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60

  他知道赵达迟早是要被曹操当替罪羊提拉出来,明正典刑的,因为那家伙得罪人太多——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想到这点,心里略微舒服了些。至于跟自己还有点儿交情的卢洪,史书上却并未记载其下场……何不写封信给卢洪,言及往日之情,略述今日之事,再聊聊日后的发展?“校事”组织,自己现在还不敢去碰,既然如此,何不暂且分化那二人,拉卢洪一把的同时,也给赵达再埋点儿钉子?
  想到做到,当即信付卢洪,遣人送出——他知道卢洪不敢隐瞒,这信很可能最终落到曹操手里,所以并不敢写得太过明白,甚至不敢直接抱怨赵达,而只是略述了一番校事可能的危害,勉励卢洪要忠勤办事,“毋傲上,毋凌下,毋纵恶,毋逾法”而已。
  一边写信,他一边也想,赵达究竟为什么要弹劾自己呢?是因为往日的仇怨,还是特意揪出个曹家亲眷来刷名声,从而扩大自己的威望,甚至妄图扩充校事的权柄?对于赵达那种人,是勋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之。不过还好,看起来他的弹劾只是一个契机而已,曹操剥夺了自己的兵权,虽因弹劾而起,却并非认同了弹劾的内容——否则就把弹劾抄送自己看啦。那么,自己除了乖乖听命外,又该如何应对呢?
  话说自己这些年,对曹操是不是太过惟命是从了?他让自己往东自己就往东,让自己往西自己就往西,只要不悖大义,不逆统一进程,几乎从无违拗,顶多也就半真半假地犯几天懒,请几天假而已。其实自己的身份乃是朝官,非幕府之臣也,与曹操分属同僚、上下级,却并非君臣——当然啦,表面上是如此,却并不代表实际也如此——太过听话,会不会反为人所看轻?赵达胆敢弹劾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觉得自己肯定逆来顺受,不会给曹操脸色瞧,所以也牵累不到他?
  这都是先入为主之害啊。曹操是何等货色,他得志后将会如何猖狂,这年月没人比自己更瞧得清楚——也说不定贾文和是例外——所以尽量不触其怒。你说孔文举,如今会想到自己迟早要掉脑袋吗?还有荀文若,如今会料到自己最终的下场吗?在他们眼中,曹操不过霍光也,只要不犯路线斗争的错误,只要不起意谋害曹操,曹操就不会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只有是勋明白,曹操一代枭雄,非霍光那种官僚可比也,逆鳞不可触!
  然而如今曹操的逆鳞终究还并没有奓起来,他的骄狂,得在平灭袁绍,一统北中国以后才会逐渐显露。人都是会变的,在变之前即当变之后来看,自己是不是太过小心了?
  王必之流才需要如此小心,因为他除了忠荩外一无所长啊,因为他把自己彻底地依附在了曹操个人而非整个集团身上。自己不同,自己身为姻戚,略有所长,亦为曹操多立功劳,更重要的是,自己所要博的乃是在儒林中的名望,或者在曹氏集团中的名望,而非曹操个人的信重。
  况且,最近收了不少小弟,你必须得让小弟看清楚,你是曹家分公司的老板,而不是曹操手底下一个业务员——哪怕是最受信用的高级业务员——他们才有继续跟随你而不是直接往母公司跳槽的动力啊!
  想到这里,是勋不禁冷笑一声,当即下令:“召韦曹掾来。”
  九月秋收的同时,有榜文张贴河东各县,言郡守将重开官校,暂任奏曹掾韦诞为学宫祭酒,召聚学子,读书讲经。为了吸引士人前去官校学习,榜文中还特意说明,凡入学者,将下发一套朝廷才刚定正的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当教材,学足一年,即归己有,并且身为郑门嫡传的郡守也会亲往讲学。
  汉代的郡国学校,始创于孝景、孝武时代的循吏文翁,至平帝元始三年,由王莽颁布制度,各郡国统一设立。但是汉末动乱,就连太学都开不成了,更何况各地的学宫呢?也就名士大儒刘表在襄阳复兴过一回而已,余者大多废弃。
  是勋重修学宫,再开官校,就是要向曹操表明:你让我专注民政,好,我就专注民政;但我说过自己搞印刷术是为了教化,如今干脆就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教化上给你瞧瞧。赵达那种屁话,我知道你是不信的,我这番举动,就是要全天下人都不信他——这也算是对曹操一种无声的抗议。
  当然啦,抗议归抗议,是勋此举,政治上绝对正确,儒林中可刷声望,曹操又能拿他怎么样了?
