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654

  苏亮一屁股坐下,恨声道:“员外倒是很客气,但员外夫人说话太过分,让我写份保证书,又要我今晚写信给父母,说我同意这门婚事,我哪里同意了?”
  范宁微微笑道:“既然你不同意,干嘛还谈到写信给父母?”
  苏亮脸一红,“我只是夸奖程小娘子一番,她母亲问我觉得她女儿如何,我当然要说人家好话,在人家家里做客,总不能说别人不好吧!”
  “话虽然这样说,可她母亲的意思,明显是在问你愿不愿这门婚事,只是问得含蓄点而已。”
  苏亮瞪大了眼睛,“真是这样吗?”
  “当然!”
  范宁笑着摇摇头,“她总不能问你,小苏,你愿意娶我女儿吗?这样直白,你受得了?所以人家含蓄问你,小苏,你觉得我女儿怎么样?你说一堆好话,人家当然以为你有了这份心思。”
  苏亮有点急了,“范宁,我才十二岁,你觉得我现在谈婚姻,合适吗?”
  “我不是说了吗?你毛都没有……”
  “闭嘴!”
  苏亮没好气道:“现在什么时候了,还跟我开玩笑?”
  “好吧!”
  范宁见他有点恼羞成怒,便不再开玩笑,低头想了想。
  “我估计对方的意思也是先定亲,但空口无凭,他们贸然上门去找你父母岂不是尴尬,所以就让你先写一封信。”
  “我若写信回家,我爹爹非要撕碎我不可,明明是进京备考,却搞出了这桩事,这信我绝不能写,范宁,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苏亮毕竟年少,在交谈时估计糊里糊涂承诺了什么。
  范宁也懒得深究,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还是给家里写封信,把这边的情况说清楚,然后写明你的态度,你以学业为重,暂时不想考虑婚姻大事,把信寄出去,也算是给程家和你父母一个交代,然后咱们明天一早就走,不去扬州了,直接进京。”
  苏亮犹豫一下道:“你不是一直想去瘦西湖游玩吗?”
  范宁摇摇头,“以后再玩也来得及,我担心夜长梦多,程家又整什么幺蛾子出来,还是及早离去比较好。”
  事实上,范宁心中也有点懊悔,他发现苏亮还是太嫩了一点,说不定程家再给他一点什么诱惑和承诺,他真会做出什么傻事。
  万一这件事影响他科举,自己真的就成了损友,这件事必须悬崖勒马,立刻把苏亮带走,不能让它再继续发酵下去。
  苏亮点点头,“我今晚就写封信,明天路过市镇时把它寄回家,我再留封信给程员外说清楚,现在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婚姻问题。”
  两人又商量片刻,便通知了李大寿,明天一早出发。
  次日一早,程泽听说他们三人要走,急忙赶了出来,“范宁、小苏,你们不是要去扬州吗?我还打算陪你们去游玩,怎么又改变计划了?”
  范宁笑道:“大寿一心要练字,不想去玩,小苏也发现自己准备不充分,没有了游玩的兴致,等考完科举再来扬州吧!这次就不去了。”
  程泽走上前小声问道:“小苏是不是因为我妹妹的事情,急着想离去?”
  范宁把他拉到一边,笑道:“我实话实说,小苏对你妹妹很有好感,但也仅此而已,他才十二岁,根本没有任何考虑婚姻的想法,昨晚你母亲提到的一些要求把他吓坏了,你要理解他的难处。”
  程泽苦笑道:“我听母亲说,小苏好像答应以后会考虑我妹妹,所以我母亲就想先定亲。”
  “你母亲估计是误会了,我觉得为了双方的颜面,暂时不要再提这件事,万一小苏父母已经有了合适的人家,你父母贸然去提这件事,会伤尊严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程泽默默点头,他当然明白范宁的意思,小苏的父母一口回绝,那实在太没有面子。
  “好吧!我把你的话转告父母。”
  程泽长长叹息一声,“哎,其实我也和你们一起进京赶考啊,我父母怎么也不准,估计我要到一月份才能进京去了,进京后你写封信给我,告诉我,你们的住处,我进京后来找你们。”
  范宁上了船,船只启动,缓缓向运河方向驶去。
  这时,程员外走了出来,叹了口气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被吓跑了,你娘也是,那么性急做什么,非逼人家书面表态,小苏毕竟还是少年啊!”
  “爹爹,以后来日方长吧!”
  程员外苦笑一下,这一走,还会有以后吗?
