见美国人一说对不起就认为他们真的是在说对不起,他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说无数个对不起,实际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基本上和我们见面就问‘吃了吗’一样,基本就是随口一问,至于你没有吃饭我才不关心——老美说对不起的意思也是一样,你要当真,你就是上当了。”
  常青松想说什么,张了张口,终于还是又将头扭到了一边,显然还是不太服气。
  夏想无奈一笑,国人,为什么总认为事事要低人一等才能引进外资?对方要是觉得有利可图,自然会来。要是觉得没有前景,你就是给他跪下,他们也不会出钱。美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和他们谈判,只需要谈论利益即可,不要讲人情。他们连邻居家弄出点噪音都会报警,会和你中国人讲人情?还是醒醒吧。
  坐到谈判桌上,夏想干脆坐在常青松的旁边,准备随时提出关键的补充。常青松得到了邱绪峰的再三叮嘱,也不敢大意,先是提出了5亿美元出售百分之二十股份的建议,不料刚才还一脸笑脸的谢尔顿一坐到谈判桌上,立刻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听常青松的话,立刻大摇其头,说出了一连串的“NO”!
  常青松又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达富的优势和柯达的不足。谢尔顿则是反唇相讥,指责达富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管理不善,人浮于事,等等,反正就是你来我往,斗个不亦乐乎。
  夏想等第一个回合过招完毕,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说道:“谢尔顿先生,你对现在的数码相机的兴起,有什么看法?”
  谢尔顿一愣,没想到夏想突然转移了话题,就反问说道:“这个话题和我们的谈判没有关系,我拒绝回答。”
  “有关系,大有关系。”夏想就笑,“富士方说,如果达富决定和富士合资,富士将会额外追加一笔资金,在宝市兴建一座数码相机生产线,并且还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研究数码相机技术,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数码潮。”
  谢尔顿伸出一根手指,在眼前来回晃动:“数码相机是新兴事物,但它无法替代传统相机的地位,据乐观估计,只能占领现在相机的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柯达正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数码相机的兴起,才在数码潮中大败,甚至沦落为三流品牌。夏想对谢尔顿的态度早有意料,呵呵一笑,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我却认为,数码相机可以安全取代传统相机,吞食百分之百的市场!”
  谢尔顿愣了一愣,然后哈哈一笑:“不,不,你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是对市场分析的严重失误,传统相机市场尽管会受到冲击,但数码相机的局限性依然很大,在摄影家眼中,数码相机就是一个玩具。”
第435章
收获成果
  “那么请问谢尔顿先生,当年当日本刚发明石英表的时候,瑞士人也对石英手表嗤之以鼻,认为石英手表不过是一个玩具,完全没有艺术性和工艺性,对传统的机械手表带不来任何冲击。但事实却和瑞士人的结论相反,石英表一经问世就大行于世,短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手表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迫使瑞士也不得不改变策略,也投入到石英表的研制之中,请问这件事情,你又作何看法?”夏想不紧不慢地问道。
  谢尔顿顿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尽管夏想也不喜欢小日本,但日本人的聪明也是让人佩服,他们发明的石英表让钟表王国瑞士如临大敌,被迫迎战。他们发明的方便面行销全球,方便了无数人。他们在数码产品上面的成就,几乎成为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不管是液晶屏,还是数码相机,甚至各种家用电器方面,也是世界一流,不得不让人叹服小日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
  数码相机大潮完全就是在几个日本厂商的推动之下,席卷了全球,美国也未难幸免,被数码相机的易用实用和便利的特性吸引,迅速地抛弃了传统相机。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数码相机将会和电脑一起,以强势的态势崛起,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逐年萎缩,胶卷产业也将是夕阳产业,前景不妙。而中国也因为各种原因,将会成为世界的工厂,柯达应该抓住机遇,和达富一起携手共进,在即将到来的数码大潮之中,抢先占领有利的位置,加大科研投入,研制下一代数码相机!”夏想直接抛出了他的重磅炸弹,他也知道柯达内部其实对数码相机是不是能够取代传统相机,也有不少争论的声音,他就火上加上一把柴,乘机提出他的建议,“佳能、尼康和索尼作为老牌的日本相机厂家,在数码相机的研制下,都投入了巨资,都是在赌数码相机一定能够替代传统相机,柯达在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上,和日系厂家还有一争之力。但在数码相机上面,已经落后了许多。达富也敏锐地意识到了传统相机市场的萎缩,必然会带动胶卷市场的萎缩,现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正在兴建数码相机和液晶屏生产线……”
  接下来,夏想就目前市场的现状,传统相机的优点和缺点和数码相机的优缺点一一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数码相机必胜。同时就目前电脑的CRT显示和液晶显示器也进行了技术对比和市场分析,有过后世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市场的大浪淘沙的无情竞争,夏想比任何人更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讲述起来也是深入浅出,令人叹服。不但举例详细,对各种技术参数如数家珍,而且对市场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就连谢尔顿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夏想的英文不太过关,长篇大论时,就交给了翻译。有许多术语翻译也拿不准,夏想就在一旁补充。专业术语往往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听在谢尔顿的耳中,就不得不让他对夏想刮目相看。
