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校对)第1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593

  第二天上午,正式接到通知,召开书记办公会再次研究国资委副主任的提名问题。
  提名事小,背后的较量事大。夏想知道,李丁山替他接下了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还得看他了,因为书记办公会还轮不到李丁山参加。
  想通此节,夏想蓦然一惊,似乎抓住了一个点,就是鲁成良虽是李丁山大力支持的人选,但要让鲁成良的提名先通过组织部,再提上书记办公会,肯定另有其人,以李丁山的常委副省长的身份,远不够资格。
  此人,应该不是邱仁礼,也不会是廖得益,更不会是孙习民,而书记办公会研究人事时一般只有五人参加,以上三人,加上他一个省委副书记之外,就只有一人了……
  夏力!
  作为夏想担任省委副书记以来第一次参加书记办公会,吸取了上次参加常委会迟到的教训,这一次他提前来到了书记办公室。
  原以为他提前了十分钟,必定是第一个到达,不想夏力比他还是早到一步。
  联想到夏力身上的故事,他的热情以及匿名电话的提醒,再见夏力之时,夏想就觉得他和夏力之间多了一层模糊的感觉,究竟是什么,也一时不好说清。
  夏力却依然热情,打了招呼,又说笑几句,随后孙习民、廖得益也相继与会了。
  会议正式开始。
  过场都一样,依然是邱仁礼点题,然后廖得益提名并且做详细汇报。在汇报时,廖得益还是将陈秋栋排名放在首位,而且组织部的评语和上次略有不同,着重强调了陈秋栋的个人经历和工作能力,暗含之意就是已经将陈秋栋拔高了一等。
  和上次常委会上组织部还算平分秋色的结论相比,这一次组织部对鲁成良的打压可以看成是对方一次有意为之的示威。
  夏想平静地看着廖得益,现在的廖得益不再一脸笑容,而是十分严肃的表情,表现出了一名组织部长应有的威严。
  都不是简单人物,夏想虽然对廖得益愈加不入眼,但必须承认廖得益有水平的一面。
  廖得益发言完毕,特意强调了一句:“已经经夏书记批准,特将组织部方案呈报书记办公会。符合组织程序,请各位领导审阅。”
  言外之意自然是夏书记你已经点头了,不可能再出尔反尔了。
  邱仁礼就说:“组织部和纪委都认定陈秋栋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我们就继续讨论一下提名问题。习民同志先说说看……”
  让孙习民第一个发表意见,不是对孙习民的高抬,而是邱仁礼想先明确孙习民的立场。
  上次书记办公会,孙习民是支持陈秋栋的立场,但同时也赞成鲁成良的提名,经夏想叫停常委一事之后,孙习民现在的立场将会表明他对夏想的强力手段的第一反应。
  包括邱仁礼在内,甚至廖得益也认为,孙习民肯定会是完全支持陈秋栋的立场,而且会比上次书记办公会更坚定。因为一件事情开两次办公会研究,都是夏想惹的事。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孙习民却慢悠悠地开了口:“虽然组织部和纪委都查明了陈秋栋同志没有违法乱纪的问题,但无风不起浪,事情毕竟闹得很大,现在再继续提名陈秋栋,是不是显得组织部的工作不够严谨,不够听取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见?我的意思是,是不是组织部可以取消陈秋栋同志的提名?”
  廖得益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一下惊呆了,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很是不解地看了孙习民一眼,希望能从孙省长的眼神或神情上得到什么暗示,然而他失望了,孙省长脸色平静而淡漠,一脸公事公办的表情,不和他有任何目光的交流。
  省长直接提议取消陈秋栋的提名,是很严肃的问题,组织部认真对待,廖得益又迟疑了片刻,看向了夏想。
  因为接下来该夏想发言了。
  夏想似乎很认真地想了一想,说道:“我赞同孙省长的意见。”
  孙习民的眼睛本来平视,似乎是谁也没看,夏想话音刚落,他的眼睛就迅速向夏想投来极为复杂的一眼。
  夏想不动声色,因为他本来要在办公会上抖出陈秋栋的问题的证据,不惜一战也要将陈秋栋这样的败类拿下,不料节外生枝,孙习民竟然直接否决了陈秋栋的提名。
  如果不是有人提醒他叶天南正在鲁市,他或许还不会多想,但正因为他意外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再加上他对齐省局势的分析,一瞬间就得出了一个非常贴近真相的结论——孙习民要借陈秋栋之事,和何江海一系谈判了。
  否决陈秋栋是想告诉何江海等人,要合作可以,但他要掌握主动!
