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654

  可以这样理解,皇嗣就是非正式的皇太孙,是皇储的备份。
  赵祯这样册封也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赵氏皇家的规矩是不能早立太子,必须要到最后关头才确定继承人,但赵祯的精力和体力已经无法支撑朝政运转,他不得不放权给梁王,但放权给梁王又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就用了皇嗣这个折中的封号。
  赵氏皇族这个规矩确实坏了很多大事,比如宋哲宗驾崩,他就没有指定继承人,最后向太后不顾众臣反对,一意孤行地选了一个她喜欢的乖巧皇子为帝,这就是丧送了北宋大好江山的宋徽宗。
  只有历史上的宋英宗打破了这个规矩,他登基后就册封长子赵仲针为太子,原因很简单,他自己就受够了宋仁宗一直不肯册立太子的痛苦。
  赵祯随后又下旨,封文彦博实任太子少傅,和太子宾客韩绛、太子詹事范宁组成东宫议事,辅佐皇嗣赵顼处理朝廷政务。
  ……
  吴县木堵镇,范铁牛收到了一包从京城送来的包裹,这是他侄儿范宁专门派人从京城送来,包裹里是两只木盒,木盒里放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种子。
  同时捎来的还有一封信,信中范宁再三叮嘱他要收好这些种子,明天开春后试种,这两样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农作物。
  范铁牛心中有点发慌,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寄给自己了。
  “铁牛,你今天是怎么了?”
  妻子陆氏见丈夫一天都有点魂不守舍,便过来问道。
  范铁牛愁眉苦脸道:“阿宁给我寄了一些农作物种子,让我明年开春试种,说是天下独一无二,我心中慌得很,万一种砸了怎么办?”
  陆氏笑了起来,“你种粮食在十里八乡都赫赫有名,连你都种砸了,那谁还能种好,阿宁是信任你,才把种子寄给你,看你这样担心,不会是种子霉变了吧!”
  “没有,种子我仔细看过了,保管得不错,品相很完整,也干燥得好。”
  “那就得了呗!你就放在种子仓里,和你那些麦种、稻种一起保管,明年开春后就种,种的方法阿宁教你了吗?”
  “一种叫做玉米,他说和种稷谷差不多,还有一种叫做南瓜,和种冬瓜一样。”
  稷谷就是高粱,江南地区比较少,但也有,范铁牛曾经种过,比较容易种活,至于冬瓜,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都种了,范铁牛种瓜更是不在话下。
  “铁牛,你不放心的话,就先用咱们屋后那几亩地试种,冬天把地垅好,底肥施足,等明年开春就开始种植,我估计阿宁那边还留了一些种子,他让你种是在南方试验,北方肯定也要试验啊!你不要太担心了。”
  妻子的开导让范铁牛心中有了点信心,想想也是,种了二十年的地,如果连他都种不好,那真没几个能种好了,他一颗心放心,点点头笑道:“先把种子收好,对了,我今天要去长洲县一趟,好像苏知县高升了,我要去祝贺一下。”
  “那你得换一身衣服,你好歹也是员外了,整天穿着短衣,也不怕人笑话?”
  范铁牛只有几年前进京参加侄子婚礼时才穿一身长衫,平时他就喜欢穿一件青布短衣,下穿宽裆浑裤,腰间束一根布带,脚穿布鞋,下田就光脚,比老农民还像老农民。
  范铁牛嘿嘿一笑,回屋换衣服去了,见知县要体面,这个道理他还是懂了。
  ……
第四百九十八章
苏亮进京
  苏亮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历程,他忽然接到了调他出任东宫左庶子的通知,他当时如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呆住了,虽然是升了一级,但那是东宫啊!号称官员养老院的东宫。
  苏亮第一个反应就是范宁倒台,所有和他有关的官员都被牵连,当然也包括自己,但他又有点想不通,就算被贬黜,也应该是降级才对,怎么还升了一级?
  整个夜里,苏亮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他收到了范宁的快信,这才如梦方醒,自己被调入东宫成为新储君的第一批班底啊!
  苏亮惊喜万分,准备向知府交职后便北上京城,林欲静而风不止,苏亮尽管想低调离去,但他高升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平江府,上门贺喜者络绎不绝,让苏亮十分苦恼,他只得再缓行两天,把这些人情世故交代完再走。
  范铁牛赶到长洲县时,正好遇到苏亮在码头上准备上船进京,数十名乡绅和官员赶到码头上送行,范铁牛倒有点踌躇,自己要不要上去?
  这时,苏亮忽然看见了范铁牛,他顿时想起自己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范宁可是把范家托付给自己,自己忙糊涂了,居然没有安排一下就离去。
  苏亮暗骂自己糊涂,他立刻对新上任的县丞杨旭道:“杨县丞,有件事我忘记交代你了。”
  杨旭是嘉佑四年的进士,先做了两年节度府掌书记,后来丈人花钱打点,托了人情,改任长洲县丞,虽然还没有转为京官,但至少有了实权,而且容易出政绩,使他转正为京官有了希望。
  杨旭连忙道:“县君还有什么交代?”
  “你跟我来!”
  苏亮带着杨旭来到范铁牛面前,苏亮笑道:“范三叔,你怎么也来了?”
