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654

  范宁摇摇头,“到目前为止,官府没有放开私人雇佣日本劳工,我会在明天上午正式批准,所以你们今天要想好自己的需用量,准备给多少工钱,怎么安置他们。”
  两人低声商议片刻,明仁小心翼翼道:“官府给日本劳工每月一贯钱,我们按天给,每天五十文,每个月也就是一贯五百文,如果要休息就没有钱,但吃饱饭没有问题,每天有一条鱼,三天一顿鹿肉,住帐篷,十人一顶帐,我们想招募两百人,另外再聘十名士兵为保卫。”
  范宁笑着点点头,“你们很聪明,想到按天结账的办法,不过两百人是不是太多了?”
  明礼摇摇头,“我们采金一年,才粗采了两里的河段,我们总河段长十里,要在两年内采完,那就必须要加大人手,尤其今年到明天,朝廷不对私人采金征税,这一年我们要疯狂采金,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好了,现在只想尽快复工。”
  范宁对兄弟二人招募两百劳工并不是很在意,他给的上限是采银矿不得超过五百人,金砂田不得超过两百人,兄弟二人招募的人手正好到上限。
  范宁点点头道:“那明天把手续办好,该买的东西买齐,如果运气好的话,明天下午就能招募到劳工,至于十名士兵,我丑话说在前面,你们必须要保证每月每人十五贯的收入,这是最低的月俸。”
  两人大喜过望,明仁连忙道:“没有问题,我们给士兵二十贯的月俸,保证每天都有酒肉。”
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
  范宁在全歼出羽国军队的第二天便给海外经略使发去了简要鸽信,狄青见事关重大,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刻派人十万火急送往京城枢密院,这份紧急鸽信在抵达枢密院的第二天,便放在了天子赵祯的御案,包括原件和抄写件。
  范宁在小小纸卷上写了一百多字,极为简洁,但内容却很丰富。
  出兵原因是安倍家族求援,出兵借口是清原家族挑起鲲州内乱,针对地方豪族,和日本朝廷无关,出兵结果以两千士兵全歼六千敌军,阵亡仅十八人,伤不足百人,最后是主要战果,获出羽、陆奥两国黄金三百三十万两,白银八百万两,后续将把出羽国作为鲲州的战略缓冲,保护鲲州安全,并要求鲲州增兵一千人。
  赵祯神情凝重地看完报告,直到跳出来的黄金和白银数量才使他脸上绽开了一丝笑意。
  赵祯合上鸽信报告,随即吩咐道:“速请文相公、富相公和韩枢密事速来见朕!”
  立刻有宦官去传信了,赵祯负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坦率地说,范宁的做法还是有点鲁莽了,不应该那么轻易地介入他国的内战之中,虽然理由光面堂皇,但事实上他还是做了一件有失大国身份之事,堂堂的天朝上国,怎么能用偷袭的手段不宣而战,怎么样也应该再三警告日本朝廷后,才出兵,先礼后兵才是天朝上国该做的事情。
  尽管赵祯给了范宁可自行处理对日关系的权力,但范宁真的不通过朝廷而擅自出兵,还是让赵祯有些不满,给你权力是对你的信任,但并不代表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权力。
  不过居然能通过这次战役夺取如此庞大的黄金和白银,又大大冲淡了赵祯对范宁的不满,他甚至怀疑范宁并没有说实话,一切都是借口,夺取黄金白银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如果是这样,赵祯倒是能原谅范宁的鲁莽,朝廷的财政拮据使赵祯日子也难过,年年超支,每年的度支议事都让朝廷焦头烂额,每年的财政超支达一千二百万贯。
  朝廷不得不增加税赋,提高盐酒茶等榷卖价格,将超支部分转移到百姓头上,导致民怨沸腾,而对军费的压缩,又导致底层士兵军俸微薄,无法养家,甚至出现了士兵妻子去娼馆卖身的严重情形。
  范宁虽然做了不少过分之事,但能给朝廷挣取大量的黄金白银,运来大量粮食,这却是大功于社稷,权衡良久,赵祯心中终于对范宁的行为作出了评价,功过相抵,且功大于过。
  这时,宦官在门口道:“启禀陛下,三位相公到了!”
  “请他们进来!”
  片刻,文彦博、富弼和韩琦三人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道:“参见陛下!”
  “三位爱卿免礼!”
  赵祯又吩咐左右宦官,“给相公们搬椅子来!”
