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问情/仙路烟尘(精校)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32

  培灵,便是通过特定之法,培生剑中之灵。驭剑,归根结底,便是剑主与剑中之灵感应之法。心意想通,才能使动飞剑法门,才有可能将剑器驾驭得宛如手指臂使。
  而“驭剑诀”,又是上清宫御剑飞行的基础。
  清溟道长这一番前所未闻的话儿,直听得醒言心花怒放,当下便支起两只耳朵,仔细聆听,生怕漏掉一个字儿。
  有名家讲解示范,学生又颇为聪慧通达,不多时,醒言便将这颇为复杂的“驭剑诀”,以及清溟道人的驭剑心得,一字不拉的记在心中。
  在醒言告辞出门之前,又请清溟道长鉴定了一番他这把得自马蹄山中的古剑,看能否用来作飞驭之剑。在得到清溟道长肯定的答复之后,醒言这才放下心来,跟清溟道长道谢辞别,欢欣鼓舞的回那千鸟崖而去。
  乍习得这样神奇的飞剑之术,这位少年堂主,便和他那位琼肜小妹妹得了一件新玩具一样,正是心痒难熬,只想着如何早日练成此术。当晚,醒言便按清溟所授法门,开始在袖云亭旁折腾起来。
  只是,让他有些泄气的是,无论怎么折腾,眼前这把古剑还是毫无动静。这时,醒言才想起清溟说过的话:“驭剑诀”与其他法术不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光是那剑中之灵的培生,便至少要花上一年半载。而若是剑器天生剑质不佳,或是剑主道力不济,甚至只是因为修炼者运道不好,说不定过上十年八载,“驭剑诀”的修炼也还是一无所成。
  而上清宫现在这数百弟子之中,真正熟谙驭剑诀之人,也不过寥寥数十之数。
  想起清溟这话,这位心急火燎的剑主终于静下心来,乖乖的开始按部就班修炼起来。
  也许这日经的事儿太多,这位正瞑目凝神的少年堂主,倒忘记一件事:他这把怪剑,可能本就有灵。
  第二天上午,醒言便去飞云顶上的澄心堂,面见灵虚掌门。灵虚子跟他交待过一些必要的事宜,便嘱他尽快出发,不可让太守久等。
  于是,翌日清晨,这千鸟崖上的四海堂,一大早便开始热闹起来。
  炊烟袅袅,正是寇雪宜开始炊煮早粥,并为醒言煎炸路上的干粮。琼肜也早早的起来,满屋奔跑,按她自己的理解,从墙根屋角搜罗着哥哥出门应备之物。
  这小丫头,昨日听说醒言要出远门,便嚷着也要同去。不过醒言觉着此行并非是游山玩水,而是要协助官家做事,很可能会遇上凶险。何况军兵行旅之间,若带上这个小女娃儿,无论少年怎么想象,总觉着有些不伦不类。
  因此,昨晚任凭琼肜腻在身旁百般游说,醒言也只是不松口——
  见堂主哥哥态度坚决,在所有可以想象的招术都宣告无效之后,小丫头也只好乖乖的松开小手,溜下地去,到一边玩耍去了。
  揉着发酸的脖子,醒言满意的忖道:
  “唔,琼肜真听话!”
  终于,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了。
  现在,只见这位即将踏上除妖卫道之途的少年,身后斜背古剑,腰间系挂玉笛,一身紧凑的青色道装,全身上下被薄薄的山间晨雾一绕,正显得英气勃勃。
  接过雪宜递来的褡裢行囊,醒言又跟二女略略交待了几句,便道了一声别,转身下山而去。
  豪情满怀的少年身后,在千鸟崖清凉微润的晨风中,正有两位衣发飘飘的少女,伫立在那儿目送少年的远去,一直看着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宛如幻梦的山岚晨雾之中……
  正是:
  小女情娇
  少年气豪
  轻离云府
  足践尘嚣
  回望来路
  水渺山遥
  ……
  
  《仙路烟尘》第五卷完
  敬请关注本书第六卷:
  
  “云飞剑舞雄千里”
  
  第六卷
云飞剑舞雄千里
  
  卷首词
临江仙·偶争锋
  月冷星沉埋剑处
  惊起旧国征鸿
  旌麾同向乱山丛
  雄戈连云寨
  霜刃吼天风
  弹剑长歌谁顾盼
  归燕几度帘栊
  翩翩忽忆旧颜容
  清笛吹北调
  冰枕梦南泓
  管平潮。圝
  
