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654

  这时,曹诗发现了范宁,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上前行礼,“属下不知使君也在,属下失礼!”
  范宁摆摆手笑道:“你主持得很好,这本来就是你份内之事,就不用我参与了。”
  “多谢使君理解!”
  范宁转身望着数里外的城池道:“我昨天忘记一件事,朝廷承诺给每户移民两顷土地,汉县百姓要唐县那边土地肯定不现实,那么汉县这边必须也要有土地供应,这个问题你们考虑过没有?”
  “此事事关重大,属下不敢懈怠,这件事交给苏亮负责,方案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那他人呢?”
  曹诗连忙派人去找苏亮,不多时,苏亮骑着一头毛驴匆匆赶来。
  苏亮是朝廷任命的汉县县丞,之前他参与日本伐木劳工的管理,第二批劳工来鲲州后,便由他负责接收管理,并带来汉县筑城。
  苏亮看见了范宁,他连忙跳下小毛驴,上前躬身行礼,“参见使君!”
  范宁笑问道:“怎么不骑马,反而骑驴?”
  苏亮挠挠后脑勺,“在附近走走,骑驴更方便一点,去唐县就要骑马了。”
  曹诗对他道:“刚才范使君问及移民土地分配之事,你给使君汇报一下方案?”
  苏亮一拍额头,“方案在大帐那边,我没有带来。”
  范宁笑道:“无妨,你口头汇报就行了,回头再给我一份书面的方案。”
  “要不我们去现场看看,属下实地汇报,会更加清楚一点。”
  范宁欣然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范宁和曹诗上了马,苏亮骑上他的小毛驴,三人向汉县南面走去。
  “汉县的北面是草原牧场,所以农业就准备放在南面,而且南面有几条河流,可以带来充足的水源。”
  范宁又笑问道:“有没有摸过底,多少户准备住在乡村,多少户想住在县城?”
  “去年就征询过意见,大概是一半一半!”
  汉县准备分配的土地离县城很近,距离县城也就两里左右,看得出,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地块和地块之间挖了浅浅的壕沟,每块地块上插着一根木楔,两千五百顷土地就分布在三条河流之间,条件看起来比唐县还好。
  范宁翻身下马,抓起一把泥土轻轻揉捏,又闻了闻,他问道:“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分配土地?”
  曹诗接口道:“至少要等城池修好,他们搬过后才能着手土地分配!”
  范宁摇了摇头,肃然道:“这样不行,你们考虑不周!”
  两人吓了一跳,曹诗连忙道:“请使君指示!”
  范宁把泥土给他们看了看,“我们去年就犯了一个错误,认为土地至少要养一年才能种植小麦,事实上,这边的土质非常肥沃,当年种小麦,当年就能收获,只是产量稍微低一点,每亩产麦一石半,完全不需要再等一年。现在是二月上旬,再过二十天正好就是小麦播种季,你们要抓紧时间把土地分配了,让百姓们开始忙碌起来,耕牛、农具和种子官府都有,这些事情你们必须要抓紧办妥。”
  “可是县城还没有修好!”
  范宁脸一沉,“县城没有修好就没地方住吗?仓库里那么多大帐是干嘛用的?现在天气也暖和了,可以请军队帮忙,扎建一座千帐大营,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实话告诉你们,唐县百姓都开始耕地翻田,其他无地百姓都在官府前闹意见,你们作为父母官,却不关心自己的子民,不合格啊!”
  曹诗和苏亮满脸通红,两人一起躬身道:“属下知错,这就改正,立刻准备分田!”
  范宁脸色稍稍和缓一点,又对他们道:“我估计你们人手不足,回头我安排十名官员协助你们,直接就在唐县把土地分好,然后用船只把百姓们运到汉县来,至于军队帮忙搭建大营,我来给你们安排!”
  “属下明白了!”
  “明白了就赶紧商议一下,哪些人留下监工,哪些人跟我去唐县,哪些人负责安置大营,我给你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跟我出发去唐县。”
  曹诗连忙召集官员们商议了一下,由他和苏亮去唐县分田接人,其他官员依旧留在汉县负责接收百姓。
  半个多时辰后,范宁便带着众人骑马向唐县方向疾奔而去。
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
  曹诗做事还是比较雷厉风行,他抵达唐县的当天晚上,便组织官员开始挨家挨户向准备移民汉县的百姓传达即将分田的消息,这个消息使得整个县城都沸腾起来。
  范宁却没有参与汉县的土地分配,有了唐县的经验,相信汉县土地分配不会出问题,他现在需要抓紧时间写述职报告,月底他就要返回京城,进行两年前赴鲲州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正式述职。
  外面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一盏柔和的灯光下,范宁坐在桌前不断奋笔疾书,偶然也会停笔思索,两年的艰苦奋斗,使鲲州渐渐走上了正轨,硕果累累。
  但遗憾也有,最大的遗憾就是鲸州军城,朝廷迟迟没有批准,使得鲸州的开发格外缓慢,甚至停步不前,这次回京,他一定要争取到准许修建鲸州军城的批复。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范宁放下笔问道:“是谁?”
