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1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6/1593

  邱仁礼一脸凝重,眼神之中充满愤怒,只看了几眼就回身对周鸿基说道:“鸿基同志,事情的具体经过,你向省委提交一个书面报告!”
  周鸿基此时不能说是六神无主,也是有点焦头烂额并且晕头转向了,事情太出乎意外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要演变成这个样子。
  邱仁礼的怒火,符合一名省委书记应有的态度。毕竟在省委出了大事,而朱振波虽然该死,也不该死在省委,更不该死在现在。
  但既然死了,邱仁礼不愤然而起,借机发挥,他就不是邱仁礼了。
  邱仁礼的秘书印小白跟随邱仁礼多年,早就对邱仁礼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如指掌,他立刻让人将现场拍照封存,要求多角度多细节地拍照。
  正一顿狂拍的时候,崔百姓闻讯赶到了。
  事发之后,崔百姓正准备第一时间向中纪委汇报情况,却听说邱仁礼也惊动了,本想打完电话再露面,却又听说邱仁礼正在拍照留念,他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邱仁礼要干什么?
  急忙放下电话就来到了房间。
  “邱书记……”崔百姓还想解释几句什么,却被邱仁礼冷冷顶了回去。
  “崔书记,事情怎么闹成这样?家属闹起来,省委怎么向家属解释?你一再要求省委配合中纪委的工作,省委是配合你们工作了,可是你们也要讲究工作方法,是不是?周鸿基的问题,就先不说了,他需要向省委做出书面解释。至于中纪委……我会亲自向隆书记打电话。”
  “……”崔百姓被生生顶了回来,很不好受,只好委婉地说道,“其实也没人逼迫朱振波同志什么,他是自己一时想不开……”
  “是自杀还是他杀,要公安机关得出结论才算。”邱仁礼回身吩咐,“夏想,你负责协调公安厅,由省委出面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查明事实真相。夏力,你负责出面向死者家属解释,并且联系市公安局,做好善后工作。”
  “邱书记,既然事情发生在中纪委审案期间,就应该由中纪委来自查事实真相,请邱书记放心,如果确实存在着逼供现象,我也一定不会姑息。”崔百姓急忙表态,可不行,要是让齐省方面接管过去,中纪委的脸面就丢尽了,表明了齐省省委对中纪委不再信任的态度。
  “不用再说了,就这么定了。这件事情,我会直接和隆书记电话说明一下。”邱仁礼十分强势地一挥手,“请崔书记暂停办案,等查明了朱振波死因之后,再说好了。”
  不等崔百姓再说话,邱仁礼转身离去。
  崔百姓何曾在下面受到过如此待遇,气得脸都变色了,但却又无可奈何。邱仁礼不但是省委书记,还是邱家第二代的掌舵人,而且不出意外将会是副国级国家领导人之一。
  他一个中纪委副书记,表面上是中央领导,实际上远不如一名省委书记前途远大,更不如省委书记在中央的分量重。
  更何况,邱仁礼的身后有着庞大的家族势力的支撑。
  又更不用说,确确实实是在中纪委的眼皮底下,死了一名公安局副局长!
  如果朱振波经司法机关审问之后,并被认定有罪的情形之下,再自杀,就是畏罪自杀了。但现在朱振波的所有问题都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还不能认定朱振波有罪。
  麻烦就大了……真要落一个中纪委逼死人命的结论,他再是中纪委副书记,也要背一个不大不小的黑锅。
  崔百姓顿时感觉头大如斗,好好的,朱振波怎么就死了?
  就是,好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周鸿基也想不通。但是不是想得通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就如夏想一直担忧之中隐有期待的一样,朱振波之死,果然是齐省本土势力动手的导火索。
  如果朱振波泉下有知,知道随后在齐省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的话,他当欣慰,含笑九泉了……
第1662章
苗头
  周鸿基确实慌了。
  也是他上任齐省以来,第一次信心动摇,第一次感到内心恐慌,更是第一次有了难以为继的无力感。
  想不到,周鸿基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人怎会悍不惧死,非要以死相拼?既然连死都不怕,朱振波怎么不一口咬死何江海?