  夏想甚至进一步得出结论,如果他所猜没错的话,事件的背后,有叶天南的出手。
  齐省局势,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分化、整合、拉拢的潮流了,孙习民和周鸿基要加紧抢占地盘了。
  孙习民的用意是一举两得,既借机向何江海施压,又让夏想摸不着头脑,自乱阵脚,他原以为夏想会不知所措,不料夏想几乎没有犹豫片刻,就顺势接下了他的意见,就让他心中大跳,夏想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猜到了什么?
  不等孙习民深思,夏力也表态了:“我也同意孙省长的意见。”
  只有邱仁礼没有表态了,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第1500章
齐省只能有一个元帅
  “既然同志们都同意,我也没有反对意见,就这样定了。”随着邱仁礼的一锤定音,一次书记办公会的召开,标志着齐省正式进入各方混战阶段。
  最后毫无疑问,鲁成良成为唯一人选进入了下一轮常委会的表决,基本上,鲁成良的上任已成定局。
  其实对于鲁成良的上任,夏想心中喜忧参半,心理十分矛盾,因为他没有直接接触过鲁成良,虽然也相信李丁山的眼光,但总觉得心中没底,不知道鲁成良的能力如何。
  为人是一方面,没有能力的话,将他推上高位,他也未必能有所作为。
  不过这事又不好直接开口问李丁山鲁成良的为人和能力如何,毕竟是李丁山力荐之人,夏想肯定要照顾一二。
  会后,夏想留了下来,因为他还有话要和邱仁礼说。
  “邱书记,我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叶天南现在人在鲁市了……”夏想既是告知邱仁礼得知,又是试探,他想知道匿名电话究竟和邱仁礼是否有间接关系。
  邱仁礼明显一惊:“叶天南?”随后一想又摇头一笑,“人闲心不闲,他来鲁市肯定还是冲你来的。”
  莫非邱仁礼真不知情?夏想心中有了主意,决定再继续挑明立场:“邱书记,今天孙省长的表现有点反常,您怎么看?”
  “何江海几次请孙习民都没有请动,孙习民稳坐钓鱼台,就是要抬高身价。周鸿基出面打前站,也是表明态度,让何江海看到有合作的可能。不过要我说,孙习民和周鸿基加在一起,也撼动不了何江海和他身边的一帮人的利益。如果孙习民想和何江海合作,就必须放下身段,让何江海为主。”
  邱仁礼一脸平静,一口气说出了他对局势的判断,也是他在夏想面前第一次深入地分析齐省的局势。
  夏想默然点头,以他和邱仁礼之间多年的关系,有些话确实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不必再藏着掖着,邱仁礼今天开诚布公地说出齐省的局势,他所料不错的话,也是因为叶天南的意外出现。
  “如果孙省长和周书记之外,再加上一个叶天南,会怎么样?”夏想故意有此一问。
  邱仁礼呵呵地笑了:“叶天南手腕再高,红口白牙也不可能让何江海乖乖屈服,得拿出真本事才行。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叶天南相助,周鸿基和孙习民就真是如虎添翼了,就算收服不了何江海,但要达到一种有限的合作的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邱仁礼来齐省上任之前,齐省省委完全是齐人的天下,省委书记、省长全由齐省人担任,十几名常委中,只有一两个外地人,基本上就是大一统的局势。在邱仁礼之后,邢端台又来齐省,由此才打破齐人治齐的怪现象。
  但齐省的情况太特殊了,齐省人又十分排外,多年的齐人治齐让他们养成了封闭的习性,才不会屈从于一个外来者的领导之下,因此,邢端台在任上,政绩平平,邱仁礼在任上,也是老成持重,一直在守成,从来不开拓。
  夏想只知道以何江海为首的半岛帮,也知道除了半岛帮之外,齐省还有其他的本土势力,但都不如半岛帮壮大而已,所以他现在才对夏力脱离何江海一系而向邱仁礼靠拢的真正用意,表示怀疑。
  同时,也怀疑夏力介绍周于渊和他认识的深远用心。
  “如果叶天南担任了军师,周鸿基是先锋官,孙习民稳坐中军帐,最后和何江海两军会师的话,邱书记,我们的处境就尴尬了。”夏想说得严重,脸上却是淡然的笑意,也不知道他是认真在说,还是危言耸听。
  邱仁礼凝视夏想片刻,哈哈一笑:“夏想,齐省只有一个中军帐,中军帐中,只有一个元帅。”
  夏想明白了,也哈哈一笑:“我是怕邱叔叔还记得当年整合钢铁时的不愉快的事情,万一在我最需要靠山的时候,会不出来替我挡风。”
