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问情/仙路烟尘(精校)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2

  就在案上果馔大多吃完,要开始享用菊酒大蟹之时,终于得了空闲的少年便提议:反正现在已大体果腹,大家就不如听他奏上一首笛儿,聊发这月夜清思之意。
  这提议,正合众人之意。于是,一曲随心而发的清况笛歌,就在这澄净月空中悠然响起。
  又听到雪笛亲切的乐音,灵漪的感受与其他几人又有些不同。听到那婉转爽滑之处,这位四渎龙女再也忍不住,便一振裙衫,忽的飘地而起,朝千鸟崖外翩然飞去。
  吹笛人眼角的余光,正瞥见飞空而去的少女,一时不知发生何事,便停下口边神雪,朝眼前的月空中望去——
  却见凌风飘去的少女,翩翩飞往对面无名山崖上那道流堕不歇的瀑布。
  然后,只觉眼前夜空中清光一闪,便听得“铮淙”一声,对面寂静山崖处,竟有几声清泠的琴音跳宕飘摇而来。
  诧异之下,凝目望去,正见那山崖月影中,衣带飘飘,白裳翩翩,灵漪儿正如飞鸟一样,在那流瀑前随风飘舞。而那道原本奔流不歇的瀑布,现在竟生生停住,分拢成数条闪着珑光的水束——
  四渎龙女灵漪儿,现在竟以高山为琴,流瀑为弦,施无上法力,弹奏一阙带着水灵之音的恢宏筝曲!
  见着这神奇的场景,醒言居盈等人惊讶之余,心下尽皆赞叹不已。
  俄顷,醒言反应过来,那神雪玉笛便重又举至唇边。他这次吹奏,也与方才不同。为应和灵漪那些依自然造化而生的琴音,醒言现在正是气集神凝,微微运上了太华道力。
  初时,只是笛和琴音;略过了一阵,便成了琴伴笛鸣。于是这千鸟崖前的月夜空谷中,便交织回荡着清郁悠远、宏大廓寥的神曲,真可让金石震,山陵动,百兽歌,千鸟舞。
  与以往任一琴师不同,现在这位龙族公主,正是左右翱转,上下飘飞,进退之间,身姿曼妩。目睹此景,在那曲到浓处之时,那位一直静处的寇雪宜,忽的也翩然而起,投向泉琴石崖上空中,和着琴笛节拍,在月光中翩跹而舞。
  谁能想象万丈冰崖上梅花精灵的舞蹈?罗带飘风,长袖交横,以天地为舞池,以明月为华灯,态度从容,舒意自如。婉转之间,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具象。
  现在的寇雪宜,彷佛已完全放开身心,极力舒展曲折着自己窈窕的身形,极尽娇妍,极尽妖娆……
  虽然,少年正专注于笛音;可这天地中的一切,对他而言已成一个整体;还有什么美妙的情节,能逃过他的眼睛?
  如此瑰丽动人的场景,自然感染了在场所有人。顷刻间,便有一曲人间仙子曼妙娇婉的清歌,和着琴管的拍节幽然而起。歌曰:睇东山之琼轮,映绮疏而独处。
  似半面之妆成,觉娥眉之弥妩。
  杨柳兮细腰折,芙蓉兮娇面莹。
  独俯躬以长跽,愿稽首而乞灵。
  ……
  歌音缥缈,清冽动人,不似人间可闻。
  就在貌可倾城的少女歌罢余音缭绕之时,又听得那拨弹着流泉之琴的神女,将清妙的歌声婉转续起:美人迈兮音尘阙,
  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
  波路长兮不可越
  ……
  歌声滑烈,如怨如慕,直让人心动神摇。正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流云遏;婉转芳夜之歌,密呢长生之语。
  就在居盈灵漪二人珠喉玉啭之时,葱茏的山野间又飞来许多萤火虫。萤虫飞舞之际,正是银辉明灭,流光点点,在千鸟崖前汇成一条巨大的光带,似一条闪耀着银光的绢纱,环绕着那个飞舞的精灵翩跹流转。渐渐的,又飞来更多银点,便被那位闲在一旁的小女娃儿,往来奔跑,指挥着停落在袖云亭的翘脊飞檐上,又或落到四海石居的窗棱屋脊上。
  于是这原本寂寥清廓的千鸟崖,立时便成了如梦如幻的不夜之城……
  彷佛受到这所有一切的感染,那把一直沉默的瑶光神剑,也突然闪耀起灿烂的光华,“呼”一声冲天而起,又直落到那把巨大的山崖流瀑琴筝前,临空飞弹挑刺,在琴曲笛歌的间隙击出“訇訇”的巨响,一如那洪钟巨鼓之音。
  在这样雄阔的弦歌巨唱里,袖云亭正对的广袤山野中,似乎正回荡着无数奇异的鸣啸,在与千鸟崖前的仙歌神唱互相和应。
  就在四海堂这中秋佳节忘情的庆祝盛典,正到了高潮之时,却忽见东天上有两道灿然的剑光,正绕过起伏的山峦,朝这边急速飞来!