  河东郡内,世家大族很多,卫、裴、董、柳以下,家世二千石的就不下十家,子弟们大多在家中读书,虽有不少往赴许都太学,但年轻太轻的,家人还真不放心让他们跑那么老远,那么,去郡治安邑上官校,就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更别说低一等甚至两、三等的那些中小家族,家中藏书和师资都不足,子弟们也未必有资格、有门路上太学,如今听闻郡内官校重开,个个喜不自胜,奔走相告。
  秋税收缴上来以后,官校就正式开课了,四方来聚的士人,下起十二岁,上到四十八岁,足有五百余名,这数字把是勋都给吓了一大跳。他事先已经拜访过各大家族,请出几名宿儒充任教授,又命法曹掾、精擅经学的乐祥总管其事——在原本的历史上,杜畿治理河东,即任乐祥为文学祭酒,负责文教之事。不仅如此,是勋还兑现承诺,自己隔一天就往学宫去开讲。
  历代经学,可分为“我注五经”和“五经注我”两派学风。汉儒是“我注五经”,即先有经典,再钻研经典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宋儒则是“五经注我”,即先有自己的思想,再歪曲经典来加以诠释。是勋一直是奔着第二条路去走的,只是原本不敢太明目张胆而已,如今他师承也有了,名声也有了,一郡之内,唯他为大,那还有啥放不开的?
  在学宫之中讲课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是勋就越是胆大妄为,甚至不惜彻底地扭曲经义。比方说,孔子曾经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直接骂孔老二主张愚民政策是不对的,应该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广大底层民众根本就没有接触知识的可能,强使知之,反而会出事儿。但是勋在讲这一句的时候,却干脆按照后世为给儒家洗白白而到处流传的不靠谱点逗方法,读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倘若老百姓遵从你的政策,那便可以不加管束,倘若老百姓不肯遵从你的政策,那便需要先开发民智,教化他们。
  如果说是勋当初私注五经,往里掺了一成的私货的话,那他如今在河东讲学,就足足掺了三成还不止。他要利用儒家经学,阐释自己觉得可以在这时代拿出来的崭新的思想,从而创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正所谓和尚摸得我……啊不对,朱熹做得我便做不得?
第五章、汉语拼音
  曹操南征袁术、刘备,以夏侯渊为先锋,直指寿春。袁术本以为官渡对峙,半年难决,故而听信了刘备的煽动,自合肥起兵,下成德,围寿春,谁料想刘馥守备寿春还不到一个月,曹操的援兵就到了。于是袁术大惊之下,临阵而走,逃回合肥,刘备知其人不可依靠,遂率部南下庐江,欲与孙策相呼应。
  倘若袁术和孙策同时动手,说不定曹操就会抓瞎,但以这年月的通讯水平,就不大可能有军事配合如此默契的情况出现。孙策原本计划兵分三路,其弟孙权自丹徒渡江,以袭广陵,大将周瑜自柴桑率水师溯江而上,侵扰皖县——这两路都是虚的——自己亲率主力从中路得渡,接应袁术。然而左右两路才发,中军未动,就传来了袁术战败的消息,他干脆引军东进,直接去增援孙权。
  太史慈在皖县阻挡周瑜,使孙军不能登岸,但因为缺少舟楫,周瑜开着船在江上来回乱蹿,子义立刻就抓瞎了。最后只好以不变应万变,分兵皖县、居巢,严密守备。魏延建议发一支奇兵自寻阳渡江,偷袭柴桑,被太史慈给否决了——想法很好,可问题咱没有足够的水军,哪儿那么容易渡江啊?
