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4

  “今天是意外,我主要考虑朱龙他们年纪都大了,却无妻女子嗣,连家都没有,又想到干将岛缺乏忠心耿耿且武艺高强之人,所以把他们四人送去了干将岛,哪里想到我一进京就被接进朝廷,还要我去河北接替韩阁老,一连串的措手不及。”
  朱佩幽幽道:“我没有怪夫君的意思,只是很担心,哎!朱家还有一些武艺高强的死士,但在吴江老宅,先让剑姐跟你几天吧!有剑姐在,我也放心一点。”
  剑梅子在范宁刚到泉州不久时便返回了普陀山梅花观,出任观主,但一直被几个师妹排挤,加上她不太会为人处世,观内女弟子们都不听她的话,她一怒之下辞去了观主,年初又回泉州投靠朱佩,现在在范宁府中修行,同时保护范宁家人。
  范宁点点头,带几名普通随从,又有剑梅子在暗中保护,差不多也够了。
  他喝了几口茶,感觉腹中饥饿,便起身笑道:“有点饿了,咱们吃晚饭去!”
  ……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了饭,孩子去上晚课,就是去练书法,范宁又回到了自己书房。
  他取出一幅辽宋形势对抗图,这是宋真宋时期,辽宋两国在河北交战的形势图,他再对照河北地图,仔细揣摩当时的对抗情形。
  这时,一名使女在门外道:“官人,外面有客人来访,说希望你能见见他。”
  范宁一怔,问道:“是什么人?”
  “是一个很精神的老者,他说自己叫做杨文广。”
  范宁笑了起来,“我知道,请他到外书房稍坐,我马上就来。”
  范宁知道自己一旦回京就会被人盯住,果然来了,第一个人居然是杨文广,已经多年未见他了。
  范宁换一身待客之服,便向前院走去,前院有他的外书房,实际上就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范宁走进院子,便一眼看见了坐在大堂上喝茶的杨文广,他这座翠云楼就是从杨文广手上买下来的,当初杨文广才五十岁出头,现在已经六十余岁了。
  不过看起来精神很矍铄,颇有几分老当益壮的感觉,历史上,杨文广是大器晚成,宋英宗登基后才开始用他,宋神宗赵顼也很器重他,最后壮志未酬而死,年已七十五岁,算得上一生戎马生涯。
  目前杨文广出任龙卫军骑兵统制,掌管一万骑兵。
  天子赵顼接受了范宁的意见,先从简单的地方实施变更,年初便进行了军制改革,简化军制,把战时军制和平时军制合二为一,一旦出现战争,就不再打乱重编,这样便使将知兵,兵知将,避免了从前的混乱。
  将四十万禁军、二十万厢军和二十万边军,分成十六卫,每卫有军队五万人,主将叫做都统制,都统制下面又各设五名统制,统制下面是五名统领或者总兵。
  统领这一级相当于原来的指挥使,有两千人,如果是单独驻扎地方,就叫总兵,如果是和大军驻扎在一起,就叫统领。
  然后统领下面是营将,营将下面是押队和伙长。
  都虞侯、虞侯依然保留,作为都统制和统制的副将,都统制任期四年,统制任期五年,统制一级可以调动,调动时一般主将和军队一起走,也就是到了统制这一级,将兵就不分开了。
  另外,都统制下设立六衙和参谋营,统制下面则有六吏,作为文职军官掌管军务粮草。
  范宁走进大堂笑道:“让杨老将军久等了。”
  杨文广连忙起身行礼,“是我不请自来,打扰小范相公休息了。”
  范宁有些无奈,小范相公原本只是一句戏称,现在人人都叫他小范相公,连一向严肃的杨文广也这样称呼他,变成了正式尊称。
  “杨老将军不必客气,请坐!”
  杨文广坐下,范宁又让使女上茶,他笑问道:“我长期在海外,对朝中情况不太了解,现在老将军官任何职?”
  杨文广微微欠身道:“我现担任龙卫军下统制之职,属于禁军,掌管一万骑兵。”
  范宁眼睛一亮,“可是来自鲲州的战马?”
  杨文广点点头,“一万匹战马中,有七成是来自鲲州,另外三成来自庆州马场。”
  在开拓海外养马地之前,宋朝本身也养战马,像在陕西路庆州、原州,还有中原以及山东半岛都有养马场,不过规模都不大,而且主要以圈养为主,不像鲲州,气候寒冷,实行野外放养,养出了优质的鲲州马。
  杨文广知道范宁对什么感兴趣,又笑道:“小范相公请放心,鲲州马非常精悍,速度极快,而且耐力也很好,承重力也不错,能用作重装骑兵,我们都叫它鲲马。”
  杨文广又狠狠夸了一通鲲州马后,两人的话题就转入了正事。
  杨文广当然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得到消息,龙卫军不会调去前线,他有点急了,自己已经六十余岁,再不抓住这最后一次次机会,这辈子恐怕就完了。
  他当然改变不了朝廷的决定,但范宁却能,只要范宁点名要龙卫军去河北,那么天子肯定会同意。
  杨文广便支支吾吾说出了来意,希望龙卫军也被调去河北。
  范宁明白了杨文广的来意,他没有承诺什么,而是微微一笑道:“老将军戎马一生,又有父祖两代名将,不知老将军怎么看这次和辽军之战?”