  
  第十三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风
  
  琴临秋水弹明月,客至奇峰扫白云。
  ——佚名
  正当千鸟崖星光满地、歌舞盈空之时,忽见那东天上,正有两点灿然的剑光,朝这边飘射而至。
  正在吹笛的少年,立即感应到有不速之客来访,便停下口边笛儿;心念电转处,那把正在瀑琴边忙得不亦乐乎的瑶光神剑,已是倒飞而回,紧紧握到少年手中。
  还未等翩跹于月空中的灵漪雪宜二人回到崖上,顷刻间这两点剑光已飞临千鸟崖山前。
  “何处仙客,降我罗浮赏月?”
  一听这熟悉的声音,醒言握紧剑柄的手立即放松。皓洁的月光中看得分明,那个发话之人,正是自己的掌门灵虚真人;而另外一位,则是弘法殿清溟道长。
  现在,灵虚道长正飘然立在一把白如霜雪的飞剑上,在月空中微微澹动,如立水波之上,意态从容,望去如若仙人。而素以法力闻名的清溟道长,这时便显出功力高下来。与灵虚不同,他现在正在千鸟崖前不住盘旋,虽然速度并不急促,但与灵虚子那份如立平地的悠然姿态,自不可同日而语。
  见得掌门突至,那飘泊在半空中的寇雪宜,如同受惊的小鹿,飞鸟堕地般投到千鸟崖上,紧靠到醒言身旁。而那位龙族公主灵漪儿,见二人到来,却是不慌不忙,翩然飘飞到灵虚面前,淡淡说道:“你是何人?却来搅我清兴。”
  灵漪正歌舞到兴头上,却不料被这俩老头从中搅扰,心中颇有些不高兴。
  醒言耳力颇佳,灵漪这倨傲话儿自然一字不差传到他耳中。当即,这位少年堂主心中大急,正要出言缓颊之时,却已听得掌门谦恭答道:“回告仙子,贫道乃罗浮山上清宫灵虚道人。我与清溟师侄,只是闻得这千鸟崖仙乐缥缈,不知发生何事,便来打扰;若有唐突之处,还望仙子海涵。”
  原来,灵虚真人正在飞云顶与门下弟子同乐佳节,忽闻得抱霞峰方向异曲喧天,也不知发生何事。心中又着紧那千鸟崖上之人,便赶紧跟弟子门人告罪一声,拉上清溟道人,同往抱霞峰来察看。
  听得灵虚子答言甚恭,又听说他是醒言掌门,这位骄傲的龙族公主便不在矜持相对。只听她嫣然一笑道:“还以为是哪来的不速客,却原来是上清掌门。仙子不敢当;本宫乃四渎神君的孙女,封号灵漪便是。”
  一听此言,顿把灵虚真人惊得慌忙稽首礼敬道:“不知上仙驾到,有失远迎,还望仙子见谅!”
  见自己尊贵无比的掌门,见到灵漪如此惶恐礼敬,那位与少女嬉笑惯了的少年心下倒有些不解。他却不知,灵虚再是天下道教领袖,但却还未得道飞升;但凡这人间修炼之人,又有谁不是位列仙班之人的后辈?因此他这般礼敬,却也是理所当然。
  正在醒言觉着灵漪还不够礼貌,便要出言相劝之时,却听得那四渎龙女随意笑道:“不知者不罪。况且我家醒言还在你上清门下,还要有劳灵虚真人多方看顾——我这小友,人虽惫懒,但还算聪明,有啥好法术你尽管教他,不怕他不会。掌门你可不能藏私哦~”
  这大模大样的话儿说到最后,却是小儿女情态毕露。
  灵漪这一番话,“她家”那位醒言,直听得哭笑不得。而那位灵虚掌门,却还在谦恭答道:“张堂主天资颖慧,贫道何敢藏私!便连上清宫压箱底的秘技都授与他了……”
  正在醒言要出言证实之时,却见那位一直在空中盘旋的清溟道长,突然落到千鸟崖上寇雪宜跟前,盯瞧一阵,转脸跟醒言讶声说道:“怪哉,据我所知,醒言堂中这女弟子,只是平民落难之人,又怎会习得飞天之术?”
