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654

  赵顼正要答应,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道:“晚膳已准备好,太后请陛下和范使君去观水阁用膳。”
  “这……”
  赵顼只得无奈地对范宁道:“范爱卿去吧!朕下次再陪你。”
  赵顼给宦官说了几句,便匆匆走了。
  范宁叹了口气,他知道高滔滔一切都安排好了,恐怕今晚自己‘在劫难逃’。
  他只得摇摇头,跟随宦官快步向观水阁走去……
  这一顿晚膳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夜幕中,范宁在几名宦官的陪同下,乘船离开了湖心宫,离开了金明池。
  在观水阁的三楼,高滔滔身披一件薄薄外裳,满脸春色盎然地望着范宁的船只离去,下一次不知这冤家几时才回来?
  高滔滔决定建立海外经略府和知政堂的联席议事制度,范宁最少每隔半年必须回京一次,向朝廷汇报海外开拓情况。
  ……
  两天后,三艘千石的客船启程南下,前往泉州,朱佩已经记不清楚他们搬家多少次了,搬家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的常态,他们原本也可以留在京城,但全家人一致投票表决,宁可辛劳奔波,也要一家人在一起。
  不过这次他们不是从长江上船,而是去钱塘湾上船出海,他们需要回家乡一趟。
  船舱内,范宁和两个妻子坐在一起喝茶,女儿范真儿则兴奋地趴在窗上向两岸眺望,乳母则坐在旁边看着她,防止她太调皮掉下船去。
  “下人都谈妥了吗?”范宁问道。
  朱佩点了点头,“我给大家都说好了,愿意跟我们去厦门,月钱涨五成,若不愿去南方,想留在京城的,要么就回三阿公的府宅,要么就直接解除雇佣协议,放他们回家。”
  这次居然绝大部分下人都愿意跟随他们去泉州,只有两人因为家庭问题留在京城,着实让范宁感到意外。
  不过朱佩说到可以一次涨五成的月俸,估计这才是主要原因。
  说起来他们家的月俸确实不低了,最普通的粗使丫鬟都能挣到每天百文,别人家最多给五六十文,而像几个主妇贴身丫鬟,每月都是十贯钱,但月俸最高的却是四个内宅女护卫,月俸三十贯,平时都看不到她们,但若有危机情况,她们会立刻现身。
  这次南下,他们的工钱又能涨五成,就算在皇宫挣不了这么多,谁会不愿意呢?所以范宁府上的四十四个下人,去了四十二个,而不愿去南方的两人,一个是车夫老余,一个是花匠王顺,老余是父母年纪大,需要他照顾,而花匠王顺是不适应南方的潮湿气候。
  就算如此,朱佩也没有和他们解除雇佣关系,而是留他们在京城看宅,继续享有京城的月钱。
  “夫君,听说泉州的府宅中也有一座小山?”欧阳倩喝茶笑问道。
  “爹爹,真有山啊!”范真儿从后面搂住了父亲的脖子。
  范宁拉着她的手笑道:“那可是真的山,不过也不大,上面种满了各种树木,你肯定会喜欢的?”
  “有没有核桃树和栗子树?”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放心吧!满山都是树。”
  范宁对女儿笑道:“有好多长果子的松树,果树也有很多,像芒果、龙眼、荔枝、柚子、柑橘,干果也有,爹爹看见好几棵很高的榛子,大核桃没有,但有两棵小山核桃树,板栗树我移了三棵过去,就不知能不能存活。”
  范真儿欢喜得直拍掌,这下子不光她的松鼠和刺猬有得吃,她自己也有果子吃了。
  她越想越美,欢呼一声,跑去看她的松鼠去了,乳娘连忙跟了过去,十几只松鼠和刺猬都装在大笼子里,和她一起漂洋过海,现在就放在她船舱的隔壁,由一名使女专门替她照顾。
  这时,朱佩又低声道:“好像阿多心情不太好!”