  邱仁礼哈哈大笑,打趣夏想:“你是取笑邱叔叔小心眼,还是对你自己没有信心?要不就是认为邱叔叔在齐省一直没什么动静,就觉得邱叔叔打盹了?打盹不是老了,是眯着眼睛养神。”
  夏想会意地笑了,邱仁礼也是一头猛虎,只不过还没有露出利爪和獠牙而已。
  邱仁礼也稳坐中军帐的话,那么他就得身兼两职了,既是军师又是先锋官,而李丁山则是伏兵了。
  “我倒很乐见孙习民和何江海之间的合作,有时候没有合作就没有利益,没有利益就没有分岐,没有分岐就没有矛盾冲突。客客气气是朋友,吵吵闹闹是夫妻,最终离婚打官场反目成仇的夫妻,也多得很。”邱仁礼用平静而轻松的口吻说出了他的想法,俨然就如一名哲学家一样思想深广,更如一名道行高深的高人一样……老谋深算。
  夏想服了,才知道一直以来似乎在打盹睡觉的邱书记,其实一直半睁着一只眼睛静静地等候时机,耐心十足,涵养十足。
  走出邱仁礼的办公室,夏想长出一口气,只要齐省有邱仁礼坐镇,天就不会塌下来,作为四大家族之一的邱家的掌舵人,连掌控一省的能力都没有,就太无能了。夏想很欣慰,很高兴,只要他确认背后一直站着邱仁礼,一直有省委书记的支持,他就有了足够的底气。
  一天后,省委常委会正式通过表决,提名鲁成良为国资委副主任。
  省委常委会通过之后,就由省政府方面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正式宣布了任命,由此,鲁成良成功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李丁山十分欣喜,任命一公布就来到了夏想的办公室,对夏想付出的努力深感满意。
  “夏书记,成良担任了国资委副主任之后,事情就会进入快车道,他的工作还需要你多多支持。在常委会上,我的话力度不大。”李丁山在夏想面前,既保持了一定的谦逊,又态度温和。
  “李省长……”夏想对鲁成良的顺利上任并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相反,他也知道其实较量才刚刚开始,“鲁成良上位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隐患,因为他成了靶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掀翻。”
  其实夏想还是对鲁成良的能力没有信心。不上台还好,没有权力查实盐业的幕后,一上台,权力是大了,但相应的,承担的责任就越大。
  真要一不小心落入了叶天南精心的布局之中,前进一步不但不会给鲁成良带来好处,或许还会害了他。
  “成良为人十分可靠,又很有正义感。”李丁山听出了夏想的言外之意。
  “李省长,品行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鲁成良究竟有没有能力挑起重担?”夏想和李丁山之间也不存在隔阂,有话实说,“他上升到一个关键的位置,如果把握不住的话,说不定会害了他。”
  “我相信鲁成良的能力。”李丁山的态度很坚定,“也希望夏书记相信我的眼光。”
  夏想无话可说了,李丁山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再怀疑的话,就会伤了和气,只好及时转移了话题:“李省长,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是叶天南来到了鲁市,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
  “匿名电话?”李丁山想了一想,“齐省的局势太复杂了,除了半岛帮之外,还有另一股齐省的本土势力,我估计就是另一方人不想让何江海等人坐大……对了,你对李荣升的印象如何?”
  李荣升是省委常委、品都市委书记,作为两名市委书记的常委之一,李荣升比鲁市市委书记袁旭强低调多了。
  同时,他也比袁旭强年轻多了,因为他才49岁。
  提到李荣升,夏想蓦然一惊,才意识到他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李荣升也是齐省人,但并非来自半岛一带,如果以上还不算让他惊讶的话,最让他感觉眼前一亮的是,李荣升有过在团中央任职的经历。
  而且在前往团中央之前,他一直在齐省团省委任职,是不折不扣的团系人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5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