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907

  裴矩点点头,“替我传报一声吧!就说今天由我来辅佐。”
  “裴公稍候!”
  小宦官转身向御书房内奔去,这一个多月大隋皇帝杨广受寒感恙,在后宫养病,朝政就交给了他的皇太孙杨倓,一些日常琐碎的政务由杨倓处理,但重要的军国政务还是必须禀报杨广本人来决定。
  杨倓并不在杨广的御书房,而是在御书房隔壁有一间小书房,他在这里读书,并且处理日常政务,每天下午都会有一名重臣来辅佐他,今天轮到了裴矩。
  经过近一年的悉心培养,杨倓在处理朝政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渐渐走向成熟,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意气用事了。
  杨倓正在批阅天下各郡年终送来的秋收快报,有的丰收,有的歉收,有的遇灾需要开仓救济,一连几天,杨倓都在处理此事。
  这时,小宦官在门口禀报:“殿下,裴公来了!”
  杨倓看了一眼旁边的日程安排,今天是裴矩来辅佐自己,他点点头,“请裴公进来!”
  不多时,裴矩不慌不忙来到了御书房前,躬身施礼道:“老臣裴矩参见皇太孙殿下!”
  “裴尚书不必多礼,请坐!”
  每天都会有重臣来辅佐杨倓,连裴矩也是第三次前来辅佐,大家都已经习惯,裴矩在一旁坐了下来,小宦官跑来给他上了茶。
  裴矩喝了口热茶笑问道:“殿下今天有多少政务?哪些需要自己处理,哪些需要禀报圣上,已经分出来了吗?”
  日常政务和重要军国政务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都是由杨倓自己来决定,如果他不能做出决定,就要请教辅佐他重臣,然后再由辅佐重臣将他处理的政务复核一遍,没有问题就下发执行了。
  杨倓笑道:“今天主要一些请求开仓赈粮的报告,我觉得有些不妥,需要再斟酌一下。”
  杨倓取出一份上党郡的送来的报告,说道:“比如这份上党郡的快报,说是郡内各县遭遇蝗灾,损失惨重,恳请朝廷准许开仓赈灾。
  但我又找到隔壁长平郡的报告,上面却说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我就奇怪了,两郡紧紧挨在一起,为什么上党郡闹蝗灾,长平郡却无虫无灾,难道蝗虫还分籍贯不成?”
  裴矩点了点头笑道:“殿下怀疑什么呢?”
  杨倓冷冷道:“我不能说上党郡的官员是想欺上瞒下,借口赈灾来中饱私囊,但蝗灾与常理不符,所以这份奏卷我不想批示。”
  裴矩又笑道:“可殿下想过没有,一个郡占地广阔,如果不是上党郡全部受灾,而只是中间几个县受灾,其实也影响不了邻郡。”
  杨倓沉思不语,裴矩又继续道:“而且老臣就是河东人,我知道上党郡和长平郡之间隔着中条山,确实有可能蝗虫只在一郡肆虐,当年太原郡和离石郡就发生了这种事情,离石郡蝗虫成灾,但太原郡却安然无恙,殿下,很多事情得亲眼目睹才行。”
  杨倓叹了口气,“那依尚书的意思,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
  “殿下,这种灾情报告朝廷有惯例,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允许先赈灾,但一定会派御史监察前去评判,像上党郡这个灾情属于蝗灾,不算太紧急,殿下就可以先派御史前去调查,然后按照御史的调查结果来决定是否开仓放粮,这样对地方官府也是一种监督。”
  杨倓点点头,“我明白了,我这就转批御史台!”
  杨倓提起祖父的朱笔,在下面写了一行字,‘转由御史台派监察!’
  裴矩注视着杨倓手中的朱笔,半晌又缓缓道:“老臣这里倒有一份任命书,请殿下过目!”
  裴矩从袖子里取出一只奏卷,递给了杨倓,杨倓一愣,所有奏卷应该是内史省来转给自己,怎么这一份在裴矩手中?
  他迟疑一下接过了奏卷,是吏部的任命书,上面已经有内史侍郎虞世基和门下侍中苏威的批示,完全符合正常的流程,只是它怎么没有按照正常流程上报?
  杨倓打开奏卷仔细看了一遍,原来是任命北海郡丞王运谦为太守的吏部文书。
  按照朝廷权力分工,七品以下官职由吏部直接决定任免,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官职由相国任免,五品以上从三品以下官职由相国报请天子同意后任免,而从三品以上高官则由天子直接任免,不用通过相国。
  北海郡属于中郡,太守为从四品,所以相国提名,报与天子批准,但吏部文书上却是由裴矩提名,当然这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裴矩也有相国的资格。
  “裴尚书这是何意?”杨倓不解地问道。
  裴矩微微一笑,“殿下,这其实是张铉的请求!”
  杨倓一怔,他又看了一遍奏卷,这才想起张铉在北海郡驻兵,他这时又想起一事,从柜子里找出一份萧怀让的监军密报。
  监军密报应该是直接转给皇祖父,但这一份密报因为涉及到张铉,所以杨倓扣住了,密报上说,北海太守梁致意外而死,死得很蹊跷,建议朝廷派人调查。
  杨倓沉吟一下问道:“张铉是什么意思?”
  裴矩取出一封信呈上,“殿下,这是张铉给殿下的密信,委托老臣转交,殿下看完便知。”
  杨倓打开信,是张铉亲笔写给他,信中说太守梁致秘密加入了渤海会,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积极准备造反,严重威胁青州安全,自己不得已才除掉此人,又恳请他批准郡丞王运谦升为北海太守。
  杨倓终于明白了裴矩这份奏卷的意思,其实就是张铉的请求,裴矩已经通过人情让虞世基和苏威同意,最后一步就是由自己批准。
  而且这份奏折介于重要和不重要之间,可以提交皇祖父,也可以不用提交,直接由他批准。
  杨倓沉思良久道:“擅杀太守是大罪,裴公一点都不觉得该说张铉几句吗?”
