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907

  元尚书就是元敏,他被宇文化及封为吏部尚书、雍国公,同时也是宇文化及的军师,朝廷政务之类宇文化及都是丢给元敏处理,他自己只管寻欢作乐,尽情享受帝王奢侈无度的生活。
  宇文化及话音刚落,元敏便出现在门口,笑呵呵道:“殿下为何事烦恼?”
  元敏当然不是真心辅佐宇文化及,他和族弟元礼担负着元家交给他们的重任,将骁果军安全带回关中,然后诛杀宇文兄弟,将这八万骁果军变成元家的军队,便可以和李渊抗衡。
  所以至少在回关中以前,他和宇文化及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带着财富、军队、百官和太后顺利返回关中。
  宇文化及就像见到救星一样,连忙迎上来道:“现在前有张铉,后有陈棱,军队粮食又不足,我怎么不烦恼,请元尚书教我!”
  元敏大摇大摆坐了下来,笑道:“其实耐烦只有张铉,陈棱问题很容易解决。”
  宇文化及顿时大喜,陈棱是迫在眉睫要解决之事,有办法解决他当然求之不得,他连忙坐在对面,问道:“先说说如何解决陈棱?”
  “殿下有没有想过,陈棱为何至今没有表达,也不接受殿下所许诺的王位?”
  宇文化及摇摇头,“我就是看不透他啊!”
  元敏笑道:“陈棱是庐江人,他肯定愿意继续留在江淮,这一点殿下一定要明确,第二他未必想要王爵,我建议最好让太后封他为荆国公、江都太守,让他继续率军留在江淮,但这一切和殿下无关,都必须是太后的懿旨,我想把这两点做好,陈棱的问题就解决了。”
  宇文化及悻悻道:“说到底,他还是不想与我合作。”
  元敏心中冷笑一声,谁会愿意和宇文化及这种乱臣贼子合作,连祖宗都会蒙羞,若不是为了元家大业,他才不会理睬宇文化及这种蠢货,元敏假惺惺安慰他道:“他不是不想和殿下合作,而是不服气殿下,原本殿下资历远远不如他,现在居然成了他的上司,换做谁心里都会不舒服,而且他对太后很敬重,太后下旨,他自然就会接受了。”
  宇文化及想想也对,陈棱和自己父亲关系很不错,甚至还得到过父亲的提携,他确实没有仇视自己的必要,应该是心态作祟。
  宇文化及心中释然,便从桌上取过太后宝印,笑道:“太后让我不要打扰她,直接将大印给了我,随便我怎么颁旨,那我就依尚书之言给他下旨。”
  他随即令道:“把封德彝找来,太后要下懿旨!”
第634章
两个消息
  陈棱年约五十岁,是大隋硕果仅存的名将之一,南征北战,功勋赫赫,大业九年,他和宇文述共击杨玄感,结果杨玄感逃脱,宇文述便将责任推给他,说是因为他感激杨素提携才故意放杨玄感逃走,杨广震怒,将陈棱下狱治罪,萧后却提醒杨广,陈将军大军在西,怎么放走南逃之人?杨广这才醒悟是宇文述诬陷陈棱,便放他出狱,并官复原职。
  陈棱由此对萧皇后感激于心,这次江都兵变,天子被宇文化及所害,陈棱虽然悲痛,但他也知道大隋无力回天了,不过陈棱却要力保皇后无恙,以报当年皇后的恩德。
  宇文化及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染遍江都后宫,却唯独不敢对萧皇后无礼,当然,也是因为萧皇后的身份对他有用,他暂时不想逼她过甚。
  陈棱的军队驻扎在江都以东的海陵县,这天下午,宇文化及的特使礼部尚书崔召抵达了海陵县,他直接被士兵带到陈棱的中军大帐。
  崔召因为表现忠诚而得到了宇文化及的重用,被封为礼部尚书,并赐爵邢国公,这让崔召对宇文化及感激涕零,也更加忠诚,已经成为宇文化及的心腹。
  由于是来宣太后懿旨,香案已经准备好,陈棱就站在香案前神情严肃地等待着,这让崔召有些尴尬,他本想和陈棱叙叙旧,笼络一下感情,但陈棱却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崔召无奈,只得展开旨意道:“太后懿旨,大将军陈棱接旨!”
  陈棱在香案前跪了下来,“陈棱在!”
  崔召清了清喉咙,朗声读起了辞藻华丽的太后懿旨,无非是夸赞陈棱劳苦功高,当以重用,最后崔召读道:“……特此封大将军陈棱为上柱国,荆国公,领江都太守兼江都留守,望大将军克己复礼,忠于职守,勿让哀家失望,钦此!”
