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问题就在这里,王相公制订青苗法时,他认为既然是乡里乡亲,大家都碍着面子,不会借钱不还,最多会拖一拖,富裕人家也不会在意这点钱,实在还不了,那就算是富人帮助穷人,也是一件符合道德的好事,但在试点操作时,却出现了一户地主要为五六十户百姓担保的情况。所有人家都认为,别人都不还,为什么我要还?最后结果就是没有一家肯还钱,这户地主要不到钱,最后倾家荡产。短短十县试点,这种情况就出现了三百多起,三百多户小地主或倾家荡产,一夜致贫。或者举家逃亡,不知所踪,这就是青苗法遭到强烈抨击的缘故。”
大堂内一片窃窃议论声,范宁坦率直白的描述,让众人终于明白了青苗法的本质:‘均贫富’,使大量中小地主破产,轻则动摇社会基础,重则引发造反,确实十分危险。
蔡京又问道:“请问范相公,既然春耕时农民困苦已经存在几百年,如果青苗法不行,那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范宁微微一笑,“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办法解决了,工商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海外垦荒开矿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他们吸收农村的劳动力,通过挣钱来反哺农村,家家户户手上的钱都多了,只要稍微节俭一点,春耕时节肯定有钱买种子。举个例子说,我老家吴县,农村小娘长到十一二岁都要想办法去大户人家当丫鬟,这几乎是她们唯一的挣钱方法。但现在她们进城在大型纺织工坊里做工,纺纱、织布、剿丝等等,一个月能挣三到四贯钱,比他们做丫鬟多了一倍,对一个家庭,一年就是四五十贯钱,难道还不够春耕时候买种子?”
这时,另一名士子道:“现在我们谈论到一个问题,说海外粮食太多,导致现在市场上粮食很便宜,斗米二十文钱,农民种粮没有以前挣钱多了,这个问题怎么办?”
范宁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朝廷也在关注,办法也有,比如对粮食实行官府榷卖,官府高价从农民手上收粮,官府再以适当的价格卖出,各大粮商只能从官府手中买粮,这是一个办法,其次是扩大玉米的种植,鼓励农民用廉价的玉米来喂猪,农民养猪比种粮赚钱,总之就是一句话,使每家每户挣钱的渠道尽量多一点,不能光靠种粮谋生。”
大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先恐后提问,蔡京又再次抢到了提问资格。
“年轻人都支持变法,但听说范相公却坚决反对变法,还在报纸上和王相公针锋相对,这说明范相公属于保守派吗?”
“蔡县尉这句话就错了,我在报纸上针锋相对的不是变法派的王相国,而是保守派的司马相公,不过,我确实不是变法派,但也不是保守派。”
“小范相公是改良派,我们都知道。”有人抢过话头,大堂上都笑了起来。
范宁笑着摆摆手,“大家可以有一个误区,总以为变法就好,总以为现在大宋处处保守僵化,拖累朝廷和百姓,必须要彻底打碎它,改变它,所以年轻人都支持变法,但我告诉大家,很多时候变法未必是好事。”
“小范相公能举一个例子吗?”旁边一名年轻士子问道。
范宁点点头,“就拿刚才的保甲来说吧!十户为甲,百户为保,三百户或者五百户为一大保,设都保正,十县试验下来,几乎每个乡都出现了一个新的衙门,保衙,下面有几十名保丁,那我就问大家,都保正、保衙和保丁的开支钱粮从哪里来?朝廷财政开支只到县,那么保衙的收入在哪里?事实证明,保衙的开支全部摊派给每家每户,不给,保丁就去牵羊牵牛,百姓告到县里,县里却不受理,反而斥之为刁民重打,为什么?大家知道原因吗?”
大堂内一片寂静,范宁缓缓道:“大宋自立国以来,财政控制非常严厉,各县几乎都无余钱,县衙破旧,无钱修缮,县官们只能靠俸禄为生,被迫清廉,可有了保衙后,县官们就有了一处财源,保衙上贡,保衙向农民摊十两银子,县衙抽四两,这样一来,县官们都肥了,个个眉开眼笑,高举双手支持变法,所以坚决反对青苗法的官员基本都在朝廷,下面县里却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大家现在知道原因了吗?还能说变法就是好事,保守就是坏事?”
大堂内一片寂静,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沉思,范宁今天给他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士子都知道恩师要请女婿吃饭,大家也纷纷告辞了。
蔡京走上前躬身施礼道:“请问范相公,现在去海外做官还有没有从前的优待了?”
“蔡县尉是指哪方面的优待?”