  再说以朱振波身上的事情,未必就一定会是死刑。怎么着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别人死总比自己死要好,他怎能傻到连命都不要的程度?
  当然,周鸿基理解不了朱振波的做法,也没法当面向朱振波问个清楚,只觉得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只不过,更难以接受的现实,还在后面……
  京城,中纪委。
  隆家城接到了邱仁礼的电话。
  明年换届,隆家城必定要退下,因此,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面开始收局了,该提的人,一定提上来。该踩的人,一定踩下去。对于压不住上升势力的新生代力量,也到了摒弃成见握手言和的时候。
  下了,就要有准备下来的觉悟。没有人可以永远坐在台上,既然上台,就有下台的一天。
  忽然间,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绿荫,隆家城竟然有了一丝明悟。
  和别的有过矛盾的人可以做到握手言和,但和一人却做不到。不是他不想,而是对方不想。
  ……夏想。
  隆家城自知担任中纪委书记以来,得罪的人数不胜数,他虽然不能自认都是问心无愧,但也知道,不管坐在哪个位置之上,总会得罪许多人,除非跳出官场。
  得罪人不怕,哪怕是得罪势均力敌的对手,怕就怕,得罪一个各方力量都认可的后备力量。
  当年秦唐的一场大雨,一直也在隆家城心中挥之不去,因为他和夏想也接触过几次,但对于夏想的为人,还是不甚了解。而夏想对秦唐当年的事情是否还耿耿于怀,又会采取什么报复手段,他也心里没底。
  夏想是后备力量不假,但在三五年之内还没有能够左右他的命运的实力,所以他并不担心多少年之后是夏想的天下时,夏想会对他如何,因为到时早就时过境迁,他是否还在人世还要两说。
  但在隆家城眼中,夏想和别人大不一样。别人或许要等上位之后才能对他造成威胁,但夏想不同,夏想现在就有可能对他带来不利的影响!
  未必能带来伤害,但有可能中纪委会被打个耳光。中纪委被打,就相当于他被打,或许天下百姓不知道,但在官场中人的眼中,都很清楚中纪委上次到鲁市,功败垂成,狼狈而归。
  此次再去鲁市,虽然有中纪委副书记坐镇,但隆家城不知何故,心中依然有点不安。或许是自从夏想担任了省委副书记之后,一下变得成熟了许多,不但事事圆润,无懈可击,和以前总是冲锋在前不同的是,他现在改变了策略,躲在背后,让人抓不住他的影子,他却将别人的疏漏看得清清楚楚。
  隆家城很是担心夏想表面上居中,却会在暗中挖坑让崔百姓向里跳,因为夏想的手段总是让人防不胜防——其实隆家城猜对了一半,崔百姓确实跳坑了,但坑不是夏想挖的,而是周鸿基无意之中挖成。
  等于是,自跳自坑。
  从上次中纪委在鲁市无功而返之后,隆家城就意识到,当年的一场大雨之仇,夏想总会还回来,他一直未曾有丝毫忘记。
  不过如果因为鲁市有夏想,中纪委有案子要办也要退避三舍的话,也太窝囊了,最终隆家城还是派出了崔百姓前往鲁市,就久拖不决的何江海案件,准备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崔百姓不比崔向是半路出家的纪委书记,他一直在下面的纪委打转,从市纪委书记一直到省纪委书记,办过无数案件,经验十分丰富,手腕也很是圆滑,相信由他出面,必将马到成功。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的时候,隆家城已经将齐省的事情抛到了一边,正在批阅文件。秘书接听电话之后,又及时转接了进来。
  如果是一般省委书记的电话,想直接和隆家城通话,也不可能,但邱仁礼不是一般省委书记,而且他和隆家城认识多年,多少也有点私人交情。
  隆家城接听电话之后,一听是邱仁礼的声音,心中就先跳动几下。说实话,办了无数大案要案,从来没有一个案件如何江海的案件一样让他大感头疼,如果仅仅是因为何江海是平民一系的人马也就好了,问题还在于,齐省有一个态度不明并且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夏想。
  “仁礼,有什么事情?”在邱仁礼面前,隆家城不敢托大,很客气地问道。
  “隆书记,齐省现在有民情对峙的迹象,我希望中纪委的办案,以不影响齐省的安定团结为前提。”邱仁礼上来就掌握了主动权,因为他确实从朱振波的死亡事件上,敏锐地发现了齐省大乱将起的可能,“崔书记在办案期间,鲁市公安局副局长朱振波在被中纪委提审两次之后,意外死亡,现在省委闹得沸沸扬扬,市局群情激愤,百姓众说纷纭,省委现在很被动……”
  ……听完邱仁礼简要介绍的朱振波死亡事件之后,隆家城震惊了。
  怎么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又怎么会出事之后,不是崔百姓第一时间汇报,也不是周鸿基第一时间上报,反而是邱仁礼最先打来电话,直接向中纪委提出了质疑,等于是直接让他下不来台!