  陈棱叩首行礼,“臣谨遵太后懿旨!”
  这时,崔召把懿旨递给他笑道:“恭喜大将军封为国公,位列一品!”
  陈棱却不理睬他,接过旨意冷冷问道:“宇文化及什么时候离开江都?”
  崔召干笑一声道:“这就得看大将军的态度了。”
  陈棱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准自己从后面进攻宇文化及,他冷笑道:“他想平安离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答应我两个条件,我可以礼送他离开江都。”
  “大将军请说!”
  “第一个条件就是保证太后安全,我听说宇文化及染指后宫,别人我不管,但他胆敢对太后无礼,就算他逃到突厥,我也会杀得突厥将他挫骨扬灰,这是我的原话,你若胆敢隐瞒,我一样不会放过你们崔氏满门。”
  崔召脸颊重重抽搐一下,陈棱的威胁让他实在笑不出来,他只得点点头,“我保证会原话转告,请大将军说第二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也很简单,我既为江都太守,也就是江都百姓的父母官,我知道宇文化及缺粮,我可以给他两万石粮食,但不准他抢掠江都,就算江都有一家店铺被士兵所抢,我都不会放过他,我会和张铉联手将他全歼在淮河岸边。”
  崔召脸色有点苍白,他知道宇文化及确实准备临走前抢掠江都粮食,却被陈棱事先看透了,他心中无奈,只得点点头,“我一定将大将军原话转告!”
  陈棱不再多说一句,他一摆手,“送客!”
  他不理睬崔召,转身便扬长而去,崔召呆了半晌,只得叹口气,转身匆匆离去了。
  就在崔召刚走,李清明便从别帐走出,来到陈棱大帐内,他只比崔召早到半个时辰,他也是奉张铉之令来和陈棱商量合击宇文化及。
  “大将军准备与宇文化及和解吗?”李清明坦率地问道。
  陈棱摇了摇头,“我陈棱再是不肖,也不会和宇文化及这种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我只是为了萧皇后安全才答应让宇文化及离去,什么荆国公、上柱国很明显是他宇文化及的意思,我不会真的接受,至于江都,我本身就是江淮招讨使,江都在我的职权范围,我自然会维护江都的安稳。”
  李清明见陈棱态度坚决,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他又道:“大将军的态度令人敬佩,既然大将军和我家主帅都认为宇文化及是乱臣贼子,那为何不联手剿灭他,严惩那些弑杀君主之人,只要我们前后夹击,一战便可击溃宇文化及。”
  这个建议刚才陈棱没有明确回答李清明,但崔召走后,陈棱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他同样很坚定地回答道:“很抱歉,我不能答应齐王的邀请,宇文化及虽然该千刀万剐,但骁果士兵却是无辜,他们现在还是隋军骁果,我不可能对他们下手,请李参军转告齐王,希望他也善待萧皇后,那是大隋最后的尊严。”
  李清明苦笑一声,点点头道:“好吧!我这就将大将军的话转告我家主帅。”
  李清明随即告辞而去,陈棱一直将他送到营门,远远对李清明道:“宇文化及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二十天!”
  “多谢大将军提醒!”
  李清明抱拳施一礼,催马而去,陈棱目送李清明和几名手下骑马远去,他神情变得十分复杂,他当然知道张铉的真实意思,合击宇文化及只是借口,张铉也不需要自己出兵,张铉其实是希望自己转而效忠他。
  陈棱还没有考虑好自己该何去何从?
  ……
  陈棱的强硬态度使宇文化及没有选择,他慑于陈棱联手张铉的威胁,不得不放弃了抢掠江都的计划,在接受陈棱支援的两万石粮食后开始率军北上。
  虽然宇文化及没有抢掠江都城,但他却将江都宫席卷一空,所有的财宝、宫人都载上了大船,百官也上了船,一千多艘大船和八万骁果军绵延数十里,宇文化及同时在江阳和江都附近征发了数万纤夫,拉拽着船队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宇文化及和他的手下对于怎么对付青州军没有任何办法,但士兵们归心似箭,他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自从李靖用巧计活捉了翟弘后,瓦岗军便撤离了下邳郡,转而将重兵部署在徐州一线,翟让的用意很明显,张铉不可能全歼了宇文化及,一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张铉吃肉,那他翟让也就跟着喝喝汤了。
  大帐内,张铉先后接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消息是李清明从江都飞鸽而来,宇文化及的八万大军在昨天傍晚启程北上,陈棱婉拒了合击宇文化及的建议,随即率军进驻江都城。
  而另一个消息是从北海郡送来,实际上是大将王匡从河内郡发出,李建成率领三万军在长平郡和宋金刚爆发激战,宋金刚被击败,向上党郡败退,目前,李建成大军驻扎长平郡的丹川县境内。
  第一个消息在张铉的意料之中,陈棱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他不急于站队,坐镇江都观察北方局势变化,如果隋朝没有灭亡,青州军占上风,那他作为隋将,很自然就会投靠自己,如果是李渊占了大势,那他可能就会投降长安了,这是聪明人的抉择,不轻易站队。
  第二个消息却让张铉感到意外,尤其宋金刚向上党郡败退,李建成却没有趁胜追赶,而是继续留在长平郡,这就让他怀疑李建成真正的动机。
  “如果我没有猜错,李建成其实并不是针对宋金刚而来,他是想趁我们后方空虚,进攻河内郡,一旦他在河内郡站稳脚跟,肯定会继续向汲郡和魏郡进军,那边只有王匡和五千军和王辩的八千军队,他们能挡得住李建成大军的进攻吗?”