  檀渊之盟已经被辽国废除了,在没有达成新盟约之前,辽宋双方是处于战争状态,随时会爆发激战。
  杨文广立刻兴奋道:“这次是大宋收复幽州的千载良机,我们不能一味防守,还必须主动出击,但坦率地说,我们的骑兵和契丹骑兵相比还比较弱,除了装备好一点,各种技战术都不如对方,我觉得还是应该步步推进,以城池为中心,打推进守城战,而且最好是分兵进击。”
  “难道不应该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敌军作战?”范宁笑问道。
  “并不是这样,我们和辽国之战实际上是国力之战,辽国佛教兴盛,耗费了国库大量钱粮,耶律洪基更是穷奢极欲,带动了辽国贵族的奢侈享乐之风,进口了大量宋城的奢侈之物,看看去年的边贸互市就知道了,七成以上都是各种奢侈品,各种香料的消耗不亚于大宋。卑职大胆猜测,这次辽国向大宋开战,也是因为辽国内部矛盾尖锐,耶律洪基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才挑起对宋朝的战争。但大宋国力是辽国国力的十倍,只要我们用国力和辽军较量,而不要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一定能笑到最后。”
  杨文广的建议和范宁想到一起去了,用国力也消耗对方,他又问道:“老将军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建议明年春天后再发动攻势,那时黄河解冻,就算辽国出奇兵南下,也无法渡过黄河威胁京城,只要京城安然无恙,那么辽国再出奇兵也没有用。”
  范宁笑着点点头,“看来老将军不去河北作战,真是浪费将才了。”
  杨文广大喜,起身行礼,“卑职一定不会让小范相公失望!”
第五百九十六章
诡奇之道
  次日天不亮,范宁便出门准备上朝,宽大的马车里光线昏暗,剑梅子坐在前排,一言不发,她穿一身道袍,虽然年近四旬,却看不出她的相貌和当年有什么区别,目光依旧冷冷淡淡,对范宁毫不理睬。
  范宁早已习惯,也就没把她放在心上了,马车两边跟着几名骑马的随从,车辕上挂着一盏橘红色的灯笼,一边写着‘参知政事’,另一边则写着‘范’字。
  范宁目光望着窗外,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天子会接见自己,那么自己该怎么在河北布局?
  范宁这些年只考虑了局部战略,比如水路,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主帅,一时间,他思绪略略有些混乱,需要好好理一理。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宣德门到了,马车都要在这里停住,然后步行或者转坐轿子去大庆殿广场。
  范宁下了马车,剑梅子忽然问道:“需要我跟进去吗?”
  “不用!”
  范宁笑着摇摇头,“你先回去吧!下朝的时间再过来就是了。”
  剑梅子却没睬他,就像什么都没有听见,范宁翻了翻眼睛,快步向大门走去,他忽然有所感,一回头,只见剑梅子就在自己几步外,不等他开口,剑梅子便冷冷道:“若真有刺客,现在是最容易下手的时刻。”
  范宁想想也对,下车之处距离城门还有数十步,一般护卫都不会再跟来,官员独自走向城门,确实是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范宁笑着向她拱拱手,“多谢了!”
  范宁随即坐上一架小轿,向大庆殿广场而去……
  今天只是一个普通的中等朝会,参加官员都是从五品以上,官员不算很多,约两百余人。
  参加朝会的大部分官员范宁都不太熟悉,范宁在朝廷呆的时间并不长,也只有执掌左谏院那段时间,其他时间要么在海外,要么在应天府。
  但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识他,当范宁走进广场时,他立刻感受到了无数双神情复杂的目光,里面有轻蔑、有嫉妒,有不满,也有期待。
  确实也难怪,官员们的仕途顶峰无非就是拜相入阁,手握相国大权,决定天下大事,这个历程没有三十年的奋斗是很难实现,千万人中也只有一两人能登顶,偏偏范宁才三十岁便当上了副相国,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贤婿!”
  范宁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他一回头,竟然是岳父欧阳修。
  他连忙上前行礼,“岳父也是来上朝?”
  欧阳修也算是时来运转,高曹两个太后都对他极为欣赏,他又一步步得势,年初被封为正三品资政殿大学士,不过他视力依旧很糟糕,文章要拿到眼前才看得见,出门在外,还要带一个小茶童给他领路。
  至于看人,几步外他便看不清人的相貌,只能看一个轮廓,然后凭感觉来判断这人是谁。
  对女婿范宁他印象深刻,所以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欧阳修十分欣慰,自己的女婿居然拜参知政事入相了,着实让他得意了好几天,他笑眯眯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中午刚到,本想明天朝休,去看看岳父。”
  “明天我正好也在家,你来就是了,倩儿说你的龙茶还有不少,顺便给我带几斤过来。”
  范宁汗颜,这位岳父就惦记自己的茶呢!
  这时,云板声响起,从大殿内走出一名当值官员,高声喊道:“时间到,上朝!”
  众人纷纷走上台阶,范宁则扶着欧阳修上了台阶,一般都会有小宦官扶欧阳修上殿,今天范宁在,就不用麻烦小宦官了。
  众人上了殿,富弼向范宁招招手,示意他过去,范宁走上去,富弼低声道:“以为今天你不会上朝,所以没有通知你,今天主要讨论战备问题,你可以随意发言。”
  “我知道了!”
  富弼又小声道:“昨天你劝服了太后,我们都非常感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