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654

  一辆马车从远处疾驶而来,‘嘎!’的一声停在朱元丰的府门前,车门开了,朱孝云怒气冲冲地从马车里走出来。
  朱孝云是来兴师问罪的,朱元骏被罢官使朱家彻底决裂了。
  朱元骏并不傻,他梳理泄密线索,最后将怀疑目标集中在茶童马鱼儿身上,马鱼儿当时就在书房内。
  马鱼儿想逃跑被抓住,朱元骏从他房间里搜出了一百两黄金,在酷刑之下,马鱼儿承认了自己被人收买,他并不清楚收买自己的人是谁,但朱元骏却知道那座院子,那是朱元丰的财产,盛怒之下,朱元骏找到了朱孝云,并明言他将在京城修第二座朱氏祠堂。
  这就是彻底决裂的意思,这让一直想让家族重新融合的朱孝云深受打击,满腔怒火转到朱元丰和女婿范宁身上。
  朱孝云事先没有通知,自然也没有人在府门前迎接他。朱孝云直接闯进了大门,没有人敢拦他。
  朱孝云直接来到贵客堂内坐下,对跟在后面的管家道:“通知我三叔和范宁!”
  不多时,朱元丰和范宁联袂而来,朱元丰已经得到消息,朱孝云脸色不好,他隐隐猜到和朱元骏有关,范宁更是心知肚明,自己破坏了岳父和朱元骏的默契。
  朱孝云心情再不好,朱元丰也是他三叔,他起身行礼,又和范宁打了一声招呼,三人坐下,使女给他们三盏茶。
  朱元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朱元骏去找你了?”
  朱孝云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他再不满也不能对三叔发作,他忍住气道:“二叔已经知道真相,张尧佐也会知道是三叔坏了他的大事,我担心他会报复三叔。”
  朱元丰已经从范宁那里知道了事情经过,他喝了口茶,淡淡道:“风险越高,回报也就越大,每个商人都懂这一点,我很期待他的报复。”
  朱孝云哑然,三叔远比他看得透。
  沉吟一下,朱孝云又叹口气道:“我一直希望朱家能重新融合,作为家族的嫡长子,这是我的责任,尽管父亲会不高兴,但我还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但今天二叔明确告诉我,他已经决定另修祠堂了。”
  朱元丰出乎意料在这一点攻击他,尽管他极为敌视朱元骏,但他理解朱孝云作为家族嫡长子的心愿,如果朱孝云没有这种想法,那他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家族继承人。
  朱元丰沉默了,在这一点上,他不想过多指责侄子。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范宁却淡淡道:“朱元骏有没有告诉岳父,真相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被免职?”
  一句朱元骏,范宁的立场就立刻鲜明起来,他绝不会承认朱元骏是二祖父,尽管他叫朱元丰为三阿公,那只是习惯性的称呼而已。
  朱孝云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朱元骏只是说,他挺身而出,主动替张尧佐承担了责任,将来琅琊王登基,他会是大功臣。
  范宁看出了岳父的尴尬,他便直言不讳道:“朱元骏安排儿子朱兴制作一块石碑,上面写‘琅琊当立’四个字,这件事被朱安发现了,及时报告了三叔,包公派人监视了江记刻石馆,当场把朱兴和石碑抓住,官家派人去质问张尧佐,张尧佐装病,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朱元骏。”
  朱孝云这才知道真相,但他心中更加忿然,目光锐利地盯着范宁,“是你安排的一切?”
  “是!”
  范宁坦然承认,他说出这番话,就是要让朱孝云知道,是他策划了这个陷阱。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范宁没有直接回答,他站起身走了片刻,回头望着朱孝云道:“我不想说立场站队之类的话,家国天下,家是第一位,这个我懂,我只想问一句,如果朱元骏把这件事做成了,后果是什么?岳父大人想过吗?”
  朱孝云陷入了沉思,他确实是被朱元骏要另立祠堂之事气昏了头,没有细想此事,现在范宁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让朱孝云一下子冷静下来。
  他书生气比较重,是说他事事讲规矩,不善于变通,也是说他不善于开玩笑,一天到晚一本正经,但绝不是说他智商低,更不能说他没有眼光,他能做到吏部左侍郎这个位子,就说明他有足够的头脑,有时候,事事讲规矩,在天子眼里不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吗?
  朱孝云很快便回过味来,他怎么会不知道瑞兆意味着什么,那是天子为了让他中意的皇子上位而刻意制造出来的天兆,是上天的旨意,为了让琅琊王上位而发动民意。
  但问题是,瑞兆由谁来决定,当然是天子来决定,如果是臣子擅自决定,那就是僭越。
  朱孝云再联想到二叔被一贬到底,他顿时明白了,张尧佐在做僭越之事,他因为贵妃关系躲过一劫,但刀却落在二叔身上,二叔被彻底免职是因为事情没有做成,如果事情做成了会是什么后果,那恐怕不是二叔一人出事,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朱家都完了。
  想到这,朱孝云后背顿时出了一身冷汗,眼中的不满尽去。
  这时,朱元丰对朱孝云歉然道:“这件事说起来是我有点做得不妥,阿宁让我及时和你解释一下,我心中不爽朱元骏,所以没有说,让你们翁婿之间误会了,是我的不对!”