  张铉着实有点忧虑了。
第635章
强行突破
  房玄龄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李渊极为毒辣的一招,李建成会很容易在河内郡站稳脚跟,然后他的大军继续进攻河北,最后北上和罗艺军队汇合,河北形势就危险了。
  房玄龄沉思良久,缓缓道:“恐怕当初李建成选择河内郡,就有以河内郡为根基、图谋河北的意图了,所以李渊在刚进长安,就派温大雅去招降罗艺,很显然就是想以涿郡为北环,以河内郡为南环,等我们出兵江都,他们就趁机进攻河内郡,一旦唐军将南北环联系起来,河北危矣,这应该是李建成的方案,此人深谋远虑,我们都小看了他。”
  张铉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最后他停住脚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罗士信调去恒山郡,守住井陉,同时截断李建成北上之路,再调徐世绩的军队前往魏郡,与王辩汇合,再放弃河内郡,将王匡军队撤回魏郡,三支军队就有两万人,以守拒攻,足以对阵李建成的军队,只要李建成军队粮食不足,他就不得不撤回并州。”
  “其实大帅可以考虑和刘武周结盟,请刘武周大举进攻太原,李建成就不得不回军救太原,这是围魏救赵之策,大帅是否可以试一试?”
  张铉毫不犹豫摇头道:“我不会试,第一,刘武周不会听从我的安排,他巴不得李建成去攻打河北,罗艺就不至于向雁门郡撤退。第二,刘武周是突厥的狗,和刘武周结盟就等于与突厥结盟,这种勾结异族之事我张铉绝不会做。”
  房玄龄尴尬地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用大帅的方案,调罗士信驻防真定县,守住井陉土门关要塞,徐世绩军队南下魏郡和两个王将军汇合。
  卑职建议再派使者去找李景,恳请他以大义为重,替我们牵制住罗艺,使罗艺无法进入河间郡,同时派一万北海留守军紧急支援魏郡,这样我们就能争取到一点时间了。”
  张铉意识到刚才自己说话太硬,他心中歉然,便点点头道:“就这样决定,令赵亮火速率一万军赶赴魏郡。”
  ……
  宇文化及大军终于抵达了山阳县,由于通济渠进入淮河的出口被数十艘青州战船包围,使宇文化及的船队无法再北上,千艘龙舟船队只得停泊在通济渠上。
  县衙内,宇文化及正和元敏、元礼以及兄弟宇文智及商议对策,这四人中宇文兄弟都原本是纨绔子弟,根本没有继承他们父亲宇文述半分的打仗本事,而元敏是内史舍人,政治斗争还可以,处理政务也勉强可行,但带兵打仗他也是门外汉。
  只有元礼是军旅出身,官任虎贲郎将,又被宇文化及封为兵部尚书,他多多少少懂一点带兵打仗,说是商议,其实宇文化及等三人都只能依仗他了。
  元礼沉吟片刻道:“我们的优势就是八万骁果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兵力又远多于青州军,只要八万军能到对岸,那这一战我们就有六成的希望获胜,所以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大军如何渡过淮河?”
  宇文智及哼了一声道:“我们有足够的船只,难道渡河还有问题吗?”
  宇文智及现在官任左仆射,领十二卫大将军,他才是军队最高的指挥大将,但他说出的话却十分外行,而且很幼稚,让元礼内心充满了鄙视。
  元礼脸上却没有露出鄙视之意,笑道:“我们虽然有八万大军,却没有一个水军,不能指望船夫去打仗,首先通济渠就出不去,其次就算冲出去了,被青州水军一包围,满船将士都会沉入江底,完全是送死,有多少船只都没有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