  裴矩不慌不忙道:“殿下,这就是法度的虚与实了,地方官府投靠武川府或者投靠渤海会,甚至投靠乱匪,这里面藏有多少朝廷的无奈,如果真由朝廷来追究梁致的罪责,那只会使很多太守由暗靠变成明投,彻底撕掉朝廷的颜面,在这种情况下,暗中铲除背叛太守不失为一种折中之计,如果一定说张铉的不妥,那就是先杀后报的问题,微臣是这样认为。”
  杨倓半晌才冷冷道:“既然裴公也这样说,那擅自除掉梁致我就不追究了,可张铉为什么希望任命这个王运谦为太守?”
  裴矩已经感觉到杨倓语气的不满,但他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道:“殿下,张须陀剿匪艰难,就是因为地方官府掣肘太多,张铉想必也深有体会,他想做点事情,就必须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所以他希望有一个与他配合默契的北海太守,这个王运谦应该就是,而且渤海会对青州的渗透太深,张铉害怕朝廷又任命一个被渤海会控制的太守,老臣能理解他的苦衷。”
  此时的杨倓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冲动意气的少年燕王,这一年时间他改变得太多,他现在坐在监国皇太孙的位子上,考虑得更多的是大隋社稷,已不是个人恩怨。
  杨倓沉默良久,终于缓缓道:“你告诉张铉,看在北海和高句丽立功的份上,我最后再纵容他一次,下次他别再让我为难了。”
  他提朱笔在任命书上批了一个‘准’字,正式做主同意了北海郡太守的任命。
  裴矩心中暗暗叹息,杨倓已经长大了。
第206章
招才募士
  临近新年,益都县也格外热闹喜庆,到处张灯结彩,爆竹声不断在城中响起,一群群孩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稚嫩的笑声一阵阵传向远处。
  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贴门符,竖杆子,准备祭祀先祖的各种物品,全家一起上阵,里里外外清扫房子,将一年的污秽彻底清除出家门。
  这天上午,益都北城缓缓驶入一辆牛车,拉车的牛瘦骨嶙峋,体力衰老,赶车的车夫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拉住牛车回头问道:“公子,我们要去哪里?”
  布帘拉开,车里是一个三十余岁的文士,长一张方脸,鼻梁高挺,眉毛又黑又长,一双眼睛格外明亮有神,他身材中等,穿一件厚实的青色儒袍,头戴平巾,手中拿一卷书,显得文质彬彬。
  他打量一下县城,笑道:“几年没来益都县,还是老样子。”
  老者也笑道:“比以前可破旧多了,公子,要不我们打听一下在哪里报名?”
  文士一连问了几个行人,都摇头不知,正郁闷之时,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文士回头,只见城外奔来一队骑兵,为首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大将,黑甲银盔,威风凛凛。
  进城后,他们明显放慢了马速,唯恐冲撞到正在大街上玩耍的孩童。
  这时,几名躲在树后顽童笑嘻嘻将雪球扔来,一颗雪球正打在年轻将领的头盔上。
  几名骑兵大怒,正要斥骂,年轻将领却笑着摆摆手,翻身下马,绕过去一脚跺在树干上,树上的积雪顿时扑簌簌落下,一群顽童惊叫着跑掉了,年轻将领哈哈大笑起来。
  文士见这名年轻将领童心未泯,颇为有趣,便拱手笑问道:“请问这位将军,听说北海郡在招募文官,不知是在哪里报名?”
  这名年轻将军正是张铉,他从城外军营过来,准备找韦云起商量兴修水利一事,却遇到了问路的文士,张铉打量一下这名文士,见他气质儒雅,目光清亮,倒不像普通的读书人。
  张铉走上前道:“郡衙和县衙并没有招募文吏,公子说的是军队招募文官吧?”
  “正是军队招募,我就是前来应募。”
  张铉指着前方道:“在郡衙报名,不过昨天就已经截止了,公子来晚了一步。”
  文士满脸失望,“已经停止了吗?”
  张铉见文士满脸失望,便笑问道:“听公子口音,应该是齐郡那边人吧?”
  “正是,我是从章丘县过来,路上积雪不好走,所以耽误了几天,唉!还是来晚一步。”
  张铉对他倒有几分好感,便笑道:“公子不妨去试试吧!既然从齐郡过来,晚一两天也可以理解,韦长史为人很和气,应该会给公子一个机会。”
  “多谢将军指点!”
  文士拱拱手,对老者道:“林叔,我们去郡衙。”
  “公子坐好了,我们起步!”
  车夫吆喝一声,牛车起步,沿着大街缓缓前去。
  文士见张铉一行和自己是去同一个方向,又忍不住问道:“请问将军,我听说北海郡军队招募文职军官,既然同为飞鹰军,为什么不是在历城县进行?”
  张铉微微一笑,“这件事说起来话长,虽然北海郡驻军也属于飞鹰军,但它是独立建府,可以自行招募。”
  “原来如此!”
  文士点点头,“我刚从外面回来没多久,对这边情况确实不太了解,也是别人介绍我来北海郡应募。”
  “哦!请问公子贵姓?”
  “在下免贵姓房。”
  张铉也听张须陀说起过齐郡的世家名门,比如历城县的贾氏家族,贾务本就是贾氏家族的重要人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9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