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1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9/1593

  但荣幸并不代表他不会不如实说出他的想法,因为,他第一次迫切地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总书记是什么想法,他都要说服总书记,让总书记只认定一点——他留在齐省,对大局绝对有利。
  如果秦侃知道夏想的念头如此强烈,知道夏想一心留在齐省,就是为了将他一举打败,他不知会作何感想?也许会抱以一笑,也许会泰然处之,甚至会轻蔑地摇摇头,对夏想的所作所为表示无法理解并且不以为然。
  但不管秦侃的反应如何,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已经在夏想的心目之中,被完全判处了死刑!
  “齐省天地广阔,我才飞了半圈,希望继续在齐省工作一段时间,再多感受一下齐省的海阔天空。”夏想恭敬又不失坚定地回答。
  总书记回身看了夏想一眼,眼中显出诧异之意,不过很短暂,一闪而过,然后又说:“皓天可是很想让你到岭南,还征求了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要充分尊重夏想同志的选择。不过我还是要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夏想,你去岭南,也是一个不小的机遇,真的不再考虑一下?”
  从总书记的立场出发,他支持陈皓天也在夏想的意料之中,不过夏想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的语气和蔼,态度亲切,完全是以商量的口气。
  联想到陈皓天一系列的动作——从亲自出面打来电话,再到直接追到吴家,再到借古秋实的名义和他吃饭,等等,从政治角度分析,似乎太迫不及待了一些,但从政治手法上分析,也不失为一种让人感觉到急切和荣幸的政治手腕。
  但夏想还是更喜欢总书记在政治上的圆润和温和,以家常式的会面和商量式的口吻提出问题,既不命令,也不强迫,更不直接说一不二,就如无意中谈起一样,就让人更愿意接受总书记的安排。
  换了以前,夏想说不定会答应总书记的语气委婉的建议,但现在,他还是不改初衷,不为所动。
  “总书记,我在齐省的工作才刚刚打开局面,不想在齐省有头无尾,希望善始善终。”夏想答道。
  “这个想法也很不错。”总书记见夏想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就用一句话揭过了此事,“皓天同志的意见,中央也要综合考虑。你的意见,也会当成重要的参考。不过……”
  说到转折之处,总书记忽然就欣慰地一笑,“我估计皓天还会找机会和你谈谈,他做事情,很有恒心,也有毅力。”
  陈皓天的为人,在外界眼中似乎很低调温和,比如在山城期间,没有打黑除恶,到了岭南,也是以谦逊示人,甚至向媒体宣称不再提岭南模式,但他真实的一面却是,在岭南期间,不动声色地拿下了数名厅级以上高官,反腐工作也走在了国内各省的前列。
  只不过没有更多地见诸报端罢了,实际上根据多方了解,并且在初步接触之下,夏想相信,公众眼中的陈皓天和真实的陈皓天之间,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人!实际上,能在56岁之时就已经担任了国内第一强省的省委书记,并且在57岁时就有望站在政治局常委的门前,陈皓天固然有总书记力挺,也是他本人有深不可测的过人之处。
  “才洋很不错,过段时间,他会去一趟山城……”总书记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然后率先迈步回到了里间,“走,开饭了。”
  如果说先前的谈话围绕着陈皓天和岭南的局势,后一句却提及吴才洋和山城,两者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夏想却立刻意识到了总书记话中的强烈的暗示。
  值此入常之事已经提上了日程的前夕,中组部部长的山城之行,绝对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基本上是等同于向外界宣告,山城市委书记入常之事,已经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包括总书记。
