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907

  之所有有主玉和副玉之分,这主要是同一级官品还有正从的区别,比如卢涵是从六品官员,那他腰间绸带上就镶有四块玉,同时卢涵的主玉为圆形,这就表示他是从六品,假如卢涵的主玉为方形,那他就是正六品官员。
  另外,如果是武将进京穿官服的话,则要穿骑服,也就是官服款式和文官不同,其他都颜色、腰带和佩玉一样,这是官场必备的常识,作为天天和官员打交道的店酒保当然也知道。
  卢涵一笑,“我虽然是新科进士,但不是状元郎,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酒保略一沉吟,顿时恍然大悟,“一定是因为使君在科举之前就已是官员了。”
  这是北隋的一条特殊规定,凡七品以下官员也可以参加科举,考中后可在正常进士授官基础上再升一级。
  一般而言,科举前三名授正七品官,其余甲榜进士则授从七品官,乙榜进士则授从八品官,卢涵是甲榜最后一名,所以他应该授从七品,但他之前在军中出任参军从事,所以他考中科举甲榜后便被提了一级,为从六品,不过这种情况很罕见,一般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很难考上进士,卢涵是特殊情况。
  卢涵又笑道:“其实你猜得不错,状元郎褚公子确实在我们中间,你猜猜是谁?”
  酒保眼珠一转,立刻向褚遂良深深行一礼,“状元郎光临小店,令小店蓬荜生辉,按照小店规矩,今天中午这顿饭免费,四位尽管点酒菜。”
  褚遂良腰间有三块玉,主玉为方形,他是正七品,许敬宗是科举第四名,虽然腰间也是三块玉,但主玉为圆形,他是从七品,酒保便轻易判断出谁是褚遂良,至于赵嗣良,他是乙榜进士,授从八品官职。
  众人再次大笑,褚遂良点点头笑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四人点了七八个菜,又要了一壶好酒,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喝了几杯酒,赵嗣良叹道:“没想到一件官服就有那么多讲究,竟如此复杂。”
  许敬宗道:“官场等级森严,官职设置当然会很复杂,其实除了职官,还有散官和爵位的区别,对我们而言,散官品阶才重要,那关系到我们的官宅和永业田,不过那是要看资历的,我们就慢慢熬吧!”
  赵嗣良有些不解,“职官和散官不是同等的吗?比如我现在鸿胪寺典客署主簿,职官为从八品,散官也是从八品承务郎,难道职散不一样吗?”
  “职散当然不一样!”
  卢涵摇摇头道:“那是因我们刚刚入职当官,所以职官和散官才一样,等五年、十年以后就会不一样了,打个比方,十五年后你正常升为某寺少监,正五品官,散官为中散大夫,也是正五品,住的府宅和永业田都是五品的待遇,但因为你能力很强,天子破格提升你为正四品某部侍郎,俸禄也加上去了,但你的官宅和永业田却加不了,因为你的散官没上去。
  为什么散官上不去?原因就是你的资历还不够,你要当官满二十年,你的散官才能升到正四品的正议大夫。
  当官满三十年后,你可能因为背景后台等种种原因,职官还是四品侍郎,但你的散官就应该熬到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了。
  职官看能力、后台和背景,散官则只看年限和资历,这是官场铁打的规矩,当然相国除外,除非你贪赃枉法,或者子婿犯罪,否则散官不会轻易被剥夺或者降阶,至于爵位,那是可以传给子孙的待遇,得靠上战场拼命才能得到,就不是我们这些书生能指望了。”
  赵嗣良默默点头,他终于有点懂了,这时褚遂良笑道:“我们不说这些了,对了,卢兄,房子你帮我找到没有,一直借住在恩师府中,总觉得不方便。”
  卢涵笑道:“你真是笨了,住在御史大夫府中,这种好事哪里去找,你还想搬出去。”
  褚遂良挠了挠头,“总觉得不太方便。”
  旁边许敬宗眨眨眼笑道:“是因为虞家女公子的缘故吧!”
第874章
诽言四起
  卢涵大笑,“这样说起来,我就不能多事了。”
  褚遂良急得狠狠敲了许敬宗一记,“要你多嘴!”
