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654

  范宁怀疑周青被王确藏匿起来,看看王确这里能不能找到线索。
  几名士兵立刻翻箱倒柜搜查起来,这时,范宁又问李翰,“周青应该还有一笔钱,我怀疑他是存在钱铺里,也要搜他的大帐,看看有没有存钱的凭据之类。”
  “卑职已经搜过了,没有发现取钱凭据,按照他的性格,这个凭据是放在他小妾那里,然后口令他自己记住,要抓周青,还得从他小妾那里打主意。”
  “他家里去过了吗?”
  范宁忽然问道:“他老家在谷熟县吧!”
  李翰点点头,“我已派王队正带了二十名手下赶去谷熟县,他最心爱的人是他长子周羽,如果他逃走,他一定会把钱交给长子。”
  这时,一名士兵拿了几封信过来,“启禀使君,所有都搜遍了,只找到这三封信。”
  范宁结果信翻了翻,他不由一怔,“这字迹好像很熟悉啊!”
  他沉思片刻,猛地想起来了,举报周青的信,字迹不是和这个一样吗?
  他当即喝令道:“立刻回城,去安抚使司衙!”
  范宁又对李翰道:“一旦王确回来,立刻抓捕,另外,安排好临时指挥使,军队不能乱。”
  “卑职遵令!”
  范宁翻身上马,带着几名手下沿着马道向营门小跑而去。
  ……
  果然被确认了,那封告密信就是王确所写,这让在场的几个人都糊涂了,王确先害周青,然后再救他,这样做得意义何在?
  思考良久,范宁沉声道:“这样做只有一种可能,王确需要断了周青的后路,让周青死心塌地替他做事。”
  “替他做事?”王安石强调了一下这句话。
  “王确是什么人,还需要周青替他做事?”
  范宁淡淡道:“我只知道他是个小人物,但他背后的组织却非同寻常。”
  连告密信都需要自己动笔的人,不可能是什么大人物。
  “是张尧佐的人!”刘楚脱口而出。
  “为什么这么肯定?”范宁疑惑地看着刘楚,他感觉刘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刘楚歉然道:“李知院前两天给我送了一封信,他告诉我,张尧佐的人也在应天府。”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范宁有些不满地看着他。
  刘楚神情黯然,范宁看了一眼王安石,王安石立刻知趣地退下去了。
  “说吧!是怎么回事?”
  刘楚叹了口气,“是李知院让我不要告诉你。”
  “为什么?”范宁着实惊讶。
  刘楚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范宁看了他片刻,只得点点头,“我也不为难你,这件事我自己想办法打听。”
  范宁转身向堂外走去,走到门口,刘楚忽然低声道:“李知院的妹妹是巨鹿郡王的偏妃。”
  范宁身子停了一下,随即走进了蒙蒙细雨中,他负手向大门外缓缓而行,只觉嘴里有点苦涩,是赵宗实,是赵宗实要求李唯臻瞒住自己。
  “为什么?”
  就因为他儿子要成为皇太孙了吗?他失去了登基机会,就迁怒于自己?
  范宁有点无奈,现在还没有战胜张尧佐呢,就开始内部生龌蹉了,那要是赵仲针真成了皇太孙,是不是要爆发父子间的争位大战?
  范宁仰头望着了天空的细雨,又想起了他当初和赵宗实的交往,那时,赵宗实对他很信任,可以说是言出必听,他们的关系也曾经很好,甚至赵宗实向他承诺,他若登基,必首封自己为相国。
  可现在呢?赵宗实对自己已经没有了信任,甚至连张尧佐派人在应天府活动,这么重大的事情都没有告诉自己。
  一时间,范宁有点心灰意冷了。
  ……
  接下来几天,治军所得宪兵在四处搜寻周青和王确的下落,但两人就像离开了应天府一样,再没有出现过他们的踪迹,甚至应天府在天桥钱铺中查到了周青两万贯存钱的机会,并将它封查,也没有发现周青的踪迹。
  事实上,这几天周青就躲在城外的一座大宅中,当搜查士兵上门时,他就躲在水井中,听见院中脚步声来回行走,着实让他担心,他并不是担心自己,真的被发现,这十几个士兵不够他杀的,他担心自己的妻儿。
  这个时候,周青却不想他的五个小妾了,那些女人只是他养的玩物,遇到危机时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他心中真正割舍不掉是他的妻儿,一个是和他相濡以沫二十年的结发妻子,一个是他寄于无限希望的长子,这才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好在士兵只搜查了一次便没有再来,周青便在一整天房间里来回踱步,着实担忧万分。
  这些下午,周青和平时一样在房间里踱步,这时,远门开了,王确快步走了几步,他出去了几天,应该是才回来。
  周青立刻奔到院中,连声问道:“我妻儿送走了吗?”