  “阿宁,是我!”
  是明仁的声音,范宁有点奇怪,他怎么来了?
  范宁上前开了门,一股浓烈的汗臭味扑面而来,浑身泥水的明仁挤了进来,他笑嘻嘻道:“先帮个忙!”
  范宁当然知道他要自己帮忙做什么,他的几间屋子里堆满了木箱子,都是他们兄弟淘到的砂金,全部寄存在自己这里。
  范宁瞪了他一眼,只得跟他出去,门口两头健骡子上各架着两只大木箱子,每只木箱子至少重八九十斤,里面全是金砂。
  范宁都不知道他们兄弟这一年淘到了多少黄金,只知道他们两人现在已经可以挤身宋朝的富豪行列了。
  明仁当然不是从鲲州最北面骑骡子过来,他们兄弟买了一艘三千石的大船,每隔几个月就会过来一趟,要么是明礼,要么是明仁,现在大船应该停靠在码头上。
  两人十分吃力地将四口大箱子搬进里屋,明仁把两头骡子拴在门口,这才拍拍身上的泥走进来笑道:“肚子饿坏了,有什么吃的没有?”
  “走吧!我请你去酒楼吃饭。”
  “现在这么晚了,酒楼还开门吗?”
  “老罗记酒楼应该还没有关。”
  范宁锁上房门,撑了一把油纸伞,带着明仁向县城中心走去,县城的商业在过去一年中迅速扩大,不仅有妓馆、酒楼、茶馆、澡堂、小吃铺、铁匠铺、木匠铺、质库、钱铺、布店、估衣店、杂货铺等等,还开一家关扑店,生意十分兴隆,光酒楼就有五家。
  由于酒楼竞争激烈,酒楼都普遍延长了供应时间,其中最新开的一家老罗记酒楼一直到深夜才打烊。
  “哟!范使君这么晚还来吃饭?”
  一名正在打盹的酒保见范宁走进来,不由吓了一跳。
  “现在还有什么酒菜?”范宁笑问道。
  “有!有!范使君常点的几样都有!”
  “那就按照老规矩,来两份!”
  “使君请上坐,酒菜马上就来!”
  两人没有上二楼,直接在一楼靠窗处坐了下来。
  柔和的灯光下,范宁打量一眼明仁,一个冬天不见,只见他依然穿着那件蓝色的细麻深衣,但脏得已经看不出本色,胡子也长了,皮肤黝黑,头发乱得像鸡窝,不过一双眼睛依旧十分灵活,充满了商人的机敏。
  “回头带你去洗个澡,再换身衣服,估计你几个月没洗澡了吧!”
  “不用了!”
  明仁摆摆手,“等会儿我去泉屋,在那里可以洗澡,晚上我就住在那里!”
  泉屋是一家妓馆,明仁、明礼两兄弟是它家的常客,他们都二十一岁了,有着强烈的生理需求,也不用隐瞒范宁。
  范宁眉头皱了一下,却没有说什么。
  很快,酒保给他们上了酒菜,范宁给他斟上一杯酒,笑道:“我月底要回大宋,你们有没有什么打算?”
  “我跟你一起回去,把砂金运回平江府,再去朝廷申请采矿许可。”
  “你们还想采金?”
  “那当然!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金田,不狠狠赚一笔,就这么交给官府,我们怎么甘心,反正开矿许可的期限也是两年,等你任期届满,我们洗手就跟你回去。”
  “你们开采了多少金砂,能不能透露一下?”
  “都堆在你的房间里,你还不知道吗?”
  “难道你要我去找人来称量?”
  明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压低声音道:“加上今晚这一批,一共六万五千两金砂。”
  范宁心中折算一下,差不多两吨黄金,着实吓了一跳。
  “这么多金砂,打算如何处理?”
  “我们打算先存放在朱老爷子的仓库,等以后回来一并处理。”
  “那索性让朱佩帮你们处理,熔解铸成金锭,老爷子肯定有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