  几名宦官连忙搬来三把椅子,给三位相公坐下。
  赵祯把范宁鸽信的抄写件递给文彦博,“你们看看吧!鲲州的紧急快信,那边发生了一件大事。”
  文彦博看完鸽信,顿时不满道:“简直胡闹,没有得到朝廷许可便擅自出兵日本,他怎么能这样干?陛下,范宁随意性太大,不适合坐镇鲲州,必须尽快把他调回来。”
  “朕也感觉他毕竟太年轻,在一些朝廷重大原则上把握得不是很准确,不过这次出兵确实值得商榷,富相公怎么看?”赵祯又问富弼道。
  富弼也看完了鸽信,他眉头顿时皱成一团,半晌道:“关键是性质怎么定?鸽信中的意思,似乎并非对日本国宣战,而是打击地方豪族,微臣不太明白日本国内的情况,不好轻易下结论。”
  “那韩相公呢?”赵祯的目光又转向韩琦。
  韩琦和赵忠实的关系极好,对鲲州以及周围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微微欠身道:“微臣原则上支持范知州的行为!”
  文彦博不满地看了一眼韩琦,问道:“韩相公何出此言?”
  韩琦微微笑道:“范宁说得很清楚,他的目的是给鲲州建立一道战略缓冲,日本国要打鲲州,必须先拿下秋田城,这就给鲲州有了预警的余地,可以从容应对,如果在日本国没有一个这样的据点,日本国军队偷袭鲲州就容易得手,范知州此举确实是为大宋在鲲州的长远统治打下基础,当然,他行事也不妥之处,似乎比较鲁莽。不过他刚返回鲲州就发生这件事,也说明事情来得比较突然,可能使他来不及请示朝廷,微臣也带过兵,深知战机稍纵即逝,鲲州到大宋一来一去至少三个月,什么战机都没有了,他能在战后及时禀报,说明他还是懂得朝廷的规矩,并非率性所为。”
  这时,富弼也笑道:“说老实话,他给朝廷弄到了那么多金银,将极大缓解朝廷的财政,令我眼前一亮啊!”
  谈到三百三十万两黄金和白银八百万两,御书房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连一脸不满的文彦博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金银对朝廷帮助太大。
  文彦博稍稍缓颊,尽量用一种缓和的语气道:“当然,范宁心系朝廷困境,能够及时为朝廷排忧解难,忠心可嘉,且有功于社稷,这一点我也必须认可。”
  “那文相公认为范宁这次行动是功过相抵,还是功大于过呢?”赵祯又继续问道。
  文彦博毕竟不是张尧佐,他虽然一时恼怒,但对范宁本身没有意见,算是对事不对人。
  他沉吟一下道:“功过相抵差不多,但要看他是不是功大于过,微臣觉得还是应该派使者去鲲州调查一下,才能下最后的结论。”
  赵祯点点头,“朕个人目前倾向于功大于过,不过还要等正式报告到来后才能进一步判定。但朕也同意文相公的建议,此事事关重大,确实有必要派特使前往鲲州调查此事,该奖还是该罚,朝廷最终都应该有一个定论。”
  韩琦立刻躬身道:“老臣一直想去鲲州看一看,恳求必须把这次机会赐给老臣!”
  赵祯欣然一笑,“既然韩相公主动请缨,那就辛苦韩相公跑一趟鲲州。”
  停一下,赵祯又道:“另外,范宁请求增兵一千人,朕同意了,韩相公可率军前往。”
  富弼又躬身道:“是不是等正式报告到来后再由韩相公去鲲州调查?”
  “这倒不用,范宁的正式报告不影响朝廷的调查,这是两条线,韩相公可以尽快起身。”
  “微臣遵旨!”
  赵祯笑了笑又道:“这是朕请三位相公来谈的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朕考虑了一下,是不是可以用这次鲲州送来的金银作为本钱,逐步向天下发行三倍额度的交子,三位相公的意见如何?”
  发行交子并不是赵祯的头脑发热,事实上,自从巴蜀地区出现交子以来,纸币的便利,成本低廉,越来越受到瞩目,但另一方面,私人担保也很容易使交子出现挤兑危机。
  朝廷很快发现了纸币的便利性以及风险,货币的发行权在中央朝廷,巴蜀十六家钱铺怎么能允许发行货币?