  他又合掌向卢涵求道:“我真的想搬家,卢兄一定要帮小弟这个忙。”
  卢涵喝了口酒,慢慢悠悠道:“要我帮忙可以,但你要给我说清楚,你为什么看不上虞家女公子?”
  褚遂良无奈,只得说道:“我没有看不上她,我们自幼便已定亲,再过几个月就要迎娶她,只是住在那里不太方便了,虽然恩师没有说什么,但我自己觉得应该离开。”
  “原来如此,看来我是错怪贤弟了,其实房子我已经替你找好了,就离你现在的住处不远,一座小民宅,大约一亩半,房租每月十贯开皇钱,房主说,如果你肯用黄金付房租,在兑换铜钱比例方面他可以再让一让步。”
  褚遂良当即欣然答应,“那就一言为定,我明天就去看房子。”
  褚遂良家族是余杭郡豪门,他们家族不缺钱,只是在中都缺关系,所以才要卢涵帮忙。
  旁边赵嗣良听得暗暗乍舌,一亩半小宅的房租居然要每月十贯钱,自己每月俸禄才不过十五贯钱,岂不是大半都要交房租了?
  他不由低声问道:“像这样一亩半小宅,在中都卖多少钱?”
  卢涵笑道:“现在中都的房子不是有钱能买到,天下各郡各县的豪门世家都想在中都有一座房宅作为进京的落脚点,像褚贤弟他们家族想在中都买一块地,出价五十两黄金买一亩地,但就是买不到,这座小宅是我亲戚的房子,地段极好,离紫微宫不到百步,堪称风水宝地,年初有人出百两黄金想买下它,我亲戚还不肯卖。”
  赵嗣良听得目瞪口呆,黄金十分贵重,一两黄金在中都可换三十贯开皇钱,这座一亩半的小宅岂不是要卖三千贯钱,而且是开皇钱,这也太夸张了。
  他半晌才惊叹道:“我们柳城县的三亩宅才卖三十贯钱,差了两百倍!”
  “这没有办法,中都就这么大,全天下的豪门世家都来买,价格不上天才怪。”
  “那我们这些贫寒子弟怎么办?我要不吃不喝二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座一亩半的小宅。”赵嗣良着实有点沮丧。
  褚遂良拍拍他肩膀笑道:“其实也没有这么惨,进士一般升官很快,贤弟暂时可以先住两三年官舍,现在贤弟是从八品官,单人两间屋子,到明年转为正八品,单人就有三间屋子了,再做两年就是从七品,就可以申请外放,外放一般为小县县令,这时就有官宅了,可以成家立业,把父母接到身边,在外面做上十年官,如果调进京就是五品了,按照朝廷规定,五品官有五亩官宅,这不,你的住房问题就解决了,还不用自己花一文钱。”
  赵嗣良苦笑一下,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自己没有后台背景,想外放为县令,太难了,这次吏部派官,他之所以主动申请留京城,就是考虑到京城人脉多,他可以慢慢找到后台,对他这种寒门子弟,若没有后台背景,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他,苦就苦一点吧!
  不过赵嗣良自己也知道,他的俸禄会逐年增加,就算不住官舍,三年后他也租得起房子,何况从七品官的官舍就是一座六间屋的独院了,完全可以娶妻生子,自己倒真不用太发愁。
  “多谢褚兄安慰,我只是感慨京城房价贵,倒没有别的意思。”
  “想得开就好,来!我们喝酒。”
  四人继续喝酒,就在这时,旁边一桌有几名官员大声争论起来,“胡说八道,卢尚书为官清廉,他怎么可能纵子侵占良田?”
  “为官清廉只是现在,他现在出任尚书,以前也捞够了,现在当然表现得很清正,但以前呢?人家可是有证据,王世充没收他在荥阳郡的良田五千顷,都是挂在他儿子名下,你说这些良田是从哪里来的?且不说他有没有贪赃枉法,但一个官员的儿子怎么可以拥有这么多土地?”
  “王世充是什么人,他为了打击政敌而不惜损害别人的名义,难道还没有先例吗?之前他曾说韦津虚报兵源,贪污军饷二十万贯,你觉得可能吗?”
  “有没有违法要查了才知道,但我觉得既然连明细都有,肯定不会信口开河,一定是有据可查的。”
  大堂内议论成一片,卢涵心中十分惊讶,他便问来上菜的酒保道:“刚才他们说卢尚书的事情,究竟发生什么事?”