  原本他以为夏想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官僚,他接触过不少类似的官员,对技术和市场完全是外行,却又喜欢发表一些空洞无物的高见。不成想,夏想口若悬河的一番演说,直接就击中了谢尔顿本来就摇摆不定的选择。
  谢尔顿是中间立场,他认为数码相机将来会和传统相机平分天下,但在柯达内部,还是大部分人认为传统相机的地位不可动摇。此次猛然听到夏想如此详尽的市场分析,比起柯达内部专业的市场分析师所做的报告还要精彩十倍,顿时让他对夏想肃然起敬。
  美国人最敬重有实力的人,夏想发言完毕,谢尔顿第一个起身鼓掌,连连称好:“精彩,非常精彩。夏先生,我有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肯不肯答应?我想请你到柯达总部作客,和总裁先生亲自会面,我相信你的精彩言论会对总裁先生有所触动,也相信会对许多董事的想法产生冲击。”
  夏想也起身表示谢意:“既然谢尔顿先生有诚意,我就接受你的邀请。”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打动了谢尔顿,能够面见总裁,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毕竟想要说服观念保守的柯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夏想有理由相信,凭借他后世的经验和亲身经历,只要他将市场前景当成一个未来的设想如实地说出来,因为真实而带来的震憾肯定会打动柯达总裁和柯达的市场分析师,正因为真实,所以他的说法才详实而让人深信不疑。
  一场谈判变成了夏想的演讲,让常青松始料不及。但夏想对市场的分析和对技术的了解,也让常青松大吃一惊。他才知道,夏想原来确实有真才实学,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官僚,他对胶卷市场现状的了解,对数码相机前景的分析,对LCD液晶兴起的预言,等等,无一不让常青松听了大为叹服。先不管夏想的结论正确与否,单是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就不比他差,有些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谢尔顿一走,常青松来到夏想面前,支吾说道:“夏处长,以前我误解了你,我向你道歉。”
  夏想也知道常青松本来是技术出身,又当了副总,基本上既有技术人员的死板又有官员的应变,人不坏,就是在官场之中,没能保持住本心,就一笑了之:“没什么,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只不过我有点好高骛远,而常总着眼于眼前。现在大家求同存异,争取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第二天,夏想一行三人就到了柯达总部,面见了柯达总裁史密斯。夏想这一次更是准备充分,侃侃而谈地将后世传统相机如何被数码相机迅速地吞食市场,胶卷如何大面积地滞销,LCD液晶屏如何在两三年时间就将CRT彻底击败等市场前景,用生动详实的语言,仿佛讲故事一样讲给了史密斯。与史密斯一同在场的,除了谢尔顿之外,还有几个董事和市场分析师。
  夏想一连说了两个小时有余,主要是中间需要停顿,等翻译翻译完之后再说。演讲完毕之后,史密斯带头鼓掌,众人纷纷起立向夏想致意。
  邱绪峰和常青松见夏想受到隆重欢迎,十分高兴,以为事情成了,夏想却知道,美国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赞赏,但未必就表示同意你的看法。他清楚,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至少第一步算是打开了局面。
  随后,几个董事以及市场分析师都对夏想提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非常刁钻刻薄,但夏想对于亲眼所见的事实岂能没有信心和说服力?他从容应对,镇静自若,所有问题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最后让在场众人都无话可说。
  不过,史密斯没有就夏想的演讲发表任何看法,只是让人安排夏想几人去就餐,然后开起了闭门会议。夏想也知道需要时间给柯达消化,他也不急,就和邱绪峰商量一下,准备去旧金山看连若菡。
  邱绪峰有点心里没底:“你走了,我和常青松怎么应付美国佬?你不说我还没有仔细去想,你说了之后再一想,还确实是美国佬不好对付,一是一,二是二,不象我们讲人情,他们翻脸不认人。”
  夏想就笑:“美国是一个实力为尊的现实国家,不说空话大话,不讲人情,一切以利益为最大。你们也不用怕他们,只需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就可以了。他们也好打交道,相信我,他们想要合资的迫切心情一点也比我们少。不但现在在数码相机上面他们落后于富士等日本厂家,现在胶卷市场的占有率也在萎缩,所以他们才会迫切地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其实实话实说,在我看来如果柯达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就中止谈判好了,回去后再和富士进行密切接触,柯达还会主动送上门来。”
  夏想有先见之明,知道柯达是市场的淘汰者,虽然现在还高居老大的位置,但已经是日薄西山。对于一个知道柯达前景的人来说,在他眼中,柯达没有太多值得敬畏的地方,相反,他的主意其实对柯达也是极其有利。富士和达富胶卷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但由于种种原因,达富还是比较倾向于和柯达合作。夏想就想,如果柯达还死守着传统相机的观念不放,不肯投资数码相机和LCD液晶屏,就不如不合资,转而和富士合作,因为富士不但对数码相机感兴趣,也有意染指LCD液晶屏。
  后世柯达和达富的合作虽然成功了,但数码大潮过后,达富还是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了,胶卷从民用市场全面溃败之后,达富也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以后向什么方向发展,夏想也不太清楚。
  所以说在夏想长远的规划中,现在引进柯达的几亿美元的外资,短期看是吸引了外资,从长期看,是扼杀了达富的成长之路,利大于弊。柯达同意还好,不同意他的条件,就一拍两散好了。
  正是因为抱有这种有路可退的心态,夏想对柯达的态度才不是十分在意,他就劝邱绪峰:“和柯达合作不成,我负责在别的地方给你找回来更多的投资。只是简单地出售股份引进外资,对达富来说,只有短期利益,从长远看是并非好事。达富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改制,还有为了迎接市场的巨变而早做准备,成功转型才有出路。”
  达富没有生产数码相机和LCD液晶屏的相关技术,柯达有,柯达现在是的技术有实力,但没有市场意识。达富在国内的品牌认可度高,又有成本和市场优势,对柯达来说,占领了国内市场,就相当于在亚洲站稳的脚根。
  现在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完,只等收获成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