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622

  “那边有家杂货店,夏天的时候卖雪糕,每次我和小兰走到这里的时候,小兰就眼巴巴地看着那雪糕店,想要买雪糕吃。我没钱,只好哄她说,捡玻璃可以换钱,于是……她的注意力就全都集中到地上的碎玻璃片上去了。”
  “那时候她才三、四岁,后面捡到大的玻璃片,前面捡的小玻璃片就丢不见了,捡来捡去最后手上总是只剩下一块玻璃片。但因为捡玻璃片,她就忘记了雪糕的事情。”杨彬和唐玟讲了起来,这里每个地方,都有他满满的回忆。
  唐玟静静地听着,仿佛在听一个很久远的传说。这里的生活,和她相隔太远了,就象两个世界。
  “后来被我妈知道了,问她为什么捡玻璃片,她伸着小手指着我……哥哥说玻璃片可以换钱买雪糕。”
  “妈妈哭了起来,然后抱着她去了雪糕店,给她买了支雪糕……”
  “小兰咬了两口雪糕,又踮踮地笑着跑到我面前来,把雪糕递到我面前,很舍不得但还是很执著地对我说……哥,你吃,很甜,很好吃。”
  “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别人,特别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
  杨彬看着学校大门斜对面的某个杂货铺,喃喃地向唐玟讲述了起来。在向唐玟讲述这一幕的时候,他感觉仿若时光也已经倒转回了当时的那一刻,两个小孩子满地寻找碎玻璃片的那一刻。
  他的眼睛开始变得湿润起来。
  唐玟静静地看着杨彬,看着他眼中闪烁着的光芒,现在这个他,让她情不自禁回忆起了那个唱着‘现在已不爱了,心再也没有痛过’的那个他,那个落寞忧伤到让她心碎的他。
  她看得出来,他其实很重感情,只是,她一直无法让自己跻身到能让他重视的目标范围内,她无法让他的眼睛,为她落寞、为她忧伤、为她而闪烁出光芒。
  “那边就是我上小学的地方。”杨彬又手指了指南边的方向。
  从镇中学大门向南到小学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百余米的样子,应该走不了两分钟就到了。但在杨彬的记忆里,这条路他和杨兰总是会走很长很长的时间,可能是那时候个子还没有长起来,人比较小,所以就觉得路很长了。
  就象在他的记忆里,本来这条街也很长的,但现在却如此地短,短到他觉得几乎不太相信的感觉。
  “哦?待会儿去你家后找个时间到那边去看看。”唐玟对此显然很是感兴趣……她很想能了解他的一切,他这二十四年的人生的每一道轨迹。
  顾沾一直笑眯眯地跟在两人的身后,并不多说什么,杨彬这种生活他也经历过,只是说起来……他童年所在的地方,比起这驴头镇,还是要稍稍富裕了一些。
  确实,一个极度缺水而又交通不便的乡镇,是很难富裕起来的,田园风光也不可能美丽。除非政府对这里进行大手笔的投资,修筑道路改善交通、修筑水库蓄水屯田,或者从山那边开凿运河送水过来,否则这里永远都不可能有改观的一天。
  但是,云丰市需要建设和投资的地方太多了,云丰市政府是绝无可能有闲钱投到这地方来的。就算云丰市有钱划拨到云沙县,云沙县也不可能投资到驴头镇来。
  这里的贫穷,几乎是被注定了的,除非有那种从这里走出去的、有能力的人使用强力来改变这一切。
  杨家的老房子并不从镇中学大门进,而是走大门北边那条路。大约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又有一道小门,从这小门进去,就是镇中学老师们住宅所在的地方了。
  十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划给了镇中学,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原本是要修建一栋教职工宿舍大楼的。但后期镇上资金到不了位,镇中学索性又向镇里向后面要了块地,然后按配额分配给了每位老师,让他们自己筹钱修建房子。
  那时候土地不值钱,杨彬的父母都是镇中学教师,所以分了一块相对还比较大的地,有近两百平米的样子,当时镇上的劳工很便宜,杨父杨母请人修了两间房子起来,后来又在那块地边上垒了一圈半人高的院墙,然后就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十几年,房子也没有再整修过,杨彬的十几年的童年、少年记忆,就都在这个小院子里了。
  虽然驴头镇仍然很穷,但土地的价格却还是涨了一些起来,上次杨彬父母卖掉房子送钱给孟仁宽,路对面的老赵家看中的就是他们房子所处的这块地,而不是那块地上的房子。
  赵家和杨家中间隔着一条三米宽的小路,小路尽头处是被围墙封死了的,如果赵家把杨家的地买了,这条小路也就成了赵家的了,凭空又可以多出五、六十个平米来。
  杨家提出卖掉房子,而且是急着出手,赵家当然无比的高兴,他们虽然买的只是杨家的院子,但拆了两家的院墙之后,却凭空又可以多占一块地,算是物超所值了。所以杨家一提出来,赵家就同意了。