  “你们不知道么?这件事在中都已经传开了。”
  “究竟什么事?”
  酒保叹口气道:“这两天中都出现了一张清单,是卢楚儿子在荥阳郡各地的庄园,清单很详细,每个庄园的位置以及良田数量,清单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据说来源是王世充抄没卢楚家产的一份清单,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件事闹得很厉害,到处都在说。”
  卢涵心中顿时担忧起来,卢楚是他族叔,如果这个传闻是真,不仅会严重损害家族的名誉,甚至连他也会受到牵连。
  这个突如其来的传闻让卢涵没有心思再继续吃饭下去,他告了罪,先一步告辞走了,其他三人不多时也各自回官署了。
  ……
  关于卢楚放纵儿子兼并土地的传闻在中都越传越广,由于这是北隋第一桩涉及高官的案子,几乎整个中都皆在谈论此事,信者有,不信也者。
  但在好事者的推动下,中都开始谈论起了卢家的财富,大家都知道卢家是第一批在中都买地的世家,至少买了上千亩土地,按照现在的市价,这些土地价值多少钱?不少人开始惊呼,卢家竟然成了富可敌国的豪门世家,一直低调的卢家终于被卷入一场舆论的风暴之中。
  次日上午,一辆宽大的马车停在了齐王府前,从马车里走出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中等身材,方面大耳,眉眼间颇有几分像齐王妃卢清,此人正是卢清的长兄卢庆鸿,卢倬和妻子崔氏一共养育了两子一女,长子卢庆鸿,次子卢庆元,小女儿便是卢清。
  卢庆元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最后跟随张铉成为兵曹参军,现任涿郡丞,而长子卢庆鸿在大业三年中了进士后便一直在并州为官,从县丞升为县令又出任离石郡丞,和李渊关系颇好,李渊并不因为他是张铉妻兄而敌视他,反而在去年准备调他入长安任刑部侍郎。
  但卢庆鸿最终选择了中都,去年他辞去郡丞之职回北隋任少府寺卿,掌管北隋的左藏财帛,以及铸钱造器等事项,由于他为人低调,很多人都知道齐王妃之兄是卢庆元,却不知道卢庆鸿也是齐王妃的长兄。
  卢庆鸿在管家的带领匆匆来到中堂,他刚刚坐下,便听见一阵环珮声响,只见大群侍女簇拥着王妃走了进来,卢庆鸿连忙起身行礼,“微臣参见王妃!”
  卢清摆摆手,“今天我让大哥来,只是为了谈家事,大哥就不用行君臣之礼了。”
  卢庆鸿点点头道:“小妹找愚兄有什么事?”
  卢清一摆手,“坐下再说!”
  卢庆鸿坐了下来,卢清让侍女上了茶,这才问道:“关于二叔纵子并田一事,在中都已传得沸沸扬扬,连我都听说了,这件事对卢家声誉影响很大,我想听听大哥的解释。”
  卢家几乎有一半的族人都生活在中都,作为家主继承人,卢庆鸿自然而然便负责中都的家族事务,卢庆鸿精明练达,他沉吟一下问道:“这是齐王的意思吗?”
  “你别管是谁的意思,现在是我在问你!”卢清的语气中开始有了一丝不满。
  卢庆鸿立刻明白过来了,这一定是齐王委托王妃来询问自己,他不敢随便应付小妹了,沉吟一下道:“那份清单我看到了,也询就此问过二叔,二叔没有否认,五千顷土地确实是他挂在二郎名下,但这里面有隐情。”
  “什么隐情?”
  卢清克制着即将爆发怒火问道:“难道那些庄园是卢家在荥阳郡并购的土地吗?”
第875章
当廷对质(上)
  卢庆鸿苦笑一声道:“卢家没有在荥阳购买土地,而且这五千顷良田中,其实一亩地都不属于二叔,所有良田都和他无关,只是有人将土地挂在他名下,他是替别人保管。”
  “是谁?”
  卢庆鸿摇摇头,“二叔不肯说。”
  “他为什么不肯说?”
  卢庆鸿也骤然不满起来,提高声音道:“他是我的长辈,是朝廷工部尚书,他不肯说,难道我还能掐着他脖子逼他说出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