  此言一出,醒言立时冷汗涔涔而下。
  此疑问不可谓不致命。要知道,现在连他自己都不会御剑飞行之术,又何况寇雪宜那样的凭空御虚?这次与上回赵无尘之事不同,就算他再机敏百倍,却也再生不出啥办法开脱。
  于是,便如晴天击下一道霹雳,霎时间醒言只觉得天旋地转心神震惶,嘴角嗫嚅,口中却连半个字也说不出!
  而寇雪宜见得堂主为难,便决心要将自己之事和盘托出,并说明醒言并不知情。若有啥严厉处置,自己一人生受,只与他人无关。
  正在这尴尬时刻,却听得那空中的仙子,正传来一阵有如甘霖般的仙籁神音:“清溟不必疑惑。雪宜她是我闺中好友,是我遣她入得四海堂中。醒言他当年也没出过啥远门,最远也就到我家。我怕他一个人千里迢迢来到罗浮山,那偷懒脾气发作,不好好修行,便请雪宜妹妹托辞入得四海堂,也好早晚监督他用心进学。此事却是连张堂主自己也不知道。”
  “原来如此!”
  现场中除了灵漪、醒言、雪宜三人外,灵虚清溟琼肜居盈等人,俱都是恍然大悟。
  “神女此言,正解贫道多日之惑。有此神人居于门下,实在是上清之福!只是却有些冒渎了。”
  灵虚一揖,转身朝寇雪宜、琼肜二人含笑眺去。虽然他口中话儿说得谦逊,但从那一脸掩不住的笑意,显见这位掌教真人心中正十分高兴。
  见灵虚被自己骗过,心思玲珑的龙女心中暗笑,口中却淡然答道:“好说。”
  “那就谢过上仙!今日贫道与师侄不告而来,多有搅扰,已是大罪。不敢再耽搁神女清兴,贫道就此告退。”
  “甚好。”
  于是,灵虚微一示意,便与清溟道人腾空而起,各归本殿去了。
  见二人行远,那位白衣飘飘的仙子立即飞堕落地,立在醒言面前,一脸慧黠的笑道:“怎么样?替你掩过尴尬事,却要如何谢我?”
  “呵呵呵……谢是自然,大不了过会儿吃蟹时,俺不与你争抢便是!”
  彻底搬去心中这块大石,醒言心情正是大好,言语也变得轻快起来。与这对老熟人互相调侃不同,那位寇雪宜却已是拜跪在地,口中称谢不止。见她认真,灵漪倒是慌忙将她扶起,微笑道:“雪宜妹妹不必记挂心上。这世间之人有一奇怪处,便是逢人最讲来历,也不管她现下情形如何。姐姐今日,只不过略偿他们所愿而已。”
  正说到此处,醒言接口说道:
  “雪宜你却不可哭泣,今日正是良辰美景之时,落泪不祥。”
  原来少年最知寇姑娘脾性,怕她感动哭泣,便出言预先制止。
  “谨遵堂主之命。”
  雪宜回答之中,果然已带了几分哽咽之意。
  “只顾说笑,却忘了喝酒赏月了。”
  居盈见着这情景,赶紧岔开话题。经得灵虚、清溟这一回拜访,此时已是月移中天。巨大的银盘,正洒下千里的清辉,让罗浮山野中的花草林木,如覆上一层皞洁的银雪。
  当即,雪宜便去灶间,将养在热水中的蟹酒端到石坪桌案上,众人便围桌而坐,准备据案畅饮大嚼。
  为举止方便,醒言便将封神剑、神雪笛放回屋中。看见那支躺在月光中的玉笛,少年忽想起往事,便在回到席上时,跟灵漪笑道:“没想到,雪笛灵漪,竟在今日完聚。”
  听得此言,灵漪也想起当年鄱阳望湖楼上的雨夜对饮。不知怎的,她那颗一直矜持着的内心里,竟似乎突然充满了柔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