  孙策主力放弃原定计划,转而东上,南来相合的刘备当场就蒙了,迎面便撞上了太史慈。关、张欲战太史子义久矣,撺掇刘备递去战书,来日单挑较量。太史慈得书不禁仰天大笑——信上写着关羽、张飞两个人名儿,要我一个打俩,哪怕是分开来逐一上也不成啊,你们以为我傻啊?当即批复应允,其夜却与魏延分道偷袭敌营。刘备大溃,败散无踪。
  另一方面,曹操解了寿春之围,收复成德,全军团团围住了合肥城,袁术守备浚遒县的大将张勋亦献城而降。但是合肥城防坚固,袁术困兽犹斗,攻之不下。郭嘉劝曹操:“袁术无能为也,逼之急则死战,迫之缓则必走,走而后击之,亡无日矣。闻孙策已向广陵,若广陵有失,徐州危殆,不如往救广陵。”
  于是曹操暂释合肥之围,东救广陵,可是还没到呢,就听说孙策已经退回去了。原来孙权年轻,急欲立功,不待其兄赶到便先期渡江,结果陈登亲守江都城,先偃旗息鼓,示之以弱,候孙军半渡时突然杀出,孙权大败,仅以身免。孙策得报,即驻军曲阿,暂停北上。
  曹操来到广陵,召见陈登,握着他的手说:“是宏辅前荐卿为无双国士,卿在徐方,江东小儿安得遽渡?言真不虚也。”即解身着绨袍相赐,说:“江岸风大,观卿面白,不可过劳,须知养生也。”
  南线的战事就此告一段落,曹操给陈登增加了两千兵马,然后即率部返回许都。这时候徐州北部的战斗也彻底结束了,因为官渡之败,袁谭被迫撤了开阳之围,退回青州,臧霸率军收复了整个琅邪郡——刘备就算回来,他也没地儿呆了。
  所以曹操回到许都以后,就琢磨着等秋收完了,应该派臧霸去攻青州,派曹仁去攻并州,从两翼袭扰袁氏,同时自己前往收复酸枣等河南诸县。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统一了西线的军令,让是勋把兵权移交给曹仁。
  是勋自到河东,已经整整一年了,此前诸事繁冗,还要忙着练兵、打仗,空虚的心灵可以被各种懊糟事填满,如今只专注于“教化”,时间变得规律起来,于是长夜漫漫,便难免无心睡眠。他在仔细权衡之后,干脆给曹淼写了一封书信,用相当文艺的语气倾诉了自己的寂寞之情。
  在他想来,以曹淼的性子,倘若孤身一人,是肯定会立刻跳上马背,疾驰到河东来跟自己相会的,但可惜雪儿年幼,无法脱身——这要是在两千年后,抱着孩子千里探亲算多大的事儿?这年月可还不成,小儿才满三岁(虚岁),谁放心让她长途跋涉啊。是复倒是四岁了,或许能堪远行,但曹淼就未必会愿意管巳跑来陪伴自己。
  所以呢,曹淼或者让甘氏过来,或者为自己另择一妾,都足以排遣寂寞。反正是大妇下的指令,管巳也不好多说什么。
  信递出去了,然后也便抛诸脑后。身为士人之大妇,曹淼自然不会直接拒绝丈夫的要求,但她可以拖啊,拖一天算一天,自己要是痴痴地干等,那是平白找罪受。
  他现在一天处理公务、备课,一天前往学宫讲经,空闲的时间不少,闲下来除了深切地感受到下半身不幸福以外,就琢磨咱再发明点儿啥东西好呢?是勋既不是实务官僚,也当不成技术官僚,无论火箭、造纸还是印刷,他都只能给出个研究方向而已,一旦东西发明出来了,该怎样革新,怎样进步,那便完全使不上劲儿啦,也不可能成天跑去督着,只好寄希望于李才哥之类的工匠。
  要不然,试着研究活字印刷?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产生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曾经记载过,有个叫毕昇的发明过泥活字。那段话是勋大致还能背得下来:“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有个相关印刷术的成语叫“灾梨祸枣”,那甭问啦,直白地告诉了大家伙儿,印板可用梨木或枣木刻成。可是毕昇用的“胶泥”又是啥成分?怎么配制?“薄如钱唇”的玩意儿手工得多精细?松脂、腊和纸灰的填料怎么配比?这些问题是勋想起来就头大。
  要么用木活字?沈括那段后面还写:“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可见毕昇是尝试过木活字的,但最终放弃了。是勋知道,元代或者明代确实出现了比较实用的木活字,但相关记载都没有《梦溪笔谈》来得有名,他读都没读到过,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毕昇遭遇到的“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等问题该怎么解决?自己若不能给出个基本实验方向来,就现在李才哥那伙匠人的知识和头脑,肯定摸索起来跟瞎子一样啊!
