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654

  ……
  当天晚上,张椿和一帮权贵子弟在清风楼喝酒,结果喝醉酒不慎失足,从清风楼的二楼摔下楼,一条胳膊惨被摔断。
  由于正好是右胳膊被摔断,导致张椿无法再参加第三天的科举。
  张尧佐气得暴跳如雷,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便下令数十名家丁连夜砸了位于潘楼街的清风酒楼。
  就在整个京城都在谈论昨晚发生在清风酒楼的事情,既为清风酒楼无辜受牵连而抱不平,也为张尧佐孙子摔断胳膊而大呼痛快。
  而与此同时,第三场科举考试正在考场内紧张地进行着。
  第三场科举考两门,一门是默经,另一门是作诗,时间也是一天,但比前两天多了半个时辰。
  虽然第三天的考试相对而言最简单,但考试强度却最大,尤其是早上开考的默经题,考了包括《尚书》、《诗经》、《周易》以及《礼记》在内的多篇文章。
  要默写的内容多达近五千字,这就要求考生对经文极为熟悉,写字要快也要好,甚至连稿纸都没有时间使用。
  从考卷发下来开始,所有考试都抓紧时间提笔默经,有的考生甚至连作诗题都没有来得及看。
  范宁却很从容,他并不急于动笔,而是将题目全部看了一遍,将诗题也看了。
  诗题也是一句诗‘承平此事比应难。’
  看起来好像无头无尾,语焉不详,水平也一般,但如果知道这句诗的出处,那这首诗就好写了。
  这首诗是宋太宗赵光义写的《缘识》中的一句,写的是平灭北汉后,朝廷文武有序,君臣和睦,努力共建大宋太平盛世的期望。
  实际上就是要考生描写当今太平盛世,歌颂君恩君德,科举的诗题中,大多是写歌颂君王方面的内容。
  科举向来张弛有道,要你发挥水平的时候,你就必须立意新颖,观点明确,词句简练有力,像对策文和议论文都是这样。
  可要求你中规中矩之时,就必须稳重,甚至平庸,像今天的作诗题,这种诗在政治立场上非常重要,只要能够表达出对君王感恩之意,加上押韵、卷面各方面符合要求,都能得满分。
  相反,作诗题最忌讳新意,像劝谏、针砭时弊等等,诗写得再好也不合格。
  所以极少听说科举诗能流传千古,就是这个原因。
  范宁将诗题放一边,又转回默经题上,他大概已经估算好了字体大小和间距,这才提笔写下第一篇默经。
  第一篇开头有两句提示,‘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下面要你继续默下去,到‘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为止。
  这是《尚书》中《周书·洪范》一篇中的内容。
  默经一科是唯一考得比较冷僻的科目,像《论语》、《孟子》这种小学生的上课内容是不会出现的,出题者挖空心思,专门寻找冷僻的经文来考士子们。
  像今天这篇《周书·洪范》,如果不熟悉经文,恐怕连文的出处都不知道,或者半天想不起来,就算最后记忆起文章,也来不及默写完。
  范宁毫不思索,提笔写道: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
  今天考四个半时辰,也就是九个小时,至少要在三个半时辰内做完默经题。
  也就是七个小时写五千字,书法要好,速度要快,且不能有错,也不能有涂改。
  这对众考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能一字不错,按时完成的,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大部分都是会有一处或者两处的涂改。
  甚至有考生发现错误后,也不涂改,赌审卷官没有时间和精力细细阅读五千个字,企图蒙混过关。
  有这种自作聪明的考生还不少,但他们忘记了还有抄誉院的存在,抄誉官们当然希望能减轻自己抄写的负担,一旦发现考卷中有错误,他们立刻停笔将考卷封存,交给审卷官来判断。
  这些有错不改的考卷,无一例外地被刷掉。
  当然,有错涂改过两处以上的考卷也会被刷掉,只是晚一步而已。
  范宁奋笔疾书,终于在午时刚过,将默经题做完了。
  他又取过一张草纸,在草纸上写下一首中规中矩的科举诗。
  ……
  ‘咚——咚——’
  随着交卷的钟声敲响,皇佑二年的科举省试终于结束了,一群群考生走出考场大门,虽然每个人心情各异,但每个人放松的表情却完全一样。
  随着省试结束的钟声敲响,考场外顿时一片欢呼,大家相约去喝酒,去逛街购物,去青楼求欢,这个时候,礼部也不会再过问考生们的个人行为。
  苏亮长长出一口气,“终于考完了?”