  隆家城无语了,愤怒了!
  谁在背后做的手脚?
  又是谁在故意抹黑中纪委的形象,分明是让中纪委再次败走,分明是让中纪委在齐省威风扫地,再也没有权威可言!
  邱仁礼也真有一套,身为省委书记第一时间打来电话,不仅仅是代表齐省省委表达对中纪委的不满,也是对崔百姓等中纪委调查人员工作不利的委婉批评。
  但……隆家城愤怒归愤怒,也必须要照顾邱仁礼的情绪,封疆大吏的面子必须照顾,况且邱仁礼并非一般的省委书记,他下一步也将进入国家领导人的序列。
  更况且事实摆在眼前,鲁市公安局副局长确实死在中纪委的眼皮底下。
  隆家城虽不敢猜疑是夏想的手笔,但他知道,中纪委如果不做出姿态,是过不了关了。
  “仁礼,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很痛心。我会亲自打电话给崔百姓同志,要求他注意工作方法,并且暂停调查工作,直到查出事情真相。”隆家城也不可能马上就让崔百姓撤出齐省,否则也显得太狼狈了。再说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离开,也不符合规矩。
  接完邱仁礼的电话之后,崔百姓和周鸿基的电话,才相继打了进来。
  在已经落后邱仁礼一步的情况之下,再商议善后对策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了邱仁礼手中。不过当隆家城听说齐省省委方面不但拍照留存了现场,还全权接手了调查权,并且由夏想牵头,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恐怕事情的背后,还真和夏想有推脱不了的干系。
  好在当他听到崔百姓和周鸿基肯定朱振波是自杀,而且中纪委在办案过程中,没有任何逼供的情况,他也就放了心,心想虽然崔百姓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相信在孙习民和周鸿基的策应之下,等崔百姓过了眼前的一关,依然可以重新掌握主动权。
  朱振波以死相拼,能奈崔百姓和周鸿基何?不过是折腾一点风浪,刮起一阵旋风,然后就烟消云散了,应该说,肯定会是白白死掉了。
  不能说是隆家城过于乐观了,也不能说是崔百姓和周鸿基在震惊之余,愤怒之后反而更坚定了要抗争到底的决心,只能说,他们还是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
  话又说回来,其实也不怪他们没有眼光,实在是他们被夏想迷了双眼,都认定是夏想在背后出手,其实他们都错了,朱振波之死,和夏想还真是没有一毛钱关系!
  既不是夏想指使,夏想也事先毫不知情,对夏想来说,也是完完全全的一次意外。
  ……
  说是意外,其实也何尝不是必然?
  夏想接手调查朱振波死亡真相的职责之后,立刻要求省公安厅控制现场,并且要求省委宣传部封锁消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该做的防范措施必须要做,尽管他也知道,导火索已经点燃,他要的事情,只能缓解,不能阻止事态的发展。
  走完该走的程序之后,夏想亲自去了一趟市委,在市委书记李童召开的紧急会议,夏想主持了会议,提出了省委对朱振波死亡事件的三点指示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动员起来,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将所有可能的突发情况,都尽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以说,朱振波点火,夏想不得不临时充当了灭火员的职责,周密部署,严防死守,要杜绝事情呈蔓延之势,尽管夏想知道,恐怕在朱振波死后的一个小时之内,齐省的战火就全面点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6/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