  第一章
三生系梦,徘徊芳路烟尘
  
  顺着石径拾阶而下,离了罗浮山麓,醒言便沿着山下官道,朝揭阳县城的方向迤逦而去。
  出了罗浮山,醒言这才发现,在现在这七月天里,山里山外简直就如同两个世界一般:山里是清凉界,山外是热火炉;即使偶尔有风吹来,也像是蒸笼气儿一般,吹在脸上都觉得热烘烘的。
  不过,幸好他现在行走的这官道两边,植着不少树木。醒言便只挑在绿荫之中行走,才不觉得十分爊热难熬。
  瞅瞅天上的日头,再看看眼前泛着白光的官道,醒言思忖再三,最后决定还是不要省了这笔脚力钱。进了附近的传罗县城,醒言便赶去城南的骡马市集,给自己挑选合适的脚力。
  一番交谈挑选之后,醒言便买下一头瘦驴。这驴虽然瘦了点,但价格委实便宜,据说还能在山路上奔跑。
  “哈,这便是俺此去剿匪的战骑了!”
  虽然,这头坐骑卖相并不甚佳,瘦骨嶙峋,两胁肋骨根根可数;但听那驴贩说,正因为这驴皮骨清瘦,才能在那些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跳踉无碍。
  不过,对醒言来说更重要的是,这头能跑山路的好驴,价钱并不算高,正与他那并不丰盛的钱囊相称。两下一凑合,醒言便很爽快和这头瘦驴的主人做成了这笔交易。
  将驴贩附赠的那条麻布片做成的鞍具,在驴背上搁好,醒言便翻身上驴,骑着这头用作出征的战驴,在这传罗县城街上招摇过市,往县城西门而去。
  经得一处铁器铺,忽听得有人大声向他吆喝:“这位斩妖除魔的小道爷,快来看一看呐!本铺正有今天早上刚刚出炉的新鲜刀剑,种类繁多,价格公道,保证质量,您不过来看看?”
  听得这一声吆喝,醒言不禁有些忍俊不禁;吁住胯下毛驴,回头跟那位刀剑铺老板笑道:“掌柜的,您原来莫不是卖菜的?还是做点心生意的?”
  听他这么一说,那位掌柜倒吃了一惊:
  “看不出这位道爷年纪不大,神通倒不小!俺原来正是城边种菜的菜农,后来才改行做这铁器生意。”
  “哈哈,倒不是俺神通广大——从您那句‘今天早上刚刚出炉’,便知道掌柜您一定不曾做过酿酒生意。”
  闻听此言,那位刀剑铺的老板也醒悟过来,跟着醒言一起笑起来。
  不过,说笑归说笑,少年倒是有些疑惑:
  “我说掌柜的,您怎么会招呼我来买剑?你没见我背后正背着一把剑器?”
  “呵~道爷您还真会说笑——那分明只是一根陈年的铁棒啊!依我看,道爷您还是来俺铺子里挑一把趁手的利剑,这样才更方便道爷您去斩妖除魔!”
  听了掌柜这番话,醒言在讪笑之余,倒也颇有些心动:“此去剿匪,差不多便要与那些亡命之徒生死相博,到时免不了要用件趁手的兵器。但现在背后这位剑兄,倒似那琼肜小女娃儿一样,果是调皮,自从一个多月前在罗浮上空遛过一圈儿之后,便又是这副驽钝的模样——若是这样,到那两军阵前又如何与人交锋?”
  念及此处,这位热血沸腾的小道爷,便下得驴来,进了这铁器铺,开始打量起铺子里的各式刀剑来。而那位成功招揽生意上门的掌柜,自然在一旁热心的跟少年介绍推荐着自家的刀剑。
  不过,在挑选之间,醒言突然想到,此去本来便是要与郡兵一起去剿匪。到了那军营之中,刀剑还不多得是?到那时自己随便挑一把就是,又何必把银子白白花在这儿!
  想到这一点,这位正在左顾右盼察看刀剑的少年,便忽的停下来,跟掌柜的道了声歉,转身骑驴,继续赶路。
  离了传罗县城,这官家驿道两旁的树木,便渐渐变得稀疏起来。抹着额头上不时沁出的汗珠,听着驴儿在黄土道上单调的蹄声,渐渐的,醒言便觉得有些无聊起来。为了打发时间,他便开始数起道旁的树木来。
  正数到大约四百来株,琢磨着刚才倒底是数到四百三十、还是四百四十时,醒言那灵敏异常的耳朵里,忽听到路左灌木丛中,正微有唏嗦之声传来。几近于无意识的转眼一瞥,却恰好看见那绿树丛中,正有一抹红影一闪而没。
  “咦?莫不是那儿藏了只山鸡?”
  甫念及此,正数数数得有些昏昏欲睡的少年,立时便精神一振:“哈哈~运气不错!若猎得这只送上门来的野雉,俺今晚这顿饭食,便可以丰盛不少啦!”
  不愧是出身于猎户之家,醒言对这些山禽的习性着实熟悉。来在这官道附近游荡的野雉,一定是机警异常,稍有惊动,便可能立即飞起逃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