  唉,为啥别人穿越了就能造枪造炮,十年间统一中国,三十年征服世界,偏偏自己……为啥前世不知难而上,去学理工科呢?文科生穿来此世,确实有某些天然的优势,但也就抄点儿诗文歌赋而已,想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真是难上加难啊。算了,还是搞点儿咱文科生能干的吧。
  是勋曾经一度想要“发明”标点符号——这在穿越文里常见啊——然而此世的口语其实和书面语言还并没有拉开足够的距离,语音也较两千年后的普通话要复杂得多,汉语天生有一种音乐感,再配合各种语助词、语气词,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必标点,也不产生太大歧义,标点符号作用真没有后人想的那么大。顶多也就逗号和句号有用吧,可是点逗……古人早就会啊。
  再说了,是勋如今想要歪曲经义,某些情况下还必须推翻旧有的断句,好方便曲解,所以……标点符号那是绝对不能发明的!
  对了,既然想到语音问题,音韵学前一世还是多少学过一些的呀。是勋想到这里,赶紧去架阁上搜寻,很快便抽出了一套服虔所注的《汉书》,翻了半天,果然被他找到了——
  魏晋之前,标注语音的方式很简单,基本上就是用一个音近的字去指代,所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同一本书里可能出现类似于“财,读若裁;裁,读若财”的可笑情况。魏晋以后,反切兴起,据说源头就是服虔,然后从孙炎著《尔雅音译》开始,逐渐风行。简而言之,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字,取上字的声母,再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用来标注一个新字的读音。
  比起后世的拼音来说,反切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上、下字都含有一定多余成分,拼合时易产生障碍;其次,没有标准,同样表示声母K,可以用街也可以用艰可以用京可以用居……第三,某些窄韵找不到可以标注的字。
  古人为此一代又一代地做了不懈的研究,想出了各种解决的办法,然而在是勋看来——都不需要啥音韵学知识,只要懂得汉语拼音——那都不叫事儿啊。首先,部分文字,韵母天然接近声母的发音通道,从中很容易析分出纯声母来,比方说“波”代B、“丝”代S、“特”代T,等等(当然啦,这时候的声韵母跟后世迥然不同,最后未必会出来BPMF的)。还有部分零声母的字,最适合用来标注反切下字,比方说隈、盎、埃,等等。
  只要挑出这些字来,从其中寻找笔画最少或者最常见的,固定作为声、韵母的标记,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是勋还并不打算发明啥拼音字母(不管是用拉丁字母、注音字符还是用日文假名),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新概念可以抛,新符号则不易为士人所普遍接受。然而是勋相信,只要此方案能够大行于天下,过些年草书风行了,自然会有人给俭省成一种简单符号。
  在此前提下,是勋还必须专门著文指出这年月还没几个人意识到的零声母问题、辅音语尾问题。再加上不以下字标准声调,而单列平上去入,一个字的新反切最多需要声、韵、尾、调四个文字或符号标注,虽然长了一点儿,但准确性大大提高。
  这样一来,拼写障碍和统一标准问题就都解决了。剩下的窄韵、僻字……等先发现了再找办法补救吧。终究就连后世的汉语拼音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方说“儿”、“二”这两个字,标音都是ER,其实发音并不全然相同。
  啊哈,这可是个大工程——不可能照抄汉语拼音,终究这年月的语音跟后世相差十万八千里——够我消磨时间,又足以流芳百世,不干白不干。当然啦,是勋不可能一个人干,反正他手底下一大票僚属呢,身为长官,老规矩,他只要把握个大致方向,细致活儿可以全扔给底下人去完成……完了辑成一书,书名干脆就叫——《汉语拼音》!