“就是转正方面?”
范宁笑眯眯道:“现在朝廷新制度规定,科举官员五年皆可转正,但海外为官确实有优待,去海外为官,三年可以转正,莫非蔡县尉有兴趣?”
蔡京点点头,“卑职是今年的进士,还要为官近五年才有能转正,如果能去海外为官,就能尽快转正。”
范宁笑道:“你就算现在申请获批,也要在春天时才能出海,在海外呆三年,实际上你也只提前一年转正,况且海外任期最短五年,这里面的得失你要考虑清楚。”
蔡京迟疑一下道:“卑职觉得去海外为官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范宁暗暗点头,这个蔡京确实有眼光和胆识,知道海外为官的资历会更好,范宁便笑道:“现在主要是南大陆需要官员,你要去海外为官,只能去南大陆,你如果愿意,我可以帮你在吏部提一提,让你申请后能尽快获批!”
“卑职愿意,卑职这次进京就是为了此事,会尽快提交申请,感谢范相公助力!”
蔡京深深行一礼,这才告辞离去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应州春至
春来春去,落花匆匆,转眼到了四月上旬。
大宋再改年号为熙和,暗含全家团圆之意,期待收复云州,使幽云十六州全部回归大宋。
云州就是大同府,辽国改为西京,是辽国西部重镇,事实上,辽国并没有放弃西京的想法。
尽管辽国财政短缺,募兵困难,但辽国还是以强压的方式从东京道的桓州、正州、渌州、定州以及宣州的熟女中征召了三万军队,放置在大同府,增加大同府的防御,使大同府的辽军兵力从两万人增加到五万人。
这天上午,一支骑兵沿着一片森林边缘疾奔,骑兵队约五十人,是一支典型的宋军斥候队,经过几年的战争,宋军的战马大大增加,全军战马配备已达四十万匹之多,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士兵都配备了战马,虽然很多士兵并非骑兵,但配备了战马后,军队的机动性便迅速增强。
比如十万西军从陕西路调到河北路,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是十万大军人人配备了战马。
目前宋军在大同府南面的应州部署了八万五千军队,由老将杨文广统率,这五十名骑兵斥候便从应州出发,一路北上大同府,探查敌军的情报。
宋军的斥候有两种,一种是卧底斥候,潜入城内,用各种身份掩护来探查情报,另一种便是外围斥候,这五十名骑兵就是外围斥候。
事实上,大同城内早就有宋军的卧底斥候潜入了,他们不断送来情报,但按照情报制度,一些情报还需要外围斥候来印证,比如敌军的装备等等。
从应州一路北上都是在大同盆地内,地势平坦,气候比较干燥,不知什么时候,以什么渠道,大宋的玉米传入了辽国,在大同府尤其广泛种植,它非常适合大同府的土质和气候,加上亩产又高,所以普及得很快,往年的麦田已经看不见了,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玉米田。
“旅帅,就是那里!”
一名士兵指着远处几座房舍,看起来像是农民房舍,但他们发现里面住的并不是附近农田,是七八名辽军士兵,这几名辽军士兵过来种田的,按照宋军的经验,辽军士兵种田也会换成当地农民的打扮,但这几名士兵还是穿着军服,应该是刚来不久。
旅帅观察了片刻,他一摆手,五十名骑兵从各个方向包围而去。
一名辽军士兵忽然发现了不对,转身便逃,一边大喊,一边奔跑,一支箭嗖地射来,从后面射穿了他的脖颈,士兵栽倒在地。
但他的叫喊已经惊动了屋里的其他士兵,他们挥刀冲了出来,宋军的箭矢从四面射来,瞬间又射倒三人。
“其他抓活口!”
