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654

  赵顼按耐不住眉梢的喜悦,急于把最新战报给众人分享,“辽军西路军在付出两万人的惨重代价后,丢弃战马,翻山越岭逃回了蔚州,这是其一,第二是辽军东路军损兵折将,已被围困在白沟以南,两支辽军已损失四成兵力,士气极为低迷。”
  赵顼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取出范宁的战报交给众人,众人迅速看了一遍,都大喜过望,富弼赞许道:“小范相公没有令我们失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和辽军的劣势,这一战对于振奋大宋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彦博微微叹息道:“之前我还反对他的坚壁清野,现在看来是很有必要的,正是坚壁清野的坚决贯彻,才有辽军的孤立无援和寸木难寻,没有了攻城武器,没有了渡河工具,这支辽军现在就只剩下投降和饿死两条路了。”
  王安石沉吟一下道:“这里面,我觉得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辽国肯定会来救援,能不能顶住辽国的救援,就看范相公怎么部署兵力,第二,一旦辽国无法渡河,那他们必定会大举进攻易县,以求用易县的宋军来交换河北的辽军,尤其是第二点,一定要让小范相公充分支援易县,切不可大意。”
  赵顼点点头,“王相公说得对,朕已送口谕给河间府,让范相公注意这一点,夺取易县固然是好事,但守住它才更加关键,朕也认为一万军队太少,希望范相公增兵易县。”
  停一下赵顼又笑道:“当然,朕只是建议,具体要不要增兵,由小范相公自己权衡决定。”
  富弼将战报还给赵顼,又问道:“陛下召集我们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商议?”
  “正是!朕有两件事想和各位商议一下,第一是修改民兵律法之事,范相公提出所有青壮男子都必须加入民兵役,不肯加入者交免役钱,这个法案修改推行到哪一步了?”
  负责此事的王安石起身道:“回禀陛下,修改法案已经制订完毕,现在正在朝中征集意见,尽量使它完善,最迟一个月后交给知政堂讨论,再交给陛下核准通过,然后推行到各州,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此事。”
  赵顼点点头,“这件事要抓紧,不要拖延,另外一件事,关于南大陆移民,朕把方案稍微修改了一下,各位看一看。”
  赵顼将方案递给了富弼,富弼看了看修改的方案,竟然是划出七千户到干将岛和莫邪岛,这让富弼眉头一皱,“陛下,干将岛和莫邪岛是私人岛屿,性质和吕宋各小岛的一样,吕宋各小岛都是自己募民开发,为什么干将岛和莫邪岛要特殊对待?”
  赵顼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这件事朕考虑了很久,朕觉得范相公说得对,对于海外各州,距离和时间会渐渐使它们和中央王朝产生疏远,只有文化和血统才能海外私人岛屿千年后还依旧认同中原王朝,如果我们在人口上处处限制海外私人岛屿发展,它们很可能会引入异族,比如日本、三佛齐等等,几百年后,海外岛屿生活的都是异族人,汉却变成了少数,那这些海外岛屿还会认同自己属于中原王朝吗?这不就是辛辛苦苦给异族人做了嫁妆?”
  众人都默默点头,富弼有些羞愧道:“陛下深谋远虑,目光长远,是微臣见识浅薄了。”
  赵顼笑了笑道:“这也是朕看到民兵之事才想起来,之前小范相公给朕说了一件事,干将岛上发现了食人族,是从其他小岛迁移过来的土著,他很担心干将岛人口增长太慢,无力阻止食人族的到来,他其实是在向朕求援,这次他在河北立下大功,朕总需要表示表示吧!”
