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907

  “父皇怎么了?”李建成惊讶地问道。
  “不知道,圣上从下午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水米未进,陈相国来劝过他也没有用,恳请殿下再劝劝圣上吧!”
  李建成更加心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父皇如此失态?
  就在这时,陈叔达从御书房里匆匆走出来,低声问道:“太子殿下来了没有?”
  “陈相国,我在这里!”
  陈叔达一回头,这才看见李建成,他苦笑一声道:“殿下总算来了。”
  李建成连忙将他拉到一边,“相国,发生了什么事?”
  陈叔达目光黯然,“段德操率军投降北隋了,儒林县也随之陷落,圣上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而且,程铎听说也不幸战死……”
  说到这,陈叔达声音有点哽咽,李建成默然,他确实没想到事态会如此严重,他连忙安慰陈叔达道:“人生不能复生,相国请节哀顺变!”
  “我没事,殿下还是劝劝圣上吧!他遭受的打击太大了。”
  李建成轻轻拍了拍陈叔达的手臂,这才快步向御书房走去,陈叔达犹豫一下,没有跟进去,而是站在门口等候传召。
  御书房内,李渊负手站在窗前,默默注视着天空的一轮半月,目光显得十分沉重。
  这时,李建成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站了片刻,跪下沉声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没有动,好一会儿才缓缓道:“陈相国都告诉你了吗?”
  “略说了一二。”
  “事情确实不多,但后果却极其严重!”
  李建成没有吭声,等待父皇继续说下去,李渊慢慢转过身,又回到墙边,望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略有伤感地说道:“雕阴郡丢了,朔方郡和盐川郡太守也先后投降,北隋军正在向灵武郡进发,看来他们是要一鼓作气剿灭梁师都,拿下灵武郡了,如果北隋就此止步也就罢了,段德操军队投降,使陇右和河西没有了抵御之军,如果唐军一鼓作气南下,陇右河西恐怕也保不住了,这就是朕坚决不肯让他们占领河套的原因,皇儿应该知道后果的严重了。”
  “儿臣明白!”
  “哼!段德操竟然背叛了朕,亏朕那么信任他,让他独领一军,他太令朕失望了!”
  李建成虽然没有参加那天御书房的决策,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他很清楚,他也知道根本原因是父皇软禁了北隋使者,撕毁之前达成的协议,这才触怒了张铉,大军随即南下。
  事实上,张铉占领河套并不一定想动雕阴郡,否则他早就出兵了,李建成能理解张铉的态度,一是他看在共同抗击突厥的份上,其次是他需要巩固对河套的占领,所以暂时不会动雕阴郡,但父皇这次做得有点过分,导致遭到张铉的报复。
  至于段德操投降北隋,李建成完全能够理解,在父皇的高压势态之下,段德操不投降才是怪事。
  尽管李建成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找自己?
  不过他也隐隐猜到了一点,难道会是……
  李渊回到座位坐下,他沉思良久道:“朕想重启谈判,但之前犯下的错误需要有一个交代,所以朕把皇儿找来。”
  “父皇是让儿臣去和北隋使者谈判吗?”
  李渊摇了摇头,“你没有明白的朕的意思,最近发生之事,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李建成的心猛地一沉,原来父皇是要自己承担来责任,来背这个黑锅,这就是父皇找自己来的用意,可是……段德操是二弟的人,父皇为什么不让二弟出来承担责任,却让自己来承担责任。
  李建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憋屈,他低下头,始终一言不发。
  李渊看了他一眼,又道:“除了当权者的责任,还有建议者的责任,朕已经决定罢免刘文静的相位,皇儿可以推荐一个继任者。”
  这是一个对李建成承担责任的补偿,但李建成更想知道,父皇要自己承担什么责任?是不是想趁机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当然,废太子是动摇国本的大事,父皇不会做这种事情,那父皇要让自己承担什么责任?
  半晌,李建成低声问道:“父皇要儿臣承担什么责任?”
  李渊温和笑道:“当然只是象征性地承担责任,后天早朝,朕希望皇儿能上书自责,承担起这次雕阴郡失利的责任,朕会处以罚俸一年,其他就没什么了,至于北隋使者那边,朕会让陈相国去解决。”
  李建成默默点了点头,他明白父皇的意思,并不一定要受到什么惩罚,而是要把这个损兵折将,丢失疆土的恶名担下来,是他李建成的决策,才导致段德操投降,雕阴郡被攻占,李建成心中极为不舒服,但他也没有办法,父皇既然这样决定了他就得无条件执行。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儿子的态度还不错,李渊点点头笑道:“刚才朕也说了,你可以推荐一名继任相国,说说你的想法?”
  李建成沉默片刻道:“王君廓去与隋军联合作战完全是儿臣的决定,和他无关,恳请父皇不要追究他的责任。”
  李渊看了儿子片刻,从旁边柜子里取出一份奏卷,递给李建成道:“这是他在隋军大营的所作所为,坦率地说,只免去他的军职,已经是宽恕他了,否则朕会以通敌之罪将他处斩,你自己看看吧!”
  说完,李渊把奏卷重重扔在御案上,“带回去看吧!看完后你就会明白,朕的眼睛都揉不得沙子!”