旅帅大喊一声,宋军士兵不再射箭,操起短木棍和大网冲上去。
只片刻,剩下的三名辽军士兵都被宋军的大网牢牢罩住,动弹不得,他们的兵器也被收走。
宋军士兵将他们如粽子般的捆绑起来,搭在三匹马上带走了。
……
应州州治叫做金城县,也就是今天的应县,应县作为大同府的南大门,修建得格外高大坚固,有护城河环绕,应县虽是一座防御性极强的坚城,但娄烦关一战,大同府的辽军只剩下两万人,不足以分兵守城,辽军只得放弃应州,北撤死守大同府。
金城县县城周长二十余里,城内居民五万余人,因为爆发战争,城外的百姓都纷纷搬进城内,汉人和契丹人各占四成多,其余羌人、奚人和渤海人占了不到一成半。
应州除了金城县外,还有浑源县和河阴县,各有一万余人口,但三座县城豪门大户都逃去了大同府,剩下的百姓都是种田为生的贫民或者做小买卖的商人,无力北逃,只能接受宋朝的统治。
在去年十月之前,应州实行军管,由统制杨英代任知州,但到了十月下旬,范宁任命的文官知州苏辙抵达了应州,应县正式改为文官治理。
苏辙在应州一晃已经呆了半年,风沙和劳累使他变得又黑又瘦,他牢记范宁给他说的话,应州治理成典范,将成为他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就像鲲州对于范宁的意义。
所以半年来,苏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各族百姓各种交流中度过,核实地契,发展商业,解决孤寡老人的困难,疏导农民返回家园,挨家挨户宣讲朝廷制定的五年免税政策以及民族平等政策,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奚人,只要肯安居乐业,和睦相处,那都是大宋的子民,苏辙甚至学会了契丹语。
春天到了,苏辙又动员士兵帮助农民种植玉米,同时把南瓜引进了应州,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南瓜。
他的辛劳没有白费,很多准备逃走的契丹人和奚人都放弃了迁徙,安心留在应州,编入应州的户籍。
这天下午,苏辙从河阴县返回应州,除了几名随从外,还有两百名骑兵跟随护卫,杨文广很清楚范宁在着重培养苏辙,虽然应州没有辽军主力,但就怕遇到辽军探子。
苏辙骑在马上,指着桑干河兴致勃勃道:“大家看见没有,桑干河的水量还不小,但桑干河上却看不见一架水车,说明农民对桑干河的利用程度还是太低,基本上都靠天吃饭,这样不行,必须把农业灌溉搞起来,只要有了水,农业就能发展起来。”
“使君,现在种玉米挺好的,好像也不太需要多少水把!”一名随从笑道。
苏辙瞪了他一眼,“谁说种玉米不需要水,江南的玉米普遍结两个穗,一亩地能产三千斤,北方玉米只有一千七八百斤,我们这里也差不多,一根秆只结一个穗,还有秆子干脆不结穗,水量不足就有很大的原因。”
这时,前面有几个老农站在一块玉米田前议论着什么,苏辙一催马冲了过去,后面的随从和士兵连忙跟上。
几名老农都认识苏辙,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大官人!”
苏辙翻身下马问道:“这片玉米田有问题吗?”
其中一名老农道:“启禀大官人,这片田是小人的,去年亩产只有五百斤,一半以上的秆子都没有结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所以请几个乡亲过来看看。”
苏辙看了看玉米苗,都长了一尺高,绿油油的,和其它玉米田没什么两样。
他又问其他几名老农,“你们的田都正常吗?”
几名老农一起点头,“我们都正常,每支秆子结一个穗子。”
其实苏辙已经找到了不结穗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水量不够,这些农民每天都要从河里挑水来灌溉,应该和水量没有关系。
苏辙又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四周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地,没有树,也没有绿色草地,而且还背风,原因应该和河阴那边一样。
苏辙便笑道:“玉米和种果树一样,需要蜜蜂和蝴蝶来授粉,或者靠风授粉,才会结出穗子,如果没有授粉,那就只开花不结果,你这片土地周围没有草地和树木,而且正好又是背风处,花粉没法传播,当然结不了穗。”
几个农民都恍然大悟,他们其实也不知道原因,苏辙一下把原因说开了。
老农顿时急了,“那我该怎么办?”
“办法有两个,前面三十里外的梨树村就有两家专门养蜂的,等玉米开花时,你去请一箱蜜蜂放在田边,还有一个办法也简单,你自己收集花粉,小心撒在玉米须上,这也可以,江南那边都这样干,但时机要把握准,需要经验,不过我还是建议去租一箱蜜蜂,也就是十几文钱,如果有困难,官府可以出面。”
其他农民七嘴八舌问道:“大官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干?”
“也可以,一般都是靠风来传播花粉,不过可以辅助人工撒花粉,效果也许会不错。”
众人大喜,又有一人问道:“大官人,玉米产量太大,吃不完怎么办?”
苏辙呵呵一笑,“我昨天在河阴还专门给农民们说过此事,有两个办法解决多余的玉米,一个是养猪,一个就是酿酒,如果嫌麻烦,那官府也可以集中收购,太原那边有大型酿酒作坊,可以卖给它,官府不赚大家钱,卖多少价就收多少价,运输的费用都是由官府承担。”
众人想了想,还是自己酿酒养猪比较好,酒糟还能做肥料。
“多谢大官人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