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654

  “王上,我们可以在爪哇岛东面给他们一块地,远离商贸要冲,商人们也没有意见,宋军离我们核心区也比较远,然后也能堵住宋朝的嘴,可谓一举三得。”
  这个办法不错,远离商贸要地,而且那边是大片原始森林,土著人凶悍,让他们去那边,也算是一个交代。
  占卑点点头,“那就这么决定了!”
  次日一早,国王占卑接见了来访的范宁,并谈及大宋新帝登基,三佛齐王国需要派使者前往朝觐一事。
  在最后谈及土地租赁一事上,占卑表示,原则性同意出售土地给宋朝,但具体方案还有待商榷。
  在接下来和地华伽罗的具体协商时,地华伽罗拿出了地图,对范宁道:“经过内部反复协商,大家都欢迎大宋军队在南洋剿匪,不过之前范使君说的那片土地,鄙国另有他用,准备修建一座城池,所以无法提供给贵国,我们考虑在爪哇岛中东部画出一片土地给贵国建港,希望使君能理解我们的难处。”
  这个结果在范宁的意料之中,他听说国王召集商人们协商此事,便知道自己的想法要落空了,他是想要后世新加坡那片土地,但对方也很精明,不给他机会,而是把三佛齐王国最东面的一块土地给自己,那边距离马六甲海峡足有数千里之遥,他会要那边片土地吗?
  这样的话,他还不如去锡兰购买一片土地。
  范宁淡淡笑道:“实不相瞒,我们在吕宋国已经取得了一片土地,只希望在西面再建一座港口,和吕宋国的港口呼应,所以我看中了海峡对面那片土地,不过既然贵国不方便,那也无妨,我们可以去真腊国再买一片土地,贵国的好意我心领了。”
  既然对方不想给自己机会,那他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三佛齐国身上,找渤尼国也是一样,范宁同样回绝了三佛齐国把爪哇东部卖给自己的想法,随即告辞离去。
  中午时分,九艘军船带着九百名士兵离开了末罗瑜城,起航北上,明仁则要留在三佛齐采购香料和一批训象,地华伽罗站在码头上为范宁送行,他望着宋军船只远去,他心中沉甸甸的,不知道三佛齐拒绝宋朝究竟是福还是祸。
  ……
  渤尼国也是一座古国,占据了今天加里曼丹岛大部分地区,但渤尼国一直没有被灭,只是领土越来越小,最终演变成今天的文莱国。
  渤尼国同样一直派使者朝觐唐宋,但无论从人口还是国力,渤尼国都逊于三佛齐国,一直被三佛齐王国窥视,三佛齐国曾经入侵渤尼国多次,双方结下了极深的仇恨,甚至三佛齐国扶植吕宋国,也有从东西夹击渤尼国的想法。
  正因为这个缘故,当范宁在渤泥国提出购买土地的要求后,渤尼国国王拉提一口答应,除了都城以外,大宋可以在渤尼国任何一地购地建港。
  船队在渤尼国西部沿海航行,这里是加里曼丹岛的西海岸,这里虽然没有马六甲海峡口的优越性,但对于西方船队而言,这里也并不算太远,距离末罗瑜城也只有一天的航程,一旦大宋商人在这里开办商行,大量囤积货物,凭借价格优势,会轻易从三佛齐国商人夺走客户。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渤尼国也同样盛产各种香料,价格低廉,品质并不比三佛齐国的差。
  这样一来,三佛齐国的转口贸易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叫敬酒不吃吃罚酒,三佛齐国长期歧视宋商,垄断巨额利润,难道宋朝就收拾不了它?
  宋朝内部的各种产能将迅猛增加,范宁必须要给它们的产品寻找出路,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三佛齐国身上,还不如依靠自己,打造几座宋朝的南洋大港。
  给范宁带路的是之前派出的都头,他在西海岸仔细寻找,找到了好几处天然良港。
  都头在简易绘制的地图上给范宁汇报道:“启禀使君,卑职一共找到三处天然良港,北部、中部和南部各有一处,但卑职推荐中部良港,正好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土地肥沃,有大片平原,港口也很宽阔,可以直接停泊万石大船。”
  范宁抬头问左右道:“我们现在就是去中部的备选地吗?”