  “家里种着一棵枣树,很有些高了,树上有很多毛毛虫,小兰怕虫不敢爬树,枣子熟了之后总是一天到晚跟屁虫一样缠着我,让我到树上摘枣子给她吃。”杨彬一边沿着小路向家里走,一边和唐玟说着。
  “现在有枣子吃么?”唐玟被杨彬说得也有些嘴馋了,杨彬描述的那情景,让她很是向往。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现在哪有枣子?要等到中秋节枣子才能成熟。”杨彬摇了摇头。
第396章
荡然无存
  “哦。”唐玟很有些失望的样子,不过想到马上可以见到杨彬的家,他长大的地方,心情又开始无比期待起来。
  “你待会儿看到的那棵枣树,应该算是一棵新枣树。我们那院子里原本有一棵活了几十年或者近百年的大枣树,在那块地基分给我们家之前就种在那里了。整棵树高达近二十米,树干有一人合抱那么粗,枝繁叶茂,每年至少结几百斤枣子,可惜我四岁那年被雷给劈死了。”杨彬摇了摇头想起了一件往事。
  “还有这样的事?”唐玟很惊讶地看着杨彬,这些事她听起来挺新奇的。
  “是啊,那棵枣树还在的时候,到了成熟季节,我爸经常就呆在枣树上看书不下来,渴了、饿了就随手摘枣子吃。那枣树结的枣子有这么大,又脆又甜,后来的枣子都没有它结的枣子好吃。”杨彬很遗憾的样子。
  那时候,隔壁住着的还不是赵家,而是田家,杨彬还隐隐记得杨兰刚会爬、田园已经会走的时候,呆在院子里枣树下仰着头眼巴巴地等天上掉下枣子的情景。
  “呃……真羡慕啊……”唐玟一脸向往的神情。
  “那次的雷也挺邪乎的,如果不是小兰,我估计就死在那雷下面了。”杨彬似乎又回忆起了一些事情。
  四岁时发生的事情,记忆非常模糊,但某些事情杨彬确实又清清楚楚地记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啊?那么惊险?说来听听……”唐玟已经完全沉醉在杨彬的故事里了。
  “那天下着很大的雨,我父母都在学校那边,让我照看才一岁多的小兰。但我那时候很好动,下雨之后特别兴奋,丢下小兰一个人跑到院子里玩水。当时雷击发生之前我就站在那枣树下,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兰不知怎么的从屋里跑了出来,笑嘻嘻地喊着哥哥……”
  “然后,她脚下不知道绊到了什么,或者是自己站不稳,一跟头摔倒在了地上,然后哇哇大哭了起来。我怕父母责骂我,连忙跑过去把她扶了起来,就在这时候,一道惊雷从天空劈下,震耳欲聋,我和小兰的眼睛当然都被巨大的光亮给耀花了……”
  “等我们重新能看清东西的时候,那棵枣树合抱粗的树干从正中被巨雷劈成了两半!树干上甚至还冒出了火光,但迅速被暴雨浇熄了。我刚才站着的地方被炸出了一个地坑,枣树巨粗的树根都被炸翻了出来……当时的场景,真象是世界末日了一般。”
  “如果不是小兰那时候跑了出来,并且摔倒在了地上哭着喊哥哥,我估计直接跟那枣树一起被炸没了……”杨彬每每回忆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都仍然心有余悸的样子。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近距离亲眼目睹古树被惊雷劈开的机会,但杨彬却是千真万确地遇上了,当时的那种震憾,不是亲临现场根本想象不出来有多么的恐怖。
  “看来你从小就福大命大。”唐玟再次感叹了一句,然后心里更加羡慕起来……杨彬的生活,怎么就能如此丰富而精彩?相比起他的精彩,她的生活就象个贫民一般。
  “哈哈,你到我家之后,还可以看到那棵古枣树的树根,我们家用它打了好几个板凳……嗯,就是个圆墩子……”杨彬笑了起来。
  “太好了!还要走多远才能到啊?”唐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前面一转弯就到了。”杨彬指了指前面和唐玟说了一下。
  “到了吗?”唐玟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先跑了过去,然后站在了转角处,有些奇怪地向那边看着。
  杨彬和顾沾也跟了过去,一走过转角,杨彬就惊呆在了当场……
  记忆中的院落,已经荡然无存了,只剩下了一堆废墟,而那棵记忆中只比小兰小了两岁的枣树,已然倒伏在了地上。曾经院落所在的地面上,码放着几堆砖石,还有几堆河沙和水泥。
  赵家的院墙边也码放着同样的砖石、河水之类的建筑材料,而且赵家院子里还传出了一阵喝酒喊闹的声音。杨彬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向里面张望了一番,看到赵家三兄弟正和一些人在院子里喝酒。
  “哟?是小彬回来了?”正对着院门坐着的赵家老大赵风光向这边看了过来,醉眼惺松地向杨彬打了声招呼。
  赵风光的两个弟弟赵文光和赵武光也一起回过头来,两人同样一脸醉薰薰的神情。
