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907

  高慧骇然,她刚想再说,高烈却摆了摆手,不给她说下去的机会,高烈淡淡道:“凡事有轻重缓急,瓦岗可顺其自然,只要保持和王儒信的联系,杨广那边也不必费心,他要弃洛阳南下,这是天意,我们顺天而行便可,倒是李渊那边要费点心,加强太原的情报,李渊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另外,青州那边也是重头,同样加强青州的情报网,至于郭绚这边,我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兄长还有什么没想通吗?”高慧小心翼翼问道。
  “你去吧!我若有事,会派人召你。”
  高慧跟随大哥十几年,对这种哑谜似的结局早已习惯,她也知道兄长有一天会是真龙天子,自然有不同于凡人之处,她便不再多问,行一礼退了下去。
  高烈根本没有看高慧离去的背影,他依然负手站在窗前,目光凝视着南方,心中思绪万千,他心中也同样有一个谜底解不开。
  张铉为什么要求郭绚南攻窦建德和高士达的后背,这里面究竟藏着一种什么企图?
  高烈心中若有所悟,他似乎已经看透一丝张铉的深谋远虑,但又看不清楚,就这样恍恍惚惚,但另一种感觉却越来越明显,这个张铉将来恐怕会成为自己的劲敌了。
  ……
  黄河之上,一队大船在余晖的照耀下,正顺水缓缓而行,两边是浑浊而宽阔的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金黄之色,浑浊粘稠,整支船队仿佛在一片黄金熔浆中航行。
  张铉负手站在第一艘大船船头,也负手凝视着河面的金黄泥浆,仿佛在研究泥浆起源,但目光却始终专注如一,他显然不是在看泥浆,而是沉浸在思绪之中。
  身后几名大将都不敢说话,唯恐打扰了主帅的思路。
  张铉昨天得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杨广已下旨升江都为南都,准备六月初乘船南下,张铉虽然并没有高烈那样的情况,但他却有着高烈难以比拟的优势,他知道杨广此去江都,便再也没有返回洛阳。
  这时,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传来,急促有力,几名大将都皱起眉头,尉迟恭不满地回头瞪向送信士兵,他的脚步打断了主帅的沉思,送信兵发现几名将军都在瞪着自己,吓得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连忙单膝跪下。
  张铉的思路已经收回,淡淡问道:“有什么紧急军情?”
  若没有紧急军情,亲兵是不会让他前来禀报,送信兵连忙道:“启禀将军,北岸传来的消息,窦建德和高士达大军已经北撤。”
  张铉笑了起来,看来郭绚已经出兵了,他随即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渡河,进清河郡!”
  尉迟恭迟疑一下,提醒道:“这会不会是贼军布下的陷阱,以退为进,诱引将军北上。”
  张铉笑道:“敬德所言虽然有理,但不能因哽废食,只要准备充分,也没有什么可惧,我会派三百斥候在青河郡探查,只要贼军再次全力杀来,我们上船南撤也完全来得及,不过……窦建德和高士达恐怕对幽州军更有兴趣。”
  张铉又对亲兵道:“去告诉沈光,让他派人去提醒郭绚,千万不要轻敌,更不能贪心!”
  ……
  幽州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由于高士达和窦建德的主力大军都在黄河北岸,郭绚的军队遭遇任何抵抗,罗成先锋军在两天后便杀到了窦建德的老巢武邑县,高士达的老巢南皮县也同时被侯君集的军队占领。
  武邑县内人口一大半都是窦建德手下将士的家眷,当罗成杀到武邑县时,县中人在一天前便逃光了,县城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只剩下不足千人。
  不过窦建德的几座大仓库却没有来得及撤离,无数钱粮物资全部落入了隋军手中,罗成也没有进仓库,而是令人封闭仓库,派数百士兵看守,不准任何人靠近。
  两天后,郭绚率一万大军杀到了武邑县,这次郭绚率两万大军南下,加上罗成率领的三千人,一共两万三千人,他的主力军队杀到河间县时得到侯君集的消息,侯君集已攻克南皮县,发现不少钱粮,但自己人力却不够。
  郭绚随即分兵七千人前往南皮县,他自己则赶往武邑县。
  武邑县城门外,罗成向郭绚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督!”
