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907

  “一般不会,世子要读书,很少出门。”
  两人对望一眼,看来要干掉齐王世子,只能进宫了,但进宫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927章
再回北海
  苏定方三万军队进驻了蓟县,但张铉并没有立刻让他们入驻安乐郡,在军粮没有完全运入安乐郡之前,苏定方的三万军队驻进入会给安乐郡带来巨大的粮食压力,还是驻扎在军粮比较充裕的地区比较好,蓟县无疑最符合这个要求。
  在蓟县城南的潞水大营内,三万隋军正在广阔的操场上训练,士气高昂,喊声如雷,弓弩军、长矛军和骑兵在各自的领地上有条不紊地训练着。
  在训练场的东南角,张铉骑在战马上远远望着军队训练,三万军队的到来无疑给张铉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旦北虎谷的防御工事修建完成,三万军队足矣抵御突厥大军的突袭。
  “殿下为何不让军队修建关城,让民夫修建关城事情太多,也太缓慢,以微臣的经验,让军队修建至少可以节约三成的时间。”
  说话之人是刚刚从中都赶来的工部尚书李春,他先来拜见摄政王殿下,然后赶往安乐郡主持关城修建。
  张铉淡淡一笑道:“我也知道动用民夫修建关城耗时耗力,但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修建一座关城,我考虑更多的是防御,防御不仅需要士兵,也需要民夫。”
  “所以殿下动员民夫修建关城,也是考虑到要他们参与防御。”
  张铉点了点头,“早点把他们动员起来,有利于发挥他们保卫安乐郡的积极性,战争结束后也便于他们组建民团。”
  “殿下高见!”
  李春由衷夸赞,他虽然专注于工程,不太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但他毕竟是工部尚书,他比一般人更能理解张铉的想法。
  张铉笑了笑又道:“李尚书到燕乐县后再看一看县城的城池防御情况,虽然我感觉不错,但毕竟时间太短,需要李尚书这样的专门官员去审视,希望能发现防御漏洞,及早补救!”
  李春默默点头,他原本打算明天一早出发,可这会儿他又想立刻出发了。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奔至张铉面前行礼道:“启禀大帅,军师急信!”
  张铉精神一振,他就在等房玄龄的消息,应该查到什么线索了,他接过房玄龄的快信,打开仔细看了一遍,果然不出他所料,河间县有消息了,房玄龄在信中告诉他,凌敬和刘兰成找到了王宝林,并从王宝林那里得到线索,突厥骑兵极可能藏身在北海郡。
  ‘北海郡!’
  张铉的心猛地一揪,就仿佛杀人犯就藏身在他老家一样的感觉,他对北海郡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都深深地眷爱,突厥骑兵竟然躲在北海郡?
  张铉又看下去,房玄龄认为北海郡只是有可能,或许还会躲在别处,还是需要继续发动斥候进行全方位的搜寻,但无论如何,北海郡是一个重要线索,目前凌敬和刘兰成已经率军赶赴北海郡。
  这显然只是房玄龄在安慰他,从语气中房玄龄基本上已能确定突厥骑兵就躲在北海郡。
  张铉久久沉思不语,他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突厥从去年开始就向北隋渗透?