  朝廷首先禁止交子在巴蜀以外流通,其次朝廷也尝试发行纸币,也就是官交子,主要在京城和江南地区流通。
  朝廷早就意识到交子不可能凭空发行,必须要有发行交子的本钱,比如相应的铜锭,白银或者黄金。
  之前鲲州送来的百万两黄金就一直存放在左藏库中,这次又将送来三百三十万两黄金,使黄金总数超过四百万两,白银近千万两。
  怎么使用这笔巨大的财富一直是赵祯反复考虑之事,把它们直接投入市场显然不太现实,那么用它们为本钱发行官交子,无疑就成为最好的一种选择。
  三名相国沉思片刻,文彦博缓缓道:“原则上可行,只是要掌握一个度,如果发行太多会造成交子泛滥,引发物价暴涨,微臣的意思是,一方面收回低劣的钱币,比如铁钱、大钱等等,然后同步发行交子,尽量把币值放低,这样对底层百姓的冲击力就小得多。”
  赵祯点点头,“朕只是提一个大体意见,具体怎么做,文相公和富相公可召集相关大臣好好商议一下,务必要谨慎、稳妥。”
  文彦博和富弼一起躬身行礼,“微臣遵旨!”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态度软弱
  唐县码头上格外忙碌,从加贺城返回的船队已经抵达了唐县码头,就在十几天前,鲲州给陆奥国的安倍家族运去了十万石大米,按照双方之前达成的出兵协议,陆奥国将交给鲲州黄金二百三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同时,安倍赖时又将库存的明珠三十斗一并送给了鲲州。
  码头上,一箱箱黄金、白银以及其他财宝正从仓库里搬运出来,吊上了大船,这是之前从出羽国缴获的大量金银以及海珠、珊瑚、玳瑁、熊皮等名贵物品,直接搬上船后运往京城。
  “这次去加贺城卑职见到了安倍家族的族长安倍赖时,据他说,安倍家族军队和朝廷军队在陆奥国南部的战役已经停止,源赖义的军队撤出了陆奥国,估计下一步就要转入谈判。”
  说话的是经略府勾判刘允,他奉范宁之令出使陆奥国,完成最后的交易,看得出他对这次出使还是很满意,安倍氏没有出现妖蛾子,还是老老实实地将约定的金银交给宋军。
  刘允笑了笑又继续道:“不过我感觉安倍家族并没有把全部黄金交出来,应该还存有不少余量。”
  范宁淡淡一笑,“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就算让我们看到空荡荡的金库,也不代表他们把所有的黄金都交给了我们,只是数量总额不低于两百万两,我就能接受,听说你去看了他们的金田,感觉如何?”
  “很壮观!”
  刘允回想起他视察金田的一幕,忍不住叹息到:“你可以看见成千上万的人如蚂蚁一样在河里淘金,非常壮观,女人孩子都有,几条河流都是这样,我估计最多几十年,陆奥国的黄金就要枯竭了。”
  范宁知道刘允说得没错,日本国进入镰仓时期后,陆奥国的黄金便采光了,日本国从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日本国的白银储量也极为丰富,曾经一度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不过大量白银都通过贸易流到了宋朝和明朝。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过来,向范宁躬身禀报道:“启禀知州,湾口巡哨船发现一艘日本船只,说是从平安京来的特使,请求入港!”
  鲲南湾已经成了鲲州的内海,大量巡哨在四十余里宽的湾口巡逻,外来船只必须经过严格查证才能进入鲲南湾,一艘从平安京过来的日本船只,范宁立刻意识到,这应该是日本谈判使者到了。
  他立刻令道:“准他们入港靠岸!”
  士兵飞奔上船而去,范宁又对随从道:“速去通知余长史,告诉他,日本朝廷的使者到码头了,请他安排接待!”
  范宁暂时不会和日本特使见面,他又催马前往仓库视察。
  ……
  从日本来的特使正是藤原教通,他来鲲州并非正式谈判,而是前来摸一摸宋军的底,从内心而言,藤原教通并不反感宋军,甚至对宋军还有一丝感激,正是宋军的到来,使藤原家族拿下了肥前国。
  目前肥前国守备以及长崎领主正是藤原教通的儿子藤原信家,这可是日本国最肥的一块土地,长崎的贸易收入也是日本重要的财政来源,掌握了财源使藤原家族的地位更加稳固。
  不过这次藤原教通的压力也很大,宋军在出羽国驻军让朝廷上下都不满,都一致认为是朝廷对宋军割据虾夷地的纵容而导致宋军得寸进尺,宋军占领了出羽,那会不会再继续向南发展,谁都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