  “贤侄快快请起!”
  郭绚呵呵笑着扶起罗成,拍了拍他肩膀问道:“第一次率军打仗,感觉如何?”
  郭绚虽然对罗成印象不错,但罗成是他官场对头罗艺之子,所以言语间便多了几分假笑,几分虚伪。
  罗成连忙躬身道:“虽有领兵,却没有打仗,武邑县是一座空城,连一个贼军都没有看到。”
  “想打仗还不容易吗?以后有的是机会。”
  郭绚话语一转,“仓库情况怎么样?”
  郭绚这次率军南下的主旨是趁虚而入,主要目的就是端掉窦建德和高士达的老巢,夺走他们钱粮物资,得手后就会立刻北撤,自己便可给圣上一个交代,至于和贼军主力决战,他的兵力不足,还没有这个想法。
  “回禀都督,府库封闭,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物资钱粮,请都督亲自前去查看。”
  “很好!我倒想看一看,窦建德究竟守刮了多少民脂民膏?”郭绚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泽,他翻身上马向城内奔去。
第504章
贼军反扑
  罗成默默跟在郭绚的身后,他听父亲评价过郭绚,说他礼贤下士,善待平民,对待下属也足够厚道,唯一弱点就是贪财,他虽然没有克扣士兵,却虚报军队人数,中间巨额钱粮均被他中饱私囊,另外,若有人求他办事,厚礼重贿,他也一一笑纳,在担任幽州都督四年时间里,也不知道他究竟贪了多少财物。
  当时罗成觉得父亲是出于对郭绚的成见,所以会有夸大之言,可现在他发现父亲非但没有夸大,而且还小看了郭绚的贪欲。
  仓库里,铜钱和布匹堆积如山,郭绚打开了一口口装满铜钱的箱子,抚摸着一捆捆绫罗绸缎,笑得嘴都合不拢,尤其在一间内室中,郭绚打开了几十箱黄金白银和珠宝翠玉,眼睛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之光,让罗成感到暗暗心惊。
  “请问都督,这些财物怎么处理?”
  郭绚这才想起罗成跟着自己身后,他连忙收回失态,笑道:“这些钱粮当然要全部运回涿郡,这里紧靠漳水,水运便利,我临行前已派船队南下,估计今明两天就到了。”
  郭绚见罗成踌躇欲言,忽然醒悟,笑道:“贤侄请放心,不仅武邑县钱粮,南皮那边的钱粮也有令尊军队的一份,我不会厚此薄彼。”
  郭绚却误会了,罗成想说的并非这件事,他抱拳道:“卑职觉得窦建德一定会派先锋赶回武邑郡,卑职愿率本部南下迎战,给都督争取时间!”
  郭绚暗暗思忖,这小子想打仗想疯了,也好,死在窦建德手中也是他自找的,郭绚便干笑一声道:“贤侄既然有此志向,我不会阻拦,自己当心,千万不要轻敌!”
  罗成大喜,唯恐郭绚反悔,抱拳行一礼便向外走去,就在罗成刚走,一名士兵匆匆赶来,将一封信交给郭绚,“启禀大帅,是林将军从南皮送来的急信。”
  郭绚打开信看了一遍,顿时大怒,侯君集竟然纵兵抢掠南皮仓库,自己再三叮嘱过侯君集,所有钱粮运回涿郡后再处理,侯君集竟敢不听从自己的军令。
  他立刻留五千士兵搬运钱粮,自己率领五千军队赶赴南皮……
  罗成厌恶郭绚的贪婪,不想留在他身边,故率军一路南下,想寻找贼军的线索,次日中午,罗成率军队抵达了枣强县,三千军队在一片树林内休息吃午饭,罗成则有点心事重重,他在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父亲竟然暗中投靠了渤海会,而且在多年前就是渤海会的人。
  这让罗成大为震惊,他怎么想不到父亲竟然背叛朝廷,成为乱臣贼子中的一员,罗成尤其反感渤海会和高句丽暗中勾结,出卖中原汉人利益,就算父亲不愿为大隋效力,但也不应该投靠勾结异族渤海会。
  他原本想好好劝说父亲,不料却被父亲一顿痛骂,不准他再提此事,这件事让罗成十分痛苦,几个月来一直郁郁不乐,这次率军出征,他也是好好发泄一番自己内心的烦闷。
  “公子好像有心事?”身后传来一个关切的声音。
  罗成一回头,只见长史张公瑾站在自己身后,罗艺不放心儿子率军南下,便让张公瑾跟随罗成身旁。
  张公瑾走上前笑道:“我想公子不至于想寻找窦建德主力一战吧!”