  “我有两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你,第一,你在金桥钱铺的两贯钱被查到了,估计你是取不出来了。”
  周青捏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问道:“我妻儿现在在哪里?”
  “第二个不幸的消息就是关于他们。”
  王确叹了口气,一脸遗憾的望着周青,“我们去晚了一步,他们都不幸被官兵所杀,周青,节哀吧!”
  “什么!”
  这个消息让周青目眦皆裂。
第四百七十七章
恽州钱铺
  杨铠出现了,他将一份清单递给周青,这是今天的投名状,一共四十三条,很抱歉,甲等只剩下一条,乙也剩下五条,其他都是别人不愿意接的丙级投名状,你自己选,我不干涉,一旦选定了,就不能改了。
  周青目光冷酷地盯住着投名状的甲等任务,看了良久,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我就接这个任务。”
  “你确定,这个任务没有人敢接,需要很高的武艺才行。”
  周青冷冷道:“京东路厢军,没有人敢和我比武,禁军令狐晋军职高过我,但武艺不如我!”
  杨铠一样冷冷盯着他道:“我说不是武艺,是胆量!”
  周青惨然一笑,“我连死不怕,还怕什么?”
  杨铠点点头,“若成功,我保举你为大将军,或者赏黄金十万两。”
  “等我成功后再说吧!”
  周青起身便走了,杨铠注视着他的背影,对站在里屋窃听的王确淡淡道:“你负责盯住他,一旦他任务完成就负责杀了他,不可失手!”
  “卑职遵令!”
  王确施一礼出去了,杨铠负手走了几步,自言自语道:“胜败就在此一举了。”
  ……
  此时京东路的改革也到了第三环,建立将兵制,宋朝军队的特点是打仗和平时训练是分开的,一旦大战爆发,便从禁军和各地厢军中抽调军队,将平时的军队全部打散重新整编,军中都统治、统治等将领重新任命,主帅也是文官。
  这样做虽然可以防止各地出现藩镇割据,但后果也很严重,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打起仗来乱成一团。
  将兵法就是要将平时训练和打仗合二为一,平时训练是什么兵什么将,打仗时也是一样,也就是说,让一名都指挥使长期统率同一支军队。
  当然,为防止军队成为大将的私军,都指挥使也有任期,范宁主张五年一任,这是在每年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如果考虑不合格,可以随时更换。
  将兵法实际上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只是范宁将它提前进行试点了。
  将兵法主要是针对禁军,厢军以地域为营,其实已经分开了,各营都是独立的,只要打仗时不要再拆分就可以了,而禁军不是,禁军是十余万人混在一个大营内,平时就比较混乱,打仗时也同样混乱。
  所以范宁在京东路厢军中推行将兵法实际上变化不大,换汤不换药,改个名称而已,主要是为将来禁军变法先建一个标杆。
  这一步变法很简单,倒是和将兵法一起实施的人俸分离制推进比较难。
  人俸分离制是这次变法的一个重点,它是天子赵祯特地点名要求实施,赵祯对这个方案很有兴趣。
  人俸分离制的关键是定铺定员,首先是选择配套钱铺,赵仲针选择的是朱氏钱铺,天子赵祯也对此专门批复认可,也算是解决了范宁的一个后顾之忧,防止有人拿这件事来说范宁以权谋私。
  人俸分离的另一个关键是定员,要将军营的驻地和人数稳定下来,才能进行实施,随着超龄士兵的清减已经完成,原来的九座军营减为六座,分别位于应天府、归德府、徐州、恽州、青州和莱州等地,其中应天府为五千人,其他五地皆为三千人。
  另外将领的审查也已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俸分离变法也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推行阶段。
  恽州也是京东路的一个大州,这天中午,范宁带着十几名随从抵达了恽县,恽县属于上县,城内有四千户约两万人口,县城内也颇为繁华,主干道叫做上林大街,从南到北长约八里,沿街各种店铺林立,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叫卖声、招客声此起彼伏,大街上人流如潮,牛车、驴车络绎不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