  李建成无奈,只得拾起奏卷告辞而去了……
  长子最终答应替自己承担责任,李渊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主要是段德操投降影响太大,不仅动摇他在众臣中的威信,而且会造成一连串的反应,尤其在陇右河西地区,会让很多人郡县心生异心,有了太子承担责任还不够,还必须解决陇右将遭遇的现实威胁。
  这时,一名宦官进来禀报道:“陛下,他们来了!”
  “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快步走了进来,两人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两位皇儿免礼!”
  李世民和李元吉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虽然李元吉因为延安郡之战而被夺去了王爵,但他毕竟是李渊的儿子,李渊只是为了向文武百官交代才严惩李元吉,私下里,李渊还是很喜欢这个儿子。
  李渊先对李世民道:“发生在雕阴郡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朕知道你很看重段德操,但他已经投降了北隋,以后就不要再提及此人了,明白了吗?”
  李世民无奈地点点头,“儿臣记住了!”
  李渊这才道:“找你们前来,是有两件重要之事要交给,第一是移权,二郎军务繁重,无暇顾及内政琐事,玄武火凤就移交给四郎吧!”
  李世民浑身一震,这就等于是将对内监察权交给了四弟,父皇是要让四弟来监视百官吗?
  可这么重要的事情,父皇事先没有和自己商量,李世民心中忽然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堵,就和他大哥听说要替父担责一样。
  李元吉按捺不住脸上的喜悦,他立刻跪下,“儿臣绝不会让父皇失望!”
  李世民看了一眼满脸兴奋的四弟,他心里明白了,父皇事先一定已经和四弟谈过了,否则四弟怎么会知道自己手中的玄武火凤?那可是绝密情报。
  李世民万般无奈,只得答应了,“儿臣遵旨,这两天就把它移交给四弟。”
  “不!”
  李渊摇摇头,“你明天一早就移交,朕要你明天下午就率军去陇右。”
第1023章
新的指示
  次日天不亮,贵宾馆外面的三千军队便撤离得干干净净,又换成了之前的守卫,不仅如此,唐朝为了表现出诚意,还将贵宾馆西门交给了隋军护卫看守,也就是说,北隋使者可以出入自由了,这场延续了半个月的闹剧终于不了了之。
  虽然唐朝在物质上没有亏待北隋使团,但那种被软禁的憋屈却是无法用物质补偿,所以当陈叔达上午来拜见温彦博时,便被温彦博一口回绝,‘染病在身,恕不接见’。
  内堂上,凌敬笑问道:“侍郎为何不见见他,看看他们的新嘴脸会是什么样子?”
  温彦博冷笑一声道:“不用见我也能猜得到,无非是诚挚道歉,发生误会之类的话,想必是殿下让他们吃了大亏,才逼得他们不得不改变态度,不想谈,把我们赶回去就是了,还居然把我们软禁了半个月,这就是李渊的诚意。”
  凌敬淡淡道:“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得见一见对方,有些事情与其我们在这里猜测,不如当面说清楚更好。”
  温彦博点点头,“我也知道还是要见他们,不过我们必须得到的殿下明确指示,要不要继续和唐朝谈下去,我觉得殿下应该有指示到了,我们最好先派人去情报署。”
  凌敬笑道:“既然唐朝故做诚意,把西门让给我们,就是不干涉我们的行动,那我不妨试一试,看看对方是否真有这个诚意,我现在就亲自出去一趟。”
  凌敬回房换了一身衣服,便带着两名随从离开西门,大摇大摆地出去逛街了,贵宾馆离东市很近,凌敬在东市内逛了一圈,买了一点小玩意,又租了一辆马车游逛长安城。
  这时,一名手下骑马追上马车,在窗户边低声道:“参军,他们已经回去了。”
  凌敬一出门便发现有人在盯着他们,所以他故意绕了几圈,既然监视他们的人已经回去,凌敬便立刻吩咐车夫道:“去青云酒肆!”
  不多时,马车在青云酒肆前缓缓停下,这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青云酒肆酒客盈门,生意十分火爆。
  凌敬对两名手下笑道:“听说这家酒肆的葡萄酒不亚于洛阳天寺阁酒楼,我们好好喝一杯。”
  两名随从笑道,“多谢参军请客。”
  虽然已经没有了跟踪之人,但凌敬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就当自己真的是慕名前来喝酒。
  这时,一名酒保迎了上来,躬身道:“欢迎贵客光临小店,不知一共有多少人?”
  “就我们三个,可有雅室?”
  酒保露出为难之色,“如果贵客没有事先预定,恐怕就没有了,现在正好是客人最多之时。”
  凌敬微微一笑,“我预定了白菊房,现在应该没有客人吧!”
  酒保一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讶,‘白菊房’是暗号,表示对方是自己人,酒保立刻笑道:“既然有预订,那就没有问题,三位请随我来!”
  酒保带他们进了酒保,两名随从却没有跟上,他们进门便在靠门处的小桌前坐下,一边喝酒,但目光也警惕地观察着门外的每一个人。
  酒保将凌敬领进了三楼的一间小屋子,不多时,高瑾快步走了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