  罗成苦笑着摇摇头,“我还不至于如此狂妄,我只是忽然觉得很没有意思。”
  罗成回头对笑而不语的张公瑾道:“我原以为都督是应张铉的要求率大军前来剿匪,支援青州,可现在我才发现,他根本没有剿匪之心,只是想在敌军主力赶回来之前把物资钱粮运回涿郡,他竟然是为一点绳头小利而来,太让我失望了。”
  张公瑾微微一笑,“公子年轻气盛,当然想着和贼军决一死战,但郭都督却已在官场打滚多年,孰轻孰重,他心中清清楚楚,他可不会冒风险和贼军决战。”
  “那这次南下还有什么意义?”
  “意义?”
  张公瑾笑道:“对都督而言,把贼军的钱粮运走就是最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向天子表功,还能大赚一笔,如果我没有料错,一开始他就在打这个主意了。”
  罗成轻轻哼了一声,对空占要职却不肯剿匪的郭绚充满了蔑视,他忽然想起自己父亲似乎也是如此,心中顿时又沮丧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奔来,躬身禀报道:“启禀公子,我们斥候遇到了张铉派来的送信兵,就在树林外。”
  罗成精神一振,连忙抛去烦恼,快步走出树林,只见一名牵马的隋军士兵正向这边走来,隋军士兵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参见罗公子!在下是青龙军第三斥候营帐下旅帅赵亭,奉命前去给郭都督送信。”
  “你认识我?”
  “在下在京城见过罗公子比武。”
  隋军斥候将一卷信递给罗成,罗成看了看,信上有封蜡,是张铉给郭绚的信,他不能擅自拆开,他又将信还给斥候,问道:“张将军现在在哪里?”
  “回禀公子,张将军现在应该清河郡高唐县一带。”
  罗成一惊,“那窦建德大军是否已北上?”
  “这也是我要告诉公子,窦建德七万大军已经是枣强县以南四十里外,一个时辰内五千前锋就会杀到这里,公子请立刻定夺。”
  罗成听说对方前锋只有五千军队,顿时喜上眉梢,他的军队可以和敌军前锋一战。
  张公瑾却看出了罗成的意图,厉声道:“公子真要为图一时之快而丧送三千弟兄的性命吗?”
  “长史言重了,我只是想伏击对方的前锋,绝没有贪功之念。”
  “你以为伏击这么简单,敌军前锋有多少骑兵?什么装备?训练如何?有没有派出斥候探路?这些细节公子考虑过吗?如果前锋都是骑兵,恐怕只有公子能杀出重围,其他弟兄都能丧命此处了。”
  张公瑾一连串的质问使罗成哑口无言,心中羞愧难当,他连忙躬身道:“长史说得对,罗成知错了。”
  这时,旁边的送信士兵道:“公子,枣强县距离武邑县已不远,当务之急应该立刻通知郭都督做好迎战准备。”
  罗成点了点头,立刻喝令道:“全军立刻列队,火速返回武邑县!”
  这次罗艺派儿子率军南下,给他了三千自己最精锐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多年的老兵,不仅战斗力强,行军速度也极快,他们当天晚上便赶回了武邑县。
  此时罗成心急如焚,他已经知道窦建德的先锋是五千骑兵,速度很快,即将杀到武邑县,一旦被骑兵缠上,退则败亡,战则被拖住,一旦天明时窦建德七万大军杀来,郭绚的军队就危险了。
  罗成一口气奔至漳水码头,只见码头上停泊着上百艘平底拖船,士兵们正在将钱粮往船上装运,到现在也只装了一半的船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