  关键时刻,朱元丰及时给了朱孝云一个台阶,姜还是老的辣。
  朱孝云立刻顺着台阶下来,“我今天其实就是想来问清这件事,只是二叔想另立祠堂之事把我气糊涂了。”
  范家也及时把话题岔开,“如果岳父只是不愿意朱元骏另立祠堂,我有办法让他取消这个决定。”
  朱孝云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徙三千里!”
  朱孝云立刻摇头,“不行!”
  开玩笑,彻底免职还不算,还要加罪流放三千里,太狠了。
  范宁平静道:“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除非岳父去求张尧佐。”
  朱孝云还是摇头,“另立祠堂只是家族丑闻,但徙三千里就是血脉相残了,先祖在天之灵也不会饶我。”
  范宁没有说话,等待朱孝云的另一个表态。
  朱孝云沉吟一下道:“我也绝不会去求张尧佐,中立的原则绝不会变。”
  朱孝云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求了张尧佐,那朱家就是分裂那么简单,会彻底混乱。
  范宁笑了笑,“其实我觉得朱元骏另立祠堂也没有关系,他们自己想玩就让他们玩去,将来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的,绝不会是岳父大人。”
  朱孝云怒气冲冲而来,最终是心事重重离去了。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会忘记
  这天一早,范宁来书苑街,是在奇石馆被烧后,他第一次来到这里。
  宋之助和他的手下被判得很重,数罪并发,宋之助和他的手下都以杀人放火罪被判处极刑,秋后执行,也这是天子点头答应的,给范宁一个说法。
  那天晚上的大火烧得很惨,整座奇石馆包括后院的院子都烧毁了,当然,大青石砌成的仓库没有烧毁。
  几十名巡铺士兵和数百名士兵的苦战,换来的只是周围房子没有被大火波及,这也是救火的第一要素,首先要切断大火蔓延的路线,这就和传染病人首先要被隔离一样。
  映入范宁眼帘的是一片残垣断壁,熏黑的砖头,烧成黑炭的木头,和半堵孤零零的山墙。
  只见二叔和几名伙计在破砖碎瓦中翻找着什么,范宁慢慢走上前,这时,范铁戈感到了什么,回头见范宁站在自己身后,他顿时鼻子一酸,眼睛红了,颤抖着嘴唇道:“什么……都没有了!”
  范宁心中歉然,他上前挽住二叔的胳膊,安慰他道:“人没事,精华还在,其它的可以再建。”
  范铁戈点点头,“我让老谢帮我重建,他昨天已经来测量过了,今天下午就会来人清理废墟。”
  老谢就是他的亲家谢九龄,范明仁的岳父。
  这几年在范家的大力支持下,谢九龄已经成为京城有名的造宅大匠,在东大街开了一家占地五亩的店铺,各种造宅造园单子接到手软,甚至还接下了部分皇家园林的修缮活计,导致他的时间排不过来,不得不放弃很多生意。
  范宁也欣慰笑道:“我也觉得以前店铺的结构不太好,趁这次重建,索性就把店铺做高、做大、做深,做得富丽堂皇,彻底压倒张家的奇石店。”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我今天打算去和周围的房舍好好商量一下,再买下几亩地,造一家京城最大的奇石馆。”
  说到这里,范铁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也算是塞翁失马吧!以前我看中的好几户人家都死活不肯卖房,这次大火后,他们都主动找上门,愿意转让房产了,价格比之前我开的价还略略低一点,我争取今天就把它谈下来,这样我们店铺又将扩大三亩地。”
  “那仓库怎么办?”范宁一指仓库问道。
  “我之前不是说了吗?造一座更大的青石仓库,新买下的土地就准备用来造仓库,这座仓库虽然顶住了大火的焚烧,但毕竟太小了,还是只能把它拆掉。”
  范铁戈又笑道:“其实我一直想重建奇石馆,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这次烧掉奇石馆,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吧!”
  范宁知道二叔是在安慰自己,他点点头,“这次烧毁奇石馆其实是一次利益交换,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些金钱,得到的却是未来。”
  “你说的我明白,就怕没人知道啊!”
  “会有人记住的。”
  范宁拍拍他的胳膊,转身走了。
  ……
  确实有人记得奇石馆的贡献,巨鹿郡王府,赵忠实端坐在桌前,静静注视着小桌上的一张纸,纸上是他刚才写的一些东西,这是他的习惯,一些要记住的东西,他必须写下来,然后烧掉,这样,才能深刻地记入脑海里。
  这时,门外传来儿子赵仲针的声音,“父亲,孩儿来了!”
  “进来!”
  赵忠实随手拾起纸投进了身边的香炉里,纸很快点燃了,火苗迅速吞噬着发黄的纸片,最后几个字清晰可见:奇石馆、瑞兆……
  赵仲针走了进来,垂手站在桌案前,赵忠实看了儿子一眼,笑问道:“明天开始就要去宫里读书,准备好了吗?”
  选一些优秀的皇族少年去宫里读书,是知政堂的建议,赵祯最终同意了,被选中的皇族少年共有十三人,赵仲针就是其中一员,琅琊王赵文恽也在其中。
  这些少年要闭关读书半年,所以赵忠实将有半年时间见不到儿子。
  但赵忠实心中却很高兴,这是范宁的建议,让儿子出现在父皇面前,代替自己和赵文恽竞争,赵忠很清楚自己的形象在父皇面前非常黯淡了,要不是这次范宁策划了瑞兆事件,恐怕父皇就会下决心立赵文恽为太子。
  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那把儿子推出去,无疑是一个非常及时有效的方案,在绝望中创造出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