  吴才洋虽然不是总书记一系,但近来由于家族势力和总书记之间关系愈加密切,而在几次重大人事调整之上,吴才洋和总书记的意图保持了高度一致,由此,吴才洋的山城之行,相当于为总书记视察山城打了前站,更是表明了总书记对山城市委书记的入常,投下了赞成票。
  作为陈皓天最大竞争对手的山城市委书记,总书记的关键一票的赞成,究竟说明了什么?当然,不是总书记对陈皓天的不支持和不信任,也不是总书记对陈皓天的不满意,而是另有玄机。
  虽然不能说山城市委书记和陈皓天只能二进一,二人之间虽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不是二元对立,但总书记的话显然有所暗指,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夏想一时猜不透。
  回到里间,已经摆好了淡饭,夏想就发现,总书记口味清淡,几次吃饭都是几样素淡的菜。
  吃饭的时候,夏想总算坐在了曹殊黧的旁边,曹殊黧悄悄拉了拉夏想的袖子,小声告诉他齐阿姨送了礼物给她,她不好不要,但不知道回赠什么礼物合适,让夏想帮她拿主意。
  夏想让曹殊黧别急,等以后再说,哪里有马上回赠礼物的道理,再说现在手头也没有合适的东西。
  总书记饭量不大,只简单吃了几口就不吃了,然后就左边喂夏东,右边喂小灵,倒也是其乐融融,就和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普通老人没有两样。
  尽管齐阿姨十分热情,一口一个干女儿叫得亲切,甚至还叫了夏想一声干女婿,让夏想多少有点尴尬,但还是开口应了一声。
  自始至终,总书记对于齐阿姨认下干女儿一事,不闻不问,既是默认,又是表明一种含蓄的态度。结束宴会之后,曹殊黧和夏东不随夏想走,却还要和齐阿姨一起去住,总书记总算就此事开了一句玩笑。
  “突然多了一个干女儿,也是了不起的大事,永国也不知道会不会怪我夺人所爱?老齐你也是,喜欢殊黧就多走动,非要认下干女儿,殊黧不但是曹永国的女儿,也是夏想的妻子,还是夏东的妈妈,都得同意才行。”
  齐阿姨笑了:“都同意,都同意了。我可是很民主的一个人,事先都征求了所有人的意见。”
  等总书记走后,夏想一个人站在原地,半天未动,忽然清醒之后才又摇头笑了,总书记用心高深,在前去岭南的事情上,埋下了伏笔,在干女儿的事情上,也有所暗指。
  不过今天和总书记见面了也好,明天和陈皓天、古秋实再见面时,心就是有底气多了,而且古秋实所安排他和总书记见面的计划,也不必费心了,因为他已经借助曹殊黧的夫人外交,和总书记进行了一次家常式的见面,效果会比古秋实的安排,要好上一些。
  晚上没回吴家,夏想直接去了肖佳家中。
  作为隐藏在夏想身后最神秘也是最彻底的女人,肖佳从在燕市的一个雨夜开始,多少年了,一直是夏想随时可以休憩的最温暖的港湾。不管外面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不管夏想是欣慰还是疲惫,肖佳的大门,永远随时随地为他敞开。
  因为后天举行婚礼,又因为丛枫儿没有亲人,肖佳就完全充当了丛枫儿娘家人的角色,夏想选择现在来找肖佳,其实也是出面以娘家人的身份,看看丛枫儿的婚礼还有什么未尽事宜需要他帮忙。
  为了让丛枫儿风光地出嫁,许冠华也费了不少心思,不过却都被丛枫儿回绝了,丛枫儿不想太隆重了,但许冠华也不依,他就想大操大办。
  最后夏想发话了,他来安排丛枫儿的娘家人方面的事宜,许冠华安排迎亲事宜就可以了,许冠华相信夏想的能力,而丛枫儿最听夏想的话,所以就达成了共识。
  不过毕竟夏想不可能事事亲为,就委托哦呢陈、杨威具体操办,哦呢陈和杨威欣然应下,大张旗鼓地为丛枫儿举行风光大嫁。
  丛枫儿不但感动,还幸福地哭了,因为不但有哦呢陈和杨威出面了,李沁和齐亚南也专程从燕市赶来,特意抽出几天时间操办丛枫儿婚礼。
  虽然丛枫儿没有家人作陪,但在夏想的影响力的带动下,也是高朋满座,幸福盈门,让她切实感受到了公主的荣耀。
  夏想赶到肖佳的住处时,李沁和齐亚南也在。李沁和齐亚南有一段时间没见夏想了,一见夏想,李沁比齐亚南还激动。不过齐亚南对李沁见到夏想的表现一点也不吃醋,因为他清楚李沁对夏想的兴奋是因为她骨子里不安分的商业因素,而不是出于感情。
  肖佳的家也布置一新,充满了喜庆。
  本来肖佳的房间不小,但今天人一多,就显得拥护了。夏想一露面,就一下成了众人的中心,众人纷纷向前问好,夏想就一一微笑着回应,目光一扫,顿时愣住了——怎么卫辛也在?
  又一想,不好,卫辛在,岂非说明宋一凡也在?肖佳虽说不是他最大的隐私,但也一直瞒着卫辛,难道今天要暴露了?