  也就是说,突厥早就有进攻北隋的计划了,和他们剿灭刘武周并没有关系。
  而突厥在制定计划之时刘武周尚存,所以突厥要么走飞狐道,要么就是穿越燕山南下,如果是穿越燕山南下,那就有可能是出于对他们灭掉契丹的报复。
  很显然,突厥骑兵渗透进中原是想从内部搞乱北隋,以配合他们从外围入侵,但突厥人外貌和中原人差异很大,如果在中原潜伏一年再发动战争,这样做风险很高,一般是春天潜伏,秋天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更大。
  张铉越来越怀疑突厥原计划就是去年秋天发动对北隋的进攻,但因为他们突然攻打刘武周打扰了对方的计划,使对方不得不将计划延期到今天春天。
  无论如何,张铉感觉自己之前犯下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那就是忽略了突厥,这是一个足以亡国的战略错误,也幸亏刘武周覆灭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这是上苍在刻意眷顾他们,使他们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
  虽然北隋迁都给北海郡留下了很大的遗憾,但得益于张铉之前打下的基础,北海郡的畜牧业、造船业和渔业这几年突飞猛进,造船业使北海郡已成为天下最大的民船建造中心,每月建造各种船舶上百艘,但大多是五百石以下的内河民用小船,但同时也建造千石左右的大渔船。
  如果说造船发达还让普通百姓感受不深,但提起北海郡的牲畜,天下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南方的水牛没有外,一般北方用的黄牛、挽牛、挽马、骡子、毛驴,北海郡的产量都是天下第一,体壮、个头大、毛皮光亮,四肢有力,北海郡的牲畜已经建立了极好口碑。
  北海郡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两岸数里内全部都是上好的牧草,甚至一望无际的滩涂也种满了野豌豆,还有紫花苜蓿等等,官府的大力扶植,尝到甜头后的普通民众踊跃种植牧草,以及为数众多,经验丰富的民间兽医,这些都成为北海郡跃升天下第一畜牧大郡的支撑优势。
  每年夏秋之际,北海郡的牲畜开始出栏,来自天下各地的骡马商云集北海郡,每年都要交易数万头牲畜,北海郡也渐渐成为北隋最富庶的三个郡之一,要么造船、要么出海打渔,要么养殖牲畜,就算普通的小户人家也会养上十几头牲畜,在秋天时卖个好价钱,很多大户人家则会养数百头、乃至上千头牲畜。
  这一切都源于张铉在北海郡的苦心经营,直到今天,民众都从内心感激并崇拜张铉,和外人提到齐王,北海郡人都会自豪地说,‘齐王就是我们北海郡人’。
  北海郡太守是前工部尚书崔焕,郡丞则是前益都县令赵蜀,北海之所以能发展成今天的繁荣,主要功劳应归属于郡丞赵蜀,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为官务实勤勉、造桥修路,兴办学校,济贫扶弱,在北海郡口碑极好,原太守王运谦被调到高密郡后,应该是赵蜀升为太守,结果朝廷却调来了工部尚书崔焕,赵蜀则改任鲁郡太守。
  但得到消息的北海郡士庶联名数十万人请愿,要求留下赵蜀,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张铉,得知实情的张铉也深为感动,便让赵蜀继续留任北海郡丞,但将的散官从五品升为正四品的正议大夫,同时赐赵蜀的母亲为正四品诰命夫人。
  这天下午,几架穿越黄河冰面的冰橇从北面驶来,抵达了北海郡的黄河码头,这里是北海郡的民用码头,也是北海郡的牲畜集散市场,有大大小小三十几个牲畜场,还有码头和其他货仓。
  整个码头显得有点脏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牲畜体味和粪便的混合气息,虽然现在是冬天,气味已经不那么浓烈,但可以想象大规模交易的秋天会是什么感觉。
  凌敬和刘兰成从冰橇上跳下,走上岸,凌敬打量一下码头,眉头不由一皱,他感觉和从前相比,这里显得有点脏乱了,王宝林笑道:“没有办法,北海郡以牲畜出名,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这时,几名小贩上前殷勤地揽客道:“坐我们的马车吧!去临淄或者益都都可以,又快又便宜。”
  凌敬他们的战马就在后面不远,他们不需要马车,刘兰成便摆了摆手,表示不需要,这时,凌敬忽然看见远处有一群官员从官署里走出来,他便指着官员问道:“那是哪里的官员?”
  一名小贩笑道:“那是我们郡丞,这两天过来检查码头。”
  凌敬大喜,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郡丞赵蜀,他连忙派人去通报,不多时,赵蜀带着几名官员匆匆走来,他当然认识凌敬,凌敬不属于朝廷系统,而属于军方,赵蜀上前行一礼歉然道:“卑职不知凌参军到来,怠慢了!”
  凌敬回礼笑道:“我们是有秘密任务来北海郡,事关重大,需要得到赵郡丞协助。”
  ‘事关重大’四个字从凌敬的口中说出,那一定是严重的事件了,赵蜀神情严肃起来,连忙道:“请参军到码头官衙一叙!”
  凌敬又向他介绍刘兰成,“这位是刘兰成将军,虎贲郎将,与我同来北海郡。”
  赵蜀听说这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风雷军统帅,不由肃然起敬,“原来是风雷军刘将军,久仰了。”
  刘兰成也淡淡道:“事情重大也很严重,希望北海郡官府能全力协助。”
  赵蜀心中更加不安,一摆手,“两位请!”