  “今天你……”
  范宁还没有开始说,苏亮便一挥手,忿忿道:“不管考得上也好,考不上也好,我已经尽力了,现在你再也不要问我说考得怎么样?我现在要去喝酒,要去找圆圆出去游玩,一句考试的话都不想听!”
  范宁摊了一下手,“我本来就不想和你谈考试,我是想问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带你去发笔小财,既然你要去找圆圆,那就算了。”
  苏亮顿时眉开眼笑,拉着范宁袖子连声道:“范宁,大哥,到底是什么发财机会?”
  “先回住处拿银子,到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苏亮一肚子疑问,又不敢多问,只得跟着范宁回到了住处。
  刚进门,便迎面遇到正要兴冲冲外出的明仁,范宁一把拉住他。
  “哪里去?”
  明仁笑嘻嘻道:“我去押一注,试试手气!”
  “等一下,等会儿一起去。”
  苏亮这才明白,惊愕道:“范宁,你说的发财是去押注啊!”
  范宁没有理睬他,又问明仁道:“李大寿回来了吗?”
  “刚刚回来,在门上贴了个休息勿扰,他说要睡个几天几夜,让任何人都不要打扰他。”
  “那就算了,不打扰他。”
  范宁又探头看看里面,问道:“其他人呢?”
  “我爹爹带着阿庆一早去店里,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程氏兄妹去城外交割房产去了,除了李大寿在睡觉,就只剩下一个杜鹃看家。”
  “我去拿点银子,等一下。”
  范宁又回头问苏亮,“你去不去?”
  苏亮其实对下注不感兴趣,他认为自己从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也是因为程圆圆不在,若程圆圆在,他肯定留下来陪美人。
  苏亮犹豫半晌,终于点点头,“那就去吧!我少买一点。”
  ……
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
  汴京有三大关扑店,都有很硬的后台背景,一家叫做富贵桥关扑店,他的背景是张尧佐的兄长开设,第二家叫做九文中,是刘太后的兄弟开设,还有一家叫关楼,背景不详,但传闻是皇家背景。
  除此之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几百家小关扑店,当然,信誉也无法保证。
  三大关扑店虽然都是皇亲国戚开设,但信誉却很好,从不赖账,这三家关扑店就像后世的超市一样,京城到处都有。
  三家店在旧曹门瓦子里都有分店,而且三家店紧挨着在一起,除了店名不一样,其他装饰都没有什么区别?
  “咱们不去富贵桥吧!”
  苏亮小声嘟囔道:“听说是张尧佐家的本钱,听到这个名字我就不舒服。”
  “为什么不去?”
  范宁淡淡一笑,“咱们是来发财的,咱们就要发张尧佐的财。”
  “你能肯定自己一定发财?”苏亮不相信地望着范宁。
  范宁向旁边明仁一努嘴,“你问问他!”
  明仁揽住苏亮肩膀笑嘻嘻道:“跟着阿宁押注就对了,上次解试时跟随他押注,赚了不少,这小子的直觉很准,简直就是鬼妖附体!”
  “什么叫鬼妖附体?”范宁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不是在夸你老人家有先见之明吗?”
  “你就不能说神仙附体?”
  “呃!神仙……神仙从不会来玩关扑的,只有鬼妖喜欢这种调调。”
  范宁懒得理睬他,直接走进了富贵桥关扑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