  “正是!再过半天左右就到了。”
  宋军找到的这座天然港口便是后世的坤甸,正好是卡普阿斯河与兰达河的合流点,里面纵深是大片沼泽地,但沿海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却地势平坦,树木覆盖不多,有少量的渤尼人在这里生活,靠捕鱼和狩猎为生。
  这个位置不错,范宁一眼便看中了这里,回头对陪同他前来的渤尼国官员道:“这里周围百里范围内,宋朝都想买下来,你们可以开一个价格。”
  渤尼国官员微微笑道:“我们国王已经明确表态,如果是宋朝想买,只要在百里之内,我们只收一文钱。”
  范宁摇摇头,“我明白你们国王的好意,就是把土地送给大宋,现在是没有问题,我担心以后会有后患,还是明码标价,大宋按照正常的价格来买。”
  官员为难,“这件事我做不了主!”
  “那你告诉我,这片土地正常值多少钱?”
  “这里的土地不值钱,贵国一定要公平买卖,那最多一千匹绸缎就能买下。”
  “那就一千匹绸缎,大宋买下河口百里范围内的土地。”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地块抽签
  在确定了渤泥国西海岸的土地后,范宁立刻赶回了渤泥国的都城文莱,正式和渤泥国王签署了土地转让协议,使宋朝取得了渤泥国西部沿海约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天后,范宁返回了吕宋府,此时吕宋府就像一座大工地,到处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从县城到海港码头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从海港直通县城。
  新延县的城墙已出现雏形,城内的帐篷减少到只剩七十余座,县城西面沿河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沟壑纵横,三座巨大的水车出现在河边,借助水流之力,昼夜不停地将河水提送进沟壑中。
  原野中到处是在耕田种菜的百姓,各种各样的蔬菜已悄然发苗,到处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
  吕宋府简直就是第二个鲲州,有鲲州的经验,有充足的劳力和财力,有对新生活充满无限期待的百姓,有一心做事的官员,还有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军队,吕宋府的建设当然进展神速。
  张楠前来码头迎接范宁的归来,看见范宁精神抖擞下船,张楠笑道:“看来使君这趟南洋之行很顺利!”
  范宁摇摇头道:“我想要的土地三佛齐国坚决不肯给我们,倒是渤泥国很慷慨,用一千匹绸缎把一座丰腴的港口之地卖给了我们,只能算完成了我的备用计划。”
  “那下一步就是要建设新港?”
  “没错,这次我打算带一万日本劳工过去,把码头、仓库和一座小县城先建造起来。”
  “那百姓呢?”
  张楠有点担心地问道:“使君是不是打算从这里迁一部分过去?”
  “这个没必要,新港是座军城和商城,以后只有大量商人存在,我不打算迁移太多百姓过去,最多几百户,从泉州和福州的移民中挑选部分就是了。”
  “卑职明白了,不知使君要求日本劳工什么时候过去?”
  “越快越好,最好明天一早便出发。”
  范宁确实比较希望能尽快建成新港,在南洋建立商业基地,配合大宋内部的产业发展。
  次日一早,运载着两千名士兵的二十艘桨船以及运载着一万日本劳工的二十艘万石大船离开了吕宋湾,前往新购置的新港。
  数日后,范宁又回到了新港,却意外发现海港内停泊了不少船只,明仁的坐船也在其中。
  当范宁上了岸,近百名宋朝商人在明仁的带领下前来拜见。
  范宁着实惊讶这些商人嗅觉之灵敏,笑问道:“你们怎么会知道我买下了这片土地?”
  明仁得意洋洋道:“我们听说你和三佛齐没有达成购地协议,我们便猜到你肯定会在渤泥国购地,所以都前来渤泥询问,便知道了这里!”
  范宁欣然笑道:“看样子大家都很期待这座新港啊!”