  驴头镇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因为持续的干旱,人口流失十分严重,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每年人口都在递减,所以也没有人管计划生育的工作。当时留在驴头镇上的人大多都超生了,对面老赵家就是超生的大户,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杨彬家生了一儿一女之后驴头镇的计生政策也开始收紧起来,加上杨父杨母也不想生那么多,所以就只有杨彬和杨兰两个。
  相对来说,在这年代能有兄弟姐妹的人很少,杨彬和杨兰算是幸福的了,不过比起赵家的人丁兴旺,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家有三兄弟,赵风光年龄比杨彬大了七、八岁,虽然先前并不是邻居,但因为同是驴头镇中学教职工子女发,所以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多。杨彬因为年龄小,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在赵家三兄弟面前只有被欺负的份。这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三年级当杨彬的身体长成强壮起来时为止。
  可以说,杨彬从小苦练身体、和人打野架赌狠,有一大半原因都是这兄弟三人造成的,因为,他不想一直被他们欺负。
  初三的那个暑假,即将年满十六岁的杨彬在学校操场一人干翻了赵文光和赵武光两兄弟,后来两兄弟又叫来了赵风光,结果又被杨彬给干翻了,当然,双方都挂了彩,而赵家三兄弟受的伤远比杨彬要多。
  双方家长知道这件事之后,坐在一起对他们四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杨家还赔了一千多块钱医药费出去才平息了这件事情。
  只是打那以后,赵家三兄弟再不敢挑衅杨彬了,而杨彬的二货、亡命徒的称号,最初也是被这三兄弟给喊出来的。
  田园家因为某些原因,把宅基地卖给赵家之后,赵杨两家就成了邻居,虽然那段时间杨、赵两家大人之间的邻里关系似乎还不错,但杨彬一直认为是杨父和杨母一直忍让的结果。就比如两家中间的那条通道,本来是公用的,但赵家却在通道尽头圈砌了一个很大的鸡笼,一头就着杨家的院墙,另一头快抵到杨家的院门口了。
  这鸡笼他们原本可以修在自己家院子里的,却故意修在了公共区域里,杨家院墙低矮,每到夏天顺风的时候,鸡粪臭味阵阵飘来,杨家不关门关窗的话,家里几乎坐不了人。
  就算关门关窗家里也很臭,只是人的嗅觉有适应性,时间长了闻不出来罢了。
  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件事而已,其他的那些事情,更多的是杨父杨母和赵家打交道,杨彬高中离家了之后,了解得就不多了。但杨彬真的对赵家没什么好感。不止是对这三兄弟,还有对生出这一大堆男男女女的赵父赵母,他也一直没什么好感。
  赵母姓白,是杨彬初中时的班主任,杨父杨母大概是因为双方是邻居,又在同一所中学教书,所以把杨彬放在了她的班上。但直到杨彬三年初中毕业,都一直连共青团都没有入,而且是班上仅有的两个没入共青团的学生。
  对了,除杨彬外,另一名没有入团的学生有点儿脑瘫,仅仅能生活自理而已,成绩差得一塌糊涂。
  这件事杨彬觉得是那姓白的故意针对他,但杨父杨母却不那么认为,觉得一定是杨彬不遵守纪律之类的事情造成的。反正上了云沙县高中之后第一年杨彬就入了共青团,所以这事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杨彬才从一个和赵家有些亲戚关系的初中同学那里知道,白老师不让他入共青团的原因,并非他表现不好,仅仅是因为杨家逢年过节的时候,没有象其他学生去他家拜年送礼!
  当然,没拜年送礼的学生多了去了,只是白老师就记恨了杨彬,觉得杨父杨母没有礼数,不懂得规矩什么的,并且在不经意的时候当着那同学和那同学的家长说过,这才无意中传到杨彬的耳朵里来。
  杨父杨母教了十几年的书,从来没有收过任何学生的礼,反而接济了不少学生,而且也不觉得同在一个中学教书,还有为自己儿女向同事送礼的习惯,所以忽略了这一点。没想到就被这白老师记恨在心,硬是在班上五十多名学生都入了团的情况下,唯独不让杨彬和一名脑瘫儿入团。
  这事儿杨彬一直没和家人提起过。
  主要是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也没必要和一个内心丑陋的中年妇女如此斤斤计较。
第397章
失落的记忆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杨彬对赵家的印象也更差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杨父杨母的正直善良造就了杨彬兄妹的善良和正义感,赵家那三兄弟,在杨彬看来,有那样内心丑陋、斤斤计较的母亲,自然也都不会是什么好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