  范宁点点头,他也看到了,朱齐和陆敏正好去曲阜朝圣去了,今天没有能来送行,范宁也看见了妹妹眼巴巴的目光,科举发榜那天,朱齐因落榜而喝得大醉,阿多一直陪着他,两人的感情升温很快,而且两人已经定了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三年后朱齐考过科举后,两人就要成亲了。
  范宁其实还是不太喜欢朱齐,那个书呆子太木讷,不适合在官场混,只能做学问,不过既然他妹妹喜欢,那范宁也无话可说。
  “你有时间去安慰一下她!”范宁对朱佩道。
  “既然夫君有令,那我就去慰劳小姑了。”
  朱佩喝了茶,便笑着起身走了,欧阳倩不放心女儿,也跟了出去。
  范宁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河岸,船只已经离开京城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返回故里
  七天后的上午,船只抵达了木渎镇,他们将在木渎老宅休息两天,然后再继续南下。
  老宅空关着,但依旧干净整洁,大家稍微收拾一下,便各自休息了。
  范宁则去了家族,他离家较早,和范氏家族接触不多,只是在他父亲去世的丁忧期间,他住在木渎,这才和家族的关系密切起来。
  范宁在族长的陪同下,给堂祖父范仲淹和父亲范铁舟扫了墓,又在木渎镇请数十名族人吃了午饭,这才跟随三叔范铁牛回家。
  范铁牛现在是木渎镇的二号员外,仅次于刘院主,他的宅子是在镇子最东面,占地二十余亩,后面便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他现在有五千亩上田,除了自己的两千亩地外,朱佩陪嫁的三千亩上田也交给了他,另外范铁牛还经营着镇上的三家酒楼和兄长范铁舟留下的医馆。
  酒楼和医馆是留给范宁同父异母的兄弟范明孝,这孩子过继给了范铁牛,现在是范铁牛的次子,目前在延英学堂读书。
  “明孝现在如何了?”范宁问道。
  “这孩子很孝顺听话,只可惜读书差了一点,进延英学堂还是破格录取的,他只考上了县立木渎镇学堂,我个人感觉,他不太适合走科举的路子。”
  范铁牛说得很含蓄,毕竟这也是范宁的弟弟,他不能剥夺孩子读书的机会。
  范宁点点头,“让他读完县学和府学,然后我安排他去太学学医,回来后继承医馆。”
  宋朝的太学下面不仅是经学,还有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培养很都专门人才,一般都要考进去,但也有名额照顾官宦子弟。
  对范宁的安排,范铁牛没有异议,他长子陆敏在外面闯荡了,估计不会再回乡,他则希望次子留在家乡继承他和兄长的事业。
  “阿婆怎么样?”范宁又问道。
  “她很好,吃得好,睡得好,身体很硬朗,就是耳朵不太好。”
  范铁牛看了看天色,又笑道:“她正好午睡了,晚点你再来看她。”
  “好吧!看看你种的东西去。”
  范铁牛精神一振,连忙带着范宁向后宅走去。
  别人家的后院弄的是假山鱼塘,花草树木,但范铁牛的后院却种菜种粮,倒是有个两亩大的鱼塘,里面真是养鱼。
  “去年冬天我塘泥肥了土,土质很疏松,肥力肯定够了,就怕玉米和南瓜有什么特殊要求。”
  “特殊要求倒没有,关键是阳光充足。”
  “阳光没有问题,我家后院没有大树遮挡。”
  走进后院,竟惊讶地发现后院的菜地和粮田占地足有十亩,居然还有沟渠和田埂,范宁着实有点无语,三叔这是多么热爱种田,范铁牛有点不好意思道:“我在外面种地,会被别人笑话,我只好躲在家里种,种了几十年,抛不下啊!”
  来到中间的两亩地,“这是玉米地,我种了一亩地,已经长出小苗了,我每天都会来浇水施肥,长势很好。”
  果然整整齐齐长满了玉米小苗,间距一尺,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范宁笑道:“种得很好啊!到夏天就能收获了,全部留着种子,明年五千亩土地全种上,然后三叔就等着封爵吧!”
  范铁牛咧嘴笑得合不拢,范宁却打断了三叔的憧憬,“那南瓜呢?”
  “南瓜在这里!”
  范铁牛连忙把范宁带到一个角落,这里搭了几个粗壮的低矮木架子,方便南瓜爬藤,占地也是一亩左右,瓜苗也已经长出来,照耀在阳光之下。
  范宁一颗心放心了,他不担心玉米,而是担心南瓜,怕它不适应这边水土,现在看起来,自己是白白担心了,和后世的南瓜没有什么区别。
  “三叔,这两样农作物大宋没有的,你要千万小心,春天当心冰雹,最好两边搭个架子,万一下冰雹,赶紧用油布盖上。”
  “我知道,等会儿我就弄架子,我对孙子还没有这么精心照顾呢!”
  范宁翻了个白眼,你孙子在哪里呢?
  ……
  在故乡只休息了两天,范宁带上范明轩,众人再一次启程南下了,在吴江稍停了一个时辰,范宁和朱佩去拜访了在家里养老的朱元甫。
  朱元甫确实老了,手上和脸上长满了老年斑,精神也大不如前,两个月前,朱元骏病故,安葬在衡阳,他最后被贬为衡阳县尉,在那里走到了生命尽头,他的子孙按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衡阳,加上他们已在衡阳购置产业土地,朱氏这一支就算留在衡阳了。
  这件事对朱元甫的打击很大,这就意味着分裂的朱家不可能再复原。
  “我也想开了,枝开散叶,朱家一支留在衡阳也不是不可以,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再来吴江寻根吧!”
  相对于朱元骏,朱元甫更关心自己的儿孙,他握住范宁的手,吃力道:“我四个儿子,老三和老四都是庸碌之辈,不求进取,我已留给他们足够的财产,随他们去吧!只有我的次子孝霖精明能干,明白事理,可以做一番事业,阿宁,你帮帮他吧!算是我最后求你这件事。”
  范宁叹口气道:“祖父不要再说了,好好休息,我一定会尽力!”
  朱元甫脸上露出宽慰笑容,又握住孙女的手笑道:“朱家最有出息的还是我的佩儿,找的郎君多好,我真的放心了!”
  朱佩感觉祖父是交代遗言,她心中难过,顿时泪如雨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范宁让祖父休息,扶着妻子从房里走出来,对她道:“去把大哥找来,见见祖父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