  众人七嘴八舌道:“我们被三佛齐歧视了几十年,就等着这一天了,允许我们在南洋建立中转仓库,这样我们就能坐镇南洋,和西方的商船进行贸易。”
  范宁点点头道:“这座新港完全是大宋的港口,隶属于泉州,泉州市舶司会在这里建立官署,还会有两千大宋水军以及数百条战船常年驻守,无论大家的利益和安全都会得到充分的保障。”
  “请问使君,我们可以在这里买土地建造仓库和商铺吗?”
  范宁微微笑道:“当然可以买,条件就是买了就要马上建设,不准囤地,只是我还没有考虑好码头和军城的修建。”
  明仁连忙上前,将一卷图纸递给范宁,“这是我们统一的意见,怎么修建码头、商铺和仓库,大家绘制了一幅图,请经略使参考。”
  他们的效率倒很高,居然替自己考虑好了,不过这些商人经验丰富,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照他们的想法来建港也不是不可以,范宁打开图纸看了看,这帮人考虑得确实周全,仓库距离卸货区很近,商行和商铺都放在后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节省搬运强度,方便入库出库。
  但范宁毕竟是经略使,他需要考虑的东西比商人多,比如军方码头,粮食等物资补给仓库,另外他还希望与渤泥国加深合作,最现实就是码头劳工,范宁不打算让日本劳工来做,最好能雇佣渤泥国的工人,还有他也希望渤泥国商人也进驻新港,渤泥商人会带来他们本国的特产,这里最有名是龙涎香和沉香。
  范宁点点头,对众人道:“如果大家不急的话,可以再等两天,两天后,我会把海港的方案做出来,然后出售土地,正好这里有日本劳工和造房工匠,大家可以请工匠和日本劳工建造仓库和商铺。”
  虽然不少人归心似箭,但这个时候却没有人会离开,再过两天就开始卖地,自己回去一趟,至少一个多月,黄花菜都凉了。
  一万劳工没有休息时间,在很快便进入了状态,现在还没有进行仓库商铺修建,军城的地点也没有确定下来,劳工们便开始伐木烧砖。
  范宁在新港呆了三天,十几名官员和商人跟随他忙碌海港规划,在众人的群策群力下,海港的规划图终于制定出来,码头分为军码头和商码头两部分,军队战船码头在北面,占据了码头的三成,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码头。
  南面广大区域则是商码头,可以供十艘万石大船同时停泊卸货,外围的海湾内则可暂时停泊上百艘万石大船。
  商港内又一共分为三区一城,分别是仓库区、贸易区、商业区和新港城,道路宽敞,四通八达,后面小城则是官署以及居民住处。
  所有的地块都已经用石灰画好,港区的轮廓便出来了。
  码头上,一百余名商人争吵成一团,虽然可供选择的地块有数百块之多,但每个人都想拿到最好的地块,也就是第一排的铺面。
  贸易区的地块一共有四排,第一排有六十一块,其中最中间的一块是市舶司官衙,每一艘商船到来都要进行登记。
  三佛齐王国都城末罗瑜的海港也有税署,每个商人根据货值须交三厘的商税,也就是百分之三,然后凭借税单出港离去,如果是一卖一买,那就要交两次税,税率实际上就变成百分之六,这个税赋相当高。
  但宋朝的新港实施免税,无论货物进出,在这里都不需要交税,但必须服从管理,如实登记货物种类,但海外货物进入大宋,却要交三厘商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交税,在新港则不需要,这就给海外商人一个错觉,在新港贸易完全免税。
  但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坐地中间商当然会在讨价还价中,把这三厘的税加上去,但比起三佛齐商人高昂的中间抽利,宋朝中间商人还是显得厚道、公平。
  “大家都不要吵了!”
  一名官员走过来高声道:“使君已经决定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各地块的归属,大家去帐篷那边集中吧!”
  在市舶司的地块上搭建了一座巨大的帐篷,这里是港区的临时官署,几名官员布置好了会场,一张大桌子上放着一只大签筒,签筒里是百余支地块签。
  片刻,百余名商人济济一堂,范宁摆摆手,众人安静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