第六章、反攻序曲
  就在是勋孜孜不倦地歪曲经典和改进反切的同时,十月份,河南尹、都督河东、河内、河南三郡军事曹仁曹子孝,终于开始动手了。
  河内郡紧邻着太行山脉,著名的“太行八陉”,三在郡界:最西面是轵关陉,自河内轵县而抵河东绛邑县,以箕关控扼险要,算是内线;中部有太行陉,南出野王北,北抵上党郡高都县,以天井关控扼险要——前日郭援即妄图出此而侵入河内;北部有白陉,自共县而至上党郡泫氏东。
  曹仁初入河内的时候,谨慎为先,在太行陉和白陉出口处连筑十二寨,未虑攻而先虑守。因为他考虑得很清楚,陉道难行,千军而往,一夫可塞,在郭援把主力调走之前,是休想轻松突破的——当然啦,他如果不先调走河内的主力,凭郭援单独之力,也不敢自太行陉南下,而先要等待高幹的援军。
  如今曹仁是从官渡回到河内郡治怀县了,而是勋返回安邑,高幹回到晋阳,郭援退归长子,一切又复归原点,那么老规矩,他和郭援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先攻者必败,后攻者乃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即便曹仁再让河东军北出去牵制并州军,胜算也未必到得了五成。
  所以他的目光,前移到了太行山从北数第五陉的滏口陉。
  滏口陉并不在河内界上,更要往北,东接赵国邯郸,西连上党潞县,若能掌控此陉,即可切断冀、并两州南部的交通,袁绍、高幹即便派兵传令,都必须跑北方四百里外的井陉不可——但问题是,井陉如今并不在袁家手上,公孙瓒、张燕还牢牢把着那条通路呢。
  可以说,若控滏口陉,即可将袁家的疆域纵向一切为二。
  当然啦,袁绍对此肯定不敢置之不理,邺城即在邯郸南面,与河内北境之间并无什么险阻,他要么西进堵截曹仁,要么南下以断曹仁的退路。而且高幹、郭援也不会傻瞧着。也就是说,北上滏口陉,必然会遭受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向心阻击——这就是曹仁从前不敢这么干的主要原因。
  但是曹仁如今敢这么干了,因为他不是孤立发兵的,而是曹操沿黄河、太行一系列总体布局中的一枚棋子。曹操首先使臧霸、徐晃北攻青州,牵制袁谭,他本人则率军前往酸枣,驱逐沮授,威胁河北黎阳,加上曹仁,三路并出。河东郡当然也不可能闲着,曹仁绕过是勋,直接下令给夏侯兰,命其统属呼厨泉、曹性、郭缊等部,原路前攻界休,以羁绊高幹。
  这四路之中,河东兵因为上党郡的阻隔,与其它战线的配合度、呼应度最差,故而只是疑兵而已。曹仁疑不疑的,一方面要看袁绍的应对,另方面要看公孙瓒、张燕敢不敢突出井陉,或挠袁绍之背,或者南下会师。曹操中路,那是肯定不会放过沮授的,臧霸、徐晃的东路,也以实攻为主。
  袁谭在青州,民政搞得相当糟糕,史书上说他“信用群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穑之艰难”,乃至“邑有万户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三分不入一”,加上此前南攻徐州,钱粮损耗殆尽,州内人心思变,已经有多家大族跟曹操暗通款曲了。故而欲取青州,不难也。
  曹操此番四路大出兵的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就是要收复黄河以南的失地,其次要在青州站稳脚跟,第三是曹仁切断滏口陉。其实只要能够顺利完成第一目标,他就可以退兵了——终究南边的事儿还没完呢——第二、第三,那是添头。最主要的,他不能让袁绍有机会在邺城踏踏实实地舔舐伤口,恢复实力。
  相关战略规划,也通知到了是勋——一则是勋终究为曹操的心腹和姻亲,关系非同一般,二则这回四路出兵完全是阳谋,没什么需要保密的。是勋召集几位知兵的僚属,包括司马懿、张既、郭淮等人前来商议,司马懿一针见血地指出:“大战将兴,只在河内!”