  众人听说‘食人族’三个字都有点毛骨悚然,富弼点点头道:“这件事微臣会交代给海外经略府,请陛下放心。”
  文彦博在一旁道:“还有就是蒸汽船,据说反应非常好,去吕宋府只要五天时间,到南大陆只要二十天时间,而且运载量很大,冬天也能正常航行,臣建议要加大蒸汽船的推广,在朝廷成立机械局,专门用于蒸汽机的推广和研制。”
  “这个建议不错!知政堂尽快拿出方案来。”
  众人又商议片刻,这才告辞离去了。
  王安石却留了下来,他的心情不太好,他在九个月试点推行的青苗法和保甲法反响并不好,今年春天,数千名从三个县赶来告状的百姓堵住了宣德门,严重影响了官员上朝,在朝中引起了掀然大波,其结果是三个县的知县被免职,青苗法和保甲法受到了朝野内外的强烈抨击。
  连范宁也从河北写来奏折,他指出一个没有得到朝野广泛共识的变法决不能仓促推出,它会导致朝野分裂,导致大宋激烈的内耗和党争,不利于大宋的长治久安,他强烈建议暂时搁置青苗法和保甲法。
  范宁的奏折在报纸公开登出,也在朝会中宣读,得到了朝野的广泛赞成,他并没有指责青苗法和保甲法的好或者不好,但冷静指出了没有得到共识便推出变法的严重后果,那就是朝野分裂。
  各家报纸也纷纷刊登大臣的实名文章,指出青苗法和保甲法在九县试点后所引发的种种弊端。
  一个是保甲法使九个月试点县都大面积出现了非法的保衙,导致百姓去年的税赋多交一成,作为保衙的运行费用,引起百姓的强烈愤慨。
  其次便是青苗法的强制担保条款使得乡村富户纷纷抛售土地,使自己达不到担保条件,也导致大量富农地主进京告状,宣德门事件就是由他们引发。
  朝野广泛的反对,连天子赵顼也动摇了,其实王安石也明白,海外殖民给大宋带来巨量财富,大工坊的兴起使权贵对于土地的兴趣大减,兼并土地已经被遏制住了,很多变法失去了紧迫性和必要的社会基础。
  范宁极力主张的改良思想渐渐被大宋的统治上层接受,这让王安石深感无奈。
  ‘冗官、冗兵和冗费’,压迫大宋近百年的三冗随着海外的开发而渐渐缓解,冗兵也随着民兵法的推广而得到解决。
  不过王安石认为,就算保甲法和青苗法暂时被搁置,那自己还可以在冗官和冗费上进行一些变革。
  赵顼看了看他写的报告,王安石提出的第一个新变法是恢复三省六部九寺制度,把三司权力归还有司,取消诟病已久的京官制度,王安石在报告中指出,京官制度导致贵门子弟垄断京官名额,寒门子弟无望,大量胸怀锦绣的才俊因没有机会转正而蹉跎一生。
  赵顼沉思片刻道:“这件事让朕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赵顼已经没有去年刚登基时的冲动了,他已经深深制度了大宋官僚机构的盘根错节,知道改革官制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虚实合并后,虚官怎么安置,实官又怎么安置,到底权力归实还是归虚,还有取消京官制度,又怎么安置每年大量的进士和太学生,朝廷哪有这么多位子来安置他们?
  这一刻,赵顼非常渴望能召回范宁,好好向他请教一番。
  中午时分,京城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登出了河北大胜,宋军夺取易州的消息,顿时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京城内到处可以听见鞭炮的噼啪声,各家酒楼、茶馆爆满,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河北战局,大宋百年来,大家第一次感觉到他们距离收复幽州是如此之近。
第六百一十六章
增兵易县
  尽管辽军已进退失据,困在包围圈内,但各城宋军却始终按兵不动,表现得十分平静,河间县也是一样,士兵严密的站岗放哨,城内居民生活秩序照旧,城外粮食已经没有种植了,但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起南瓜,在一些空地种满了蔬菜。
  虽然仓库里粮食充足,但城内还是实行了粮食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可以得到半升米,每月一斤盐,餐饮业基本上都停顿了,只有几家茶馆照常营业,同时兼卖酒水,新酿酒已经没有了,都是以前留下的陈旧。
  其他诸如杂货铺、绸缎铺、布店、质库、牙行等等,都还继续营业,商业还维持着一个最低程度的内循环。
  这天上午,范宁和往常一样乘马车在街头巡视,二十几名士兵护卫着他,他原本是要骑马,但众人却坚决反对,主要是河间府的辽国探子还没有找到,大家都认为范宁骑马危险太大。
  刘奎的压力很大,他虽然在京城的反间做得很成功,但河间府却很不顺利,明明知道城中藏有辽国的探子,但就是找不到,这些探子停止行动后,就和普通百姓无异了。
  马车在宽阔的白塔大街上行走,这条大街是南北主干道,街道两边分布着大量的商铺,不过一般以上都关了门。
  大街上人来人往,秩序井然,马车在经过南北和东西两条大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时,忽然,一个黑影从天而降,直扑范宁的马车,一名骑兵率先发现,他大喊一声,挥枪向黑影刺去。
  ‘当!’黑影一刀劈开了长枪,微微落在马车上,周围士兵一阵大乱,纷纷挺枪刺向黑衣人。
  黑衣人一个翻身,躲过了众人的枪刺,身体挂在马车边缘,准备从车窗钻进马车,就在这时,一柄长剑从马车内闪电般刺出,速度太快,黑衣人措手不及,被一剑刺穿了左肩,黑衣人惨叫一声,奋力抬手用毒弩射向范宁。
  但已经来不及,此时范宁早已用盾牌挡住自己要害,车窗里伸出一只绣花大鞋,狠狠一脚将黑衣人踹飞出去,毒弩也失去了准头,射向天空。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刺客按倒在地上,只见从马车里跳出一名身材高大的女道士,手执一柄带血的长剑,正是剑梅子,她是范宁的贴身保镖,只要范宁出门,必然会贴身保护,这么多年都没有出事,今天却被她立了大功。
  剑梅子却没有走开,她站在车顶,警惕望着四方,她担心第一个刺客只是诱饵,把士兵们调开,再来第二次刺杀。
  “官人,你不要下来,这里不安全!”