第1739章
浩浩荡荡的大风
  其实卫辛出现在肖佳家中,纯属意外。
  卫辛是一个细心的女人不假,但她从不多心,也不疑心,不会去胡思乱想什么,只求一生安稳,在金钱和权势上面,也是淡泊得很。
  要说最不爱争风吃醋的女人,非卫辛莫属。
  但卫辛不多心不疑心,不表明她没心。她也清楚,以夏想的优秀如果身边没有几个女人,反而不正常了。世界从来不公平,古往今来就是男人占据主导地位,可以一人拥有无数个女人,在今天,虽然取消了一夫多妻制,但却依然有很多男人身边从来都是无数女人围绕。
  如果夏想身边没有几个美貌并且出众的女人的话,卫辛会认为是夏想的失败。
  尽管如是想,但卫辛却没有意识到肖佳和夏想之间的关系,她之所以前来,是因为她和李沁关系不错,李沁提到了丛枫儿的婚礼,因为上次在燕市的班底大会上,她和丛枫儿认识,又因为同是燕市人,卫辛就来了。
  来了之后才知道还有一个肖佳,而肖佳也是燕市人。
  夏想的出现也在卫辛的意料之中,因为卫辛注意到在场的人都是夏想的熟识,她就知道丛枫儿的婚礼的背后,有夏想的影响力。
  还好,卫辛并没有和宋一凡一起来,宋一凡去和宋朝度团聚了。
  也幸好宋一凡没来,否则也不知她会闹腾成什么样子——当然不是闹事,而是以她的脾气,必然会东看看西看看,肯定会热闹得不行。
  夏想和卫辛只是交流了一下眼神,并未说话,肖佳也很识趣,也没有和夏想多说,只是用调侃的眼神调皮了夏想几眼。
  夏想就只好假装是最无辜的人,和丛枫儿说了几句,问她还有什么要求。丛枫儿一脸幸福和感动,连说没有。
  也确实,夏想虽然现在是高高在上的省委副书记,但在她的婚礼的安排上,几乎面面俱到都想到了,虽然没有事无巨细地过问,安排的人手却让她感受到了真切的温暖。以夏想现在的高位,还能对她如此关怀,实属难得。
  差不多一切都安排妥当,也没有亏待丛枫儿半分,夏想放心了,又问了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安排车队、花车和行路路线,等等,得知杨威事事经手,他就更是大为心定。
  杨威办事比较细心,他事事经手,不会出什么差错。其实以夏想的想法,就算不组织一队多吸引眼珠的婚车队伍,也要拿得出手才行。说句大话,在京城之地,虽然他现在比不上衙内一样势大,但要组织一场盛大的婚礼,也不算什么难事。
  以上,还不算曹殊黧是齐阿姨干女儿的身份,也不算惊动吴家或老古的前提之下。夏想办事还是讲究务实,他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
  基本上感觉丛枫儿的婚礼一切无虞之后,夏想见肖佳家中实在人太多了,就提出到外面找个地方坐坐。
  肖佳、丛枫儿和卫辛没有同行,李沁、齐亚南、哦呢陈、杨威跟在夏想身后,一行数人来到小区外面一处咖啡厅,找了一间僻静的雅间,分别落座。
  等于是一次小范围的经济会议,主要议题是针对衙内的吞并计划。
  衙内针对肖佳产业的吞并计划一直没有停止,不过因为衙内的两次受伤,计划受阻,进展大为减缓。但现在在衙内回京之后,计划又重新加快了步伐。
  在哦呢陈和杨威的精心布局下,在肖佳的调配和应对下,现在局势进入了僵持阶段,互不退让,但在刻意安排下,肖佳一方表现出后继无力的迹象。
  哦呢陈的计划是,国庆后开始出其不意地大反击,一举攻破衙内的攻势,让衙内先前的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杨威却不同意哦呢陈的计划,他认为哦呢陈的反击太猛烈了,容易让衙内前期的资金撤走,应该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加大反击力度,给衙内造成稍微加大努力就可以得手的错觉,以便吸引衙内注入更多的资金。
  杨威比哦呢陈胃口更大。
  不过都不知道的是,夏想的胃口……比杨威的还大。
  “国庆后,继续后退,但后退的过程中再放风,表示有后续资金注入,以每月5000万的资金递增,吸引衙内既不敢放手,又不能放手,如果他不追加资金,先前的资金就会被一口吞并,相信他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更相信他不会意识到危险。等什么时候衙内的资金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再一举将他击败。但在之前,不但表现出不甘认输的迹象,也要表现出咬牙坚持的无奈。”
  哦呢陈和杨威面面相觑,夏书记的胃口不是仅仅打败衙内,而是挖了一个大坑让衙内跳进来,难道是想反咬一口,要吞并衙内的产业?
  衙内再怎么着也是衙内,他的钱,可不那么好赚的。
  夏想看出了哦呢陈和杨威的疑虑,笑了:“政治上的事情,你们不用操心,只管在经济上,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继续和衙内较量就可以了。衙内只要动用政治力量,自会有人出面解决,你们不用担心。”
  没有了后顾之忧,哦呢陈和杨威又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就一口答应:“请夏书记放心,只要夏书记发话了,玩多大都不怕。”
  哦呢陈和杨威是不怕了,夏想却有点怕,不过政治之上从来都是如履薄冰,怕有何用?况且他想吞并的不是衙内的产业,而是布了一步长远的棋局,有着深远的政治目的。
  李沁最近有点清闲,就问夏想:“夏书记,什么时候再有好的项目,记得叫上我。”
  上次经济班底会议之后,夏想的经济班底四处布局,在国内遍地开花,到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时至今日已经一年有余,扩张速度依然不减,不提孙现伟、齐亚南已经在省外稳稳站住了脚跟,就是萧伍名下的江山房产,也走出了燕省,初步在京城拥有了一席之地。
  夏想已经完全从江山房产脱身出去,任谁也查不到他和江山房产有任何瓜葛,当然,他和萧伍之间的莫逆关系不算,谁也不会因为哪家老总和夏想关系密切,就将哪家公司当成夏想的产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9/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