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
  就在范宁一行离开扬州继续北上的同时,明仁、明礼兄弟也乘船抵达了福州闽县,福州和建州就是今天的福建,在宋朝,这里是大宋最重要的白银和茶叶产地。
  另外陶瓷、农作物以及港口造船业也很发达,像南面的泉州,是大宋最发达的远洋港口,南洋、天竺乃至于波斯、大食的商船都会来泉州停泊交易。
  除了物产丰富、航运发达外,福州的人文科举也在大宋十分有名,以至于人才辈出,像北宋中后期著名的蔡氏父子,蔡襄、蔡卞、蔡京,相国章惇、余深等等,都是福建人。
  福州和建州的银矿除了官营外,也有不少权贵获得开采权,不过他们开采冶炼出的白银一般要求卖给官府,但也并不是那么严格,否则也不会有‘官银’这种专用称呼了。
  大量私人铸造的银锭也同样在大宋各地流转。
  朱家在福州也有一座矿山,朱家买的是铅矿,只是铅矿中也伴生大量白银,另外还有一座焙茶厂,在福州经营了十几年,由一名资深大管事坐镇。
  除了矿山外,朱家还在福州和泉州各开了一家朱氏钱铺。
  接待明仁、明礼兄弟的管事姓王,是朱家焙茶工坊的主管事,焙茶工坊正好就在连江县。
  明仁和明礼抵达闽县的第二天,便坐在一辆牛车赶往连江县。
  “我前两天专门打听了一下你们要找的那种石头,还真有人知道。”
  明仁和明礼对望一眼,两人大喜,这么快就有消息了,明仁连忙问道:“矿场在连江县吗?”
  “好像在连江县和罗源县之间,一条河的两岸,具体在哪里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等到茶厂后你们再具体问一问,是我工坊中的一名焙茶匠人告诉我的。”
  马车在路况不太好的官道上一路颠簸北上,连江县距离闽县很近,牛车当天晚上便抵达了朱家位于连江县的焙茶工场。
  宋朝八成的茶都来自于福州和建州,这里茶品质好,产量大,可以满足宋人对茶的巨大需求,茶叶采摘后要先简单发酵,然后制成茶饼,再烘焙干燥后,运往大宋各地。
  福州和建州的焙茶工坊有数百家之多,朱家的工坊算是比较大的一家,拥有工匠一百余人,在一座茶场内建造了数排房屋。
  包括发酵、制饼、烘焙都在这里进行,制出的优质茶饼主要供应京城,另外,工坊内也有一间养茶屋,专门养制少量的高档茶饼,像朱佩送给范宁的凤茶,就是在这里耗费了十年时间养成。
  一间焙茶的屋子里,木材在炉子里熊熊燃烧,一名老工匠眯眼打量着手中的凤凰暖玉,这是明仁和明礼带来的样品,范宁当年从奇石巷中淘到。
  “没错,这就是我家乡出的凤凰蛋,没想到会变得这么漂亮,真像蜂蜜凝固而成,而且一般没有这么大,大概都和拳头一样大。”
  “这种石头很多吗?”明礼问道。
  “我们家乡不少,在寿山溪的两岸比较多,但其他地方就没有听说了。”
  明仁迟疑一下又问道:“你是说,这石头是埋在土里,不是在山上?”
  “当然是在土里,实际上它们是埋藏在寿山溪两岸的稻田深处,很多人又叫它田黄石。”
  “对!就是田黄石。”
  明仁和明礼顿时激动起来,范宁就是这样称呼它的,田黄石。
  “可是这种石头并不值钱,农民从田把它挑出来,都扔到寿山溪里,或者挑回家里,用来造房子,或者垒猪圈,你们买它们还不如买寿山石,那玩意比较值钱,一块大石能值几百文。”
  “我们老爷子想用这种田黄石造塔,所以让我们兄弟来大量收购。”兄弟二人开始胡说八道了。
  王管事在一旁道:“老关,放你三天假,你带他们去产地看看,我也跟去,回头给你结五百文钱一天。”
  “哟!太感谢管事了。”
  ……
  寿山在罗源县和连江县交界处,这里有几座寺院,人口也不少,还有两座专门开采寿山石的矿场,寿山石在隋唐时就比较有名气了,主要用于雕刻,本身不属于观赏石,很多寺院的佛像就是用大块的寿山石雕成。
  在寿山脚下,一条长长的溪流向南方蜿蜒流去,这就是寿山溪,田黄石就产在中游两岸数里长的地下夹砂层中,上面却是稻田。
  陪同明礼和明仁前来的王管事会说当地方言,否则兄弟二人根本就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另外当地里正也陪同他们,里正姓杨,皮肤黝黑,相貌干瘦,他能说一些比较蹩脚的官话。
  杨里正指着溪流两岸的稻田道:“小官人说的田黄石就在稻田下面,把泥土挖掉就会有夹砂层,田黄石就在砂子中。”
  “这些稻田可以买下来吗?”
  杨里正呵呵一笑,“买当然可以买,只要你出价让大家满意。”
  这时,王管事把明仁拉到一边,低声道:“小官人,这边地价很便宜,不要直接向农民买,要通过官府买,否则会被坑惨的。”
  明仁眉头一皱,“可是官府我们不认识。”
  “这个不用担心,朱家在这里还是有点面子,明天我请刘大管事出面找罗源县令,他和官府的关系很好,这边地价也就两贯钱,最多三贯钱就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出售。”
  明仁心中算了笔账,他们带了一万贯钱,第一期买千亩土地需要三千贯钱,再加上雇人,造几排房舍,租船运输,大概四五千贯钱就够了。
  “老二!”明礼在叫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6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