  剑梅子喊了一声,正要起身下车的范宁又不敢动了。
  他乘坐的马车是特制,车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铁片,用神臂弩也难以射穿,唯一的漏洞就是左右车窗,所以在后排座位上又隐藏了两面铁板盾牌,一旦发现危险,可以迅速将两面盾牌拉出来,挡住身体两边,这样射进车窗的毒箭也被盾牌挡住了。
  剑梅子查看了片刻,她感觉四周还有危机,便对士兵们喊了一声,“赶紧离开这里!”
  几名士兵很遗憾站起身,那名刺客已经喝剧毒自尽了。
  众人带着刺客的尸体迅速离开了大街,护卫着马车返回了军营。
  消息被严密封锁,有人通报了刘奎,刘奎迅速赶来,他一脸歉疚对范宁道:“卑职无能,没有能能及时抓获辽国探子,以至威胁到相公的安全。”
  范宁摆摆手,“你不要什么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去,这件事责任不在你,不过你可以查一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卑职这就去查。”
  “不用去查了。”
  剑梅子走进大帐,“我已经发现了刺客的落脚处。”
  范宁大喜,“剑姐怎么发现的?”
  剑梅子淡淡道:“有两拨刺客,黑衣人只是个诱饵,一家酒馆内还有一人用弩箭瞄准了车门,只要官人下马车,他会立刻射出弩箭,这才是真正的刺客,我没有惊动此人,等他离开后,我便跟上去,发现了他的落脚处。”
  刘奎连忙问道:“请问剑道长,落脚处在哪里?”
  “平度药房!”剑梅子淡淡说出了四个字。
  ……
  平度药房是河间府的四大药房之一,不过其他药房都在开业之时,它却出人意料地关门停业了,门口贴出告示说是药材储量不足,大家也能理解,也就没有人去追究它真正停业的原因了。
  就在范宁遇刺短短一刻钟后,两千名士兵从四面八方将平度药房团团包围,三百名手执盾牌和短矛的飞虎队士兵翻墙进了药房。
  正好一名伙计走到院子,一眼便看见了翻墙进来的士兵,伙计顿时惊恐大喊起来,“宋军来了!宋军来了!”
  一句话便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三百名宋军士兵立刻将房内扑去,十几名伙计吓得趴在地上。
  “分头去抓!”
  营将大喊一声,三百名士兵分成十几个小组去抓捕辽国探子。
  ‘砰!’几名一脚踢开了掌柜门。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正在房间里焚烧文书,两名士兵冲上去一脚踢翻炉子,将中年男子扑倒在地。
  这时,从里屋射出一支弩箭,一名士兵躲闪不及,被一箭射中左肩,外面的三十余名士兵大怒,一起向房间放箭,只见一阵惨叫声,一名大汉身中十几箭,倒地而亡。
  很快,三十余名辽国探子被押出了院子,宋军士兵开始全面搜查药铺,很快便发现药铺地窖藏着五百副兵甲,盔甲、战刀、长矛、弓箭一应俱全。
  根据口供,城内还藏有两百名辽国士兵,分散各地。
  范宁随即下令全城戒严,抓捕辽军士兵,到次日天亮时,藏在客栈、民居和寺院中的两百名辽国潜伏士兵全部被抓获,他们显然是准备里应外合,夺取河间县,但宋军防守严密,夜里也是严防死守,使他们无法和外面的辽军取得联系。
  一旦宋军防守稍稍松懈,他们便会抓住机会,刺杀范宁也是他们想制造混乱,趁机和外界联系的一种手段,怎奈刺杀失败,又被剑梅子反破了局,全军覆灭。
  ……
  就在河间县抓捕探子的同时,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在雄州渡过了白沟,进入易州境内,迅速向易县方向行军。
  这支军队是来自任城县的五千驻军,奉范宁的命令紧急支援易县的杨文广,这是狄青给他的建议,当然,天子赵顼也希望范宁增兵易县,只是天子的手谕此时还没有送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