  刘兰成让手下在岸边等候战马,他和凌敬带着王宝林跟着郡丞赵蜀向码头官署走去。
第928章
征询线索
  几人在官署内堂坐下,赵蜀令人上了热茶,这时,凌敬已经将情况简单地告诉了赵蜀,不出所料,赵蜀被惊得目瞪口呆,北海郡里竟然藏着一支突厥骑兵,简直不可思议。
  “凌参军真的能确实吗?”赵蜀还是不太相信。
  旁边刘兰成冷冷道:“在前天已经有我们的五百骑兵先一步进入北海郡了,赵郡丞发现了吗?”
  赵蜀半晌无言以对,凌敬又笑道:“我们并非是指责赵郡丞失职,突厥也并非披盔带甲进入河北,他们是装扮成骡马商人分批混入河北,所以才难以发现,我们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前来北海郡,只是说他们来北海郡的可能性最大,希望能得到北海郡官府的全力协助。”
  赵蜀点点头道:“如果是扮作骡马商进入北海郡确实很有可能,坦率地说,五百多匹马在北海郡不算什么,事关北海郡民众安危,我当然愿意协助你们调查,但不知我能做点什么?”
  凌敬笑道:“其实很简单,赵郡将北海郡所有的畜牧大户聚集起来,给他们讲清楚情况,相信他们会提供一些可疑线索。”
  “我明白了,这就派人去通知。”
  这时,赵宝林提醒赵蜀道:“赵郡丞,还有山区的几座牛庄,我觉得可能性更大。”
  赵蜀这才注意到赵宝林,刚才他就觉得有点眼熟,现在再仔细看,他终于认了出来,“你是赵东主?”
  “在下正是,多谢郡丞还记得我。”
  赵宝林只是一个小小的骡马商,他怎么能和凌敬以及刘兰成坐在一起,赵蜀顿时意识到,这个赵宝林一定是知情人。
  “不知赵东主还有什么线索给我?”赵蜀又问道。
  赵宝林道:“那些都是真正的突厥骑兵,不会说汉话,只有一个领队会说汉语,就像一大群哑巴,如果在人多之处必然会引起民众怀疑,所以我认为他们一定会藏身在偏僻之处,山区内的那几座牛庄地处偏僻,占地面积大,正适合他们隐藏。”
  刘兰成接口道:“赵东主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些突厥人十分骁勇,一旦意识到他们已被发现,必然会玉石俱焚,会给北海郡带来重大伤亡,不如我们兵分两路,郡丞召集士庶了解线索,但不要告诉他们有关突厥人的事情,一是避免无谓的恐慌,其次是不让突厥人感到自己被发现,该怎么说赵郡丞可自己斟酌,然后那几座山区牛庄就交给我们,希望太守能给我们一份地图。”
  赵蜀明白这件事的凶险,他没有坚持,点点头道:“就依刘将军所言,我现在就回去,地图郡衙里就有,我会派人送来,不知将军还有什么别的需要?”
  “我们需要军粮和草料,希望郡丞能提供。”
  “没有问题,码头上就有两座粮仓和一座草仓,将军请尽管使用。”
  凌敬也道:“我和赵郡丞去益都县,这边就交给将军了。”
  众人遂分兵两路,凌敬跟随赵蜀返回益都县召集士庶征询线索,刘兰成则留在黄河码头,等待他的部下前来码头汇集。
  且说赵蜀在黄河码头边派人去给各大世家豪门以及养畜大户送信,要求他们立刻到益都县商议大事,以赵蜀的威信,各大家族纷纷响应,在赵蜀和凌敬返回益都县的第二天,近百名家主或者家族代表赶到了益都县,众人在郡衙大院内聚集,议论纷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凌敬向赵蜀点点头,赵蜀会意,起身咳嗽一声道:“大家请安静吧!”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赵蜀这才不慌不忙道:“把大家找来,是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帮忙。”
  贾氏家族的第二号人物贾向阳笑道:“郡丞有什么事尽管直说,我们能帮上忙就一定不会推迟。”
  众人也纷纷道:“郡丞直说吧!我们会尽力而为。”
  赵蜀点了点头道:“其实这件事和大家也有关系,我们得到情报,有一支乱匪可能藏身在北海郡,大约有五六百人……”
  他的话没有说完,下面顿时炸开锅,众人激动地叫成一片,这也难怪,北海郡对乱匪的痛苦记忆至今难忘,不管是豪门还是普通民众,没有人愿意再有乱匪来北海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