  范铁牛有些不好意思道:“听刘院主说,小苏高升了,我特来祝贺一二。”
  杨旭嘴角抽了一下,这位农民大叔居然叫县君小苏,他是谁呀?不过听说姓范,杨旭倒不敢大意,现在范氏可是平江府第一大族,先有范仲淹,又有范宁。
  苏亮满脸堆笑,“三叔还专门跑来,我来介绍一下,三叔,这是我们长洲县新任杨县丞,以后有什么难办麻烦的事情,尽管找杨县丞。”
  范铁牛吓一跳,原来是县丞,他连忙要跪下,苏亮一把拉住他,“三叔,你是长辈,可千万别行大礼。”
  杨旭心中有点醒悟,这位老农民似乎有背景,“县君,这位员外是……”
  苏亮给他介绍,“这便是范詹事的三叔,是木渎镇的大员外,范家有什么事情,还请杨县丞多多关照。”
  苏亮又把范铁牛拉到一边,小声道:“这位杨县丞的丈人是京城潘家,潘家和阿宁关系不错,以后三叔有什么难事,尽管找他帮忙,其他人暂时不要找。”
  范铁牛点点头,“我知道了!”
  杨旭已经恍然大悟,原来这位中年农民大叔是范宁的三叔,看样子是亲三叔,这个关系自己得拉住啊!自己能否转正,很可能就落在范宁身上了。
  他连忙笑道:“原来是范员外,过两天我正好要去木渎镇办点事,到时要打扰一下范员外。”
  “欢迎杨县丞随时到寒舍做客!”
  苏亮见杨旭很上路,已经领会自己的意思,一桩心事也了结了,他便对范铁牛歉然道:“三叔,真不好意思,我必须要走了,要不就误事了。”
  “那你赶紧去吧!别管我了,以后有时间进京,我再去探望。”
  “那我走了!”
  苏亮上了船,和众人挥手告别,在一片码头上众人的一片祝福声中,苏亮也进京了。
  ……
  这两天范宁几乎忙得脚不沾地,文彦博还在从洛阳进京的途中,范宁和韩绛这几天都在与知事堂商议流程问题,大部分流程都已经敲定了,但一些关键问题却略有分歧,知事堂认可梁王的批复,但东宫议事的权力又怎么界定,双方还在探讨。
  傍晚时分,范宁和韩绛走出了东宫,范宁缓缓道:“我觉得还是等文公回来再和知政堂谈,这件事还是应该由文公牵头,我们压不住知政堂。”
  韩绛微微笑道:“一个东宫詹事,一个太子宾客,在知政堂那帮老狐狸的眼里,我们确实比较嫩,对付老刀,还是需要老磨石,那就等文相公回来吧!”
  “另外,皇嗣说这些天功课太重,老韩能不能给韩大学士说说,现在皇嗣主要学习处理政务,经文上就稍微放松一下吧!”
  韩绛呵呵一笑,“那个老爷子我可惹不起,既古板又固执,我若去劝他,非被他骂得狗血喷头不可,除非不让他再教授梁王,否则谁也劝不了他,我也劝你不要去自讨苦吃!”
  范宁摇摇头,这件事他确实也没有办法,天子既然想让梁王主政,但又想让他学习,这两者间的平衡很难把握,作为教授,当然是想尽可能多地教授皇嗣学识,他才不会管你是否有时间处理政务,看来,也只能梁王自己想办法克服了。
  两人离开了皇宫,各自上了马车,返回自己府中去了。
  距离天子宣布成立东宫议事已经过去三天了,范宁还没有从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这毕竟是第一次发生,所有人都没有经验,赵祯只是宣布,后面的事情他就不管了,而知政堂又不愿意被东宫议事削权,所以在这件事上都有点抵触,包括韩琦在内也不太满意这个安排。
  大宋的权力包括君权和相权,天子把一部分君权下放给东宫,但梁王还少年,主要还是东宫议事来做决定,那么这个东宫议事到底属于君权还是相权?
  知政堂显然不承认它是君权,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对相权的一种削弱。
  正常情况下,应该设立一名监国来代行君权,而不是设立一个新的权力机构。
  这就是双方矛盾的焦点所在,知政堂认为没有必要成立东宫议事,由知政堂直接向皇嗣汇报就是了。
  要化解这个矛盾,双方都需要让步,很显然,光凭他范宁和韩绛两个人,还不足以让知政堂让步,也只有等文彦博来接手此事。
  范宁的马车停在飞虹桥府宅前,他下车快步走进府中,府中显得有点冷清,他一直走到后院,始终没有见女儿跑来迎接自己,自己每天回来,第一个见到的总是她,她奔跑和欢笑使府宅充满了生机,但今天……
  这孩子是睡着了吗?
  这时,范宁迎面看见阿雅走来,阿雅吓一跳,“官人回来了?”
  “今天怎么很冷清?”范宁问道。
  “二夫人带着真儿回娘家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回娘家?”
  范宁愣住了,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倩姐回娘家?
  阿雅见官人一脸惊愕,捂嘴轻笑道:“今天下午二夫人的一个小妹妹上门,说父亲生病了,恳请二夫人回去看看,还带来她父亲的一封信,二夫人看完信后,便带着真儿出门了。”
  “夫人呢?”
  “夫人也陪同二夫人一起去了,小官人在家,乳母陪他睡觉呢!”
  听说朱佩也陪同欧阳倩一起去了欧阳府,范宁一颗心稍稍放下。
  虽然官家表态愿意帮他一次,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范宁倒有点好奇,官家拿出了什么招数?
  “官人要不先吃饭吧!”
  “等她们一起吃饭,我先去书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