  曹操虽然四路出兵,因为实力、兵数的限制,也因为山川、地形的影响,不可能全都是浩浩荡荡一路平推,肯定有主有次,有实有虚——当然啦,兵法虚实相辅、奇正相生,具体运用时还可能转换。同理,袁绍初逢大败,无论兵力还是士气,全都难以支撑四路抵挡,或者另外开辟新的战线,袁军同样会有实有虚,有稳步后撤,有原地固守,甚至某一路还有可能硬打对攻。
  根据司马懿的分析,哪怕沮授再智计无双,河南地也终究是守不住的,他肯定会撤回黄河北岸,然后利用大河天险来阻扼曹军主力。至于东路,袁谭那就是个渣,即便有能力独扛臧霸、徐晃,东中郎将程昱还可能突出其后,曹操在黄河岸边受阻后,也大可转向东方。故而,袁军在东线最佳的应对方法,就是稳步后撤,让出半个青州来,以逐渐消耗曹军的冲击力,最终使战线在济水一线稳固下来。
  袁家将会丢掉大半个青州,这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那么既然东线丧地,西线就必须找补回来。况且曹仁要是真的封堵了滏口陉,对袁家的损害实在太大,而且曹操在酸枣,西援曹仁也比东援臧霸要来得近便。所以袁绍一定会调动主力,在河内北境跟曹仁来一场大战,位置很可能是——
  司马懿伸手指向河内郡最东北方的林虑、荡阴二县之间。
  林虑县西有太行山,东有黑山——也就是黑山贼的起家之地——东西相距不到百里,实乃不可不争的要地。曹家要是把这条道儿给打通了,别说北上封堵滏口陉了,往东北方稍微拐一点儿,用不了一天便可逼到邺城城下,直取袁绍的老窝。倘若曹仁被袁绍给堵回来了,那不用说,西线保持原状,中线收复失地,东线略有所得,大面上还是曹家占优,而且还让袁家的败兵休息不了。怕就怕……
  “若曹公强取此道,则胜负难知矣。”
  要是曹操在收复了酸枣等城以后,不东去增援臧霸而西来增援曹仁(根据路途远近,那是很有可能的),则袁绍必然云集大军于此,甚至可能冒着放弃并州的危险,把太原军和上党军也拉过去,就此形成新的大决战的态势。
  是勋手扶着地图,仔细瞧了半天,咦,官渡之战要变成林虑之战了吗?
  原本的历史上,官渡之战之所以那么有名,一是因为曹操以弱胜强,二是因为基本上打垮了袁军的主力,使小大之势彻底颠倒。然而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并非以弱胜强,加上袁绍本来在官渡投入的兵力就没有原本为多,故而损失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战役的重要性降得很低。反倒是此后的事态若按司马懿的判断进行,林虑附近的战斗,才是真正的袁曹决战。
  “恨吾不能将兵也!”是勋不禁拍案大悔。
  袁、曹两军在林虑对峙,曹军并无胜算——因为己方的运补线拉得很长,袁绍却将近于内线作战——然而袁绍一旦放空上党和太原,河东军便可趁机接收,甚至把整个并州全都收入掌握之中。要是在收取并州之前,曹操先吃了败仗,那没啥可说的;要是先收了并州,曹操大不了从林虑撤退吧,但从此袁家的青、并两翼全都让曹家给捏着了,袁绍还蹦跶得起来吗?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吧。
  果然是摇撼天下的大战,只可惜……没是勋什么事儿了。是勋不禁想到,曹仁不可能直接遥控河东军作战,那么收取并州这种大功,难道最终要落在夏侯兰手中不成?将来的《诸夏侯曹传》当中,是不是还能有夏侯兰一席之地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